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196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docx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基础知识复习习题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总复习题基础知识

十七、照样子,写句子。

1、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小鸟在雨丝里来去。

鱼儿在水里来去。

小狗在院子里来去。

 

2、王二小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常常 

3、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

天气一点儿也。

一点儿也。

4、我们的生活像彩虹一样美丽。

5.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看见在。

6、兔子爱吃青草。

鸭子。

爱吃小虫。

爱吃。

7.选择一个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小猪听了,马上打猫尾巴画得又粗又大。

小猪听了,连忙在猫的头上画了一对角。

小猪听了,立刻在猫的身体两边添上了翅膀。

8.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都爱踢足球。

都爱。

9.挖到一人深的时候,土已经是湿漉漉的了。

十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

“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鲤鱼妈妈说:

“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

“妈妈,妈妈!

”乌龟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

“妈妈,妈妈!

”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

“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共有(  )句话。

1、填空。

的脑袋的身子的尾巴

2、第一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小蝌蚪的、和写出他们可爱的样子。

3、第二自然段换横线的句子中带点词“迎”,如果换为“游”字,你觉得哪个好?

为什么?

4、小蝌蚪称鲫鱼阿姨,说明小蝌蚪说话很有()。

①着急②礼貌③不礼貌

5、画“”的句子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和。

从、和写了青蛙的样子。

在文中,用“•”标出表示小蝌蚪动作的词语。

6、“小蝌蚪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用“△”标出表示小蝌蚪动作的词语。

并仿写一个句子:

 

7、照样子,写句子。

例: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交小鲤鱼捕食。

看见在。

例:

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小青蛙。

已经 

8、从文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

<二>

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屋檐下,燕子妈妈问小燕子:

“你能不能飞到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燕子飞走了,回来说“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燕子妈妈说:

“很好。

可是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小燕子又飞去了,回来说:

“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燕子妈妈点点头,说:

“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认真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小燕子又飞回去了,回来后商洽地叫着:

“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燕子妈妈满意地笑了。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共有(  )句话。

  2、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地里看()和(),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一共到菜园里看了()次。

小燕子第一次去,看见冬瓜是(   ),茄子是(    ),第二次去了,看见冬瓜是(   ),茄子是(  ),第三次去,发现冬瓜的(    ),茄子的(    )。

 

3、因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看得(   ),所以燕子妈妈(  )

4、选字填空:

在元园员圆再

()家()见菜()()形

5、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哭()伤心()粗心()大()坏()出去()

6、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①小燕子叫着。

②小燕子高兴地叫着。

第()句写得好,因为。

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③你去看看。

④你去仔细地看看。

第()句写得好,因为。

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7、仿写句子。

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是,是。

8、想一想,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在序号上打“√”)

①小燕子长大了。

②小燕子很聪明。

③小燕子观察得很仔细。

9、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三>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洒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

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

“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下到草地上,草地绿了。

  麻雀说:

“不对,不对!

春雨是红色的。

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小黄莺说:

“不对,不对!

春雨是黄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读文中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⑴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把比作。

⑵请用“…像…”仿写一个句子。

3、有()只小鸟在讨论问题。

小鸟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4、小燕子认为春雨是,麻雀认为春雨是,小黄莺认为春雨是。

5、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理由是什么?

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四>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遭到敌人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

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又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zhuāngzuāng)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敌人知道上了当(dāngdàng),就气急败坏地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全文共有()个自然段。

3、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王二小的家乡经常遭到敌人的“扫荡”。

(2)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

4、

(1)故事发生的时候是:

,主要人物是:

 

(2)事情的经过是:

把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3)事情的结果是:

被杀害了。

5、读了短文,我觉得王二小是的好孩子。

<五>

课间活动的时候,老师教(jiàojiāo)我们踢毽子。

老师先表演给我们看。

毽子在她的脚上美妙地飞(fēihēi)舞着,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

真是听话极了!

