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297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docx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解读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陈静

摘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排尿困难、尿频、尿失禁等排尿障碍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排尿障碍不仅可使病人丧失正常的生活能力,剥夺人的尊严,而且还可以降低自主活动意识,严重影响老龄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排尿障碍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导尿和留置导尿。

导尿术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同时也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病人的重要护理措施。

近年来,气囊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因气囊导尿管为双腔导尿管中的一个腔直接联系气囊,用水或气充满后大于尿道口,可固定于膀胱内不宜滑脱,从而取消了使用普通导尿管作留置,省去了备皮的工作程序,避免了胶布固定尿管于会阴部使病人不适的感觉,摆脱了固定的胶布易于污染脱落,尿管在尿道中来回滑脱,需要及时更换固定等麻烦。

因此,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在临床上已取代了普通留置导尿管。

本文主要介绍护理工作中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导尿管的选择;润滑剂的选择;放置尿管的长度;插管的方法及尿管拔除方法;留置气囊导尿管引起的并发症:

尿道损伤出血、尿路感染、拔管困难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气囊导尿管尿路感染并发症

在临床的工作中,医务人员在给患者导尿时,都愿意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普通尿管的替代品,它最大的优点是固定性好,不容易滑脱,可避免重复插管而引起感染。

此外,它还具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小等优点。

所以在临床上很受欢迎。

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护理工作不当,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对留置气囊导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综述如下:

1气囊导尿管的使用

1.1导尿管的选择:

以聚四氟乙烯、全聚硅酮、硅胶、乳胶及其合成品为佳,常规选用硅胶导尿管,它与传统的橡胶管相比有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对尿路刺激的优点[1]。

导尿前选择大小适宜的导尿管,并且常规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气囊是否漏气、漏液、有无抽吸不畅等现象[2]。

成年男性一般用F12—F16号,女性用F16—F18号导尿管。

对于初次留置导尿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导尿管,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松弛,导尿时应选择型号较大、官腔较粗的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不宜阻塞[3]。

对于心肌梗塞的病人,应选择细一些的导尿管,以减少插管时的阻力,避免发生阿斯综合症而猝死[4]。

1.2滑润剂的选择:

有人应用自行研制的复方阿米卡星凝胶替代石蜡油作尿管润滑剂,发现这种凝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呈较强的杀菌作用,能有效的杀死导尿时带入的细菌。

其中甘油加强了凝胶的润滑作用,可以避免尿道黏膜损伤,利多卡因有良好的局部止痛作用,留置导尿期间细菌培养阳性病例显著低于单纯石蜡油作润滑剂的常规组[5]。

此外,用黄体酮注射液作润滑剂比单纯石蜡油作润滑剂可明显降低泌尿系刺激,提高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减轻尿道损伤[6]。

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以抑制95%以上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防止细菌和酵母菌粘到导尿管上,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

1.3留置导尿管的长度:

传统置管长度是女性4—6cm,男性20—22cm,导尿管插入长度以“见尿后再插入导尿管长度1—2cm”为标准,按此操作方法,患者容易出现尿道损伤和出血,严重者甚至出现尿道狭窄,其原因在于导尿管插入长度不够,气囊仅是固定在尿道膜部和尿道内口之间。

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为减少患者尿道损伤和出血,徐琴和付沫[7]在进行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术操作时,认为适当增加尿管插入尿道的长度,即见尿后再插入5—10cm为宜,旨在确保气囊完全进入膀胱内,最大程度避免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造成尿道损伤,且患者尿道黏膜损伤小,舒适感好,尿管留置时间长,表明以“见尿后再插入5—10cm”的操作方法更具有优越感。

杨晓霞和赵红光[8]提出:

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与普通导尿管不同点在于插入导尿管见尿流出后继续推进5—6cm。

为保证插管长度准确无误,插管前必须实验性注入气体或液体,准确记录囊泡充盈时所占的长度,然后推进抽出顺利,无漏气、漏水方可使用。

插管长度掌握宁长勿短,在插管所需的长度注入气体或液体后再继续送进1—2cm,若无阻力证明囊泡在膀胱中,然后轻向回拉尿管,感觉无阻力至有阻力,不能拔出为度(禁尿管向回拉后再继续送进),证明气囊已嵌在尿道口。

插管深度=尿道长度+气囊前段管长度+充气(水)后气囊段的长度[9]。

1.4插管方法:

缓速插管法用于老年男性[10],常规消毒戴手套、铺孔巾,同传统导尿法先将16号导尿管插入尿道10cm,用20ml注射器将1%丁卡因10ml自尿管注入尿道,用手紧握尿道口处,以防丁卡因自尿道流出,5分钟后将尿管插入膀胱,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6cm,然后注入15ml注射用水固定气囊,接上一次性尿袋。

缓慢插管刺激较小,符合病人的生理规律,边插管边鼓励安慰病人,使其精神放松,再加1%丁卡因的麻醉作用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的关键,且有研究证明一次插管成功可以减少尿露感染的几率[11]。

