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640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ocx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计划(2010-07-0615:

08:

09)

标签:

杂谈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非常重要,以致于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些年来,我发现很多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的主要分歧点就在于小学三四年级的阶段,一二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差别不大,可是到了五六年级后就已经形成或者说很难有什么大的改变了,如何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他们真正掌握好学习数学的工具,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是我这一年来主要研究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研究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2)、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计算。

(3)、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4)、研究怎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全面提高计算的能力。

(5)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较弱的个案分析研究。

(6)、研究如何使学生将口算运用,产生成就感。

2、研究对象:

新宁路小学三年级一班全体学生

3、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

调查法

测验法

课堂观察法

案法例研究法

教育经验总结

三、研究的目的

(1)数学研究的基本共识是能用数学的观点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物体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

使学生意识到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的使用数学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2)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发展自主探索学习的思维,培养灵活计算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运算敏捷性练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通过研究,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四、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系统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实施阶段

开展调查研究,对学生现有的百以内数的数感能力进行调查,进行一一对应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数感能力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及时总结、整理,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

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和资料,收集整理教学片段、教学反思、优秀课例,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对课题进行自我评估;写出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和最终实验报告。

五、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1、调查报告

2、实验报告

3、研究报告

4、论文

5、课例

我的课题研究——如何提高低年级计算能力的研究

3

推荐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计算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学生计算时正确率、灵活性的高低。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

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

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因此,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而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起。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计算学习的心理过程、帮助学生学习计算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爱计算,会计算;计算方法巧,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率高,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数学的整体修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

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认真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课题研究对象:

以二年级三班,四班为研究对象。

在进行计算练习时,要注意因材施教。

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完全相同。

如果用一个标准要求,有的学生就会精力过盛而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就完不成任务而失去练习的信心。

因此,计算练习一定量力而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优秀的学生吃的好,使有困难的学生吃的消,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内容:

1、提高计算准确率。

2、提高学习兴趣及计算主动性。

3、提高计算速度。

七、课题研究过程:

(一)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准确率不高的原因。

通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调查问卷研究,结合我们实际教学的观察发现,我们认真分析了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算理不明,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方法。

经调查,有部分同学在计算时的错误是由于不明算理,没有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造成的。

比如多位数的除法,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列竖式。

再如,简便运算,对运算定律的不掌握导致步骤错误。

(2)教师轻视口算,不能正确看待估算。

由于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削弱了计算的教学,教师也相应降低了要求。

很多老师不在进行持之以恒的口算训练。

只有教材涉及到时,教师才会进行偶尔的训练,口算完全依靠教材。

甚至还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正确率,向学生提出口算题也可以列竖式解决。

虽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但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教材上有估算才教估算,遇到估算题时才让学生进行估算。

对估算的认识不到位,为“估算”而“估算”,把估算看做是求近似数,估算脱离实际,起不到它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3)课堂教学重视了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最优化。

由于新课程强调“算法多样化”,那么很多老师一直重视“算法多样化”,从而不注意算法的最优化,导致学生不能正确选择最合适方便的方法。

(4)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出错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

主要表现为:

不认真审题,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

没有固定草稿本,在课本空白处,甚至桌面到处打草稿。

粗心大意,不细想就计算。

(二)探索提高提高学习兴趣及计算主动性的策略

(1)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

《课标》明确指出: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

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

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

比如学习“连除的简便运算”时,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组数据的观察对比,总结出方法是20÷5÷2=20÷(5×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

“为什么可以这样?

”我们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出二者最终平均分的份数相同,这样从除法的意义出发解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2)加强课堂练习的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法则,而且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力求在课堂上多练,完成课堂作业,特别是对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应及时指导。

(3)练习的形式多样化。

教学时要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小游戏;此外,学生的小组比赛,自编计算题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

(4)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速算的技巧。

虽然我们反对教师一味地把一些计算技巧塞给学生,但是仍然认为学生有必要适当了解一些计算的技巧。

任何事物都会有潜在的规律,人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去琢磨其中的一些技巧,学生也不例外。

有了速算的技巧,学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计算的主动性也就更强。

(三)、提高计算速度。

(1)加强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

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务必让学生熟练计算,表内乘法更应该熟背于心,这是小学阶段计算的基础的知识,更是低年级学生训练的重点。

口算训练要坚持,时间不长,最好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安排5分钟或者2、3分钟进行联系,关键是要持之以恒,长此以往才能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口算的练习题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技巧。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是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与旧教材的计算教学最大的区别,但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忽视对算法的优化,使学生难以把握好的算法,而导致学生计算能力有弱化趋势。