我们开始练习踢毽子。

可是,毽子一点儿也不听我们的话。

脚一踢,它就到处乱飞。

老师说:

“毽子跟你们还很陌生,它当然就不听话。

如果你们经常和它玩儿,熟悉了,它就会变得听话了。

我每天都抽时间和毽子玩儿。

过了不久,毽子也能在我的脚上美妙的飞舞了。

老师的话一点儿也不错,毽子变乖了。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文中有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3、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毽子在老师的脚上“真是听话极了”?

用“—”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4、读下面两个句子,回答问题。

①毽子在她的脚上飞舞着。

②毽子在她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

这两个句子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是第句,句中写得最好的一个词语是:

,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5、你知道吗,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课间活动还有:

、、等,我最喜欢的活动是:

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六>

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儿。

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chǎicǎi)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张大勇说:

“月亮在云彩里跑得真快!

李小文说:

“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大家不(xiāng)信李小文的话。

李小文(xiǎng)出了一个(bàn)(fǎ)。

他叫大

家站在一棵大树下,从树杈间看月亮。

大家看了一会儿,只见一朵朵云彩很快跑过去了,月亮却走得很慢。

大家说:

“李小文说得对,云彩确(quèkò)实(shísí)比月亮跑得快。

1、读文中的拼音,在田字格里写上汉字。

2、在文中括号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用下面的字组词。

文()()快()()

亮()()和()()

4、照样子写词语。

例:

一朵朵云彩

5、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月亮在云彩里跑得真快!

在!

(2)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是,不是。

6、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中的第句写李小文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看月亮。

7、你喜欢李小文吗?

为什么呢?

 

<七>

母鸡卧着孵小鸡,一卧卧了许多天。

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

小鸡想:

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它啄呀啄,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小鸡可高兴了。

它用力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

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叽叽,叽叽,小鸡在说:

“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1、全文共有()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共有()句话。

2、小鸡从小小的洞眼看见了、、,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照样子再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

、、。

3、小鸡看到的世界漂亮吗?

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用“~”在文中画出来。

小鸡的心情怎么样?

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用“—”在文中画出来。

4、你想对小鸡说什么?

 

<八>

动物园有许多珍贵的动物,最吸引人的要数大熊猫了。

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

最逗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皮的孩子。

长大以后,它不大爱活动了,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

她睡觉的时候,你去逗它,它睁开眼睛看看你,然后又呼呼地睡了。

它睡醒后,就扭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长找东西吃。

大熊猫最爱吃新鲜的竹叶、竹笋。

你看,它抓着一大把竹叶,吃得多香啊!

1、全文共有()个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共有()句话。

2、填空。

的身子的尾巴的黑耳朵

3、第二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大熊猫的、、、

、、、、 

和写出他们可爱的样子。

4、文中“”的句子运用了手法,把比作

照样子,写一句话:

5、照样子,写词语。

例:

胖乎乎 

例:

又厚又光滑 

例:

走来走去 

6、大熊猫最爱吃和。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把它写下来。

7、大熊猫长大以后和小时候有什么不同?

长大以后:

 

小时候:

 

8、照样子,写句子。

例:

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①鱼儿在水里来去。

② 

例:

大熊猫爱吃新鲜的竹叶、竹笋。

③鸭子。

④爱吃虫子。

⑤ 

<九>

毛泽东七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有一回,他想:

怎样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果子呢?

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

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的把牛喂得饱饱的,砍柴的背回了许多柴,捡果子的捡了满篮的野果子。

  毛泽东把柴和果子分成几份,每人一份。

大家牵上牛,背上柴,提上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短文主要人物是: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2、用“~~”画出毛泽东心理活动的句子。

他想出的办法是 

他想出的这个办法好吗?

