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873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docx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

 

国家标准概论

一、标准化基础知识

1.标准的编号和名称

⑴标准编号和属性       

标准编号由三部分组成,即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批准年号。

①国家标准的标准代号:

GB、GB/T。

“T”是标准属性,表示“推荐性标准”,缀在标准代号之后,用斜线相隔。

标准代号无后缀“/T”,则表示“强制性标准”。

旧国标中,所有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1988年12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属性。

目前我国颁布的20000个左右的国家标准中,有14.1%的标准为强制性标准,主要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及国际名声等方面,大多数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机械制图和公差配合的正式标准全部是推荐性标准。

②行业标准代号:

 

代号

行业

代号

行业

JB

机械行业

SH

石化行业

HG

化工行业

SJ

电子行业

QB

轻工业行业

YB

黑色冶金行业

QC

汽车行业

YS

有色冶金行业

 

③标准顺序号和批准年号

标准顺序号写在标准代号之后。

顺序号是按批准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没有对标准分类的含义。

例:

GB/T17451。

当某项标准分几个部分编写,每个部分又相对独立地作为一个标准发布时,可共用一个顺序号,并在同一顺序号之后增编一部分序号,两者之间用脚圆点隔开。

例如在“机械制图基本规定”标准中,顺序号统一为4457,即GB/T4457,对图线和剖面符号的规定分别增编序号4和5,书写格式分别为GB/T4457.4、GB/T4457.5。

批准年号由旧标准的两位数改为四位数,写在标准序号之后,两者之间用横线隔开。

如标准编号为GB/T4457.4—2002,说明该标准是2002年批准颁布的。

⑵标准的名称

标准名称由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三部分组成,依次用汉字书写在标准编号之后。

引导要素:

标准所属的领域,如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

当主体要素表示的对象已明确时,无需引导要素。

主体要素:

表示标准的主要对象,是必备要素。

补充要素:

表示主体要素的特定方面。

当该标准包含主体要素所有方面时,则不再命名补充要素。

⑶示例

 

2.标准级别

1984年以前分为三级管理:

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

1984年~1990年分为两级管理:

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1990年以后分为四级管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3.技术制图标准与机械制图标准

“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其实是一种上下层的关系。

技术制图标准是针对所有技术领域的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其实也属于技术制图范畴,技术制图涉及领域太广,制定标准时不可能对每一细节面面俱到,所以在制定机械制图标准时,技术制图标准已作规定并适用于机械图样绘制的项目,在机械制图标准中便不再作规定。

我国现行有效的关于绘制机械图样应予贯彻的29项常用标准中,有12项属于“技术制图”。

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变更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历史

我国《机械制图》标准的变更时间表

颁发时间

主要内容

颁发部门

说明

1951年

13项《工程制图》标准。

政务院财经委员会

以第一角画法为我国《工程制图》的统一规则,从而扭转了我国机械图样中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并用的混乱状态。

1956年

21项《机械制图》部颁标准。

原第一机械工业部

属于前苏联的ΓOCT体系。

1959年

19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第一套国标)。

国家科委

1970年

修订了1959年的国家标准,共7项,在全国试行。

中国科学院

1974年

在1970年基础上扩充为10项,正式转正发布。

原国家标准计量局

1983~1984年

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原国家标准计量局

1985年开始实施,这套标准是跟踪国际标准(ISO)的,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3~3003年

陆续修订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绝大部分已与国际标准(ISO)接轨,1985年实施的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14项被取代。

   

2.新旧标准的对照

1985年实施标准与现行标准对照表

分类

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号

现行《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编号

现行《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名称

基本规定

GB/T4457.1-1984

GB/T14689-1993

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及格式

GB/T4457.2-1984

GB/T14690-1993

技术制图 比例

GB/T4457.3-1984

GB/T14691-1993

技术制图 字体

GB/T4457.4-1984

GB/T17450-1998

技术制图 图线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

GB/T4457.5-1984

 

GB/T17453-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GB/T4457.5-1984

机械制图 剖面符号

基本表示法

GB/T4458.1-1984

GB/T17451-1989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GB/T4458.1-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GB/T17452-1989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4458.6-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16675.1-1996

技术制图 简化表示法 第1部分:

图样画法

——

 

GB/T4457.2-2003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

GB/T4458.2-1984

GB/T4458.2-2003

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4458.3-1984

 

GB/T4458.3-1984

机械制图 轴测图

GB/T4458.4-1984

GB/T4458.4-2003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GB/T16675.2-1996

技术制图 简化表示法 第2部分:

尺寸注法

GB/T4458.5-1984

GB/T4458.5-2003

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

 

