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配线工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4343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室内配线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内配线工程.docx

《室内配线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配线工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室内配线工程.docx

室内配线工程

4.3室内配线工程

室内配线指敷设在建筑物、构筑物内的明线、暗线、电缆和电气器具的连接线。

各种室内(外)配线方式适用范围见表4.1所列。

固定导线用的支持物、专用配件和敷设导线、电缆等统称为室内配线工程。

表4.1各种室内(外)配线方式适用范围

配线方式

适用范围

瓷(塑料)夹板配线

适用于负荷较小的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和房屋挑檐下的室外场所

瓷柱(彭形绝缘子)配线

适用于负荷较大的干燥或潮湿环境的场所

针式、蝶式绝缘子配线

适用于负荷较大、线路较长而且受机械拉力较大的干燥或潮湿场所

木(塑料)槽板配线、

护套线配线

适用于负荷较小照明工程的干燥环境,要求整洁美观的场所,塑料槽板适用于防化学腐蚀和要求绝缘性能好的场所

金属管配线

适用于导线易受机械损伤、易发生火灾及易爆炸的环境,有明管和暗管配线两种

塑料管配线

适用于潮湿或有腐蚀性环境的室内场所作明管配线或暗管配线,但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采用明敷

线槽配线

适用于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环境内明敷或暗敷,但对有严重腐蚀场所不宜采用金属线槽配线;对高温、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内不宜采用塑料线槽明敷

封闭式母线配线

适用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场所

电缆配线

适用于干燥、潮湿的户内及户外配线(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用不同型号的电缆)

竖井配线

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物内垂直配电干线的场所

钢索配线

适用于层架较高、跨度较大的大型厂房、多数应用在照明配线上,用于固定导线和灯具

裸导体配线

适用于工业企业厂房,不得用于低压配电室

架空线配线

适用户外配线

4.3.1室内配线的一般规定

室内配线应按图施工,并严格执行《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2-2002)及有关规定。

施工过程中,首先应符合电器装置安装的基本要求,即安全、可靠、经济、方便和美观。

室内配线工程应符合以下一般规定:

1、配线的布置及其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配线工程施工中,当无设计规定时,导线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不同敷设方式导线允许最小截面见表4.2所列数值。

表4.2不同敷设方式导线芯线允许最小截面

用途

最小芯线截面(mm2)

铜芯

铝芯

铜芯软线

裸导线敷设在室内绝缘子上

2.5

4.0

绝缘导线敷设于绝缘子上(支持点间距为L):

室内L≤2m

室外L≤2m

室内外2m

6m

1.0

1.5

2.5

2.5

2.5

2.5

4.0

6.0

绝缘导线穿管敷设

1.0

2.5

1.0

绝缘导线槽板敷设

绝缘导线线槽敷设

塑料绝缘护套线明敷

1.0

0.75

1.0

2.5

2.5

2.5

板孔穿线敷设的导线

1.5

2.5

2、所用导线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环境条件。

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

3、配线工程施工中,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和对地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3的规定。

表4.3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和对地的最小距离

固定点间距

(m)

导线最小间距(mm)

敷设方式

导线对地

最小距离(m)

室内配线

室外配线

1.5及以下

35

100

水平敷设

室内

2.5

1.5~3.0

50

100

室外

2.7

3.0~6.0

70

100

垂直敷设

室内

1.8

6.0以上

100

150

室外

2.7

4、为了减少由于导线接头质量不好引起各种电气事故,导线敷设时,应尽量避免接头。

护套线明敷、线槽配线、管内配线、配电屏(箱)内配线不应有接头。

5、各种明配线应垂直和水平敷设,且要求横平竖直。

一般导线水平高度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不应低于1.8m,否则应加管槽保护,以防机械损伤。

6、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

L1相用黄色;L2相用绿色;L3相用红色。

7、为了防止火灾和触电等事故发生,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

8、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适配。

9、照明和动力线路、不同电压、不同电价的线路应分开敷设,以方便计价、维修和检查。

每条线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10、管、槽配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

在同一根管、槽内的导线都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

11、配线用塑料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应采用氧指数为27以上的难燃性制品。

12、入户线在进墙的一段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绝缘导线;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弯头,且导线应弯成滴水弧状后方可引入室内。

13、明配线穿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穿过楼板时应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8m,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高度相同。

