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4197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docx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1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坏账准备的核算

二、资料

M公司对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

2008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3500元,当年3月确认坏账损失1500元;20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账龄及估计的损失率如下表所示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余款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到期

120000

0.5

过期1个月

80000

1

过期2个月

60000

2

过期3个月

40000

3

过期3月以上

20000

5

合计

320000

2009年3月4日,收回以前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4000元。

要求:

Ø1、计算2008年末对应收账款估计的坏账损失金额,并填入上表中。

Ø2、编制2008年、2009年度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余款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到期

120000

0.5

600

过期1个月

80000

1

800

过期2个月

60000

2

1200

过期3个月

40000

3

1200

过期3月以上

20000

5

1000

合计

320000

4800

2008年3月:

借:

坏账准备1500

贷:

应收账款1500

2008年12月31日:

应提坏账准备=4800-(3500-1500)=28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2800

贷:

坏账准备2800

2009.3.4

借:

应收账款4000

贷:

坏账准备4000

借:

银行存款4000

贷:

应收账款400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应收票据的核算

二、资料

M公司于2009年6月5日收到甲公司当日签发的带息商业承兑汇汇票一张,用以抵付前欠货款。

该票据面值800000元,期限90天,年利率2%。

2009年7月15日,M公司因急需资金,将该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3%,贴现款已存入M公司的银行账户。

三、要求

1、计算M公司该项应收票据的到期值、贴现期、贴现利息和贴现净额。

2、编制M公司收到以及贴现上项票据的会计分录。

3、2009年7月末,M公司对所贴现的上项应收票据信息在财务报告中如何披露?

4、2009年8月末,M公司得知甲公司涉及一桩经济诉讼案件,银行存款已被冻结。

此时,对上项贴现的商汇票,M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5、上项票据到期,甲公司未能付款。

此时M公司的会计处理有如何进行?

答案:

解:

因为贴现期算头不算尾,由题目得知从6月5日到7月14日,贴现期共50天;

公式: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面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因为原定到期期限为90天,所以:

到期值=800000+800000*2%*1/360*90=804000

公式:

贴现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804000*3%*1/360*50=3350

(实际贴现天数为50天)

公式:

贴现净额=到期值-贴现息=804000-3350=800650

1、到期值=800000×2%×1/360×90+800000=804000

贴现期=50天7.15---9.3

贴现息=到期值×3%×1/360×50=3350

贴现净额=到期值-贴现息=804000-3350=800650

2、借:

银行存款800650

贷:

应收票据800000

财务费用650

3、应该披露截止2009年7月3日,M公司贴现了一张2009年6月5日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贴现日为2009年7月15日,取得贴息所得额为800650元。

4、应以或有事项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5、借:

应收账款——甲公司804000

贷:

银行存款804000

习题三

1、简述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要。

答:

会计信息使用者(财务报表使用者)主要包括管理当局,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等。

信息需要:

指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其会计信息以便掌握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其预测公司前景,故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必要掌握和了解会计信息。

2、企业应如何开立与使用银行账户?

(p25)

首先,由存款人填写开户申请书,并将开立账户所需要的证明材料和盖有存款人印章的印鉴卡片送交开户银行;其次,银行与存款人须签订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再次,由开户银行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最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即可办理开户手续,并履行向人民银行当地支行备案的义务,需核准的应及时报送核准。

  银行应建立存款人预留签章卡片,并将签章式样和有关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留存归档。

  存款人应在注册地、住所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符合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可以在异地(跨省、市、县)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除外。

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预算单位开立专用存款账户实行核准制度,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后,由开户银行核发开户登记证。

但存款人因注册验资需要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除外。

存款人可以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存款人到指定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偷逃税款、逃废债务,套取现金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银行应依法为存款人的银行结算账户信息保密。

对单位或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存款和有关资料,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

中国人民银行是银行结算账户的监督管理部门。

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分为:

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2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存货的期末计价

二、资料

K公司有A、B、C、D四种存货,分属甲、乙两类;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7年末各种存货结存数量与成本的资料如表1:

表一:

期末存货结存数量与成本表

项目

结存数量(件)

单位成本

甲类

A存货

150

1400

B存货

90

1700

乙类

C存货

180

1100

D存货

60

1800

经查,K公司已与佳庭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合同,约定2008年3月初,K公司需向佳庭公司销售A商品160件,单位售价1500元,销售C商品120件,单位售价1250元,目前K公司A、B、C、D四种商品的市场售价分别为1550元、1400元、1200元和1600元。

此外,根据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向客户销售C商品,发生的运费等销售费用平均为50元/件。

三、要求

Ø1.确定K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并将结果填入表2;

Ø2.分别采用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计算确定K公司期末存货的期末价值,并将结果填入表2;

答案:

项目

成本

可变现净值

单项比较法

分类比较法

总额比较法

甲类

A存货

210000

225000

210000

B存货

153000

126000

126000

合计

363000

351000

351000

乙类

C存货

198000

219000

198000

D存货

108000

96000

96000

合计

306000

315000

306000

合计

669000

666000

630000

657000

666000

3.借:

