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390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docx

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2014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坐标及其案例分析

用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的球面坐标叫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内容,高考地理试题屡有涉及。

因此掌握其确定方法非常必要,下面例析几种常见的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的方法。

  

  一、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1:

下图中甲、乙的地理坐标各是

  

  A.甲(70°E、20°S),乙(110°W、40°S)B.甲(70°E、20°S),乙(110°W、40°N)

  

  C.甲(70°W、20°N),乙(110°E、40°S)D.甲(70°W、20°S),乙(110°E、40°N)

  

  解析:

从选项看,经纬度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判断出南北纬和东西经即可。

根据“南大南纬,东大东经”的规律,甲图中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乙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

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D。

  

  二、利用光照图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2:

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P地的地理坐标为

  

  A.120°E,43°26'NB.80°E,40°N

  

  C.160°E,50°ND.80°E,23°26'N

  

  三、物体的影子和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3:

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56′N105°EB.39°56′N135°E C.39°56′N105°ED.79°56′N135°E

  

  解析:

由于当地观测到旗杆的影子最短,应是当地正午时分,即地方时12点整。

结合此时北京时间是13时,可以推算出该地的经度是105°E。

而该地纬度可以通过当时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73.5°,算出当地的纬度是39°56′N。

  四、利用北极星的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4:

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下图所示)。

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

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6°34′N,90°EB.60°N,150°E

  

  C.30°N,90°ED.53°26′N,150°E

  

  解析:

先根据北极星的地平高度,求得当地纬度是北纬30°(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见到北极星,且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再根据当太阳位于M地正南方时(当地地方时12点),北京时间为14点,计算出该地经度为90°E。

  

  五、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5:

某校地学小组外出考察,如右图所示。

在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用量角器测当地的地理纬度,此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

a地的地理坐标为

    

  解析:

根据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可知a地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18时20分,计算出该地经度为25°E。

再根据此时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可计算出a地的纬度是6°34S或53°26′N,选项里没有6°34′S,所以选择B。

  

  六、利用地理界线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6:

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5°S,180°B.66.5°N,160°E

  

  C.23.5°N,160°ED.66.5°S,20°W

  

  解析: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66.5°N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

所以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6.5°N,160°E。

  

  A.21°E、36°34′SB.25°E、53°26′N

  

  C.21°E、53°26′SD.25°E、36°34′N

  

  解析:

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与北京时间14时40分相差2时40分,可知P地的经度为80°E;又从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N,而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说明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根据P地和2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可计算出P地的纬度是0°或40°N,所以该题选择B。

2014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晨昏线的判读技巧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

  

  

(1)晨昏线的特征:

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

如图1所示:

  

  

(2)晨昏线的区分:

  

  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

  

  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

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

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

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

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

  

  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

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

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

当晨昏线与经线相交时,其夹角与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值相等。

  

  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线与纬线垂直。

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

如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故晨昏线与经线成23°26′的夹角,与66°34′N、66°34′S相切。

  

  4、晨昏线在解析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右图3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度:

以0°经线为起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则为西经度。

图3

  

  (3)确定地方时:

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次日0时(或当天24时)。

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º,地方时增加4分钟。

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例如果图4中P点所在经线是0°经线,且昏线通过P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天,伦敦的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这天,南极圈内全部是极夜

  

  C.此时,“北京时间”是两点钟图4

  

  D.此时,P点和悉尼在同一时期内

  

  解题思路:

由题意,P点所在经线是0°经线,且昏线通过P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则有北京时间与0°经线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时差为8小时,而P地的地方时是6点,故北京时间为次日的2点。

答案:

C

  

  (4)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22日。

  

  (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也可以用:

直射经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90°或直射经线=赤道与昏线所在经线—90°来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纬度值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也可以直接采用“查格”的方法,也就是以已经知道的某条经度为准,按照较东的地方有较早的时刻;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图5

  

  相差4秒。

一般地,如果是求某地的昼长,则经过该地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看其昼弧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数所代表的时间数,如果图示是侧视图,还应该乘以2的倍数;如果是极地为中心的图示,则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所代表的时间数即可(如图5)。

  