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算法的特点,从而确定一些简便、快捷的方法。

在算法多样化中倡导和推荐一种最优的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及计算技巧。

如听课一年级教学进位加法7+6,学生想到了多种算法:

(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出来的;

(2)把7放在心里,然后再数6,得到13;(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4)7分成5和2,6分成5和1,5+5=10,2+1=3,10+3=13;(5)把7看作10,10+6=16,16-3=13等等。

,面对这么多的算法,如果老师不及时与学生一起选择最优的算法,那么,有的学生会模糊,不知该用哪种方法好,有的学生会用他们自己想到的较复杂的方法。

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最简单最优的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

(3)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能提高计算效率;而计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

合乎逻辑的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速度,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比如54×99,有人是采用笔算方法,有人会利用简算这样想:

100个54减去1个54,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直接能口算出来,用时较短。

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

(4)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速度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

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

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

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

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

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

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

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

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

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5)重视错题分析,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怕见到错题,学生也怕见到错题,其实,错题是一个很好的例题,只要把握好,反而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与计算技能。

重视对学生的错题分析,对症下药。

对于学生的错题应该专门用一节课来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与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针对这种错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后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改错题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采取小医生找病因的比赛形式,也可以是看哪位小老师最认真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巩固自身的计算技能。

八、课题研究的效果、成果

经课题研究,运用以上措施方法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产生的效果:

(1)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教师通过学习和操作以及平时的相互切磋和教研活动的评课等,促使教师观念吐故纳新。

实验期都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实验中不断总结,我认识到: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为核心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利于学生终生。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

(2)学生的计算能力在逐步提高。

学生的计算错题在逐渐减少,数学成绩也相应提高。

二年级下学期期中的一次口算测试,规定时间内完成100道口算题。

满分的有5人,95分以上的有46人,90分以上的有13人,90分以下有7人。

在学期末再次进行测试,成绩为:

100分的有15人,95分以上的有51人,90分以上的有4人,90分以下有1人。

九、困惑与思考

1.如何正确把握算法多样和最优化的衔接点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主旨是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思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

算法优化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但是,我从众多的案例中和研讨课堂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往往以下问题:

一是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不能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即只重视多样化,而不注重算法优化。

如何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还是我今后应该继续研究的一个课题。

2.进一步认识口算和估算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视口算与估算训练,经常给学生提供口算与估算的机会和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学生反馈信息可知:

学生估算意识的激发一是有赖于教师的“提示”,二是有赖于反复的强调和训练。

另外,在非实验班老师不作要求的时候,学生口算与估算的自觉性有待于加强,由此可见,口算与估算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

学生口算与估算应用意识与应用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还有待进一步总结经念,在非实验班进行推广。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除了要做好方案中的几项工作外,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利民小学

倪娟

一、

课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化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

合作

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杨振宁博士指出,

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

能一个人独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

那么,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尤其是进入信息社

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

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今天已不再是

个人奋斗的时代,

不再是居里夫妇关起门来,

今天是一个合作奋斗的时代。

也是科技竞争的

时代

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

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合作是比知

识更重要的能力,

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

合作是一种教育的理念,

一种工作的

作风,惟有合作,方能形成合力,挖掘的潜能,创造奇迹。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这是孔老夫子

2000

多年前的论述。

新课程也十分关注

作学习

这一理念。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

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探索交流进行学习,

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让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

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

数学对于学生而言,

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毫无用处的,

而是充满创造的具有生动情感的一门

学科。

小组合作学习,

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

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

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

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

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然而,新课程实施以来,常见到这样的一些情景:

当老师要求学

生小组合作学习时,

往往出现合作学习却并不合作的情况,

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

如何使小

组合作学习却切切实实落到实处,

获得良好的效果呢?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培养学

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品质

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

、教给学

生合作技能。

3

、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4

、善察学生合作需要。

5

、共同锁定合作目标。

6

、注

重教师自身参与。

二、

研究的目标

1

、创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寻求相关操作的一般方法。

2

、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多元化评价促进个体发展和创新潜能的

开发。

三、研究的方法

1

、查研究法: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调查。

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现状。

2

、行动研究法:

制定研究内容的实施方案,开展在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活动

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

、文献研究法

主要在起始阶段,

运用这一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资料,为

课题寻找新的生长点和支撑点,为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4

、案例研究法:

主要在课题研究中期,从案例中提炼出个性化的经验,对照研究目标

找出问题,改进方法。

四、实践的内容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不应该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课堂

教学中,

更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

才能够唤

目标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