1.5气囊注入成分及水量:

气囊内注入气体和液体两种,通过临床观察,囊内注入气体易引起泄漏,致气囊塌瘪起不到固定作用,另外气囊充起后在尿液中上浮与尿道口贴合不严密,易引起漏尿。

囊内注入液体避免了注气的不足。

液体以蒸馏水、无菌注射用水为佳,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属于晶体液,在囊内易形成结晶造成拔管困难[12]。

根据正常人尿道的直径,成年男性常规向水囊注水10—12ml,女性注入15—20ml,注水量过少,使球囊不能充分与尿道口相嵌,易至尿道口溢尿或尿管脱出[2]。

有研究指出[13]气囊内注入液体或气体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或使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管,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漏尿。

孔祥红[14]指出,采用小剂量注水固定较好,每次注水量,男性10—12ml,女性12—15ml,轻拉尿管有阻力即可,小剂量固定可以避免气囊回缩不良。

刘英玲[15]指出,对重度水肿病人,水囊内注水量不易过多,以5—9ml为宜,全身水肿患者,尿道因水肿而狭窄,若常规注入10ml以上,病理情况下,组织肿胀和水囊同时压迫尿管,使尿管更狭窄致导尿失败。

1.6尿管拔除方法:

官文玲[16]指出,将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抽尽后气囊外部会形成皱襞,拔管时皱襞与尿道黏膜产生摩擦,不同程度地损伤尿道黏膜,病人会有疼痛感,有时出现肉眼血尿,如果抽尽液体或气体后,再次向气囊内推注少量液体或气体(0.4—0.5ml),气囊外部皱襞消失,气囊平整,拔管时尿管与尿道黏膜不会产生强烈的摩擦,从而减轻尿道损伤,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注意推的液体或气体不宜过多,否则适得其反。

林惠芳[17]指出,拔管时当发生气囊内液体抽不出,就先稳定病人情绪,对于过度紧张、恐惧引起肌肉紧张者,给予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从尿管内注入1—2ml石蜡油润滑尿管,轻轻旋转牵拉导尿管,抽出囊内液体。

气囊内液体抽不出,先用拇指、食指揉搓导尿管数遍,再用注射器推5ml空气,缓慢抽吸,一般能抽尽原有液体,也可在近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用注射器抽吸。

刘春杰[18]等还指出,气囊内液体不能抽出时,可剪断气囊管道部分活塞,使液体自行溢出,若气囊仍不能恢复,则从气囊通道插入金属导丝,刺破气囊使液体流出,但必须证实气囊肯定在膀胱内方可进行。

当气囊内液体全部抽完后,导尿管留置数小时让气囊恢复原状,并从导尿口处导尿管旁注入石蜡油5ml再慢慢拔出导尿管。

2并发症的防治

2.1尿道损伤出血:

原因主要是由于护士自身因素,操作方法不正确,对泌尿系统解剖特点掌握不够,插管时反复抽插,遇有阻力时用力过猛,导管尚未进入膀胱或见到尿液后未再继续插入6cm就注入生理盐水导致膨胀的气囊损伤后尿道黏膜而出血[1]。

集尿袋固定不妥,尿袋内尿液过多,重力原因导致气囊拉出,尿袋引流管太短,患者翻身时无活动余地或因躁动不安,将气囊导管强行拉出等情况,均可导致尿道口损伤出血。

防治:

在导尿时必须熟悉男性尿道口的弯度,动作轻柔,遇有阻力切忌粗暴,使用气囊导尿时囊管外周多涂些石蜡油,以便插入时保持润滑通畅,当进入膀胱后见有尿液溢出时继续插入6cm后,再向气囊管注入注射用水,对特别躁动的患者,向家属介绍有关留置导管的常识及注意事项,对已有尿道损伤者采用抗炎止血药物。

2.2尿管断入膀胱:

长期留置气囊尿管,气囊处尿盐沉积使尿管被侵蚀、变性、弹性变差,导管质量不过关,强行拔管或病人翻身用力牵拉时,气囊尿管气囊段易折断于后尿道或膀胱内,不可强行拔除,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4]。

2.3尿路感染:

据报道尿路感染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约占医院感染的36%—40%,其中80%—90%的尿路感染与尿管插入有关系,而导尿管引流部分连接不良,引流系统不密闭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19]。

使用改进的气囊导尿管与尿袋连接方法,较以往标准连接方法抗拉效果明显提高,有效地防治了集尿袋接头松脱与漏尿现象。

具体方法是先将气囊导尿管尾端向外翻折0.7—1.0cm,然后再进行连接,待翻折后的导尿管口边缘达基底部时,再将翻折部分推回原状,套上接头基底部止位环[20]。

以往认为,在留置尿管期间,间断膀胱冲洗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因为随冲洗液的流动少量细菌能被冲走,使细菌不宜生长,且抗菌剂或消毒剂对细菌也有一定的作用,可防治泌尿系感染的目的,但临床观察发现,冲洗并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反而可能诱发泌尿系感染。

