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133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6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docx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

初中物理题组(基础训练)

一、声学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2.在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3.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以下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管长931米,两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铸铁中的声速。

(二)声音的特征

1.声音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各与什么有关?

2.小明有一把二胡,他想让二胡的音调变得高一点,可以采取的办法有哪些比?

3.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是狼而不是自己的外婆,依据的是声音的什么特征?

4.物理学意义上的噪音和环保意义上的噪音定义有什么不同?

5.马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谁的音调高?

谁的响度大?

二、光学

(一)光的反射

1.如图1所示中,作出S点发出的一条入射光,

经水面反射后经过P点.

2.一束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为

那么入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夹角是多少?

3.某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一块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那么他相对于镜中像的移动速度是多少?

4.我们站在平静的水池边,有时能到“鱼在云中游”这一现象,对所看到的这一现象,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5.一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人和像的距离如何变化?

6.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

7.如图2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时钟所指示位置是什么

时间?

图2

(二)光的折射

1.岸上的人看到小河的底,实际的深度比视觉的深度是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为什么?

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请大致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如入射角逐渐增大,则反射角和折射角会怎么变化?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小孔成像  

C 水中的“月亮”  D 海市蜃楼

(三)凸透镜成像

1.完成图3中的光路图

图3

2.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像距和像的大小会怎么变化?

3.图4中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

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

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图4

4.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如果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能成像吗?

若能成像,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5.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如果摄影者不动,人离照像机的距离应该增大还是减小?

应该如何调节照像机的镜头?

6.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分别为6厘米、18厘米与24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与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7.完成下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U=2f

2f>U>f

U=f

U

(四)光的色散

1.白光是由          等组成的。

单色光通过棱镜时,棱镜对   光折射最小,对    光折射最大。

2.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的是哪三种?

颜料的三原色的是哪三种颜色?

3.我们所穿衣服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一束蓝光照在红色透明玻璃上,玻璃看起来会是什么颜色?

三、运动和力

(一)机枪运动

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

“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2.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又在自转,“公转”是以   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      为参照物.

11.观察图5中的烟囱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图5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1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B.船和地面

C.山和船D.风和地面

(二)直线运动

1.甲、乙两辆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

图6所示,则甲、乙汽车中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_;在相同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较大的是__________。

图6

2.某一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

4.长200m的火车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

(三)力

1.我们握拳用力砸向桌子时,桌子被砸动了,我们的手也会感到_______,这是因为桌子对手也______________,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2.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决定的,叫做力的.

3.由于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的______________越大,它就越重。

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

如划船时,浆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的嘴松开并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喷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要写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8(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

(A)图8(B)图9

4.如图9所示,一个重3牛的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

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力。

5.如右图10所示,此仪器为__________,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最小刻度

为__________,使用此仪器前应先__________,此时的示数为__________。

(四)重力力的合成

1.为了表示质量为l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物理学中把这个意思写

作____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为500克的物体受到

的重力为________牛,重力为49牛的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

图10

2.一个重为8牛的物体在空气中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9牛,则该物体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

3.如图11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受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若F=G,

它们的合力是多大?

若F>G,它们的合力是F=__________,方向如何?

4.如12图的装置中,甲物体重5N,乙物体重3N.

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图11

问:

(1)甲受到的合力是多大?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五)二力平衡图12

1.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向北行驶的列车车厢内,粗糙的地板上放置一物块,则地板对物块有无摩擦力?

如果有,说明摩擦力的方向。

若没有,说明理由。

2.小红用一沿水平的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

A.推力小于此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桌子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平衡,所以桌子在水平方向不动

C.小红对桌子的推力等于桌子对小红的推力

D.推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

3.起重机的钢丝绳子上系着一个重G的物体,绳子的拉力为F,则(   )

A、物体静止时,F1=G

B、物体以0.1米/秒匀速上升时,F2>G

C、物体以0.2米/秒匀速上升时,F3>F2

D、物体水平匀速移动时,F4>G

4.如图13中,所画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B

A、、

 

D

  

C

图13

(六)惯性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关于惯性,小明、小华和小红有不同观点,小明说汽车跑得快时刹车困难,说明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小华说速度相同时,载重大的货车比小轿车刹车困难,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小红说汽车下坡时比上坡时刹车困难,说明下坡时的惯性比上坡时大。

你认为谁说的对,为什么?

2.竖直向上扔去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  )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B、球受惯性力

C、球有惯性D、球受惯性作用

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发生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

D.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一定发生变化。

四、简单机械和功

(一)简单机械

1.作用在轻质杠杆上的两个力,分别为2牛和8牛,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的力臂之比为___________,两力的方向___________相反(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生活中经常使用剪刀、镊子、开啤酒瓶盖的起子、钢丝钳等,它们的物理模型都是,在这些工具中,有的能省力,其共同特点是。

如图14所示各种利用杠杆的工具中,具有省力特点的是。

图14

3.如图15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面,再各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则钩码还能平衡吗?

若能平衡说明理由;若不能平衡,哪端会下沉?

图15

4.如图16所示,一根木料A端粗而B端细,将它支于O点恰能平衡,如果在O点将木料沿竖直方向锯开,哪端的质量大?

为什么?

图16

5.一杠杆在动力F1与阻力F2作用下平衡.如图17所示,若F1和F2大小及方向均保持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还能保持保持平衡吗?

为什么?

