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136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地占用补偿制度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耕地保护制度之一

B.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省级政府批准

C.补充耕地任务全面落实是“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之一

D.我国耕地保护红线是18亿亩

【解析】B。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五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收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2、下列画家和其代表作对应正确的是:

A.吴道子——《洛神赋图》

B.张择端——《游春图》

C.徐悲鸿——《五牛图》

D.阎立本——《步辇图》

【解析】D。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洛神赋图》为顾恺之所作。

韩滉《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关于2013年我国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B.进出口总额突破四亿万美元

C.粮食产量较上年略有减少

D.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万亿元

【解析】C。

2013年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粮食总产量较上年增长2.1%。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互匹配。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

A.行政立法,制定行政法规

B.选举、任命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C.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

D.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解析】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

1.立法权。

2.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

3.宪法实施的监督权。

4.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权。

5.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

6.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

其中行政法规的制定权归国务院所有。

5、下列哪项中“竹”的含义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A.金石丝竹

B.势如破竹

C.罄竹难书

D.梅兰菊竹

【解析】A。

金石丝竹:

金:

指金属制的乐器;石:

指石制的磬;丝:

指弦类乐器;竹:

指管类乐器。

泛指各种乐器。

也形容各种声音。

6、张某是某服装公司的法人代表,与担任出纳职务的妹夫合谋将100万元公司资金挪用到股市炒股,并将盈利的20万元平分。

张某的行为构成: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资金罪

C.职务侵占罪

D.贪污罪

【解析】B。

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本罪的前身是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11条所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挪用单位资金罪。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还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

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综上所述不符合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性质题干中描述的是挪用而不是占为己有所以职务侵占罪不正确。

7、下列成语反应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多多益善指鹿为马毛遂自荐

B.精忠报国闻鸡起舞望梅止渴

C.纸上谈兵投笔从戎乐不思蜀

D.破釜沉舟草木皆兵负荆请罪

【解析】C。

多多益善-韩信(汉)指鹿为马-赵高(秦)毛遂自荐-毛遂(战国)

精忠报国-岳飞(宋)闻鸡起舞-祖逖(东晋)望梅止渴-曹操(东汉)

纸上谈兵-赵括(战国)投笔从戎-班超(东汉)乐不思蜀-刘禅(三国)

破釜沉舟-项羽(秦)草木皆兵-苻坚(东晋)负荆请罪-廉颇(战国)

8、在我国目前的国际储备中,最主要的储备资产是

A.普通提款权

B.特殊提款权

C.外汇储备

D.黄金储备

【解析】C。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中国的国际储备储备

1.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作出重大调整。

2.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

3.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

4.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项目顺差。

9、“二十四节气”中的“夏满芒夏暑相连”包含了多少个节气

A.6

B.5

C.4

D.7

【解析】A。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的前半年,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10、关于《史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

B.“世家”一般记载的是诸侯王

C.“本纪”中有唐太宗的世纪

D.是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解析】B。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完成的。

全书共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唐太宗为唐朝皇帝,所以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

11、关于夜盲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夜盲症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

B.多食用橘子有助于夜盲症的治疗

C.夜盲症可能来自遗传

D.缺乏维生素A可能引起夜盲症

【解析】B。

夜盲症患者可能是由于缺少维生素A造成的,橘子维生素A含量较少,维生素C含量较高。

富维生素A的水果包括梨、苹果、枇杷、樱桃、香蕉、桂圆、杏子、荔枝、西瓜、甜瓜。

1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章印章正中的图案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五角星图案

B.是镰刀斧头图案

C.没有图案

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解析】D。

印章如下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印章,直径6厘米,中央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自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印鉴”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一局负责管理。

13、关于医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佗根据民间经验与自己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B.明朝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C.《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

D.五脏六腑是人体内的主要器官,胆是五脏之一

【解析】C。

A望闻切问源自《难经》作者秦越人(扁鹊),B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医圣是张仲景,D五脏指心肝脾胃肾,胆是六腑之一。

14、下列乐器中那个是萨克斯?

