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246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docx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

12.立意提示:

(1)美的多样性

(2)变化(3)充实的人生才会美。

材料的立意角度不限于提示。

例文

逝者如斯

古代哲人亚里士多德说:

我是一条河,你看到我永远在这里,但其实我已不再是我,你看到的那个我已流向远方。

他告诉我们因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所以万事万物都因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换。

还记得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但当他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何其伟哉|可是现在他在哪里呢?

时间的流逝,流去了他的豪放洒脱,流去了他的英雄气概,流去了他的宏伟大业。

一切亦不复存在,一切都在变,变幻是历史的宿命。

还记得吗?

父母额头上的皱纹,两鬓上的华发,粗糙但温暖的大手,他们由风华正茂变为垂垂老矣,由神采飞扬变为平平淡淡,朴实无华,由强壮有力变为力不从心……时间改变了这一切,你永远也不可能找到从前的父母了。

或许你会因抓不住时间而悲叹伤心,但只要淡然一点你就会释怀。

或许因为时间的流逝你得到了不同的关爱,不同的体贴,不同的温暖。

我想那其中蕴含的情意是随时间越来越浓的吧!

时间改变了一切,但或许这也是一种美丽,变幻是岁月的脚印。

佛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那我想说:

一瞬一乾坤。

每往一瞬,我们的世界就变了一个样子,它瞬间存在又在一瞬间逝去,不断的更新、变革。

一瞬之间,你已不是你,你周围的人也不再是他们原来的自己,我们都在改变,时时刻刻。

一瞬之间花非花,雾非雾,大自然在永不停息的改变着。

一瞬之间,云不在是云,风不在是风,月不再是月,星星不再是那个星星,雪花也不再是那个雪花,大自然中蕴藏着最深刻的哲理,它瞬息万变,令人捉摸不定,猜测不透。

变幻是大自然的主旋律。

若把变幻比作一辆车,那时间就是变幻的车轮,时间载着变幻不断的向前,向前。

时间是永不停息的,所以变幻也是永无止境的,时间是永恒的,因而变幻也是永恒的。

逝者如斯,而不舍昼夜,所以何不说也变幻如斯,而不舍昼夜。

13.例文: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将心交于风,将梦托于云,将情系于远方,大千世界任我逍遥。

——题记

月亮把目光投向远方,皓月千里,于黑暗中创造了万顷光明;溪流把视野凝于远方,百川到海,于渺小中成就了辽阔无垠;智人把梦想放飞远方,矢志不渝,终成璀璨高挂历史苍穹。

(比兴,铺陈,点题)

看,雄鹰奋飞,与日月共舞;鹏鸟振翅,与昊宇争雄。

(对偶,句式整齐,概括下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心怀大志让他将智勇挥洒于世,成就了一代枭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生对远方的不懈追求,让他幻化成一只矫健的雄鹰,高飞在历史的天空。

听,血雨腥风,淋漓无限豪情,风刀霜剑,远处我心依旧漂游。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怀着一颗渴望到达美好远方的心高喊无有死者无以图将来的口号,带着有之,请自嗣同始的气魄,将生命轻托于菜市口中,从此历史上又多了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远方很美,因为无限美好都可以在那里实现,只要跨过去,美丽便会为你所有;远方很苦,因为摆在眼前的会有重重障碍,每一株荆棘都可能弄得你遍体鳞伤,所以又有很多人因为畏缩终生只能做个坐观垂钓者,只能徒有羡鱼情罢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因为路上的荆棘而放弃远方的美好,空留遗憾呢?

(总结远方)

想起花中君子——梅。

寒风瑞雪骤然袭来,暗香源处是一株经典的梅花在风中摆动,与风雪殊死一搏。

我们叹的不是她的美丽,而是她的勇气。

她原可以在花苞里,温暖裹身酝酿甜蜜,在上帝的庇护下安然度过寒冬,可是她的梦在远方,她不愿在花苞里安逸睡去,她要闯,不管未来迎接她的是什么。

(再次以梅为例阐述应到远方去)

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船,那么我说,风浪可以劈破船身,可它消蚀不了船儿勇于驶向远方的决心。

在浪花里,船身被打得闪光锃亮,但它仍会矢志不移地驶向远方。

浪声鼓鼓,那是前进的号角;浪花叠叠,那时导航的旗帜。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你我都是一条船,要知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有朝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进发,我们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一味沉溺于避风港的宁静,终将碌碌一生。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愿你我走得更远!

14.

