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608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docx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

一、单选

1.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2.《诗艺》的作者是贺拉斯。

3.最有名的骑士抒情诗是《破晓歌》。

4.龙沙属于七星诗社。

5.“英国诗歌之父”是乔叟。

6.弥尔顿的诗剧《力士参孙》取材于《圣经·旧约》。

7.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是布瓦罗(洛)。

8.斯威夫特在英国文学中开创了讽刺传统。

9.“种我们自己的园地要紧”这句名言出自小说《老实人》。

10.英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流派是湖畔派。

11.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奥勃洛摩夫,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奥涅金。

世纪英国宪章派诗歌属于无产阶级文学。

13.马克·吐温后期的创作由幽默客观转向悲观嘲讽,主要体现在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14.意识流小说的先驱者是普鲁斯特。

15.“他人就是地狱”这句名言出自萨特的剧作《禁闭》。

16.现代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反传统和非理性。

17.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左拉。

18.美国当代着名作家约瑟夫·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19.《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它开篇写的是阿克琉斯的愤怒。

20.欧洲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一般指的是中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文学。

21.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麦克白杀死国王,目的是满足权欲和野心。

2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潮是人文主义文学。

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通篇贯穿的主线是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24.莫里哀的《吝啬鬼》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守财奴形象,这个形象的特征是爱钱,要女儿嫁给富有的老头,丧失人性。

25.拉辛的代表作《安德罗马克》中的主要人物,除同名主人公外,其余大多都是被情欲淹没理智的反面人物。

26.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肯定创造和劳动的名句是“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做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27.华盛顿·欧文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其代表作《见闻札记》大部分内容写的是英国故事。

28.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英国宪章派文学。

29.英国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场》。

30.易卜生《人民公敌》中所谓的“人民公敌”指的是医生斯多克芒。

31.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着力刻画的“硬汉子”形象是桑提亚哥。

32.拜伦的作品《唐·璜》的体裁是诗体小说。

33.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内容上的突出价值是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崩溃。

34.海勒小说创作形成的独特风格是绝望的喜剧。

35.《人间喜剧》的主要部分是风俗研究。

36.在古代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写有“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判给了阿芙洛狄忒,其原因是阿芙洛狄忒许诺使他得到人间最美的女人。

37.索福克勒斯通过悲剧《俄狄浦斯王》表达的命运观念是命运是不公正的,大家敢于挺身反抗,但最终难逃命运的定数。

38.在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为妇女鸣不平(欧里庇得斯反映妇女在家庭中地位问题)的作品是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39.比乔林是《当代英雄》中的人物形象。

40.《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作者是雪莱(雪莱戏剧的代表作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41.古希腊新喜剧的代表作家是米南德。

42.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早一位诗人是但丁。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者是笛福。

44.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溶合形成了现代派文学的最早和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

45.“黑色幽默”作家以戏剧手法处理悲剧内容,该派作家于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美国。

46.莫泊桑的成名作是《羊脂球》。

47.十九世纪挪威最着名的戏剧家是易卜生。

48.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是肖伯纳。

49.开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先河的作品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50.柏拉图的代表论着是《文艺对话录》。

51.希腊神话中的混沌神是哈(卡)俄斯。

52.希腊神话中的战争之神是阿瑞斯。

53.西方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是宗教文学。

54.《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乔叟。

55.“三一律”是戏剧创作的规则。

56.《感伤旅行》是斯泰恩的作品。

57.《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品。

58.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

59.冉阿让是雨果作品《悲惨世界》的主人公。

60.被称作《人间喜剧》序幕的作品是《高老头》。

61.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62.《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名作。

63.加缪的代表作品是《局外人》。

二、多选

1.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三大诗人是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3.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德国古典哲学、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4.福楼拜小说的艺术特色是结构精致严谨、描写客观真实、精雕细刻。

5.存在主义小说源出法国,后遍及欧美,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西蒙娜·德·波娃。

6.“古典时期”,古希腊文学繁荣的几大外在要素有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优越、对外战争的胜利及其对民族的鼓舞、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执政者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提倡。

7.古典主义要求作家在创作中必须体现一个最高原则,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其具体表现为赞美贤明君主的文治武功、歌颂国家的统一强盛、宣扬公民的义务与责任。

世纪是个过渡世纪,各种文学在此时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其中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前奏的文学主要有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德国狂飙突进文学、前浪漫主义、哥特式小说。