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

把句子写下来。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3、用“△”在第四自然段标出毛泽东和小伙伴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例:

高高兴兴 

二十、课外阅读练习

<一>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树。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

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

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

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

1、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的枣树()的枣花

()的大枣()的小灯笼

2、文中“小灯笼”指的是。

3、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

夏天,枣树上。

秋天,枣树上。

<二>

春天到了,姐姐带着弟弟到公园玩。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粉的、有白的、有黄的,真好看。

弟弟要摘花,姐姐说:

“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不能摘。

1、这段话共有()句。

2、这段话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文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4、姐姐说了什么?

用“~~”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三>

春风轻轻地吹着,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好像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苹果。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用“——”画出第三句话。

3、这段话中一共提(tí)到几种果树?

用“~~~”画出。

4、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四>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

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

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

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

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这一段话共有()句话;

(2)填空a、一年有、、、四个季节。

b、春天的树上,芽瓣是;夏天的树上,叶片是;秋天的树叶颜色有和;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c、大自然的邮票指。

<五>

鱼池中的金鱼各种各样,有圆头的,有大眼的,也有尾巴像花朵的。

颜色也不少,有金色、黑色、白色,也有白色和金色相间的,很好看。

它们非常活泼,常在水里游,有时互相追逐,有时一起游戏,加上色彩美丽,真令人喜爱。

1、短文有()段话。

2、文中的金鱼有()种颜色。

分别是()、()、()和()。

3、金鱼的形状有()的,有()的,也有()的。

4、你最喜欢的金鱼是()。

5.用“”在文中画出金鱼活泼、令人喜爱的句子。

<六>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

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

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

《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小鸟的句子。

3、我在白纸上画了()、()、()和()。

4、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5、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

<七>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

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句话,写的是季的的景象。

2、春天有灿烂的;田野里,散发出浓浓的。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都开花了。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

<八>

刺(cì)猬(wèi)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fēnɡ)利(lì),门牙特(tē)别(bié)长。

刺猬的四肢(zhī)很短,跑起来却很快。

它的爪(zhuā)子非常锐(ruì)利.它浑(huú)身长满了又短又密(mì)的硬(yìnɡ)刺。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这段话是围绕第()句话来写的。

3、这段话在写刺猬外表时先写了头、和、、、,又写了爪子,最后写了。

 

4、刺猬的硬刺很多,从()可以看出来。

5、文中有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请你找出来。

()-()

6、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特别-()

<九>

星期五一下课,我和小红就来到图书馆(ɡuǎn)。

我们借(jiè)到书,就坐下来专心地看,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我们都很爱惜(xī)书,谁也不在书上乱(luàn)画,看完一面,就轻轻地翻(fān)过去,再看另一面。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这段话讲(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用“——”画出描写我们专心读书的句子。

用“~~~”画出描写我们爱惜书的句子。

<十>

奶奶家的院子里种了几棵牵牛花。

细长的藤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

早上牵牛花迎着朝霞开放,有深红、浅红、蓝色、紫色,五颜六色。

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可爱极了!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第句写藤和叶子;第句写花。

牵牛花在开放。

3、短文中这个词写出了牵牛花的颜色多,表示颜色的词、、、。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

<十一>

冬姑娘来到公园。

她看到许多许多的人,有的在滑雪,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雪仗、堆雪人,写诗画画、拍照留影。

他们都被美丽的风景迷住了。

1、这段短文共有()句话。

第二句中写的活动有 

2、这段话描写的是季节?

<十二>时钟花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想办法。

小山羊送给它三盆花。

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

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

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请轻地唱歌。

  1、这篇短文有(  )段话。

第二自然段有()话。

2、小山羊送给小白兔、、等花。

3、(   )花早晨开,(   )花中午开,(   )花晚上开。

<十三>放烟花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放烟花。

啊,多漂亮的烟花!