图17

6.如图18所示,拉力F大小为2牛,拉着物体在桌面上匀速移动,则物体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牛,若使物体前进0.5米,则绳子自由端向右移动米。

图图18

7.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分别标出它们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O是支点)

图19

8.画出下列图中所示的杠杆(支点为O)的力臂。

图20

9.用剪刀剪较厚的纸时,用剪刀的刀尖不容易剪开,而用剪刀的中部却很容易剪开,原因是()。

(A)减小了阻力(B)增大了动力

(C)减小了阻力臂(D)增大了动力臂

10.如图21所示,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则其中最小的力为()

图21

A.F1B.F2C.F3D.无法确定

(二)机械功

1.小明放学后去楼下帮妈妈换矿泉水,他先背着4千克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了200米,然后把水背上三楼(高约10米)。

问小明对水桶做了多少功?

2.一个重为600牛的大人和一个重为400牛的小孩进行登楼比赛,他们同时从底层出发,结果小孩比大人先到达六楼,那么谁做的功多?

谁做功的功率大?

3.如图22所示,重为40牛的物体A以3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5秒,则滑轮B的运动速度为米/秒。

若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牛,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力,则拉力F做功是多少?

图22

4.如图23所示,用力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使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不计滑轮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力,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

A.W1>W2>W3B.W1

图23

(三)机械能

1.拉开的弓能把箭射出去,是因为拉开的弓有。

在一定范围内,弓拉得越弯,一定质量的箭射出去的也越大。

箭的速度相同时,射出的箭质量越大,越大。

2.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球动能大,机械能小(B)木球动能大,机械能小

(C)铜球动能大,机械能大(D)木球动能大,机械能大

 

3.图24中有四幅图,其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图24

五、热和能

(一)温度和温标

1.自然界的低温极限是℃。

人体正常温度大约是℃。

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是℃。

2.体温计的量程一般从至。

一个健康人用一根准确的体温计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结果是39.8℃,导致他测量时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他.

3.请从:

“温度”、“热量”两个物理量中选择一个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

(2)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

(3)这杯水热得烫手,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

4.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多少?

(二)热量比热容

1.热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可在真空中进行。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的方式是能量的转化;___________是能量的转移。

3.比热容是指:

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所吸收的热量。

公式是C=___________,它反映物质的吸热本领,即:

①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热量________,所以在汽车和暖气上常用_______较大的水作为介质;

②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的_______,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沿海地区_______多,它的_______大。

4.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

(已知C铝>C铁>C铜)

5.把质量是300g的金属块加热到100℃,迅速放入温度14℃,质量为120g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最后温度为20℃,求金属块比热容是多大?

(不计热损失)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会升高

B.只要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就一定吸热

C.只要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7.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B.第二次省时间

C.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D.第一次省燃料

8.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汗注如雨

C、秋天,桂花飘香D、冬天,雪花飘舞

(三)内能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_。

此外,内能还跟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质量相等的100℃的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100℃水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存在着能量转化过程。

其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是_________;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_________。

3.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夏天,人在烈日照射下感到很热(B)用锯子锯木板时,锯条发热

(C)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D)冬天用电热取暖器使房间温度升高

4.下列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六、压强与压强

(一)密度

1.质量是____________的属性,不论是固体、______________体,还是______________体都有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量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而改变。

8.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C)不同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也大

(D)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不等但密度相等

9.水结成冰时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在水结成冰的过程中()

(A)质量和体积都变大了(B)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C)质量和体积都不变(D)质量变大,体积不变

(二)压强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25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__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同。

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图25

2.有一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钢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26

所示。

已知LA:

LB=2:

1,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

强之比各是多少?

图26

3.如图27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要使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哪些方法以可行?

(1).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

(2).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

(3).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

图27

4.如图28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

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

求:

(1)物体B的密度。

(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图28

(3)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5.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长、宽、高如图29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kg/m3,物体B的

质量为8kg.求:

(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

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图29

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你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

内容

判断

(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

从A的右侧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

在B的上表面

方案二

分别从A、B的右侧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

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6.如图30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甲的边长为0.2米,乙的边长为0.3米。

2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求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ρA:

ρB

③若正方体甲、乙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图30

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为压强P甲′、p乙′,请通过计

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图30

(三)液体内部的压强

2.如图31所示,管A下端的橡皮薄膜凸出,表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B中的水从三个小孔中流出,水的落地点

不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1

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4.如图3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

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和pB,其中可能使pA=pB的是()

A.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

B.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

C.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D.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5.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34所示。

把可口可乐瓶逐渐放入水中(水密度大于酒精密度),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可乐瓶内外的液体会否发生流动?

如果会,又会怎样流动?

a.b两小孔状况是否有

所不同?

图34

6.鸡蛋握在手心中,使劲握也不会破,放在桌上用手指往下一按就可以按破。

请你分析一下原因。

7.潜水艇潜在水下航行,当它下潜的深度增加时,它所受到的水的压力和浮力怎样变化?

8.如图35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所盛水等重、同深,两容器的重力相等,则: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比较P甲P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相比较F甲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F甲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比较P甲P乙;

图35

9.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高。

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

合多少帕斯卡?

10.如图36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

A容器中盛有0.2米高的水,B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酒精。

(ρ酒精=0.800×103千克/米3)求:

①A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m酒精。

③若在两容器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

请计算当p水>p酒精时,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

11.底面积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