9.意识流小说艺术上的共同特征有“作家退出小说”、淡化情节、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错和象征暗示、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10.高尔基的着名散文诗《海燕》的重要内容有表现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之间进行的激烈斗争、揭示小市民的丑恶嘴脸、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战斗精神、热情欢呼革命高超的到来。

11.组成荷马史诗的作品是《奥德修纪》、《伊利亚特》。

12.下列作品属于果戈理的有《死魂灵》、《外套》、《狂人日记》、《钦差大臣》。

13.下列属于狄更斯作品的有《双城记》、《艰难时世》、《老古玩店》。

14.下列作品属于社会问题剧的有《群鬼》、《人民公敌》、《社会支柱》、《玩偶之家》。

15.美国废奴文学作品有《汤姆叔叔的小屋》、《白奴》。

16.古希腊文学第一阶段的主要成就有神话、史诗、悲剧、喜剧。

17.《新生》、《飨宴》、《俗语论》、《帝制论》是但丁的作品。

1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彼特拉克、卜迦丘。

19.拉辛的悲剧作品是《费德尔》、《安德洛玛克》。

20.“狂飙突进”的代表作家是歌德、席勒。

21.《红与黑》(司汤达)中的重要人物有于连、德瑞那夫人、玛特儿小姐。

22.《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中的名着有《欧也妮·葛朗台》、《纽沁根银行》、《舒昂党人》。

2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

三、简答

1.简述《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展示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

在索福克勒斯看来,俄狄浦斯为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四处奔走,力图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值得肯定和歌颂的。

然而,他的抗争却归于失败,命运使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了罪人。

(2)因此,他对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怀疑。

这种对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的肯定和在客观上对命运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政治由盛及衰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

(3)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雅典的自由民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危机感到惶惑与无能为力,表现出强烈的悲愤情绪。

2.荷马史诗的结构特点?

(1)史诗结构的巧妙和完整,历来为文学史诗家所称颂。

两部史诗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又是如此广泛而全面的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荷马史诗并没有从头到尾的长篇累牍的叙述十年的事情,而是采取高度集中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一小段时间上,把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和画面,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2)《伊利昂纪》全篇围绕阿基琉斯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

这一情节本身又写的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同时,十年的战争只写最后一年间五十一天的事,具体描写的也只是四五天的事,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

(3)《奥德修纪》的主要情节也是由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构成。

具体描写的也只是五天的事,但也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另外,在叙述情节时,《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4)主干和插曲相结合的手法,也是史诗结构上的重要特色之一。

插曲在史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约占全诗的三分之二。

主干和插曲相结合的方法整个诗篇像一棵大树,主干分明,枝叶繁茂,更显得宏伟,丰满。

3.为什么说罗马文学是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罗马文学是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罗马文学接受并模仿希腊文学,使希腊文学得以保存并传扬四方。

同时,罗马文学的东方色彩、基督教色彩又为西方文学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3)它和希腊文学一起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4.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1)强烈的文化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悲观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

它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

反映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

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重要主题。

5.堂·吉诃德是一个什么形象?

(为什么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

堂?

吉诃德是一个耽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一个复杂的悲喜剧形象。

一方面,他满脑子的骑士之道,脱离实际,沉迷在主观幻想世界中,把风车当巨人,把绵羊当军队,疯疯癫癫,不能自拔,具有喜剧色彩。

另一方面,只要不涉及骑士之道,他又头脑清醒,学识渊博,充满智慧,极富新时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他反对封建特权,反对奴役,追求平等自由,同情苦难民众。

他行侠冒险只为了维护正义,扫进人间不平。

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但善良的动机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害己又害人。

具有悲剧因素,他的矛盾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的矛盾。

6.分析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1)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作品《高老头》中的人物,是复辟时期雄心勃勃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

同时他还是复辟王朝末期和七月王朝时期的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

(2)拉斯蒂涅目睹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逐,高老头的惨死,经历了这“人生三课”,他的善良人性逐渐被金钱所扭曲,灵魂被铜臭腐蚀,经过野心与良心的不断挣扎,最后决心踏上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拉斯蒂涅的良心与野心搏斗,厮杀的全过程,揭示了金钱对青年的腐蚀和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趋势,具有典型意义。

7.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

异国风土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8.简述中世纪文学的基本形态。

第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第二、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第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9.《悲惨世界》的主题