资产减值损失39000

货:

存货跌价准备——B27000

——D1200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计划成本的核算

二、资料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核算,2008年1月初,“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9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为贷方余额1300元。

本月发生业务如下:

1、5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同时发生外地运费10000元,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外地运费按7%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

上述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2、10日,上述材料运达并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10000元;

3、25日购入材料一批,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5000元;

4、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000元,其中:

直接生产领用25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40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10000元,在建工程领用100000元。

三、要求

1、对本月发生的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与期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3、结转本月领用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答案:

1、①借:

材料采购100000+10000×93%=1093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10000×7%=17700

贷:

银行存款127000

②借:

原材料110000

贷:

材料采购109300

材料成本差异700

③对于25日购入材料,月末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

原材料35000

贷:

应付账款35000

④借:

生产成本250000

制造费用40000

管理费用10000

在建工程100000

贷:

原材料400000

2、①期末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

(一)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1300+700)/90000+110000=2000/200000×100%=1%

②发出材料成本差异=400000×1%=4000

结存材料成本差异=[(190000+110000+350000)-400000]×1%=1500

③领用原材料成本差异

借:

生产成本2500

制造费用400

管理费用100

在建工程1000

贷:

材料成本差异4000

习题三

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如何操作?

P63-69

2、售价金额核算法有何特点?

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这是在建立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按售价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

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

②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

③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④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售价金额核算法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3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二、资料

2008年1月2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取得乙公司25%的股份;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15000万元,账面价值17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账面价值4000万元,尚可使用10年,直线法折旧,无残值;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当年末宣告分配现将股利800万元,支付日为2009年4月2日。

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一致,不考虑所得税的因素。

三、要求

Ø1.采用权益法编制甲公司对该项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Ø2.假设甲公司对该项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权益法:

2008.1.2

15000万×25%=3750

①借:

长期股权投资4000万

货:

银行存款4000万

②2008.12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但因甲公司取得投资时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有差额,所以,要对乙公司的净利润进行调整:

调整后乙公司的净利润为1500+(4000-2000)/10=1700万

甲公司应享有的分额为1700*25%=425万

借:

长期股权投资425万

货:

投资收益425万

③2008年末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800万

借:

应收股利200万

贷:

长期股权投资200万

④2009.4.2

借:

银行存款200万

贷:

应收股利200万

成本法:

①借:

长期股权投资4000万

货:

银行存款4000万

②2008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甲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③2008年末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800万

借:

应收股利200万

贷:

投资收益200万

④2009.4.2

借:

银行存款200万

贷:

应收股利200万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二、资料利息收入计算表单位:

期数

应收利息

①=面值×3%

实际利息收入

②=上期⑤×2%

溢价摊销额

③=①-②

未摊销溢价

④=上期④-③

债券摊余成本⑤=面值+④

或上期的⑤-③

30000

89808

1089808

1

30000

21796

8204

81604

1081604

2

30000

21632

8368

73236

1073236

3

30000

21465

8535

64701

1064701

4

30000

21294

8706

55995

1055995

5

30000

21120

8880

47115

1047115

6

30000

20942

9058

38057

1038057

7

30000

20761

9239

28818

1028818

8

30000

20576

9424

19394

1019394

9

30000

20388

9612

9782

1009782

10

30000

20218*

9782

0

1000000

合计

300000

210192

89808

*因计算尾差,最后一期利息费用系到计求得。

习题三:

1、会计上如何划分各项证劵投资?

(P95)

2、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

(P92)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4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

二、资料

2009年1月3日,公司(一般纳税人)购入一项设备,买价400000元,安装过程中,支付人工费用9000元,领用原材料1000元,增值税率17%。

设备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4000元。

三、要求

计算下列指标(列示计算过程)

1、设备交付使用时的原价;

2、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设备年折旧额;

3、采用双倍餘額遞減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的设备各年折旧额(对计算结果保留各位整数)。

答案:

1、按照新增值税条例之后计算

设备交付使用时原价(入账价值)

=400000+9000+1000=410000

2、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额

(410000-4000)/5=81200

3、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410000×2/5=164000

第二年(410000-164000×2/5=98400

第三年47600×2/5=59040

第四年第五年相等

(410000-164000-98400-59040-4000)/2=42280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410000-4000)×5/15=135333

第二年(410000-4000)×4/15=108267

第三年(410000-4000)×3/15=81200

第四年(410000-4000)×2/15=54133

第五年(410000-4000)×1/15=27067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无形资产的核算

二、资料

2007年1月H公司内部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入账价值300万元,当初无法预计该项技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2007、2008年末该项无形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分别为320万元,290万元。

2009年初,预计该非专利技术可继续使用4年,年末估计的可收回金额为260万元,H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全部采用直线法。

三、要求

对上项非专利计算,H公司20-2010年各年末的会计处理如何进行?

请说明理由并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答案:

2007.1

借:

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300

贷:

银行存款300

2008.12.31

借:

资产减值损失10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

2009.12.31

借:

管理费用72.5

贷:

累计摊销72.5

2010.12.31

借:

管理费用72.5

贷:

累计摊销7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