GB/T15754-1995

技术制图 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GB/T131-1983

GB/T131-1993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特殊表示法

GB/T4459.1-1984

GB/T4459.1-1995

机械制图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GB/T4459.2-1984

GB/T4459.2-2003

机械制图 齿轮表示法

GB/T4459.3-1984

GB/T4459.3-2000

机械制图 花键表示法

GB/T4459.4-1984

GB/T4459.4-2003

机械制图 弹簧表示法

GB/T4459.5-1984

GB/T4459.5-1999

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

 

GB/T4459.6-1996

机械制图 密封圈表示法

——

 

GB/T4459.7-1998

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

——

 

GB/T19096-2003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

图形符号

GB/T4460-1984

 

GB/T4460-1984

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 已被替代的标准共14项。

三、新国标的执行

执行时应注意:

当旧标准没有被替代时,新标准规定了旧标准没有规定的、新旧标准规定有差异的,按新标准执行,旧标准有规定而新标准没再作规定的,原则上仍按旧标准执行,但要注意,这些规定应与新标准其它一些相应的规定不矛盾。

 

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图幅和比例

1.图幅和标题栏的方位

 

GB4457.1-84规定(不允许再采用)

GB/T14689-1993规定

六种基本幅面:

A0 (941×1189)

A1 (594×841)

A2 (420×594)

A3 (297×420)

A4 (210×297)

A5 (148×210)

五种基本幅面:

A0 (941×1189)

A1 (594×841)

A2 (420×594)

A3 (297×420)

A4 (210×297)

 

所有幅面图纸无论横放或竖放,标题栏均位于图纸右下角,装订边位于图纸左边。

   示例:

   A0、A1、A2、A5等幅面均与上同。

A4图纸竖放,其它基本幅面图纸横放时,标题栏要位于图纸右下角,装订边位于图纸左边。

示例:

由此可见,当A4图纸竖放,其它基本幅面图纸横放时标题栏位于图纸右上角,长边均置于铅垂方向,装订边位于图纸下边。

 

2.看图方向

GB4457.1-84规定

(不允许再采用)

GB/T14689-1993规定

由于标题栏总在图纸右下角,所以规定按标题栏方向看图——以标题栏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没有对中符号和方向符号的规定。

 

第一种情况:

正常情况(A4图纸竖放,其它基本幅面图纸横放时)下,按标题栏方向看图——以标题栏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这时图纸上只画对中符号,不用画方向符号。

第二种情况:

按方向符号指示方向看图(在方向符号位于图纸下方后看图)。

当A4图纸横放,其它基本幅面图纸竖放时便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主要针对使用预先印制了图框、标题栏和对中符号的图纸而言的。

用未预先印制的图纸时,其标题栏方位和看图方向也应与上述规定一致。

 

3.比例的标注

⑴在标题栏的比例栏目中注写。

无论是装配图还是零件图的标题栏中均应注写比例,在表格图和空白图的标题栏中可以不注写比例。

⑵在视图上方标注(该视图采用与标题栏中注写的不同的比例)。

GB/T14690-1993所给的六个标注示例

比例标注示例

应用场合

说明

用于局部放大图(常见)

用于机械制图

用于视图(不常见)

用于剖视图和断面图(不常见)

用于建筑制图

不用于机械制图

用于水利工程制图

 

4.比例的选用

基本原则:

能充分而清晰地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又能合理利用图纸幅面。

在满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选用比例时通常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①      所选用的比例应有利于采用较小基本幅面的图纸

②      在表达清晰、能合理利用图纸幅面的前提下,应具体的根据机件的尺寸大小和结构形状的复杂程度选择比例。

③      若条件允许,应优先选用原值比例1:

1。

④      比例与幅面的选择应考虑图样的应用场合。

 

二、图线

1.GB/T17450-1998(技术制图)对线型的规定

作为适用于各种技术图样的通则性规定。

GB/T17450中规定了15种基本线型(其中有4种适用于机械制图)。

GB/T17450中还规定了可根据需要将基本线型画成不同粗细,并令其变形、组合而派生出更多的图线型式。

GB/T17450中没有给出各种基本线型在各专业制图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在各专业制图的标准中,则对各种线型的具体应用场合作了详细的规定。

如机械制图中的线型应用,是在GB/T4457.4中规定的。

技术制图的基本线型(GB/T17450-1998)

代码No.

基本线型

名称

说明

01

实线

用于机械制图

02

虚线

用于机械制图

03

间隔画线

 

04

点画线

用于机械制图

05

双点画线

用于机械制图

06

三点画线

 

07

点线

 

08

长画短画线

 

09

长画双短画线

 

10

画点线

 

11

双画单点线

 

12

画双点线

 

13

双画双点线

 

14

画三点线

 

15

双画三点线

 

 

2.GB/T4457.4-2002(机械制图)对线型及其应用的规定

⑴实线

序号

代码NO.