(1)雨果在小说中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富人们为所欲为,而劳动人民则被注定过贫苦的生活。

《悲》的明确的目的就是要揭露社会的不合理和不正义。

(2)雨果的《悲》揭示出:

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而存在的。

(3)小说中压倒一切和贯穿全书的乃是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

这种思想主要通过冉阿让的形象以及恶人最终受到报应表现出来。

(4)雨果通过冉阿让的转变向读者说明,以惩罚为手段的现行法律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因此它是一种低级的法律。

(5)雨果已经把他的博爱主义哲学同空想社会主义学结合起来了。

(6)雨果是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他对仁慈、博爱的力量确信不疑。

他始终主张对人进行道德感化。

10.简析海明威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海明威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作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海明威的思想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年时期,他怀着满腔热情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给他的身体、心理、精神和感情留下了严重的创伤,使他感到理想的幻灭。

他厌恶战争,却又无力制止战争,看不见希望,却又不愿放弃希望。

这便是他创作“迷惘的一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就表现出他的“迷惘”。

(2)在紧接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

但他看不见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信奉个人英雄主义,因而对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持悲观看法。

(3)到50年代,海明威遭受多种疾病折磨,精神抑郁。

他把人生看作一场孤独的、精神的决斗,认为决斗的结果虽然免不了失败,但应该勇敢地面对失败。

他的思想情绪直接反映在他晚年的杰作《老人与海》中。

11.简谈《老人与海》中“狮子”的象征意象?

狮子象征着老人漂洋过海的少年时代,也可以说象征着老人的梦想和渴望,可以说象征着老人征服困难的雄心壮志,也可以说象征着一种高贵的不可战胜的人格。

作为一个象征意象它具有多重内涵,是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复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2.“第二十二条军规”有什么象征意义?

象征了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以及有理性的荒诞,象征了后现代社会的一种谁也看不到,但却无所不在的统治。

“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一个生存的总体隐语是直接指向当代世界的生存现壮的。

13.卡夫卡的《变形记》是怎样表现人在现代社会的异化的?

(1)《变形记》写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

社会现实是一个使人异化的存在,格里高尔为了生存整日奔波,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最终成为异己的存在物,被社会与家庭抛弃。

(2)现代人面临的正是自我的丧失和变异,即使在自己的亲人中间也找不到同情、理解和关爱,人与他的处境已经格格不入,人成为他所不是的东西,同时却对自己这种异化无能为力。

而这一切,都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某些本质特征。

(3)在现实中人不会变成甲虫,但是却是人的存在的某种终极可能性的象征。

14.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卡夫卡小说艺术突出的特点是营造幻象、虚拟现实、荒诞变形、描写细致。

(2)营造幻象是卡夫卡小说创作的方法和特点。

呈现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并不存在的荒诞的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

(3)虚拟现实也是卡法卡小说创作的方法和特点。

他的小说擅长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又有逻辑上的存在可能性的现实情景,是未必发生却可能发生的情景。

(4)心理时间:

哲学中的“时间”不是通常理解的体现在钟表刻度上的物理时间,而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时间。

四、论述

1.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谈谈你对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的认识。

答:

一、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和美好品德的青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1)对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的看法。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哈姆莱特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动封建等级制度。

要求士兵对自己敬爱。

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

2)不但抱有美好的理想,而且多才多艺,强调智慧和理性。

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品格高尚,一向光明磊落,诚恳待人。

二、哈姆莱特的忧郁与延宕。

1)忧郁:

现实与理想相悖。

忧郁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忧郁的同时,哈姆莱特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

2)延宕:

改变现实,改造社会,力不从心。

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

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

2.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论述《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答:

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1)作品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

在《古物陈列室》和《农民》中:

作者通过描写资产阶级和贵族间的矛盾,来揭露封建贵族必将灭亡的客观历史规律。

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和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联。

2)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作者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单纯的高利贷者,不懂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周转。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懂得在流通中使资本增值。

3)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断送了女儿的青春。

被查理抛弃,使她即遭到金钱关系的摧残,又受到金钱关系的毒害,罪恶,是其父的牺牲品。

4)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对共和主义者即不完全理解他们的思想实质,但又看不到他们是高尚品德的人。

《幻灭》中的克雷斯蒂安、《农民》中的尼雪龙艺术形象虽不够丰满,但描写他们的精神却十分突出。

3.联系古典主义作品,谈谈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

思想特征:

1)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2)唯理主义,崇尚理性,排斥感情。

把理性看作创作与评论的最高标准。

3)鲜明的批判性,批判贵族的奢华堕落,也批判资产阶级的附庸风雅,想成为贵族的丑态。

法国的莫里哀是古典主义戏剧大师。

他的《伪君子》是一猛烈抨击封建宗教的讽刺喜剧。

他的《悭吝人》讽刺了高利贷资产者贪婪吝啬的本质。

弥尔顿是英国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诗人。

他的长诗《失乐园》取材于《圣经》,描写叛神撒旦对上帝的反抗,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艺术特征:

1)模仿古人,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

2)语言精炼、华丽、庄重(局限性:

封建色彩浓,人物类型化)。

拉辛的代表作是《昂朵马格》,体现了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的原则,按"三一律"表达,集中简练,世称它是最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拉辛共写了十一部悲剧,一部喜剧,擅长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显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4.试比较于连和拉斯蒂涅个人奋斗人生道路的异同。

答:

同:

于连和拉斯蒂涅两人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奋斗理想,是法国王朝复辟时期探索自己的前途、寻找自己的地位、期盼成为“豪富和伟人”的青年,两个人都试图努力从社会底层爬进上流社会。

都尚存着一些平民意识。

异:

第一,向上爬的奋斗目标不同。

阿斯蒂涅的个人奋斗动机更多在于对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向往,对物欲与虚荣心的满足。

然而,于连的个人奋斗动机则侧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于连这个19世纪2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性格中最特质的东西是自我奋斗,具有积极向上的进步意义。

第二,向上爬的奋斗过程不同。

拉斯蒂涅的奋斗过程可以概括为反抗---妥协。

于连的奋斗历程是妥协---反抗,他在不断追求政治地位的过程中,彻底醒悟,认清了残酷的现实,终于对复辟社会深感绝望,悔恨自己为了虚荣而放弃真理。

第三,奋斗的手段和途径不同。

拉斯蒂涅在不断向上爬的过程中懂得凭自己的热情和才气,加之风流倜傥的仪表,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就可以投身于上流社会了。

而于连在追求女人的动机上与拉斯蒂涅有着很大区别。

因为于连认为:

自己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并且不愿做出低三下四的事来糟蹋自己,如果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他什么都不剩了。

世纪英、法、俄三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比较。

答:

同:

1)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3)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4)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异:

一、法国文学的特征:

1)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

2)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3)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

二、英国文学的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3)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

6.举例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答: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对自我问题的探讨,表现了现代主义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思考。

在艺术特征上。

1)强调表现内心活动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型。

现代主义作家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之具体化。

如意识流小说家往往把人的意识流动状态作为客观现实生活加以描写,把转述人的变化的、不可知的、难下定义的精神世界看成自己的主要任务。

现代主义对主观真实和内倾性的刻意追求,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神话模式,文理理论将文学模式分为: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艾略特的《荒原》用古代繁殖神性能力丧失而造成的土地荒芜、庄稼枯死来建构一个象征体“荒原”,全诗大量运用人类学、神话学、圣经故事和西方古典名着故事,形成一个庞大的象征框架,意象重叠、意蕴纷呈而艰深。

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现代主义文学对死亡、黑夜、堕落、犯罪、畸形、变态、疯狂、瘟疫、尸体……的描绘,大大超过传统文学,表现出“以丑为美”、“反向诗学”这一新的美学倾向。

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作品都有一种神话化的倾向,表现在超现实的描写,套用神话结构。

现代主义文学大量采用“自由联想”、“时空倒错”、“内心独白”、“自动写作”、“偶然结合”、“意识流”以及顿悟、象征、隐喻、暗示等表现手法,对语言、符号、图画、结构、风格技巧等形式因素格外重视,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7.《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的特征。

小说通过3个典型环境中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露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压迫,平民的反抗、贵族和社会的腐败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了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客观真理。

 2.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

于连收到玛特儿小姐约他半夜来的信封时的心理活动。

他既高兴有怀疑,既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互相冲突,揭示他内心的冲突和情感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

3.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和玛特儿小姐、德-瑞娜市长夫人恋爱生活为“纬”。

经纬交织,条理明晰。

三个典型环境都显得严肃清晰,井井有条,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8.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1.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

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

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

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