A。

15、下列诗句与所描写景观对应错误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金沙江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长江

D.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泰山

【解析】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使至塞上》,其中的长河指黄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杨万里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出自贾鲁的登泰山。

16、世界各国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与政治状况,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下列对应全部正确的是:

①欧洲——市场主导,自由发展

②韩国、日本——政府推动,短期迅速发展

③拉美国家——受殖民地经济制约

④美国——政府调控,长期逐步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A。

欧洲是政府调控式城镇化,美国是自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

题干中概念互换。

17、下列有关地理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B.秦始皇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开挖了灵渠

C.“和田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主要产自新疆

D.我国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解析】D。

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内,广东省、广西省、台湾、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和海南省的全部处于热带。

18、在黄河入海口,下列哪一天白天最长?

A.植树节

B.劳动节

C.教师节

D.元旦

【解析】B。

黄河入海口位于北半球,距离夏至日越近,白天越长,植树节为3月12日,劳动节为5月1日,教师节为9月10日,元旦为1月1日。

劳动节距离夏至约为53天,教师节约为80天。

19、为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一些住宅小区对生活污水中的灰水和黑水进行分离处理,并采用了中水回用处理技术,以下关于中水、灰水、黑水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水一般是指污水经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介于上水(给水)和下水(污水)之间

B.灰水和黑水都可以作为中水回用系统的水源

C.从盥洗室、洗澡间和厨房等流出的洗涤废水是灰水

D.呈黑色的废水都是黑水

【解析】D。

黑水是指便污水,其一是指含有粪便物质的生活污水,其二定义是厕所污水,包括冲厕污水和粪便。

另外,粪便(nightsoil)指不含或含少量冲厕水的黑水。

20、在发生泥石流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爬

B.发生山体滑坡时,要马上沿着滑坡方向尽力奔跑

C.发生泥石流时,在沟底尽力爬到大树上进行躲避,等待救援

D.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应立即找寻较大的洞穴或巨石躲避,等大雨过后再走

【解析】A。

B发生山体滑坡时,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C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D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A正确。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

21、从指纹、掌纹、静脉、虹膜、视网膜,面孔等这些基本上刻录在人类遗传中的信息,到人们的习惯所代表的行为特征,每个人都有些____的特征,都可用来验证身份。

A.独一无二

B.始终如一

C.一目了然

D.一成不变

【解析】A。

遗传信息到行为特征,可以用来验证身份,说明是独有的,只有A项,独一无二符合题意。

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始终如一: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一目了然: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成不变:

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形容一点没有变化。

22、有智慧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享受每一秒,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秒一旦过去就永不再来;愚痴的人,一直以来都在抱怨每一秒,总觉得这一秒不幸,下一秒才好!

同样经历每分每秒,但_____,天地悬隔。

A.泾渭分明

B.南辕北辙

C.毫厘之差

D.庸人自扰

【解析】C。

有智慧的人享受每秒,愚昧的人抱怨每秒,但表示转折关系,横线后面是天地悬隔,说明应填入一个表示差距很大的词语。

毫厘之差比喻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差距,因此应该选C项。

泾渭分明:

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庸人自扰:

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23、强硬的紧缩政策和严重的失业问题,导致意大利社会不满情绪日益________。

就在莱塔内阁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时,总理府外上演了一起因对政府不满而引发的枪击案。

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若因政治局势不稳而______债务危机再度恶化,将给欧元区乃至整个欧盟带来沉重打击。

A.累积导致

B.增加造成

C.集聚致使

D.高涨促进

【解析】A。

第一个空,集聚指会合、聚会或者安定聚居,一般不与情绪搭配,同样不与情绪搭配的还有增加,故排除BC。

第二个空,意大利使债务危机恶化,带来不好的结果,因此不能是促进,故排除D。

本题选A项。

24、只有把科学确立为社会的基本价值,才能使科学精神_______人们的精神血液中,_______到社会的制度规范中,_______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A.渗入落实呈现

B.融入固化体现

C.流入贯彻表现

D.溶入凝固展现

【解析】B。

根据题意,科学精神和人们的精神血液融合在一起,融入和渗入都可以,融入是不可看到的,抽象的东西,而溶入是可以见得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故排除CD。

