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376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禁毒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禁毒教育.docx

《禁毒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教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禁毒教育.docx

禁毒教育

禁毒教育

教育目的

1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2了解毒品的危害

3如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育要求

1熟悉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

2能够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懂得禁毒的重要性

3能够教导学生如何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地抵制毒品并在自己的亲友中宣传禁毒

教育准备

1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

2毒品有关的知识和危害性及典型案例3毒品防范措施

教育过程

1采用课堂理论引导及知识问答

2采用实例讨论总结

1

3让学生自觉参与禁毒活动

教育小结

1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和自觉抵制毒品

2通过实例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毒品对人类及社会的极大危害3通过参与禁毒活动让学生明白禁毒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禁毒衍生教育

1让学生从自我抵制毒品到自发宣传禁毒

2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3让学生从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到主动带动周围的学生一起遵纪守规

一、毒品相关的法律法规

1毒品的定义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1987年开始)

2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高度重视禁毒法制建设,坚持依法禁毒。

近二十多年来,针对不断蔓延的毒品问题,我国加快禁毒立法的步伐,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禁毒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禁毒刑事立法逐步完善。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专门规定了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及其刑罚。

八十年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陆续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等法律,进一步对惩治毒品违法犯罪作出规定,并将严重毒品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提高到死刑。

1990年12月1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对毒品犯罪的种类及其刑罚,对吸毒者的处罚和强制戒毒等,作了全面规定,并明确规定了中国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的普遍管辖权。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修订,在吸收、保留《关于禁毒的决定》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

2

毒品犯罪的法律规定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使中国的禁毒刑事立法进一步得到加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修订后的刑法做出了相关司法解释。

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是中国禁毒刑事立法的显著特点之一。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其一,对毒品犯罪种类规定齐全,确保各种毒品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该法规定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等12个罪名及刑罚,并对毒品洗钱犯罪行为做出处罚规定。

其二,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规定要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其三,对毒品犯罪从经济上予以制裁。

对毒品犯罪,规定了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旨在剥夺毒品罪犯的非法收益,摧毁其再次实施毒品犯罪的经济能力。

其四,对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有毒品罪行为的,从重处罚。

其五,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严重的毒品罪犯处以死刑。

中国在立法上对毒品犯罪从严惩处,是现实禁毒斗争的需要,表明了中国严厉禁毒的立场。

严格管理、禁止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中国禁毒法制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中国为此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多达30余项。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

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

1987年和1988年,国务院先后发布《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分别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供应、运输、使用、进出口的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1995年,国务院发布《强制戒毒办法》,卫生部发布《戒毒药品管理办法》,使戒毒工作有法可依。

为了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打击有关违法犯罪活动,中国立法机构和政府还发布了一系列严格管制易制毒化学品的法规和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

3

毒的决定》,都对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黄素等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和配剂的犯罪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条款。

此外,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的地方立法机构,也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地方性禁毒法规。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刑事法律为主、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配套的禁毒法律体系,为开展禁毒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二、毒品的种类

毒品种类繁多,但一般来说,毒品都有四个共同的特征:

不可抗力,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连续使用有不断加大剂量的趋势;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脱瘾症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危害后果。

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

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当成毒品使用的物质分成8大类:

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印度大麻类、苯丙胺类、柯特(KHAT)类和致幻剂类,其他还有烟碱、挥发性溶液等(附图)。

杜冷丁K粉美沙酮

大麻鸦片冰毒

摇头丸吗啡(morphine)海洛因

4

可卡因咖啡因安纳咖

目前毒品种类已达到200多种。

从近年来广州所查获的吸毒人员所吸毒品来看,主要有海洛因,其次是苯丙胺类即“冰”毒等种类。

下面对这些常见的主要毒品作一简单介绍:

1、鸦片

鸦片(opium),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片

烟”“阿芙蓉”等。

鸦片系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

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

色膏状物。

这就是生鸦片。

生鸦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鸦

片,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俗称烟膏。

鸦片是一种初级毒品。

生鸦片可直接加工成吗啡。

鸦片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卡因等,含量可达10%一20%。

2、吗啡

吗啡是鸦片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末状闻上去有点酸味。

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

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起初它被作为镇痛剂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它对呼吸中枢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如同吸食邪片

