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4041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ocx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纪玉山张跃文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内容摘要:

现代国有企业在西方国家从产生到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西方国有企业的兴衰起伏,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同时证明了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也有生存空间。

西方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表明:

更好地承担公共职能和实现市场化是国企改革的两大主要目标;股份制改造和创造良好竞争环境,是国企改革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西方国有企业改革借鉴

一、国有企业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存在几乎与资本主义的历史一样悠久,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的出现,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约30年。

出于战争需要,美国对一部分私人企业实行了国有化,还投资兴建了一些国有企业。

此后,英、法等国也将一部分私人工矿企业收归属国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日等国的国有军需企业也大量增加。

国有企业大发展时期,始于30年代大危机以后,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以法国为例,法国在此期间经历了三次国有化浪潮。

1936年,执政的社会党为缓和民众与大型垄断组织的矛盾,对铁路、航空、部分军需企业等实行了国有化,建立了法国国有铁路公司,控制了两大飞机制造厂,并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对部分军工企业实行了国有化。

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发生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许多企业受到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无力自我恢复,为迅速完成经济重建,法国政府在1945到1946年间,颁布了一系列国有化法律,先后将雷诺汽车公司、法兰西电力公司、法兰西煤炭煤气公司、法兰西银行、国民工商银行以及30多家保险公司收归属国有。

1981至1982年,法国掀起了第三次国有化浪潮,主要原因是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后,法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国内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使经济增长放缓。

为启动生产,缓解社会矛盾,法国政府于1982年2月颁布了国有化法律,决定采取大规模的国有化措施。

要求拥有2000名职工以上的工业企业都要收归属国有,银行全部实行国有化。

经过这次国有化运动,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达4300多家。

国有工业企业的营业额占工业企业总营业额的比重从22%提高到40%;出口额占到34.%;投资额从15%提高到30%。

这是法国国有企业历史上的高峰时期。

此后,虽然法国又经历了1986和1993两次私有化改革浪潮,但是法国政府始终控制着能源、交通、电讯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非竞争性公共服务行业。

2002年7月,法国新政府再次列出了电力、燃气、航空等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计划,但是由于无法兼顾国家、投资者和企业员工利益,改革进展缓慢,社会矛盾显现,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

另外,法国在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和军工部门,依然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公有企业。

除法国以外,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及大批中东欧国家,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实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其中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70年代后期的10%,下降到2001年的2%。

尽管国有企业总量有所减少,但国有企业依然在西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截止2001年末,德国国有企业的数量仍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产值所占比例也大致如此。

素有福利国家之称的北欧国家,其国有企业长期活跃在经济舞台。

瑞典国有企业遍布各地,产业分布也十分广泛,从森林工业到影剧院经营,从电讯到医药生产。

根据瑞典政府发布的报告,目前该国国有企业有大约20万名员工,2001年国有企业为瑞典带来了约等于人民币180亿元的净利润。

瑞典国有企业2001年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单位:

10亿瑞典克朗)

2001年

2000年

营业收入

294.2

246.7

税前利润

26.1

29.6

净利润

17.4

20.5

总资产

962.9

859.6

经营现金流

31.3

47.4

总投资

129.0

89.7

员工人数

201,059

196,758

平均回报率%

10.3

12.9

股息

9.1

12.1

(资料来源:

瑞典政府国有企业2001年年报)

几经国有化和私有化,国有企业并没有从西方世界消失,而且仍然分布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国有企业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俄罗斯的私有化历程似乎能够证明这一论断。

在对国家经济进行“休克式”疗法的改革以后,到1997年年底,俄罗斯国有企业中的58.9%实现了私有化,但是私有化并没有带来对原有企业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改造,也没有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目标。

莫斯科“利加乔夫”汽车厂和“莫斯科人”汽车厂,在实现了私有化以后,新的所有者没有能力使企业恢复运转,这两家企业最后又不得不收归国有。

1996年,俄罗斯调整了私有化政策,将私有化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作为私有化的终极目的来考虑。