因为膀胱冲洗液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注入膀胱,灌洗液对膀胱会产生机械性的损伤,膀胱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状态,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即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每天2500—3000ml,增加尿量,起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利于引流的作用。

如必须膀胱冲洗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用输液器输入,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以减少感染。

2.4拔管困难:

原因

(1)气囊导尿管质量差或老化致管腔阻塞。

气囊导尿管的Y型分叉处管腔最细,又有角度,在制作时也极易形成结节,使管腔内壁不光洁,此部位是易发生阻塞的。

气囊导尿管气囊材料质量太差,注入水(气)后,气囊自行封闭,无法将液体吸出来,因此造成拔管困难[9]。

(2)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液体过多,气囊回缩不良。

(3)气囊内液体过少,形成球囊小,稍加牵拉或活动水囊即向外脱出,压迫尿道,尿道充血、水肿、出血、炎症包裹尿管[21]。

(4)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尿垢形成附着于气囊外壁。

(5)未抽尽气囊内水或气,而盲目拔管致尿道痉挛。

(6)护士自身素质:

护士对气囊导尿管理论认识不足,操作不熟练,对注入气囊内水(气)时注意的事项不清,没有牢固掌握尿道的长度,尤其男性尿道解剖特点,使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气囊未进入膀胱或部分气囊仍在尿道内,对留置尿管后护理不当,尿管停留时间过长,对实习生带教不严。

防治:

对气囊阻塞的病人分别采用牵拉、注水、剪断、穿刺的步骤,均能较顺利拔除尿管,剪断位置可在气囊导尿管的Y型分叉处,囊内液体即可自行流出,也可在靠近尿道外口处剪断,有时可直接绕过阻塞部位,囊内液体由于压力作用可自动喷出[21]。

蒋仙兰[22]成功的用膀胱输尿管导管沿气囊通道置入达气囊,将囊内液体由尿管引出,从根本上解决了内容物不能排除所致的拔管困难。

马宁[23]对气囊留置导尿管导尿拔管困难的患者采用了液体石蜡膀胱灌注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选用30度左右的生理盐水500—1000ml反复冲洗膀胱后,由尿管注入液体石蜡30—50ml,消毒尿道口及外露尿管,按无菌操作法将外露尿管向膀胱内推入少许,并左右转动,使尿管前端气囊外壁起到充分润滑作用,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用适宜的语言指导患者配合,一边轻轻拔除尿管。

对长期留置尿管者应于7—10天更换导尿管一次,如果病情许可嘱病人多饮水,少喝浓茶,以免尿液浓缩,尿垢形成[17]。

另外,实习生操作之前,应对所操作的内容进行预习,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困难应及时主动请教老师,对留置尿管后,带教老师必须进行检查,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广大护理工作者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应熟练的掌握气囊导尿管的使用,防治并发症的发生,规范操作,精心护理,尽量减少留置导尿对病人造成的痛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芝.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与预防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

70-71.

[2]陈雪芹,李桂花.留置气囊导尿管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0(7):

57.

[3]鉴秀萍,郑捷,杨娇娇.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9(9):

261-262.

[4]方秀莲.气囊尿管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1(6):

50.

[5]李文新.留置气囊导尿管伴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7,2(7):

230.

[6]朱悦萍,姜文美,吴金华等.黄体酮注射液作为润滑剂在留置导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

(2):

221-222.

[7]徐琴,付沫.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2014,4,11(12):

105-109.

[8]杨晓霞,赵红光.临床尿道护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9]付小燕.留置尿管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

90-92.

[10]刘丽敏.缓慢插管适用于老年男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1(5):

52-53.

[11]田志芬.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护理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3,9(26):

639-640.

[12]孙延皊.留置导尿的护理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6):

4524-4526.

[13]倪兴梅.留置导尿的临床护理研究现状[J].黑龙江医药,2012,25(4):

655—658.

[14]孔祥红.留置气囊导尿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2,3(19):

276-277.

[15]刘英玲.重度水肿患者导尿水囊注水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

694.

[16]官文玲.改良拔尿管法在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拔除尿管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5):

120-121.

[17]林惠芳.气囊导尿管拔除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7,2(8):

614.

[18]刘春杰,刘春荣.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临床护理[J].护理研究,2013,4,7(4):

158.

[19]石丽琴.留置导尿管患者护理中的循证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

92-93.

[20]苏仁芳,等.集尿袋两种更换时间的效果对比观察[J].护理研究,2012,5,19(13):

127-129.

[21]廖月荣,梁金梅,黄斌红.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2,10(9):

365-366.

[22]蒋仙兰.用膀胱输尿管导管处理气囊导尿管拔除困难1例[J].中华护理杂志,2008,38(3):

215.

[23]马宁.提高留置导尿患者舒适感的护理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

115-117.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