一样,过量吸食吗啡后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

受到抑制,甚至于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

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英文名Heroin,译为海洛因。

其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

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

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

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多

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有的可

5

闻到特殊性气味,有的则没有。

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7一8年。

4、大麻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作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大麻草可单独吸食,将其卷成香烟,被称为“爆竹”;或将它捣碎,混入烟叶中,做成烟卷卖给吸毒者,这就是大麻烟。

这种毒品在当今世界吸食最多,范围最广,因其价格便宜,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穷人的毒品"。

初吸或注射大麻有兴奋感,但很快转变为恐惧,长期使用会出现人格障碍、

双重人格、人格解体,记忆力衰退、迟钝、抑郁、头痛、

心悸、瞳孔缩小和痴呆,偶有无故的攻击性行为,导致违

法犯罪的发生。

5、可卡因

可卡因英文原名为Cocaine,是1860年从前南美洲称为古柯(COCA)的植

物叶片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其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

碱。

它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

毒贩贩卖的是

呈块状的可卡因,称“滚石”。

可卡因服用方式是鼻吸。

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

毒性,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服用后极短时间即可成瘾,并伴以失眠、食欲不振、恶心及消化系统紊乱特等症状;精神逐渐衰退,可导致偏执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剂70毫克的纯可卡因,可以使体重70千克的人当场丧命。

6、甲基苯丙胺及其衍生物

甲基苯丙胺(又名去氧麻黄碱或安纳咖、安非他命),俗称“冰”毒,属联合国规定的苯丙胺类毒品。

主要来源是从野生麻黄草中提炼出来的麻黄素(EPHEDRINE)。

它源于日本。

在日本曾经使用“冰”毒的人数超过200万人,直接滥用者55万人,毒品滥用者都用静脉注射,其中有5万人患苯丙胺精神病。

1990年首先发现由台湾毒贩进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贩运出境的“冰”毒案件。

甲基苯丙胺的形状为白色块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一般作

为注射用。

长期使用可导致永久性失眠,大脑机能破坏、

心脏衰竭、胸痛、焦虑、紧张或激动不安,更有甚者会导

致长期精神分裂症,剂量稍大便会中毒死亡。

所以说,“冰”

毒被称为“毒品之王”。

三、什么是吸毒,吸毒的原因

6

1(吸毒,

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大烟),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所以人们将这种吸毒的方式称为“吸”。

在民间,“吸毒”和“吸大烟”是同义词。

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

一是毒品的范围扩大了,即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都属于吸毒的范围;二是吸毒的方式增多了,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2(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根据调查,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

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四、对青少年实施禁毒教育的意义

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

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

发育时期,好奇心重,

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

制毒品侵害的心理防线

薄弱,加之对毒品的危

7

此画来自泉

州市禁毒网

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

我省的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

据受毒品侵害较严重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因不知毒品危害而吸毒的占吸毒总人数的82%。

每个吸毒者每年耗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

如果普及了禁毒预防教育,使人人都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懂得禁毒的法律法规知识,全国每年就可少损失上千亿元。

由此可见禁毒预防教育的重要性,禁毒预防教育是既治标又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吸毒者发作时,大都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普遍丧失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扭曲,难以自拔。

即使是很有才华的人,一旦吸毒,就等于掉进了死神和魔鬼的陷阱,都不可避免走向堕落的深渊,从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和前途。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

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

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

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

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

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

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

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

此画来自泉州市禁毒网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

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

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8

(4)感染性疾病:

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3(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身体依赖性(1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再、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

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

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

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

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

坏人的神经中枢。

4(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附图)

吸毒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肝炎、

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的危险行为,极易导致艾滋病的交叉感染。

截止到2002年底,累计监测发现的3万余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70%以上是静脉吸毒者。

可见,艾滋病的魔影时刻伴随着吸毒者。

9

吸毒容易传染疾病

5(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

为(附图)

吸毒会导致生理功能发生紊乱,

生理和心理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

赖,毒瘾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使人感

到非常痛苦的反应,失去理智和自控

图为:

广西一吸毒女青年25岁,在力,甚至自伤、自残和自杀。

毒瘾发作时难受之极,跳楼自杀。

六、典型案例

1(阿弟正传(南方都市报2003-06-2210:

03:

59)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主人公自小父母离异,离家出走后为黑社会分子所控制,沦为盗贼并被教唆吸毒,14岁的他身染毒瘾已整整4年了。

今年,在当地公安局的帮助下,他走进了戒毒所。

在云南省西部,有一个毗邻缅甸的边陲城市潞西市,这里民风古朴,是少数民族德昂族最集中的聚居地,这是一个被称为“像天堂一样的地方”。

14年前,阿弟出生在潞西市里帕乡的一个偏远山村里。

等待他的,是不幸的童年。

7岁时,父母离婚后双双弃他而去,只有老奶奶与他相依为命。

10岁那年,从小缺乏管教的阿弟离开了家门,出去流浪,留下老奶奶在家里每天望眼欲穿。

一路上饥寒交迫,饿了到饭店讨点剩饭,困了就睡在屋檐下,最后,阿弟流落到了瑞丽市。

瑞丽有一所招待所,当地人称为“难民营”,这里住的都是一些吸毒、贩毒、卖淫、偷盗、在逃犯和流浪他乡的闲散人员,这里房租低廉,处在边境线上,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三不管的地带。

在“难民营”里,阿弟遇上了他现在的老大,老大见他机灵,是棵可以“培养”的“好苗子”,就收留了他。

老大是黑道上的人物,有五个手下,本名王文斌的阿弟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老大从事的是偷盗、贩毒的勾当,近墨者黑,很快地,阿弟也跟着吸上了毒品。

老大供阿弟吸毒、吃住。

阿弟则为他外出偷盗,在毒品和暴力的双重控制下,阿弟完全沦为老大搞钱的工具。

白天,阿弟总是无精打采地躲在屋里蒙头睡觉。

10

每当夜幕降临,阿弟就成了一个飞贼,所盗回的钱物都交给老大。

年来,阿弟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也曾多次想离开毒窟,但逃离一两天,毒瘾发作还是不得不回去。

他已经被毒魔控制着无法自拔了。

常年做贼,总有失手的时候,阿弟的身上布满了被别人打的累累疤痕。

此外,还要经常挨老大的“教训”,“去年,我想回家看看奶奶,放了一点私房钱,让老大发现了,说我放私房钱想逃跑,老大拿着炒菜的铁锅往我背上狠狠地打,又用脚把我踢出门口,我被打得起不了床,差点没命。

”对记者说起这些时,阿弟的眼睛里挂满泪水。

2002年3月,记者在瑞丽进行吸毒暗访时认识了阿弟。

在与之相处的一个多星期里,这个脸色蜡黄、目光呆滞的少年,白天不是在吸毒,就是在睡觉,一次,他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吸毒的工具,而口袋中露着半截晚上偷盗用的手电。

为了挽救阿弟,记者多次劝说他到戒毒所戒毒,可他一直不肯点头。

他说:

“我想戒,但戒不掉,我试过几次,一天不吸毒,难过得要死,那种感觉不要说了,现在毒瘾越来越大,偷的东西都快不够我吸毒了。

时隔一年,2003年3月,记者又来到了瑞丽,在云南省禁毒局的安排下,随同瑞丽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扫荡毒窟,突袭“难民营”,抓获了吸毒人员200多人,全送进戒毒所戒毒。

记者12在戒毒所里没找到阿弟,据公安人员说是因为年龄太小给放了。

记者向公安局领导反映了这件事,要求把阿弟送到戒毒所进行强行戒毒,在局领导的批准下,当晚阿弟又被送进了戒毒所,免费戒毒。

在戒毒所里再次见到阿弟时,他的脸又黑又瘦,比去年还难看,没有一丝血色,手脚瘦得像芦柴棒,全身脏兮兮的。

长期见不得阳光的那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严重摧残了这小小少年的身心。

刚进戒毒所时,阿弟的情绪特别低落,除了饱受毒瘾的煎熬,有时还受到成年戒毒人员的欺负。

当他看到记者的时候,他哭了,让我一定要想办法救他。

我对他说:

“我这次本来就是来救你的,你在这里要听干警的话,好好戒毒,一定要把毒戒掉,重新做人。

出去以后你还可以上学,你的路还很长。

阿弟在瑞丽没有亲人,没有人送生活用品,干警们给阿弟买来了全套新衣服和日常用品,在强制戒毒所管教干部的耐心帮助下,阿弟的情绪慢慢地稳定下来。

戒毒人员每星期观看一次怎样戒毒,重新做人的电视录像宣传片。

经过,天的脱毒控制,阿弟基本上控制住了毒瘾,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他能吃一大碗的饭了。

毒瘾虽暂时控制住了,但还要几个月的巩固和身体恢复期。

前路漫漫,诱惑多多,阿弟,他能从吸毒这条不归路上回头吗„„

11

后记

2003年6月20日,从瑞丽市强制戒毒所得知,阿弟现在还在里面戒毒,身体恢复得非常好,长胖了许多,戒毒很成功。

再过一个礼拜,将被潞西市有关部门接回。

但由于阿弟的父母早已离异,奶奶根本管不了他,管教人员及关心他的人,对于他走出戒毒所后的前景,深感担忧。

毒品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可怕的社会瘟疫,在它的背后包容了人类所有的罪恶和悲剧,毒品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

国家禁毒委员会去年3月颁布的数字表明:

当今世界人口的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每年大约有10万人因为吸毒而死亡,大约有1000万人因为吸毒丧失劳动能力。

2001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86万,实际吸毒人数则不低于200万,其中,青少年是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2(一个女孩面对毒品的忧思(《中国妇女报》)

在全国著名侨乡?

——广东省台山市的华侨中学,记者遇到了这个学校高一(四)班的学生陈淑琴。

在学校操场边展示的禁毒宣传栏前,这位16岁女中学生的眼中沉浸着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忧郁。

“我们村里有一批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都在吸毒呢~真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在哪里,”她幽幽地说。

在陈淑琴的记忆中,小时候自己的家乡?

——台山市广海镇山背村,原本是一个安宁、祥和的村落。

村里人世代耕种、捕鱼,与世无争,邻里亲和。

“我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不用关门的,生活真的很像世外桃源。

但小村庄的平静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打破。

自台山市1983年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起,毒品迅速在这个美丽的侨乡蔓延,并迅速扩散到农村,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吸毒人口攀升到数千人,其中青少年占了大多数。

随着山背村里吸毒人员的增多,村里的治安越来越差。

“那些吸毒的人要钱买毒品,经常就靠偷、抢。

我们村吸毒的人到邻村去偷,然后拿东西到自己村里卖,别的村吸毒的人到我们村偷,东西拿到本村或者其他村去卖。

就这样,被这些吸毒的人偷、抢,村里渐渐就乱了。

村里家家户户大白天都要上几道锁,放在外面的东西都要派人守着。

即使这样,大家还是觉得不安全呢~”

上小学4、5年级时,陈淑琴放学时就经常发现一幕幕可怕的情景:

一些十五六岁的孩子经常聚在一些角落里吸毒,“我亲眼看见他们用打火机点那些‘白粉’吸进去,还有一些人拿针管往手臂上扎~我害怕极了。

12

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台山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禁毒宣传,宣传栏进了陈淑琴的初中母校。

“通过宣传栏,我更清楚了毒品的危害,也就更增加了担心。

那些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他们吸上了毒,不就完了吗~”

就在去年,山背村有一位吸毒人员死了。

“那个人才30多岁~听人家说他十几岁就吸毒了。

他是这样的下场,那现在还在吸毒的那些十几岁的人也不就可能走这条路了吗~”

陈淑琴对政府开展的禁毒工作很支持。

“这几年抓禁毒紧了,村里很少看见公开吸毒的人了,有一些吸毒的也进了戒毒所。

我从初中到现在考上台山侨中,市里、学校经常搞禁毒宣传,我们都很受教育,都恨死了毒品,希望国家把毒品都扫光”,“我还希望大家多帮帮那些吸毒的人,有些人在戒毒所里戒毒了,但一回到村里没事干,很快又吸了。

他们有事干再有人监督是不是就会不吸了呢,”

陈淑琴的心愿是高中毕业考上广州外国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