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4036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docx

整理动物营养相关习题

②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一、选择题

1、动植物体化学组成差异主要区别于(D)

A.是否含有脂肪B.是否含有蛋白质

C.是否含有碳水化合物D.是否含有粗纤维

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中,(B)属常规饲料分析(概略养分分析)的测定项目之一。

A.纤维素B.粗灰分

C.钙D.总能

3.饲料中有效磷(B)

A.对反刍动物而言不能利用

B.又称可利用磷,等于无机磷%+植物来源磷%×30%

C.等于无机磷%+植物来源磷%

D.等于无机磷%

4.下列哪种成分对家畜没有营养价值,而且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C)

A.淀粉B.纤维素C.木质素D.半纤维素

5.生长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日龄的增长,其体组织在不同的时期生长重点不同,其先后顺序是(A)

A.骨骼>肌肉>脂肪B.肌肉>骨骼>脂肪

C.骨骼>脂肪>肌肉D.脂肪>肌肉>骨骼

6.尿素等非蛋白氮主要应用于(C)饲料中。

A.猪B.鸡C.成年羊等反刍动物D.马

7.生长动物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日龄的增长呈(D)

A.直线上升B.直线下降

C.S型下降D.S型上升

8.饲料粗灰分的定义为(D)

A.饲料样本在100-10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所失去的重量

B.饲料样本在100-10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剩余的部分

C.饲料样本在550℃左右条件下灼烧至恒重所失去的重量

D.饲料样本在550℃左右条件下灼烧至恒重剩余的物质

9.下列(B)不属于动物的营养物质。

A.蛋白质B.二氧化碳C.钙D.水

10.下列哪种元素是动物的重要造血元素之一(D)

A.锌B.碘C.钠D.铜

二、问答

1.一种饲料,测得饲料水分为11%,粗脂肪3.5%,粗灰分1.5%,粗蛋白质8.5%,粗纤维3%,该饲料干物质的含量是百分之多少。

答:

干物质含量=1-11%=89%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选择题

1.(D)消化方式不属于物理性消化

A.咀嚼B.压扁C.撕碎D.胰液

2.(C)不属于高等动物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A.胞饮吸收B.被动吸收C.简单扩散D.主动吸收

3.反刍动物瘤胃内pH值为(A)

A.5.0~7.5B.4.0~6.0C.3.0~5.5D.3.5~7.0

4.反刍动物的真胃是(B)

A.瘤胃B.皱胃C.网胃D.瓣胃

5.胰液中不含有的酶是(C)

A.蛋白酶B.氨基肽酶C.凝乳酶D.羧肽酶

6.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通常有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之分,通常是(B)

A.表观消化率大于真消化率B.表观消化率小于真消化率

C.表观消化率等于真消化率D.很难区别哪一个高低

7、下列哪种成分对家畜没有营养价值,而且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C)

A.淀粉B.纤维素C.木质素D.半纤维素

8.生鸡蛋中含有(C)的拮抗物质。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生物素D.叶酸

9.生长动物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日龄的增长呈(D)

A.直线上升B.直线下降

C.S型下降D.S型上升

10.哪类动物能较好地利用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C)

A.成年猪B.生长猪C.成年羊D.羔羊

二问答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

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

消化方式:

物理性、化学性

吸收方式:

胞饮吸收、被动吸收、主动吸收

2、什么是消化率?

怎样计算?

答:

消化率: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

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食入养分

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

答:

消化率高低取决于是动物状况、饲料种类及加工和饲养管理状况。

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答:

消化道微生物在动物消化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种作用对反刍动物和草食单胃动物的消化十分重要,是其能大量利用粗饲料的根本原因。

反刍动物的微生物消化场所主要在瘤胃,其次在盲肠和大肠。

草食单胃动物的微生物消化主要在盲肠和大肠。

5.试比较成年单胃动物和成年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消化利用的异同。

答:

(l)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是淀粉、可溶性糖在唾液和小肠中各种淀粉酶、二糖酶、乳糖酶等的作用下降解为单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淀粉、可溶性糖,在大肠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然后被肠壁吸收,参与动物体代谢。

(2)单胃草食动物的盲肠或结肠比较发达,其中的微生物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饲料中的粗纤维在单胃草食性动物营养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单胃非草食动物的大肠不发达,其微生物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低。