线型

一般应用

示例

1

01.1

细实线

 

.1过渡线

.2尺寸线

.3尺寸界线

.4指引线和基准线

.5剖面线

 

1

01.1

细实线

 

.6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7短中心线

.8螺纹牙底线

 

.9尺寸线的起止线

.10表示平面的对角线

.11零件形成前的弯折线

 

.12范围线及分界线

.13重复要素表示线

齿轮齿根线

.14锥形结构基面位置线

.15叠片结构位置线

 

.16辅助线

 

1

01.1

细实线

 

.17不连续同一表面线

 

.18成规律分布相同要素连线

.19网格线

 

2

波浪线

.20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3

双折线

.21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4

01.2

粗实线

 

.1可见轮廓线

 

.2相惯线

.3螺纹牙顶线

.4螺纹长度终止线

.5齿顶圆

 

.6表格图、流程图中的主要表示线

 

.7模样分型线

.8剖切符号用线

 

⑵虚线

序号

代码NO.

线型

一般应用

示例

5

02.1

细虚线

.1不可见轮廓线

 

6

02.2

粗虚线

.1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⑶点划线

序号

代码NO.

线型

一般应用

示例

7

04.1

细点画线

.1轴线

 

.2对称中心线

 

.3分度圆

 

.4孔系分布的中心线

.5剖切线

8

04.2

粗点画线

.1限定范围表示线

⑷双点划线

序号

代码NO.

线型

一般应用

示例

9

05.1

细双点画线

.1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9

05.1

细双点画线

.2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轮廓线

.3成形前的轮廓线

.4剖面剖切前的结构轮廓线

.5轨迹线

.6毛坯图中制成品的轮廓线

.7特定区域线

 

.8工艺结构的轮廓线

 

.9中断线

3.新标准在在图线及应用中的一些变更

⑴增加了粗虚线,使用于机械制图的线型由1984年的8种变为9种。

⑵除波浪线和双折线外,所有线型名称前均冠以“粗”或“细”而命名,原“虚线”的名称变为“细虚线”,原“点划线”的名称变为“细点划线”,原“双点划线”的名称变为“细双点划线”。

⑶线宽规定有所改变

项目

GB/T4457.4-1984规定

GB/T4457.4-2002规定

粗细线宽度比率

3:

1

2:

1

线宽系列

0.18mm、0.25mm、0.35mm、0.5mm、0.7mm、1mm、1.4mm、2mm                8种

0.13mm、0.18mm、0.25mm、0.35mm、0.5mm、0.7mm、1mm、1.4mm、2mm   9种

⑷图线应用的变化

①过渡线由粗实线改为用细实线表示。

 

②剖切符号用粗实线。

  GB/T4458.1-1984规定:

剖切符号线宽为粗实线线宽的1~1.5倍。

  GB/T17452-1998规定:

剖切符号用粗短划(很笼统)。

  GB/T4457.4-2002明确规定:

剖切符号线型为粗实线。

③明确规定模样分型线用粗实线。

④轨迹线由细点画线改为细双点画线。

⑤规定了粗虚线和粗点画线的使用场合。

  粗虚线:

专门用于指示该表面有表面处理(包括镀覆、涂覆、化学处理和冷作硬化处理)。

  粗点画线:

使用场合

示例

1.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

2.限定不镀(涂)的范围

3.限定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范围

  粗虚线和粗点画线应用的区别:

1〉粗虚线不指示范围而粗点画线指示范围。

2〉粗虚线只指示表面,表示有表面处理要求,粗点画线指示的范围就不仅仅是表面。

⑥双折线的画法

  1998年以前的画法:

  GB/T17450-1998、GB/T14665-1998及GB/T4457.4-2002规定的画法:

投影法

一、投影法分类

1.投影法分类体系(GB/T14692-1993)

2.关于投影法分类的两点说明

⑴上面三个层次为投影法及其分支,下面三个层次为各种投影下的画法分类。

⑵GB/T13361中,对视图的定义:

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图形。

但视图通常是指用第一角、第三角画法画出的图。

⑶工程上常用的具有立体效果的投影图,如轴测图、透视图,不宜称之为“立体图”。

 

二、关于投影画法的规定

1.老标准对投影画法规定的弊端

1950年以前: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混用,没有统一的规定,给技术交流造成障碍。

1950年~1984年:

单一使用第一角画法,影响国际间技术交流和贸易活动。

2.新标准对投影画法的规定

GB/T14692-1993规定:

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允许采用第三角画法。

GB/T17451-1998规定:

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

 

 

 

 

 

 

 

 

 

图样画法

一、机械图样基本表示法分类

GB/T16948-1997对机械图样画法的分类:

二、视图

1.视图表示法标准的变动

GB/T4458.1-1984在“图样画法”中对视图加以了规定。

GB/T17451-1998将视图单列为一项标准,但并未宣布取代GB/T4458.1-1984。

2003年4月1日,GB/T4458.1-2002正式实施,并宣布取代GB/T4458.1-1984。

GB/T17451-1998和GB/T4458.1-2002的规定与GB/T4458.1-1984相比,有三个重要的变动:

⑴取消了“旋转视图”,增加了“向视图”。

⑵改变了局部视图的配置规定,增加了局部视图的画法特例。

⑶改变了斜视图的标注方法规定。

2.原旋转视图的表达场合可改用斜视图表达。

3.向视图及向视配置法的规定

⑴向视图是移位的基本视图,应当正投射,不能倾斜投射(这样就是斜视图了),不能只画出部分图形(这样就是局部视图了),不能旋转配置,向视图的投射方向应与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一一对应(六向视图与六个基本视图是一样的)。

⑵视图名称原为“×向”(如B向)现去掉“向”字,改为“×”(如B)。

4.局部视图表示法的新规定

⑴局部视图的配置及标注

①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当与相应的另一视图之间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不须任何标注。

   ②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和标注。

   

   ③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的局部结构附近,用细点画线(没有中心线的图形可用细实线)将两者相连,无须标注。

 

⑵局部视图的画法

①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线一般用波浪线或双折线绘制,局部视图外轮廓成封闭时,不画断裂边界线。

②局部视图的特殊画法:

对称机件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以细点画线为断裂边界。

 

5.斜视图表示法的新规定

与1984年的旧国标规定相比,新标准有以下不同:

⑴断裂边界可用波浪线或双折线绘制。

 

⑵取消了斜视图名称中的“×向”中的“向”字。

 

⑶当斜视图旋转配置时,原“×向旋转”现取消,启用旋转符号。

旋转符号:

三、剖视图及剖面区域的表示法中的新规定

1.剖视图及剖面区域的表示法标准的变动

⑴剖面符号

GB/T4457.5-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号》和GB/T17453-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现在同时执行,因为GB/T17453-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发布时并未宣布取代GB/T4457.5-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号》。

⑵剖视图

GB/T17452—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和GB/T4458.6—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同时执行,前者以“技术制图”标准的名义规定了基本表示法,后者属“机械制图”标准是补充规定。

GB/T4458.6—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发布时申明取代了GB/T4458.1-1984,1984年的标准中关于剖视图的规定已不再使用。

2.GB/T4457.5-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号》和GB/T17453-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对剖面符号规定差异

⑴GB/T4457.5-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号》中表示材料类别的特定剖面符号现在仍然执行。

在GB/T17453-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的规定中,将平行细实线称为通用剖面线,不需要表示材料类别时可采用,而GB/T4457.5-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号》中并未规定通用剖面线,这种剖面符号规定为金属材料剖面符号,这样就矛盾了。

到底这种剖面符号能不能用于各种材料?

国标中并没有明确。

⑵剖面线的角度。

GB/T4457.5-1984规定:

与水平成45°,GB/T17453-1998规定:

与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后者规定更合理。

⑶GB/T17453-1998增加了允许用点阵或涂色代替剖面线的规定,主要是方便计算机绘图,通常用于零件图。

   

   3.剖视图及剖切面的分类

⑴剖视图的分类和剖切面的分类,是两个不同的分类体系。

GB/T4457.5-1984和GB/T17453-1998这两个标准对剖视图的分类的规定是一致的,即按剖切范围的多少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⑵剖切面种类是根据剖切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及剖切面组合的数量进行分类的。

新旧标准中的分类不一致:

①GB/T4457.5-1984分五类:

单一剖切面、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切面、组合的剖切面、斜剖

②新标准分三类:

单一剖切面

斜剖切平面

单一剖切平面

单一剖切柱面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剖切平面相交

剖切平面和剖切柱面相交

⑶新旧剖切面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①“单一剖切面”中包含“斜剖切平面”

②“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对应于“阶梯剖”

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包含“旋转剖”和“复合剖”

4.剖视图标注三要素

四、断面图标准的变化

1.前面关于剖视图的剖切面、标注的规定,同样适合与断面图。

2.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在旧国标的规定是必须标注,新国标的规定是“可省略标注”。

               GB/T4458.1-1984                    GB/T44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