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368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docx

清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

清远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内容预览:

★机密?

启用前

2019年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时,试题卷和答题卡都要上交。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4.答题可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不能用铅笔或红色字迹的笔。

一、基础(28分)

(一)(1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名句(每题2分,共10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北朝民歌《木兰诗》)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崔颢《黄鹤楼》)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5)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

2.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以其境过清

B.欲穷其林/而乐亦无穷也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已而之细柳营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手熟尔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3~5题。

(7分)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①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

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②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

它们仍是□□(jùnyì)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

小小的燕子,□□(hàomǎng)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

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

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

(1)□□(jùnyì)

(2)□□(hàomǎng)

4.根据文意填入文段①②处的词语分别是、。

(2分)

5.请用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写一个描写秋天夜晚景色的句子。

(50个字左右。

不能照抄原文)(3分)

皎洁微风薄纱

答:

(三)根据要求完成第6~8题。

(7分)

2019年5月1日起,“酒后驾驶机动车”作为“危险驾驶罪”已被列入刑法,为了让大家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组织一次以“杜绝酒驾”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6.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对联式的宣传标语。

(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对称)(2分)

答:

7.请你写出“酒驾”的危害,至少两点。

(2分)

答:

8.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酒驾”的危害,请你设计两种宣传的方式。

(3分)

答: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22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9.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若夫霪雨霏霏(代词,那)B.去国怀乡(前往)

C.把酒临风(举)D.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

11.细读第1、2段,在文中各找出最能体现登楼者在阴雨天“感极而悲”和在春和景明天气下“其喜洋洋”的两个四字短语。

(2分)

(1)体现登楼者在阴雨天“感极而悲”的两个短语是、;

(2)体现登楼者在春和景明天气下“其喜洋洋”的两个短语是、。

12.纵观《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在前面几个段落进行叙述、描写、抒情的基础上,最后一个自然段发表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议论。

请思考回答:

(1)结尾段的议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巧妙构思?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3分)

答:

(1);

(2)。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世上没有傻问题

卡尔?

萨根

除了儿童之外(他们还不懂得是不是该问一些重要的问题),我们没有谁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想:

为什么自然是这个样子?

宇宙是怎么来的,它是否一直那样存在?

如果时间某一天会倒流,结果将会出现在原因之前吗?

是否存在人们认识的极限?

甚至有些儿童,我遇到了那么几个,想知道黑洞是什么样子,物质的最小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不是将来,为什么有宇宙。

时不时的,我会非常幸运地给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讲课。

其中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尽管好奇的倾向多一点,怀疑主义的倾向少一点。

他们很好奇,爱动脑筋,引起思考的、有洞察力的问题滔滔不绝。

他们显示出极大的积极性。

我被问一些连续的问题。

他们从没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

但是当我和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交谈时,我发现情况不同了。

他们记住了“事实”,但总的来说,发现的喜悦,事实背后的灵魂,已经离开了他们。

他们失去了大部分好奇心,仅获得了很少一点怀疑主义。

他们担心提出“傻瓜”问题;他们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他们不提连续的问题;在教室里他们不时斜着眼瞥一下,判断他们的同学是否赞同;他们上课时把带来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他们偷偷地检查,等待着轮到他们,却疏忽了这时他的同学们正在集中讨论什么问题。

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它不仅是青春期的问题。

我猜测它部分是因为来自同学的不许杰出的压力(除了在体育运动中),部分是因为社会教给人们的短期满足,部分是由于一种印象即科学和数学不会使你能买一辆跑车,部分是因为对学生的期望太低,部分是因为理智地讨论科学和技术——甚至学习本身——很少有回报或榜样。

那些少数仍然保持兴趣的孩子被贬低为“傻子”“小丑”或“书呆子”。

但是还有些别的原因:

我发现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

为什么月亮是圆的?

孩子也许会问。

为什么草是绿的?

梦是什么?

你能挖多深的洞?

世界的生日是哪一天?

为什么我们有脚趾头?

大多数老师和家长以生气或嘲弄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或者迅速地转到别的东西上面:

“你希望月亮什么样,方的?

”孩子们不久便认识到这种问题惹恼了大人。

再有几次像这样的经历,就又有一个孩子离开了科学。

为什么成年人在不到六岁的孩子面前要装做无所不知?

我感到实在难以理解。

承认我们不知道某些东西又怎么了?

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脆弱吗?

而且,这其中有许多是科学领域中的深奥问题,有几个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月亮是圆的与重力是一种将物体拉向任何世界的中心的向心力及岩石的强度有关。

草是绿的因为它含有叶绿素,当然——我们都在高中的时候被灌输过这个答案——但是为什么植物含有叶绿素?

这看起来很愚蠢,因为太阳输出的峰值能量是在光谱的黄色和绿色部分。

但是我们对于草为什么是绿的仍有某些东西不清楚。

有许多更好的回应可以不使孩子觉得他们问深奥的问题是一个大错误。

如果我们对答案有想法,我们可以试着解释。

即使是一次不完全的尝试也会起到消除疑虑和鼓励的作用。

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我们可以查百科全书。

如果我们没有百科全书,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

或者我们可以说:

“我不知道答案,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

也许等你长大的时候,你会成为第一个发现答案的人。

”有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

但是每个问题都表明他渴望理解这个世界。

这绝不是傻瓜式的问题。

聪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

他们需要得到照顾、呵护和鼓励。

但是仅仅鼓励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给他们关键的进行思考的工具。

13.细读全文,概括作者在本文提出的主要观点(60字以内)。

(4分)

答:

14.联系上下文,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他们记住了“事实”,但总的来说,发现的喜悦,事实背后的灵魂,已经离开了他们。

请你解读这个句子的深层含义。

(4分)

答:

15.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儿童或同学提出的“傻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谈谈你的观点。

(3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导读]:

1949年,余光中随父母去香港,后又去了台湾,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大陆与台湾断绝交往。

一直到1992年,作者才有机会回大陆造访。

余光中写这篇散文的时候,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①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②。

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节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注释]①裾,指裙子,裾边是裙子的边脚。

②“一打少年听雨”三句语意出自南宋词人蒋捷词《虞美人?