(3)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是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而被胃壁吸收进入体内利用的,以单糖形式被吸收的数量很少。

(4)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相同之处:

A.无论是单胃还是反刍幼龄动物均不能利用粗纤维类物质。

B.哺乳幼龄动物对各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利用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消化率增加。

C.两类动物都不能利用饲料中的木质素。

第三章水的营养

一、选择题

1.下列(B)不属于动物的营养物质。

A.蛋白质B.二氧化碳C.钙D.水

2.生产上常采用哪种方式给动物供水(B)

A.定时、定量饮水B.自由饮水

C.根据饲料性质供水D.根据气温定量供水

3.饲料水分的定义为(A)

A.饲料样本在100-10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所失去的重量

B.饲料样本在100-10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剩余的部分

C.饲料样本在550℃左右条件下灼烧至恒重所失去的重量

D.饲料样本在550℃左右条件下灼烧至恒重剩余的物质

4、动物体水的来源不包括(B)

A.饮水B.游离水C.饲料水D.代谢水

5.初生的动物体内水的含量为(D)

A.60%B.70%C.75%D.80%

6.下列(B)不属于动物的营养物质。

A.蛋白质B.二氧化碳C.钙D.水

7.生产上一般采用的供水方式为(C)

A.定时供水B.限量供水C.自由饮水D.不供水

8.动物水的排泄不包括(D)

A.粪B.尿C.奶D.呕吐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为(D)

A.水是细胞的必需成分B.水是体内理想的溶剂

C.体内化学反应必须在媒介(水)中进行D.水不能调节体温

10.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中,(B)属概略养分分析的测定项目之一。

A.真蛋白质B.总水分C.钙D.总能

二、问答

1.简述动物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生产上一般采用哪种供水方式。

答:

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主要是饮水

2.简述动物体水的来源及其流失途径有哪些。

答:

来源:

饮水、饲料水、代谢水流失途径:

粪尿、肺脏、皮肤、产品

3.一种饲料,测得饲料水分为11%,粗脂肪3.5%,粗灰分1.5%,粗蛋白质8.5%,粗纤维3%,该饲料干物质的含量是百分之多少。

答:

干物质含量=1-11%=89%

4、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答:

细胞的必需成分、水是体内理想的溶剂、体内化学反应必须在媒介中进行(水溶液中)、水能调节体温、润滑剂、其他特殊作用:

脑、脊髓液对神经的减震

眼中的水与视觉

耳中的水与传声作用(中耳内)

5、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动物的需水量受家畜种类、生产水平、饲料、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生长猪的必需氨基酸(A)

A.甘氨酸B.赖氨酸C.苏氨酸D.蛋氨酸

2.限制性氨基酸(C)

A.可能是必须氨基酸B.不一定是必需氨基酸

C.必须是必需氨基酸D.也可能是非必须氨基酸

3.饲料蛋白质的表观生物学价值为(A)

A.[食入氮-(粪氮+尿氮)]/(食入氮-粪氮)×100%

B.PBV×蛋白质的消化率

C.PER

D.DCP/进食氮×100%

4.经过瘤胃微生物的"降解一一合成"作用,能(l)优质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劣质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B)

A.1.提高,2.降低B.1.降低,2.提高

C.1、2.都提高D.l、2.都降低

5.饲料蛋白质效率比为(A)

A.体增重(g)/蛋白质或氮的食入量(g)B.PBV×蛋白质的消化率

C.PBVD.DCP/进食氮×100%

6."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B)的种类、数量符合动物需要的蛋白质。

A.非必需氨基酸B.氨基酸

C.必需氨基酸D.必需氨基酸以及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7.下列(B)不属于动物的营养物质。

A.蛋白质B.二氧化碳C.钙D.水

8.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中纯养分分析的测定项目(C)

A.蛋氨酸、B.铁C.粗纤维D.维生素

9.一般情况下,以谷物为主的猪、鸡日粮中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A)

A.赖氨酸、蛋氨酸B.赖氨酸、苏氨酸

C.蛋氨酸、亮氨酸D.蛋氨酸、苏氨酸

10.以风干形式饲喂,饲料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C)的饲料属蛋白质饲料。

A.大于或等于18%B.小子或等于18%

C.大于或等于20%D.小于或等于20%

二、问答

1.试用所学营养知识分析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

答:

(l)根据饲喂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蛋白质饲料;

(2)供给适宜的日粮蛋白质水平;(3)根据动物的需要平衡日粮氨基酸;(4)适宜的日粮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平衡;(5)对饲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或选择加工合理的蛋白质饲料,如加工适宜的大豆粉;(6)注意蛋白质饲料的合理贮存(适宜的温度和时间);(7)合理利用如蛋白酶等能提高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饲料添加剂;(8)反刍动物注意合理使用非蛋白氮。

2.试述反刍动物体内蛋白质消化代谢过程,并指出与成年单胃动物的主要异同点。

答:

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消化代谢:

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消化主要是在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然后再合成微生物体蛋白,与未被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一起进入真胃和肠中;经过瘤胃微生物的"降解·合成"作用,可提高劣质蛋白质品质,而优质蛋白质品质会被降低,改变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

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合成菌体蛋白质,在真胃、小肠中被动物自身消化成肤、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到达肝脏进行蛋白质的代谢。

吸收的含N物除氨基酸还有氨,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与动物体内氨基酸经脱氨基产生的氨一样参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或在肝脏中形成尿素。

但有部分尿素通过唾液、血液回到瘤胃被瘤胃微生物再利用。

与单胃动物相同之处:

真胃和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体内氨基酸的代谢利用(除瘤胃氮素循环外)与单胃动物基本相同。

主要在胃酸、胃蛋白酶和小肠中各种蛋白酶、胰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降解为氨基酸和少量短肽,然后被小肠吸收。

吸收的氨基酸、短肽,用于合成体蛋白质或畜产品蛋白质(肉、蛋、乳、毛等)。

部分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氧化供能或转化为其他物质包括参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未被利用的氨基在肝脏中形成尿素、尿酸,随尿排出体外。

与单胃动物的主要不同之处:

在于成年反刍动物的瘤胃内微生物对饲料蛋白质进行合成。

分解的过程,从而使进入到第四胃和小肠的蛋白质不同于食入的饲料蛋白质:

同时由于反刍动物的瘤胃肝脏的氮素循环,也可以节省部分饲料蛋白原。

3.简述动物饲用尿素应主要注意哪些。

答:

(l)饲喂对象是瘤胃充分发育的成年反刍动物,不能用来喂瘤胃尚未发育完善的犊牛及羔羊。

(2)饲喂尿素同时要辅以足够量的易溶性碳水化合物,作为瘤胃微生物的能源和碳源;(3)日粮中要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4)一般与精料拌和在一起喂,严禁随饮水喂给。

4.简述何为代谢粪氮。

答:

动物采食无氮饲粮时经类中排出的氮。

主要来源于脱落的消化道上皮细胞、胃肠道分泌的消化酶等含氮物质、肠道微生物等。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一、选择题

1.生长动物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日龄的增长呈(D)

A.直线上升B.直线下降

C.S型下降D.S型上升

2.当提高乳牛日粮中的精料比例,降低粗料用量时,乳中的乳脂率会(B)

A.提高B.降低C.无影响D.无规律

3.我国奶牛能量单位是(C)

A,以1千克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B.以1千克乳脂率为3%的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C.以1千克乳脂率为4%的标准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D.以1千克奶中平均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4.(B)对家畜没有营养价值,并且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

A.淀粉B.木质素C.纤维素D.半纤维素

5.高粱籽实中的抗营养因子是(B)

A.硫葡萄糖苷B.单宁

C.膜蛋白酶抑制因子D.游离棉酚

6.下列对谷实类饲料营养特点的描述中,哪种说法不正确(D)

A.无氮浸出物含量高,有效能含量高B.粗纤维含量低

C.粗蛋白质含量较低,品质较差D.钙、磷含量高,比例适宜

7.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中,(A)属概略养分分析的测定项目之一。

A.粗灰分B.纤维素C.钙D.总能

8.动植物体化学成分的最大差别是植物体含有,而动物体不含有(C)

A.无氮浸出物B.粗灰分

C.粗纤维D.粗蛋白质

9.饲料常规分析法中无氮浸出物包含有(A)