写作指导:

材料涉及到的鱼是具体的、实在的,但仍然隐含着比喻义。

审题时必须对它进行换和引申。

很显然,这里的鱼应该比喻为物质生活、生活享受或是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等等,而欲就是人对这种生活或是任务的欲望、诉求。

因此,鱼与欲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欲望和享受之间的关系。

围绕着这个关系去立意就不会有大的问题。

15.例文:

望断天涯路

在那一个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里,一弯碧水边的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等着心上人的归来。

等待是人世间最凄美的情感,等爱的人生胜过无爱可等的凄凉绝望。

但等待却又是这样的孤寂难耐,令人柔肠寸断,心系白苹洲的女子望眼欲穿,可飞驶而过的千帆都不曾稍稍停留片刻。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

呆呆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古老的诗经唱出女子在丈夫行役后的无心梳洗的零乱,只因悦己的人已不在身边,只能苦苦的等待!

秋天是一个专属等待的季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

乐府民歌中一个不知名的女子在空房中寻寻觅觅,唯见影子相伴,把一腔心事诉与它听,可它不会开口劝慰半句!

等待是三月烟雨江南那一座小楼上,一个有着莲花般容颜的女子正在侧耳倾听着达达的马蹄声,她听到了,急切的想要打开窗子探头出去,但她迟疑了,因为失望的次数太多了,女人的青春在这一次次的失望中流逝,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就在这一迟疑间,达达的马蹄远去了,小楼上传来一声悠长悠长的叹息。

等待是后悔的,在一个蓬勃的春日,一个少妇精心打扮登上翠楼,忽然看见田野中的杨柳已发满新芽,想起丈夫为功名离家已多年,不由悔教夫婿觅封侯。

等待是无奈的,在等待中青丝熬成了白发,上阳宫中那不知名的宫女从娉婷少女进宫就开始了等待,无奈后宫佳丽三千,到伛偻老妪也没能见到皇上的面。

没能在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岂不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事?

等待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因在梦中可以与心上人团聚,可是啊可是,那做着好梦的女子竟不知道自己所等的人早已成了无定河边骨!

等待是含着泪花的惊喜,鲤鱼传书中那个独自拖儿带女的女人剖开鱼腹,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让这个女人长跪不起,至少他还活着!

等待也是游子的情怀,是慈母的手中线,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灯火的黄晕就像家的温暖,可是人在江湖,就连儿女团圞夜煮茶的小小愿望都成了奢侈。

说到儿女,为人父的杜甫有着深深的牵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让人无不为之恻然。

鱼玄机说: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如果你有可等之人,请珍惜吧!

16.

例文:

满树花朵一粒种

春天来了,东教学楼前甬道两侧的玉兰花也从睡梦中醒来。

前两天才见树梢只有几朵半开的花,今天又从东楼前走过,不经意间发现一树树的玉兰开满了花朵。

远远望去,像蓝天上的一朵朵白云那么洁净,那么耀眼。

我驻足树下,痴痴地想,大自然实在太奇妙了,一棵树居然能开出这么多的花;更奇妙的是,这些花朵连同这些树木,都源于一颗颗小小的种子。

是啊,玉兰花是这样,杏花呢?

桃花呢?

梨花呢?

绝大多数植物的花朵和植株不都是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吗?

其实,不仅植物是这样,人生的事业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事业的种子人们看不见、摸不着而已,因为它是人们精神层面的东西,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理想。

理想就是事业的种子,再伟大的事业也是源于起初的一个理想。

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马克思的理想。

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耐力攻读前人留下的煌煌巨著,以至把大不列颠图书馆的地面磨出一道深痕;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忍受得了贫穷和饥饿,写出了《资本论》这一旷世杰作;有了这一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勇气和智慧,战胜了各方面的敌人。

总之,正是因为有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这一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能构建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第一位巨人;也正是因为有了共产主义这一理想,才有了我们今天千树万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花蕾。

成为一个发明家,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工作,就是爱迪生的理想。

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爱迪生就能在他卖报的火车上作实验,就能在被人打伤耳朵留下残疾的情况下坚持不辍,就能在几百次几千次的失败后继续探索,就能在工厂和实验室被大火吞噬后从头再来。

正是有了这种理想的种子,他才能搞出两千多项发明;正是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世界各地的街道两旁,才能在夜空里开满火树银花。

朋友,人类的理想是一颗更加神奇的种子,只要有了它,我们身边就可以开出数不尽的花,结出数不尽的果,人类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更美丽的大花园,一个四季飘香的大花园,你说对吧?

17.(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支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腹地,队员们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口渴如炙,但大家的水都没了。

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

只有穿越沙漠之后才能喝这壶水。

一壶宝贵的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

当探险队顽强地走出沙漠、挣脱死神之手时,队员们想喝一口那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可他们看到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18.(江西省六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定赏金,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奖金500美元。

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所获,结果一个接着一个都放弃了。

只有一个贫穷小孩,为了那笔巨额奖金,仍不死心地寻找。

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杂沓人声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

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

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诺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9.(盐城市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

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

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

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来下来呢?