配线过建筑物基础也应穿管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14、为了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管内配线其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子内空总截面积的40%。

线槽配线其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绝缘层)不应超过线槽内空总截面积的60%。

15、三相照明线路各相负荷宜均匀分配,在每个分配电箱中。

除花灯和壁灯等线路外,一般照明每一支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光源数、插座数应符合有关规定。

16、电气线路穿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当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均匀沉降或伸缩变形时,线路会受到剪切和扭拉,故应装设补偿装置,导线应留有余量。

17、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

当施工有困难和施工维修时其他管道对电线管的影响,室内电气线路与其他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如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距离要求时,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电气线管与蒸汽管线不能保持规定距离时,可在蒸汽管外包以隔热层。

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可减至200mm;交叉距离应考虑施工维护方便。

(2)电气线管与暖气管、热水管不能保持规定的距离时,可在管外包隔热层。

(3)裸导线与其他管道交叉不能保持规定的距离时,可在交叉处的裸导线外加装保护网和罩。

18、配线工程采用的管卡、支架、吊钩、拉环和盒(箱)等黑色金属附件,均应镀锌和防护处理。

19、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并应做好记录。

20、配线工程中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应可靠,且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1、配线工程施工后,为保证安全,其保护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

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应做好记录。

22、配线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将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孔、洞、沟、槽的修补完整。

23、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应按照《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进场验收。

4.3.2绝缘导线的连接

导线连接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由于导线连接质量的问题而引起的电气故障甚至火灾的事例屡见不鲜。

导线连接技术是每个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

导线连接方法很多,有绞接、焊接、压接、套管和螺栓等连接方法。

导线连接的各种方法,一般都包括剥切绝缘层、导线的芯线连接、接头焊接或压接以及包缠绝缘等四个步骤。

1、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

(1)导线连接应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线芯的材质而定。

铜、铝线间的连接应用铜、铝过渡接头或铜线上搪锡,以防电化学腐蚀。

(2)导线连接应紧密、牢固。

接头的电阻值不应大于相同长度导线的电阻值。

(3)导线接头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原导线机械强度的80%。

(4)导线接头的绝缘强度应与非连接处的绝缘强度相同。

(5)在配线的分支线接头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接头处也不应受到大的拉力。

(6)导线采用压接时,压接器材、压接工具和压模等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接时,其压接深度、压口数量和压接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7)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2)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4)多股铝芯线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5)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

2、导线连接的方法

(1)导线在接线盒内的连接:

1)单股绝缘导线在接线盒内的连接:

a.两根铜导线连接,如图4.1(a)所示。

三根及以上单芯铜导线,可采用单芯线并接方法进行连接,如图4.1(b)所示。

b.对不同直径铜导线接头,如软导线与单股相线连接,应先进行挂锡处理。

接线方法如图4.1(c)所示。

c.两根铝导线连接时,应根据导线截面和连接根数,选用合适的端头压接管,连接方法如图4.1(d)所示。

单股铝导线端头除用压接管并头连接外,还可采用电阻焊的方法将导线并头连接。

单股铝导线端头熔焊时,其连接长度应根据该导线截面大小确定。

2)多股绝缘绞线在接线盒内的连接:

a.铜绞线并接时,应采用缠卷法连接,其缠卷长度(A尺寸)应为双根导线直径的5倍,如图4.2(a)所示。

b.气焊是多股铝导线在接线盒内并头连接时采用的方法,如图4.2(b)所示。

图4.1单芯线并接头图4.2多股绞线的并接头

(a)单芯二根铜导线并接头;(b)单芯三根及以上铜(a)多股铜绞线并接头

导线并接头;(c)单芯不同线径铜导线并接头(b)多股铝绞线气焊接头

(d)单股铝导线并头管压接1-石棉绳;2-绑线;3-气焊;

L-长度(由导线截面确定

3)盒内分支电线的连接。

在接线过程中,导线需要分支时,应在器具中、盒内连接,其方法可利用盒内导线分支或开关和吊线盒及其他电气器具中的接线桩头分支。

导线利用接线桩头分支,其导线分支不宜过多,导线直径也不宜太大,且分支(路)电流应与总电流相匹配。

(2)单芯导线用塑料绝缘压线帽压接和塑料绝缘螺旋接线钮连接:

1)6mm2及以下的单芯铝线,采用塑料螺旋接线钮接较为方便。

剥去导线绝缘后,将连接线芯并齐捻绞,保留线芯约15mm左右剪去前端,然后根据导线截面选用相应型号(1、2、3号)的接线钮,顺时针方向旋紧,要把导线绝缘部分拧入接线钮的导线空腔内,如图4.3(a)所示。

2)1~4.0mm2铜导线的连接,可根据导线的截面和根数选用合适的镀银紫铜管型的塑料压线帽进行连接。

2.5mm2和4.0mm2铝导线的连接,可根据导线的截面和根数选用铝合金管型的塑料压线帽进行连接,如图4.3(b)。

连接均使用专用阻尼式手握压力钳压实。

塑料绝缘压线帽是一种新型导线连接器,施工中应选用难燃性产品,确保氧指数在30以上的规定。

图4.3塑料绝缘螺旋接线纽和压线帽

(a)塑料绝缘螺旋接线纽安装示意图{

(1)捻绞、剪断;

(2)旋紧};

(b)塑料压线帽安装示意图{

(1)接线示意图;

(2)结构剖面图}

1-塑料绝缘螺旋接线纽;2-塑料绝缘压线帽;3-导线连接管

(3)多股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

1)多股铝芯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可根据其导线截面选用相应规格的DL系列铝接线端子,外形结构如图4.4(a)所示。

2)2.5mm2以上的多股铜芯线与端子连接,可根据导线截面选用相应规格的DT系列铜接线端子,或铜铝接线端子(DTL),外形结构同图4.4(b)所示。

3)压接应紧密、牢固。

压接方法如图4.4(c)所示。

图4.4铝线与接线端子压接

(a)DL系列铝接线端子;(b)DTL系列铜铝接线端子;(c)用压接钳压接

(4)铝导线的连接。

铝导线可用压接方法进行连接,应根据导线型号、线芯选择合适的压接管,单芯铝导线可选用圆形(如图4.5(a)所示)或椭圆形(如图4.5(b)所示)的压接管;多股铝绞线可采用圆形套管进行连接,如图4.6所示。

压接管相应的压模及压坑数应符合有关规定,压接采用专用的压接工具。

图4.6铝绞线圆形套管压接

1、2、3、4压接顺序

b1、b2、b3-压坑间距;;h-剩余厚度

图4.5单芯铝导线用压接管连接

(a)单线圆管压接;(b)单线椭圆管连接

1-套管;2-连接线芯

(5)铜导线的直线和分线连接。

铜导线的连接可采用绞接、焊接或压接等方式。

单芯铜芯线常用绞接、缠卷法进行连接;多芯铜芯线常用单卷、缠卷及复卷方法进行连接。

铜芯线也有采用压接方法进行连接,但铜导线的压接时应在铜连接管内壁搪锡,以加大导线接触面积。

此外铜线的连接还可采用绞接和绑接。

1)绞接法。

绞接法一般适用于4mm2及以下的小截面导线。

单线芯直线绞接如图4.7(a)所示。

双线芯直接连接如图4.7(b)所示。

单芯丁字分线绞连方法如图4.7(c)、(d)所示。

单芯线十字分线绞接方法如图4.7(e)、(f)所示。

图4.7单、双芯铜导线绞接连接

(a)直线中间连接;(b)双线芯直线连接;(c)丁字打结分线连接;(d)丁字不

打结分线连接;(e)二式十字分线连接;(f)一式十字分线连接

2)缠绕绑接:

a.对于较大截面(6mm2及以上)的单芯直线连接和分支连接。

单芯直线缠绕是将两线相互并合,加辅助线后,如图4.8(a)所示。

用绑线在并合部位中间向两端缠卷(即公卷),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然后将两线芯端头折回,在此向外再单卷五回与辅助线捻绞二回,如图4.8(b)所示。

单线丁字分线缠绕是将分支导线折成90度紧靠干线,其公卷长度为导线直径10倍,再单卷5圈,如图4.8(c)所示。

图4.8单芯导线缠绕绑扎法

(a)加辅助线示意图;(b)大截面直线连接;(c)大截面分线连接

1-绑线(裸铜线);2-辅助线(填一根同径线)

b.对多芯铜线直线接法和分支接法也可采用缠绕绑绞连接,如图4.9(a、b)所示。

图4.9多芯铜导线缠绑接法

(a)直线连接;(b)分线连接

3)单卷或复卷连接

a.多芯铜导线的直线连接,首先把多芯线拧开,将中心线切断,把两头线芯插成一体,利用导线本身卷直线连接。

取任意两相邻线芯,在接合处中央交叉用一侧芯线端做绑扎线,在另一侧导线上缠卷5-6圈后,再用另一根芯线与绑扎线相绞后把原有绑扎线压在下面继续按上述方法缠卷,线芯相绞处排列一条直线上,缠绕长度为导线直径5倍,最后缠卷的线端与一余线捻绞2圈后剪断。