同时,俄罗斯更加重视国有经济的地位和管理。

根据俄罗斯政府有关文件,俄罗斯已开始强调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国家应控制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部门。

在俄罗斯著名科学家、国家科学院院士阿巴尔金主编的《俄罗斯发展前景预测》一书中,阿巴尔金指出俄罗斯需要进一步加强国有经济改革,在完善相应法律和经济组织机制、提高国有经济运行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对落后地区和高科技领域的投资。

二、西方国家国有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和政治条件

在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发展史中,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国有化浪潮以后,都会有私有化趋势出现;而在每次私有化过程中,又可以听到许多反对的呼声。

直至今天,国有企业是否应该存在,在西方理论界和政界仍争论不休。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国家需要主动干预经济,左翼政党执政,国有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而在国家干预经济失效或者经济进入良性运转轨道后,右翼政党掌权,私有化的呼声就会高起来。

因此,西方国有企业的命运是同经济走势和政党政治密切联系的。

深入揭示西方国有企业发展规律,就必须了解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理论基础和政治条件。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部对西方经济理论界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凯恩斯所阐述的“有效需求原理”和国家干预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期的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也在事实上为此后西方国家国有化浪潮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凯恩斯认为,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减本边际收益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规律作用下,缺乏管理的经济最终都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造成消费和投资减少,充分就业目标无法实现。

为避免发生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凯恩斯主张政府应采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措施,进行积极的需求管理。

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扩大公共投资,主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投资和就业总量,带动私人经济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从根本上推翻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被西方经济学者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及其后数十年的蓬勃发展,始终伴随着西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与成长。

凯恩斯主张国家应当积极地调节经济,但并没有提出国有制应当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在他看来,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将凯恩斯的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947年,汉森出版了《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一书,提出了混合经济思想。

在书中,汉森重申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认为充分就业仍然是政府调控的主要目标。

与凯恩斯的主张有所不同的是,汉森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崩溃,必须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重建新的市场经济制度。

这个经济制度既不是过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也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调控作用的新的经济制度,即“混合经济制度”。

汉森明确提出政府应当通过设立国有企业的方式,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

他建议,美国政府应该制定长期投资计划,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和征税等手段筹集资金,设立国有企业。

汉森的混合经济思想,后来又得到了萨缪尔森、加尔布雷斯等著名经济学家的支持。

70年代中后期,西方社会在经历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对此也无能为力。

此后,主张自由放任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一度盛行,这一时期也是西方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的时期。

就在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也在实践中频频碰壁之际,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又于20世纪80年代登上西方学术舞台。

其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至今仍然活跃在西方学术、经济和政治领域。

斯蒂格利茨在其著作《经济学》中,分析了政府和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他充分肯定了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认为总体来看市场能够保护经济效率,但由于市场不能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连续出清,经济资源经常处于过剩状态,因此为实现帕累托最优,政府必须适当干预经济。

斯蒂格利茨肯定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他指出,西方国家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和不同的比例。

他认为找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经济上的适度平衡是经济分析的中心问题。

在西方国家,任何经济思想付诸实践都离不开政党和政府的支持,而西方国家左翼政党国有化理论的产生比凯恩斯主义的诞生要早得多。

自我标榜代表工人阶段利益的英国工党,是欧洲国有化政策较早的支持者。

1906年,成立仅6年的工党有29名候选人当选英国议会议员,工党在议会中的势力迅速壮大。

他们提出了矿山国有化法案,表明工党国有化思想已初现端倪。

1918年,工党通过了新党章,其第四条款明确了工党的“社会主义”纲领:

“在生产资料、分配手段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以及对于每项工业或服务业实行公共管理或监督的最有效制度基础上,确保体力或脑力劳动者得到他们的全部劳动果实,以及尽可能的最公平分配。