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

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

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定立意,自主命题,自由选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宝鸡市200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鲨鱼生性凶猛,在海里与之相通,难以生还。

但是,有位海洋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摸清了鲨鱼的习性。

他常穿着潜水衣与鲨鱼近距离接触,每次都安然无恙,原来,人在遇到鲨鱼时由于紧张害怕心脏会快速跳动,鲨鱼就是从人的心。

脏发出的感应波发现猎物并发起攻击的。

那位海洋生物学家的经验是在鲨鱼面前镇定自若,毫不惊慌,心跳平稳.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湖北省六市2009年高三年级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修在词典里有丰富的内涵:

修饰、装饰。

现代人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修饰边幅,而是整修容貌使形象趋向完美。

修理、整治。

道路、河流、树木经过不断的修理、整治,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修正、修养。

有错就改谓之修正,法律、规章、规则正是经过逐步修正走向完善;在学习方面的探索、研究,在品行方面的磨炼、培养谓之修养,儒家经典则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22.(09年东北四校二模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闲来无事,出去散步,在他观赏景物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土堆中竟然散发出异常芬芳的香味。

他很喜欢这种香味,于是用了一个袋子,将这堆土装回家去,放在角落里,一时之间,他的家中竟然满室香气。

这个人非常惊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禁不住问泥土:

为什么你能散发出持久浓郁的香味,难道你是一种珍宝,或是一种稀有的香料?

泥土说:

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

这个人更加奇怪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身上为什么会散发出如此浓郁的香味呢?

泥土说:

哦,是这样的,我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则材料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你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作文。

要求: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3.(2009年江苏高考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知名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在获得一本棋谱后,他整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于是日子过得飞快。

可是生活中有人因为自卑而与成功擦肩而过,有人因为嫉妒而与友谊背道而驰,也有人因为紧张而与从容缘悭一面……

请以放飞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4.(2009全国各地名校高三语文试卷重组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7.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冽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拥有清泉的信念。

其实,人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希望。

对于此题,我们可以用找原因的方法来审题。

是什么支撑探险队员走出沙漠?

我们一经分析就会发现,是精神和希望。

从而我们可以找到本题的中心。

《现代汉语词典》对精神的解释是,一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表现出来的活力。

实际上精神就是一种气息、状态和作风。

精神的力量对物质的力量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人的精神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是干出事业的根本。

所以,我们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应当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要重视精神的发掘、培养与发扬,要把精神的能量化为向心力和凝聚力。

希望,是前进的动力,是奋斗的方向,是生命不竭的源泉,只有拥有希望,才活得有生机,才活得有滋味,才活得有魅力。

本题也可从反面来思考……信念是什么?

一般人的通常回答是信心、思想。

这种回答虽然不错,但只停留在字面含义上,未免肤浅。

信念是人类的精神支柱,信念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信念能使弱者成为强者,信念使人充实,是生命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就信念这个话题,学生平常就有接触,谈论的也不会少。

写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要写出水平,就不是很容易的;要得到考试中的发展分,就得在不平常的话题中挖掘新的东西。

18.

例文:

静下来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蕴藉的思想。

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

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

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

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

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而终于静中思得佛门真谛,成就一代高僧。

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

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

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

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将心态、精神放松。

而到了更高层的镜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

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

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

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才有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

《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竟是少林一个默默无闻,甚至无名的扫地僧;助魏公子窃符救赵的侯生原本也只是大梁夷门的一个守关者;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出茅庐的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他们往日的静正反衬出有朝一日力量爆发的可怕,就如同火山的静,那不是单纯的沉默,而是为了蓄积之后的爆发!

于是不难理解稽康在面对前呼后拥,大讲排场来拜见他的钟会时,仍旧不理不睬,只在熊熊的炉火和铿锵的锤声中默默忙碌的举动。

圣贤的静,岂容俗世的嘈杂来打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千年前的智者从深邃的静水中悟出了禅意。

这禅意并非不可言传,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去感悟呢?

这也许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19.

例文:

生命的绿洲

我欣赏竹的苍翠,兰的芬芳,我赞美苍柏的挺拔,小草的顽强;我喜欢枫叶的火红以及菊花的金黄;但我更爱青苔的翠绿!

独自徘徊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心羽湛明。

远远的,一抹淡淡的绿映入我的眼帘。

它们轻柔地覆在松软的泥土上,宛若裹着一层轻盈的绿裳。

我禁不住走近,蹲下身来。

哦,竟是这般柔嫩疏密!