一般是呈现在眼前或面前,体现在……中,故本题选B项。

25、一个世界级的伟大作家当然先要有作品的______,这一点,莫言毋庸置疑:

近30年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塑造出了_______的人物。

A.厚度无与伦比

B.高度千奇百怪

C.广度形态各异

D.深度栩栩如生

【解析】C。

莫言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说明涉猎范围广,故选C项。

26、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弥漫,这可怕的景象决不是______,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不认真解决水害、沙害,土地资源流失与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弊病,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想。

大自然的警告,足以________。

A.虚张声势当头棒喝

B.危言耸听醍醐灌顶

C.空穴来风振聋发聩

D.耸人听闻警钟长鸣

【解析】C。

从第二个空入手,大自然的警告足以让人不能是醍醐灌顶,也不能是警钟长鸣。

排除BD。

第一个空景象不能虚张声势,故排除。

所以本题选C。

空穴来风:

原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醍醐灌顶:

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虚张声势:

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当头棒喝:

比喻使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危言耸听: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振聋发聩:

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耸人听闻:

故意说夸大或捏造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27、新近研究发现,人饥饿时胃粘膜中会出现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够显著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科学家解释说,这种激素在胃粘膜中____后,借助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能够引起反应,诸如激发脑垂体中许多不同的生长因子等,而这又将引起大脑其他区域内的_____反应,从而起到改善大脑功能的效果。

A.产生聚合

B.形成系列

C.合成辐射

D.分泌连锁

【解析】D。

从第二个空入手,“连锁反应”属于固定搭配,确定答案为D。

28、随着电扇、空调的______,炎炎夏日中人们手摇蒲扇纳凉的情景已经很难看到了,但_____、瑰丽多彩的中国扇文化,却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记忆中绚丽无比的一道风景

A.出现享誉中外

B.普及源远流长

C.使用喜闻乐见

D.发明异彩纷呈

【解析】B。

本题从第二个空入手比较容易,根据提示性词语“传承至今”可知,第二个空只有“源远流长”能与其对应,所以选择B。

另外,第一个空只有填入“普及”才能对应后文“扇子不再常见”的文意。

享誉中外:

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赞誉。

源远流长:

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

指很受欢迎。

异彩纷呈:

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

29、在现代社会,公民能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____;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_____。

A.阿谀奉承悲愤

B.趋炎附势气愤

C.卑躬屈膝愤怒

D.溜须拍马愤慨

【解析】C。

通读文段,可以发现“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是一个反向并列,那么第一个空要与“傲慢”形成反义,“傲慢”指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

只有“卑躬屈膝”能与之相对应,形成反义,含有“自卑”的意味。

其他三个成语都更侧重奉承,没有“自卑”的含义,因此正确答案C。

阿谀奉承:

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趋炎附势:

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卑躬屈膝:

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溜须拍马:

比喻讨好奉承。

30、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不是目的,让其具有改变大山、建设大山的志向与本领,才是山区摆脱贫困落后、填平城乡_____的最终归宿。

事实上,与富裕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不仅办学条件差,而且在发展基础、生存环境等各方面都严重____。

因此,“希望工程”不能只是捐资建校的代名词,而应当是开阔孩子视野、培育发展潜力、如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基础设施的_____扶贫。

A.鸿沟滞后制度性

B.差距落后系统性

C.裂痕停滞整体性

D.沟壑缺乏程序性

【解析】A。

先看第一个空,排除C的裂痕,裂痕一般指裂缝的痕迹,用在这里不合适,排除C。

此外,第一个空的是与“填平”搭配,不能用“差距”,排除B。

第二个空,不能是“缺乏”生存环境,因此C也不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31、提起意大利,人们立即会联想到这里曾是文艺复兴的诞生地。

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和十五、十六世纪其他艺术家们不仅改变了欧洲,也重塑了文化与艺术的表达方式。

时至今日,我们的建筑、视觉艺术、文学甚至部分生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古典遗产基础上所创造的美学形式和思考方式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古典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B.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影响