”此后,英国工党在二战期间两度组阁,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国有化进程。

1945年,工党在竞选纲领中再次声称自己为“社会主义政党”。

在工党活跃于英国政坛的同时,法国的社会党、共产党与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等左翼政党也相继通过单独或联合执政,将国有化主张付诸实践。

然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让全面国有化或者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议会政治的方式和平实现,资产阶级更不能容忍政治权利被剥夺。

另外在西方国家国有化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诸如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政府干预过多等等问题,因此尽管国有化浪潮在西方几度兴起,最后都没有也不可能使公有制完全代替私有制。

1995年,工党领袖布莱尔提出的关于修改党章的建议获得通过,新党章明确宣称工党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其目标不再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建立一种“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体中,繁荣的私营部分将与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结合在一起。

新党章表明工党放弃阶级对抗,主张社会调和。

在此之前,布莱布就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即打破传统的左派、右派分界线,停止长期以来使政治走向两极分化的争辩,开拓新的领域。

在政策主张上,布莱尔认为政府应增加对工业和教育的投资,赋予工业增长的活力;在公私营部门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社会需求。

1997年5月1日,工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布莱尔政府积极实践其"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对福利、教育、交通、医疗保险及司法等制度进行改革,增加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投入。

英国工党政治纲领和政治命运的变化,是法、德、瑞典等等许多欧洲国家左翼政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左翼政党从所谓“无产阶级代言人”,演化为阶级调和的倡导者,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

国有企业比重不断缩小,私有制始终占有国民经济主体地位,这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本质的现实表现。

另一方面,从国有化理论与私有化理论的博弈结果看,双方都没有完全消灭对方。

即便是撒切尔政府在70年代末掀起的长达十余年的大规模私有化浪潮,也没能使英国全部国有企业实现私有化。

国有企业作为调节经济的特殊手段和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反而顽强地站稳了脚跟,说明其在西方社会仍然具备存在基础。

从理论层面看,完全的计划经济和完全的自由主义也都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他们认为当前不应该讨论国有企业应不应该存在,而是研究国有企业有必要在哪些领域存在,以何种形式存在,以多大规模存在。

三、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兴起和发展的几十年间,西方国家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主要分为几个方面,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

1、立法管理

在以私有制企业为主体的西方国家,人们习惯于将国有企业视为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的企业。

因此,为了保持私人企业的公平竞争机会,保持政府在经济中的中立者地位,西方国家大多通过立法对国有企业的设立、解散和职能等作出严格规定。

法国对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负责人的任命、企业财务、税收、工资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和法规。

美国制定了《政府公司控制法》,以明确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

德国的《企业组织法》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作出规定。

西方国家还大多通过立法明确国会中专门负责国有企业管理的机构,如英国下院的国有化工业小组委员会、意大利国会的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委员会等等,这些机构具体负责国会对国有企业的立法和监督,负责起草有关国有企业的法律草案,必要时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质询。

英国还在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公用事业领域,针对电力、煤气、通信等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了行业法规,为每一行业指定监管机构,规定监管机构职能。

2、行政管理

西方国家政府根据各自国情制定了不同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从比较松散的美国式国有民营到政府控制较多的意大利国家参与制,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可谓各有特色。

结合我国特点,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法国、英国和芬兰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

法国国有化程度较高,国家掌握着一批规模巨大的国有企业,而且法国一向将国有企业视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有:

(1)指定政府职能部门为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

如财经部、工业部、邮电部、国防部等,都管理着一部分国有企业。

(2)选派代表进入企业董事会,任命董事长或决定董事长人选提名,保证国家对企业的领导。

(3)向企业派驻稽查员和主管部门代表,监督企业日常经营。

(4)设立国家审计法院,对企业实施审计监督。

此外,对于一些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法国政府还从价格、工资和投资方面保持控制。