轻轻地抚,心弦便不经意触动了,青苔柔软得仿佛用手一摁,这个微小的生命就会消失。

于是,每天的清晨,我都会来到小路边,看看这可爱的小生命。

风的撩拂中,我似乎听见了青苔舒展身躯的声音。

又适逢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望见了青苔。

它已渐渐长成一抹浓浓的黛绿了,沿着砥岸越长越高。

我遥望了一下不远处的芳草地,一朵朵柔曳翩跹的花儿正快活地生长着。

花草都生长在阳光雨露中,而青苔却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默默地生活。

多么脆弱的生命,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

也许,它需要的仅仅是一滴清澈的水;也许,它渴望的仅仅是一场蒙蒙的雨,只要一点湿润,便会有一个绿色生命的萌发。

一簇青苔也许很微小,微小得让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但也许成千上万的青苔手挽手,心连心,就是一片生命的绿洲!

我不禁轻轻地叹息:

这是怎样一片顽强而又无私的生命绿洲!

20.例文:

保持清醒的头脑

花瓣凋零,究竟是春日的落寞还是花朵的重生呢?

叶子离去,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挽留呢?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生活需要清醒,需要我们用清醒去拨开迷雾,去感悟真谛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当年屈子行吟泽畔,开创了清醒于世而自绝的先河,他以死为镜,求得精神的永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何等光辉的结果!

在漫长而污浊的世风中,伟人以美德浣濯自我精神之缨,清醒之后的他们更是熠熠生辉

我很自然地想到了陶渊明大野无边,五柳扶风,素淡的情怀如月下一缕萧声一顶草帽,一把镢头,到了南山也就到了家为了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他在清醒中放弃了官场名利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溪而赋诗他逍遥而快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自在而清闲面对现实,他选择退去息隐蒿莱,这是伟人们在血雨腥风里清醒后的选择,是清醒让他的生命变得如夏花般绚美

清醒是甘露也是剪刀,它能够让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生机清醒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伤痛,清醒的人需要忍辱负重的气慨,需要毁誉不悲的胸怀,需要直面鲜血的豪迈,所以敢于清醒的人也是坚强的

梵高是清醒的,他用画笔和幻想,梳理出了那些或轻或重或浅或深或明或暗的诡异画面;庄周是清醒的,他将自己分成两半,一半留在昨日,一半放在黎明,一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让他来也轻盈,去也悠悠;李白是清醒的,叫贵妃磨墨,让力士脱靴,在他眼里,功名富贵及大唐的风雅不及那一片明月干净他在饮酒的同时饮下了月亮,在饮下月亮的同时,饮下了千家万户的捣衣声

大浪淘沙之后,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人文的光辉。

君不见,君莫舞,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岁月流,渺小的事物只是瞬即逝的电光火花,清醒之后依旧闪光的伟大,才是永恒的岁月山河。

21.

例文:

修养助你成功

成功是一座堡垒,但在堡的底端你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不断向上攀登。

——题记

在如今各方面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人才与人才之间的职位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愈演愈烈,所以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想要一步登天,一下子超越别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但在现实社会中,这是非常难做到,并且在这个繁华而又喧嚣的世界里,你的心若浮躁不安又怎能有所建树呢?

陆游曾向他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此话中只字未提写诗的技巧,留给其儿子和后人无尽的感悟空间,而现在我们认真品味这句话不难看出陆游希望他儿子多留心生活,多去感悟生活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到时写诗自然手到勤来。

所以学诗并非主要在诗上,反而是诗外自己要学会安静地审视生活,不断提炼自身。

这与我们日常学习有着相同的含义,我们现在的学习并非简单地从书本上获取那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书本之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改变自己不好的性格,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中提倡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吧!

翻译家傅雷临终时告诫自己的儿子傅聪要首先学会做人,然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来修炼自己的身心,最后就可以成为钢琴家了。

傅聪谨记了父亲的教诲,最后成为闻名中外的钢琴大师,同时也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全才。

或许傅聪会向后人夸耀是自己的父亲缔造了自己的成功,但正是他听从父亲的话后修身养性才使得自己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古今中外有着无数伟人的事例:

居里夫人面对荣誉异常淡然,因为荣誉并非她所追求;爱因斯坦面对名利并未迷失自己,依旧泰然处之,诸葛亮隐在卧龙冈数年,潜心学习并时刻告诉自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们的成功因为修身养性而来,他们也不因名利而迷失自己,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修身养性所达到了一种常人无法触及的境界。

成功的因素有太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自身。

修身养性是自己获得成功的基础,但是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你是否还能做到淡然处世呢?

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闭上眼后再睁开,忽视那些浮躁的景象,慢慢向自己的成功迈出自己坚实的步伐。

22.

点评: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

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要能严于律己才能不被世间浮尘所污染,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修养身心。

发散思维本材料可以用来论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观点,强调环境对一个人所起到的影响。

还可以以材料为基点,论证内因和外因对人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

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23.例文:

放飞心灵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梦就飞多远吧……曾几何时,被歌中的话语深深感动;曾几何时,浮躁的心被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