  例如右图6,用“查格法”判断B点的夜长是____小时。

  

  解析:

如右图6所示,该图是侧视图,正对着我们的半个球面是180°,被均分成6格,每格30°;图6

  

  因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则每格时长为2小时;如果用“查格法”来解的话,其步骤是:

①经过B点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该纬线被图中的昏线分为两部分;在昼半球的为昼弧长度,在夜半球的为夜弧长度。

②因为是求B点的夜长,就查经过B点的夜弧的长度经过的格数。

从图中得悉,经过B点的夜弧长有4个完整格数,每格2小时,则有8个小时。

③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半个地球球面,B点的夜长还有一半被遮住,故其夜长还应该乘以2,即4格×2小时×2(倍)=16(小时)。

也即B点的实际夜长应为16小时。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

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例北京时间3月21日12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120°E,66°34′N)起飞,沿北极圈向东作环球航行,12小时后返回原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O次日出,一次日落

  

  ②飞机上的昼夜更替时间是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③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则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O次日出,一次日落

  

  解析下图7为地球太阳光照俯视图,B所在半球为黑夜,A所在半球为白昼,虚线圈为北极圈。

  

  ①飞机起飞时,机场位于A位置,飞机向东飞行,12小时后返回机场,此时机场位于B位置。

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一圈半(图中带箭头的实线),具体地说,就是:

飞机沿北极圈由西向东飞行,12小时返回原地,说明飞机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在北极圈上向东飞行经度30°,即1小时后飞机飞到了150°E。

由图7

  

  于地球的自转,则晨昏线和165°W重合,这时飞机和晨昏线的经度差缩小45°,再过1小时飞机将穿越180°经线,此时180°经线和晨昏线重合,再过8小时(360°/45°=8),飞机将再次穿越昏线,即飞机经过10小时两次穿越昏线。

同理,飞机第一次穿越晨线在飞行6小时(270°/45°=6),第二次穿越晨线将又要经过8小时(360°/45°=8),所以,飞机两次穿越晨线需经14小时。

从下图8中可以看出,飞机两次穿越昏线,一次穿越晨线,也即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正确答案是B。

  

  ②因为飞机12小时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行了一圈半,所以,一圈所需的时间为8小时。

正确答案是B。

  

  ③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自东向西),12小时后,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180°(上图9中带箭头的虚线),从图9中可以看出,飞机由昼到夜经历了一次日落。

正确答案是D。

  

  (8)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9)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般地,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0°。

  

  (10)判定是否为晨昏线: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因此在题目中太阳高度为0°的弧线一定为晨昏线,再结合试题中隐含的其他信息就能够准确判定。

2014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东岸成因:

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西侧成因:

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沿岸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2.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3.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

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6.黑海沿岸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成因:

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7.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8.印度河下游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

  

  9.古巴岛

  

  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

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

  

  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10.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11.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

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2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

2014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mm)

  

  2、位置:

  

  纬度位置: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

  

  海陆位置:

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以及几内亚湾北部沿岸,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端、巴西东南沿岸、美洲地峡东岸等地。

  

  3、气候特点(特征):

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

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

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

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首都都拉各斯、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2014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热带季风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1500-2000mm)

  

  2、位置:

  

  纬度位置:

南北纬10°-25°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

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

  

  3、气候特点(特征):

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雨(5月---9月)季,旱季(10月----次年4月)

  

  4、气候形成原因: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

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

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

砖红壤性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印度首都新德里、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棉纺城孟买,最大城市和麻纺城加尔各答,新兴工业中心班加罗尔,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泰国首都曼谷、越南的首都河内、最大港口和工业中心胡志明市,我国海南省的海口、著名的旅游城三亚,台湾最大港口高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014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亚洲(11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各大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欧洲:

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非洲:

高山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澳大利亚: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另外新西兰的南北二岛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极洲:

寒带冰原气候

  

  注:

七大洲气候分布特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并向东北延伸

  

  非洲---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大洋州---半环状分布,向西部敞开

  

  南北美洲---西部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带状分布

  

  南极洲-----单一的冰原气候 

2014高考地理最难把握的必考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1、判断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