英国国有企业由政府部门的大臣指定的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成员通常既包括行业内的高级经理、又有业务经验丰富的外部人士。

董事会负责企业在政府同意的策略范围内的日常营运,大臣有权否决董事会决定,但必须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进行。

政府致力于在战略高度指导企业发展。

企业需提前9个月向政府主管部门呈送五年规划,主管部门和财政部将就企业的战略、投资计划和财务需求以及对政府的总体财政有何影响进行探讨,并将国有企业的净借款或补贴,计算在政府的总体预算之内。

芬兰也指定了不同的政府部门为国有企业主管部门。

其贸易和工业部管理着22家国家控股或参股的企业,2001年,这22家企业为芬兰政府创造了33.5亿欧元的红利,企业总市值达到219亿欧元,其中政府持股总额为64亿欧元。

贸工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产价值,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管理手段上,政府很少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而是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包括保证企业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如公开企业财务、前景预测和高管人员薪酬;维护公司董事会对于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将外部专家引入董事会。

2001年,贸工部还建立了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备选人才库,以使更多拥有丰富的商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为国有企业服务。

3、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与我国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领导体制看,西方国有企业一般由政府指定的董事会领导,由董事会聘任的职业经理人,按照政府预先确定的指导思想进行日常经营;在经营机制上,政府仅向企业下达指导性指标,企业在生产经营、工资福利、用工制度等方面拥有较大自主权。

但对于财务、投资事项,政府限制一般比较多。

这里以经营比较好的英国邮政总局为例,对西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作以说明。

英国邮政总局是目前英国仅存的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1987-1997年的10年间,它共向政府上缴利润超过17.5亿英镑,并获得了90%以上的顾客满意率。

管理委员会是邮政总局的决策机构,管委会成员由政府任命。

政府还要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财务计划和工资及价格计划。

总之,政府拥有对邮政总局的实际控制权。

邮局管委会的具体职责是:

①制定公司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确定公司长远发展方向。

②任命下属部门和委员会成员。

③审查经营状况,确保完成政府计划。

④审核主要的财务和投资决策。

邮政总局的日常管理由总经理负责,下属信件服务、包裹和快件、门市服务、订购服务公司和后勤服务等五大部门。

4、西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有企业在西方广泛存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得不承认,国有企业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最近20年来,与私营企业相比西方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亏损严重、效率低下等现象,西方社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1980年法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额为36亿法朗,1984年骤升至370亿法朗;意大利三家最大的国家控股企业伊里公司、埃尼公司和埃菲姆公司,1975-1985年间几乎年年亏损。

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也不甚景气。

西方国有企业之所以经营绩效不理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其管理体制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政企不分,政府过分限制企业自主权,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致使其在与私营企业的竞争中经常处于下风。

具体分析,西方国家政府与企业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时怀有商业动机和政治动机的政府部长们经常参与企业决策,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在财务指标和公众利益间摇摆,“骑墙”政策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某些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垄断行业,定价是关系企业效益和公众利益的敏感问题。

而政府作为垄断价格的制定者和企业的经营者,即要考虑企业利润指标的完成,又要保护公众利益不受损害。

所以,经常是在政府财政指标受到关注时,政府定价会倾向于企业;而在公众对价格过高不满意,特别是在选举期内,政府就会更多地考虑公众利益。

在政府“骑墙”政策的指挥下,企业年度盈利计划经常无法完成,企业经营者对未来也难以作出准确预测,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政府缺乏足够的能力决定企业重大事项。

大部分西方国家政府都保留了对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但实践证明,政府缺乏工业和商业知识,也缺少市场运作经验,政府对企业重大事务特别是投资的决定,往往始于某种政治目的或项目支持者的鼓动,这种对投资项目先入为主的支持性意见,经常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从而干扰了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3)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企业自身成长动力受到压制,这主要是由于政府与企业双方互不信任造成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尽管企业经营者由政府指定,但政府通常不能肯定管理层的决定是出于提高企业效率的考虑,还是出于管理者自身利益的要求,因此也就不敢过多地给企业以自主权;另一方面,政府决策变数难料,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者对于自身工作的信心,这成为经营者偏离经营目标的重要因素。