C.当代美学形式的历史渊源

D.意大利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解析】B。

分—总结构。

文段第一句引入一个话题,第二句是举例部分,最后一句话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现代的影响,符合文段主要意思的答案只有B。

因此选B。

文段论述的主体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主体排除法也可快速锁定答案。

32、美感有时类似于灵感,只有在特定状况下才能产生。

当公式的推导终于成功,或是忽然看懂一种繁难的理论,那一刻的强烈感受不仅难以重现,也是不可转述的。

晚唐的贾岛是有名的苦吟诗人,他和韩愈共同推敲“僧敲月下门”之句并结为忘年之交之事自古传为佳话。

然而他还有两句诗更是苦吟了数年-------“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对于这两句诗他自称: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然而后世却有人认为此句稀松平常,“有何难吟”。

这里自然也有文化底蕴的差别,但美感之难以传递也是极重要的原因,是以诗人自己也说“知音”方才能赏。

文中举贾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A.欣赏诗词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B.美感很难向他人传递

C.写诗就是在寻找灵感、创造美感

D.世上知音难觅

【解析】B。

这是一道变型的主旨概括题。

贾岛例子之前的句子就是整个文段的主旨,因此举该例子就是为了论证主旨句的,主旨句中强调的是递进之后的内容,即“不可转述”,B“难以向他人”是对其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

D是过度引申。

33、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提高城市屋顶及道路面的反射能力,可能在成本极低的情况下降低地球大气温度。

降低幅度虽然很小,但可被测量。

在《环境研究报告》中有研究者表示,因为屋顶及道路占城市表面积的60%以上,使用淡色材料能把平均反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使得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多达0.07摄氏度。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新型材料能大幅降低室内温度

B.城市路面占城市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人们在探索缓解全球变暖的新途径

D.深色材料的表面的反射能力强

【解析】C。

A选项中的新型材料以及降低室内温度文段都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B选项的错误在于城市路面占比一半以上,文段里说的是屋顶及道路占比一半以上,属于偷换概念当中的缩小范围;D选项的错误在于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是淡色材料的反射能力强,而不是深色。

34、经媒体发掘而走向台前的众多“最美”事件表明:

尽管当代中国社会在急剧的转型时期遭遇了道德价值层面的剧烈动荡与重构,但美德仍然流布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流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最美”事件是平凡人的平凡作为,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作为,却极好的诠释了道德的实质,即人对自身生活的自主反思和自觉要求。

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追求,而非被动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

这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最美”出自平凡

B.崇尚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C.道德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追求

D.“最美”事件带来的道德启示

【解析】D。

我们先要找到文段的重点句。

最后一句话有指示代词引导,为文段的重点所在。

它强调的主体是“最美事件”,说明的意思是“最美事件”带来的道德启示,所以选择D选项。

35、后视镜是重要的。

坐在驾驶室里,不时瞥一下后视镜,可以看清已走过的路,可以看看后面有无危险。

没有后视镜的驾驶过程让人心慌。

但若只看后视镜,不看前方,更让人心慌,因为来自前面的冲撞,比来自后面的冲撞更猛烈,也更常见,何况前面的路正长。

下列各项与这段文字想要说明的意思最相近的是: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历史是一面镜子

C.不忘过去,放眼未来

D.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

【解析】C。

我们需要先知道文段的主旨,然后选择跟这个主旨相关的选项。

文段归纳一下,总体描述了两层意思,一是需要看到过去,二是更需要往前看,所以符合这个主旨的选项就只有C。

A选项只能对应文段的第一层意思,B选项和A选项问题是一样的,D选项和主旨无关。

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36、18世纪20年代发明的摄影机,112年之后才成为工业产品;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无线电,花了3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而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被应用了,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花了6年时间,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激光器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科技发明:

A.周期越来越短

B.水平越来越高

C.成果越来越多

D.应用越来越快

【解析】D。

首先找到文段的主旨,文段是并列结构,从几个分句可以看出,每项发明创造从早些时期要经过很多年才能付诸使用到后来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应用,能够得出结论,就是科技发明应用的问题,且时间越来越快,所以主旨就是指科技发明的应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