A.淀粉B.果胶C.单宁D.树脂

二、问答

1.酸性洗涤纤维

答:

在VanSoest分析方案中,经酸性洗涤剂处理不溶的部分。

2.中性洗涤纤维

答:

也称植物细胞壁成分,植物性饲料经中性洗涤剂处理后不溶的部分。

3.简述饲料粗纤维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答:

能源、通便、促进胃肠道蠕动、影响饲料养分的吸收。

4.一种饲料原料,测得所含水分14%,粗蛋白质8.5%,粗灰分1.5%,粗脂肪3.5%,粗纤维3.0%,该饲料无氮浸出物含量是多少。

答:

无氮浸出物含量=100%-14%-8.5%-1.5%-3.5%-3.0%=69.5%

5.根据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试述生产上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或过多的后果。

答案

答:

(1)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营养作用:

①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而且碳水化合物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动物食入的多余碳水化合物可在纸内转化为肝糖元、肌糖元和脂肪以贮备能量。

②为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以及某些其他物质提供原料(碳原子)。

③碳水化合物是构成动物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

例如核糖、脱氧核糖是遗传物质的组成成分:

粘多糖大量存在于动物体胶原、结缔组织以及粘液中:

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粘液、胃粘膜以及某些酶、激素中:

糖脂主要存在于脑蛋白和脑灰质中等。

④碳水化合物是形成畜产品的原料:

例如,肉、蛋、奶等畜产品中的脂肪主要是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葡萄糖是合成乳糖的原料。

(2)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或过多的后果:

①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动物对能量的需要,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严重不足动物会动用体内贮备能量物质,动物会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等现象。

②碳水化合物供给过多,动物体内脂肪贮积增加,则肉的品质下降。

种用动物体脂肪贮积过多,会导致繁殖性能下降等。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

一、选择题

1.(C)不属于高等哺乳动物和禽的必需脂肪酸。

A.18碳二烯酸(亚油酸)B.18碳三烯酸(亚麻酸)

C.20碳三烯酸D.20碳四烯酸(花生油酸)

2.生长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日龄的增长,其体组织在不同的时期生长重点不同,其先后顺序是(A)

A.骨骼>肌肉>脂肪B.肌肉>骨骼>脂肪

C.骨骼>脂肪>肌肉D.脂肪>肌肉>骨骼

3.我国奶牛能量单位是(C)

A,以1千克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B.以1千克乳脂率为3%的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C.以1千克乳脂率为4%的标准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D.以1千克奶中平均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4.下列那种原料是合成维生素D3(B)

A.麦角固醇B.7-脱氢胆固醇C.18碳二烯酸(亚油酸)D.20碳四烯酸(花生油酸)

5.反刍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主要由(C)合成的。

A.甲酸B.乙酸C.丙酸D.丁酸

6、动植物体化学组成最大的差异是(C)

A.动物体含有粗蛋白质,植物体不含粗蛋白质

B.动物体含有粗脂肪,植物体不含粗脂肪

C.植物体含有粗纤维,动物体不含粗纤维

D.植物体含有无氮浸出物,动物体不含无氮浸出物

7、维生素D可以视为类固醇激素,(A)

A.活性形式为1,25-(OH)2D3B.参与动物钙磷代谢

C.缺乏时会使成年动物出现佝偻病D.活性形式为25-(OH)2D3

8、下列关于脂类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脂类可以提供能量B、脂类可以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C、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无关D、可以合成激素

9.猪和反刍动物脂肪合成的部位主要在(A)

A、脂肪组织B、肝脏C、肾D、脾

10、脂肪酸吸收速度最快的是(A)

A、短链B、长链C、甘油三酯D、结合脂肪酸

二、问答

1.必需脂肪酸: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供给成能够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2.简述脂类物质的主要营养作用有哪些。

答:

供能、溶剂、防护、代谢水、产品

3.试述影响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比例的因素有那些?