有的像一顶小雨伞,有的像一朵红色的太阳花,有的像天上那闪闪的星星。

   1、这段话有(  )句。

2、我和爸爸在放烟花。

3、第3句写出了把烟花比作(  )、(  )、(  )。

 <十四>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这段有_____句话。

   

(2)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中的感叹句。

   (4)将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抄下来。

<十五>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

1、这首儿歌有()个小节。

2、小雨点落在了、、等地方。

3、花儿、鱼儿、苗儿都很高兴,花儿高兴得,鱼儿高兴得,苗儿高兴得。

4、我也会照样子,写儿歌。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乐得。

<十六>秋天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

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个自然段。

第()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第()自然段写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填上合适的词。

()的菊花()的苹果()的梨

()的果子()的葡萄()的香味

3、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十七>可爱的秋娃娃

秋娃娃挥舞着彩笔来了,它淘气地一画,大地神奇地变了颜色。

一片片树叶黄了,一个个果子熟了。

稻子一片金灿灿,五彩的秋菊乐得笑开了怀。

秋娃娃多呆会儿好吗?

我多想把这些美妙的景象永远留住。

可是来不及了,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那么,再见吧,秋娃娃,咱们明年再相会!

1、短文共()句话。

描写了(季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之情。

2、填空:

一()树叶一()工匠一()筷子 

一()牛皮一()大衣一()水珠

3、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秋娃娃()的稻子()的景象 

4、秋天,除了()的稻子,()的树叶,()的秋菊,还有()的枫叶,()的棉花。

5、为什么我不能把这些美妙的景象留住()

A、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B、因为秋娃娃太淘气了

6、在短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顽皮——()美好—() 

7、照样子,写词语。

一个个果子 

金灿灿 

8、短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美妙的景象”,请用“”画出来。

<十八>

星期五一下课,我和小红就来到图书馆。

我们借到书,就坐下来专心地看,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我们都很爱惜书,谁也不在书上乱画,看完一面,就轻轻地翻过去,再看另一面。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这段话讲(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用“——”画出描写我们专心读书的句子。

用“~~~”画出描写我们爱惜书的句子。

<十九>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

“露珠儿,晶晶亮。

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

”太阳听见了,说:

“露珠是什么样?

让我看看。

”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

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

1、短文有()句话,主要写了和的对话。

2、天亮了,    醒了,叽叽喳喳唱着歌。

3、露珠儿,晶晶亮,好像     挂在小草上。

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把比作。

4、照样子,写词语。

叽叽喳喳 

5、露珠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  )

A、太阳出来了。

    B、露珠掉在地上了。

<二十>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动物。

动物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有顽皮的猴子、美丽的孔雀、有笨重的黑熊、可怕的蟒蛇,还有凶恶的狼。

猴子很淘气,跳来跳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最吸引我的是孔雀,它的羽毛展开了,像一把大扇子,美丽极了,好象在和我们比美。

1、短文有()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我从这个词知道。

短文介绍了()动物,分别是。

3、最吸引我的动物是,因为 

4、照样子,写词语。

跳来跳去 

5、文中把孔雀的羽毛比作。

<二十一>邓小平爷爷小时候

  小平读书十分用功,在北山小学堂学习的四年时间里,除一次因生病缺了几天课外,从未旷过一天课。

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也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从未影响他去上学。

每天放学回来,除了帮母亲做一些家务活,或和小伙伴戏耍一阵,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温习功课,晚上还要在油灯下读书写字。

由于刻苦努力,加上天资聪明,他始终是班上成绩拔尖的优秀学生。

  1、这个小故事有()句话,主要写邓小平爷爷小时候(    )。

  2、写出和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用功(  )  戏耍(  )  温习(  )

  3、用“——”画出最能表现邓小平读书十分用功的语句。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邓小平爷爷说:

(            ).

<二十二>宝宝看窗户

  小宝宝特殊喜欢看窗户,因为窗户老是变颜色,当窗户变蓝的时候,妈妈说,那是远方的蓝天。

当窗户变成金色,妈妈说,那是太阳的光芒。

当窗户变成灰色,妈妈说,那是灰色的云彩。

当窗户变成黑色,撒满银色的小石头,妈妈说,那是夜晚。

  1、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