另一侧导线依此进行,缠绕长度也同样为导线直径的5倍,如图4.10(a)所示。

b.多芯铜导线分线连接

a)单卷分线连接是将分线破开,根部折成900紧靠干线,用分支线其中一根在干线上缠卷,缠卷3-5圈后剪断,再用另一根线,继续缠卷3-5圈后剪断,依此方法直至连接到双根导线直径5倍时为止,如图4.10(b)所示,应使剪断线处在一条直线上。

b)复卷分线连接是将分支线端破开劈成两半后与干线连接处中央相交叉,把分线向干线两侧分别紧卷后,余线依阶梯形剪断,连接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如图4.10(c)所示。

多芯铜导线还可以采用机械冷压接方法进行连接,但要在铜连接管内进行搪锡处理,以保证接触良好。

图4.10多芯导线单卷和复卷连接

(a)单卷直线连接;(b)单卷分线连接;(c)复卷分线连接

(6)导线用螺钉连接。

施工现场有时将导线端头绝缘层剥去后,单股导线的线头应按顺时针方向弯成比连接螺钉直径略大的圆圈,然后套在螺钉上,将螺钉拧紧。

二次电缆线芯与屏上端子的连接,不应采用线头弯圈套在螺钉上的连接方法,而采用导线端头插入端子插孔,螺钉压紧导线端子的连片。

剥线钳上安装有标尺,可以做到每次剥出的导线端头长度相同。

多股铜芯软线与螺钉连接,此时应将软线芯做成羊眼圈状,挂锡后再与螺钉固定连接,确保经螺钉压后不散股并接触良好。

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

所有导线线芯连接好后,均应用绝缘带包缠均匀紧密,以恢复绝缘。

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经常使用的绝缘带有黑胶布、聚氯乙烯带和自粘性胶带等。

应根据接头处的环境和对绝缘的要求,结合各种绝缘带的性能选用。

包缠时采用斜叠法,使每圈压叠带宽的半幅。

第一层绕完后,再用另一斜叠方向缠绕第二层,使绝缘层的缠绕厚度达到电压等级绝缘要求为止。

包缠时,要用力拉紧,使之包缠紧密坚实,以免潮气进入。

4、室内配线常用绝缘导线

(1)室内配线的种类

室内配线工程常用绝缘导线按绝缘材料有橡皮绝缘和聚氯乙烯绝缘之分;按线芯材料有铜线和铝线之分;按线芯结构有单股和多股之分;按线芯硬度有硬线和软线之分。

常用导线的型号、名称和用途见表4.4所列。

表4.4常用绝缘导线的型号、名称和用途

型号

名称

胜任

BL(BLX)

BXF(BLXF)

BXR

铜(铝)芯橡皮绝缘线

铜(铝)芯氯丁橡皮绝缘线

铜芯橡皮绝缘软线

适用于交流500V及以下,或直流100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及照明装置之用。

BV(BLV)

BVV(BLVV)

BVVB(BLVVB)

BVR

BV-105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线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型电线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型电线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

铜芯耐热105℃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适用于各种交流、直流电器装置,电工仪表、仪器,电讯设备,动力及照明线路固定敷设之用。

RV

RVB

RVS

RV-105

RSX

RX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线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平行软线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软线

铜芯耐热105℃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

铜芯橡皮绝缘棉纱纺织绞型软电线

铜芯橡皮绝缘棉纱纺织圆型软电线

适用于各种交、直流电器、电工仪器、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动力及照明装置的连接

(2)绝缘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绝缘导线的允许载流量是指导线在额定的工作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

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截面积、不同的敷设方法、不同的绝缘材料、不同的环境温度和穿不同材料的保护管等因数都会影响导线的载流量。

常用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的载流量见表4.5和表4.6所示。

表4.5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穿硬塑料管敷设的载流量,

=65º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