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与牛奶品质有

何关系。

答:

(l)影响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比例的因素:

①反刍动物日粮的组成对瘤胃中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有明显影响。

在采食干草(粗纤维含量高)组成的日粮时,瘤胃中生成的挥发性脂肪中乙酸比例高,丙酸比例低。

当日粮中谷实(主要是淀粉)增加时,乙酸的比例下降,而丙酸比例增加。

②饲料的蒸气处理、制粒、粉碎过细可提高瘤胃脂肪酸中丙酸的比例,降低乙酸、丁酸的比例。

③瘤胃素等饲料添加剂也可以调节瘤胃发酵,提高丙酸比例,降低乙酸、丁酸的比例。

(2)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与牛奶品质的关系:

丙酸是机体合成乳糖的原料;乙酸、丁酸是合成乳脂中脂肪酸的主要原料。

泌乳母牛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降低,乳脂率降低,牛奶质量下降。

第七章能量代谢

一、选择题

1、我国使用的奶牛能量单位营养指标是(C)

A.以1千克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B.以1千克乳脂率为3%的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C.以l千克乳脂率为4%的标准奶中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D.以1千克奶中平均所含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2、热增耗(体增热)的主要来源是动物(C)

A.活动产热B.所食的加热饲料

C.食入饲料中营养物质的代谢D.A+B+C

3、在代谢能和净能测定中(A)

A.单胃动物消化道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很少,可忽略不计

B.成年反刍动物消化道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很少,可忽略不计

C.仅禽消化道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很少,可忽略不计

D.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甲烷气体产量差异不大,都可以忽略

4、常用(C)表示鸡饲料的能量价值和能量需要。

A.总能B.消化能

C.代谢能D.净能

5、常用(B)表示猪饲料的能量价值和能量需要。

A.总能B.消化能

C.代谢能D.净能

6、现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为(A)

A.能量和物质两种体系B.物质体系

C.能量体系D.氨基酸体系

7.动物维持能量需要(C)

A.即是进行基础代谢的需要

B.低于基础代谢的需要

C.用来进行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逍遥运动及体温调节的能量需要

D.是基础代谢的一部分,需要加上逍遥运动及体温调节的能量需要

8、(C)不属于能量饲料

A.大麦B.米糠

C.砻糠D.小麦麸

9、相同重量的下列物质含有能值最高的是(A)

A、豆油B、玉米C、小麦D、豆粕

10、下列不属于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的是(B)

A、消化能体系B、总能体系C、代谢能体系D、净能体系

二、问答

1.代谢能:

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和消化道可燃气体(主要是甲烷)能后剩余的能量

2.测得试验猪平均每天每头采食干物质2千克,含总能35.0兆焦:

每天由粪中排出的能量为7.0兆焦,由尿中排出的能量为6.0兆焦(气体能忽略不计)。

该日粮的表观代谢能是多少兆焦/千克。

答:

日粮表观代谢能(兆焦/千克)=(35-7.0-6.0)/2=11.0

3.测得试验动物平均每天每头采食干物质2千克,共含总能35.0兆焦:

每天由粪中排出的能量为7.0兆焦,由尿中排出的能量为6.0兆焦,体热损失(体增热+发酵热)4.0兆焦〈气体能忽略不计)。

该日粮的净能是多少兆焦/千克。

答:

净能(兆焦/千克)=(35-7.0-6.0-4.0)/2=9兆焦/千克

4.试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有哪几种有效能?

如何降低损失的能量。

答:

动物体内的有效能:

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维持+生产)损失的能量:

粪能、尿能、体增热、反刍动物的甲烷气体能为降低能量损失:

饲料的性质、动物的利用能力

第八章矿物质的营养

一、选择题

1.钙磷的缺乏(B)

A.使幼龄动物出现骨松症

B.使幼龄动物发生佝偻病

C.使幼龄动物出现骨软化症

D.产生的骨松症和骨软化症对成年动物是有严格区别的

2.饲料中有效磷(B)

A.对反刍动物而言不能利用

B.又称可利用磷,等于无机磷%+植物来源磷%×30%

C.等于无机磷%+植物来源磷%

D.等于无机磷%

3.下列哪种元素是动物的重要造血元素之一(D)

A.锌B.碘C.钠D.铜

4.(C)元素不足,雏鸡易出现"滑腱症"。

A.锌B.铜C.锰D.碘

5.下列哪种元素在动物体内与维生素E有协同作用(A)

A.硒B.钼C.碘D.磷

6.单胃动物日粮中一般不需要补充,而反刍动物日粮(特别是加有非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