(4)为保证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和国有企业利润,政府倾向于维护某些行业的垄断局面,对于引入竞争表现不积极。

竞争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不能发挥,国有企业缺少外部压力,这使得公众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都受到损害。

四、西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进展

国有企业在西方国家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国企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又促使西方国家不断地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和调整。

最近二十余年来,西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非国有化。

英国是在国有企业中推行自由化和非国有化最积极,成效也是最突出的国家。

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后,主张建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理想市场经济体系。

其手段之一就是推行非国有化。

1979-1983年间,英国陆续出售了英国石油公司、宇航公司、联合港口公司和国际航空无线电公司的股票,将上述公司变成公众持股公司。

此后的十年间,一大批分布在各个产业部门的国有企业又被出售,垄断部门的国有企业也未能幸免。

截止目前,英国已经出售了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余下的国有企业产值仅占全国的约2%。

在此期间,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数欧洲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同以往私有化有所不同的是,本轮私有化的政治色彩比较淡,无论左翼政党还是右翼势力,都不再追求纯而又纯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或者完全的私有化,而是从提高企业效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务实角度,考虑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间寻找合适的比例关系,实现双方的协调发展。

对大量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以后,西方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大大减轻。

改革以前,英国每年要对亏损企业补贴43亿美元。

通过出售国有企业股份,英国政府已获得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同时每年至少可以从实现私有化的企业获得50亿美元的税收。

改革后的企业,目标明确为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拥有充分自主权。

政府干预企业决策的行为受到限制。

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得以建立,企业经营行为趋于理性化,决策过程也更加透明。

同时,一些垄断部门企业在实行私有化以后,失去了原有垄断地位。

竞争的引入使得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明显提高,而价格却有所下降,使公众福利整体提高。

当然,西方国有企业私有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家在出售股份的过程中,经常会低估企业价值。

如英国煤气公司的股票以54.34英镑的价格出售,一周后该股票价格就上升至61英镑;自来水公司的股票以52英镑价格出售,一周后也上升到64英镑。

这直接导致了公众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

其次,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以后,往往出于提高效率的考虑大规模裁员或降薪,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就业压力,并造成劳资矛盾,引起社会动荡。

第三,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并没有完全破除垄断,掌握了企业控制权的股东得以恢复行业垄断地位。

更严重的是,公众分散持股使得巨额资本得以有效控制企业,并通过交叉持股方式形成新的垄断集团。

在法国,法国兴业银行与法国通用电气公司之间、法国商业信贷银行与法国通用电气公司之间,苏伊士金融公司与圣戈班公司之间都相互持股。

有西方学者认为,私有化可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国有企业另一个新变化是,政府对企业的管制有所放松,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增强。

政府对国有企业过于严格的管制和过多干预,直接导致企业运转的低效率。

许多西方国家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英国、意大利等过去对企业管制较多的国家,近年来都出现了放松趋势,政府力求建立各自独立、协调合作的新型政企关系。

对于那些主要履行公共职能的企业,政府为其制定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考核指标,并制定了一些新的管理措施:

如实行合同定购、加强财务监督、核定政策性亏损指标及相应补贴等等。

以增强企业改善自身经营状况的紧迫感。

同时,随着大批竞争性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竞争压力迫使国有企业迅速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实力,转变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

五、西方国有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有企业与我国国有企业有本质的不同。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曾经指出,资本主义国有制,是总资本家所有制,实际上还是私有制。

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国有企业所有权实际上属于资产阶级,而并不属于全体人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归全民所有,国家代表人民行使企业所有权。

从作用上看,西方国有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起辅助作用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引导整个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尽管如此,西方国有企业和中国国有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