听雨》。

16.选文第一段开头划横线句子运用了多个叠音词来写雨,这有什么作用呢?

(3分)

答:

17.第二段加点的几个词“楼上,江上,庙里”是有所指代的,请你联系上下文,写出它所指代的是作者人生的哪几个阶段?

(3分)

答:

18.细读第一段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5分)

(1)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从大陆吹向海岛“弥天卷来”的大寒流比作;

(2)句中的“孺慕之情”是什么感情?

答:

19.第二段描写在岛上“听雨”,作者为什么说“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4分)

答:

(四)文学名著阅读(6分)

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

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

徐晃当先,大叫:

“曹操欲劫驾何往!

”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

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

“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

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行军从事满宠曰:

“主公勿虑。

某向与徐晃有一面之交,今晚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管教他倾心来降。

”操欣然遣之。

是夜满宠扮作小卒,混入彼军队中,偷至徐晃帐前,只见晃秉烛被甲而坐。

宠突至其前,揖曰:

“故人别来无恙乎!

”徐晃惊起,熟视之曰:

“子非山阳满伯宁耶!

何以至此?

”宠曰:

“某现为曹将军从事。

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

”晃乃延之坐,问其来意。

宠曰:

“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韩之徒?

曹将军当世英雄,其好贤礼士,天下所知也;今日阵前,见公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遣宠来奉邀。

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晃沉吟良久,乃喟然叹曰:

“吾固知奉、暹非立业之人,奈从之久矣,不忍相舍。

”宠曰:

“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晃起谢曰:

“愿从公言。

”宠曰:

“何不就杀奉、暹而去,以为进见之礼?

”晃曰:

“以臣弑主,大不义也。

吾决不为。

”宠曰:

“公真义士也!

”晃遂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

早有人报知杨奉。

奉大怒,自引千骑来追,大叫:

“徐晃反贼休走!

”正追赶间,忽然一声炮响,山上山下,火把齐明,伏军四出,曹操亲自引军当先,大喝:

“我在此等候多时。

休教走脱!

”杨奉大惊,急待回军,早被曹兵围住。

恰好韩暹引兵来救,两军混战,杨奉走脱。

曹操趁彼军乱,乘势攻击,两家军士大半多降。

杨奉、韩暹势孤,引败兵投袁术去了。

曹操收军回营,满宠引徐晃入见。

操大喜,厚待之。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20.徐晃被满宠说服,终于“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神情、动作”变化过程,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些表示“神情、动作”变化过程的词语。

(2分)

答:

21.满宠赞颂徐晃是“真义士”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22.请你就曹操招降并且厚待徐晃一事,作简要评价。

(2分)

答:

三、作文(50分)

23.根据下面要求作文。

行船有顺流和逆流,人生亦有顺境和逆境。

遇上顺境,是人生之幸;但若随波逐流,不思进取,则顺境变逆境。

若能敢于逆水行舟——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则逆境会转化为顺境。

请以“顺流逆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③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少于500字。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为线索,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3分)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分)

答:

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分)

答:

(1);

(2)。

2019年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就可酌情给分;给分的前提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有错别字或表达不准确、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2.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10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每小题2分,每空1分,如该空有错漏字即不得分)

24AC(各2分)(A过:

犯错误/过:

过于C之:

助词:

的/之:

动词:

到,去,往)

32

(1)隽逸

(2)浩莽(每词1分,错漏一个字该空不给分)

42金光灿烂晶莹(每词1分,错漏一个字该空不给分)

53示例:

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亮高挂天空,田野上笼着一层薄纱似的轻雾,微风轻吹,送来稻花的清香。

(用上3个词、秋天夜晚、语言通顺各占1分)

62示例:

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

(对联句式1分,内容1分)

72示例:

酒驾具有严重的危险性;酒驾严重漠视他人生命;酒驾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列出两种同时通顺即可满分)

83示例:

(1)印发宣传手册。

(2)开展“杜绝酒驾”主题演讲。

(3)举办“酒驾”事故图片展等宣传活动。

(只提一种方式给1分,二种方式给2分。

语句通顺占1分)

92B

103在朝廷做高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就为他的国君担忧。

(得分点:

“则”、“其”各1分,句子意思正确、通顺1分)

112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每一小题对两个才能得1分。

123

(1)卒章显志(点明主旨)(1分)

(2)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2分)

134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并回答孩子提出的疑问;同时必须给他们进行思考的工具。

(两方

面的观点各2分,只答课文题目的给1分)

144只想知道答案,不想探究过程,失去了浓厚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也可能湮灭了创造的灵性。

(能答出加点句子意思的可给满分,若只答前两句给1分)

153示例:

(1)、好奇心是求知的起点,应该保护和鼓励儿童提出疑问。

(2)、怀疑是创造的种子,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要为培育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环境。

(正反两面的观点均可酌情给分)

163使用多个叠音词写雨,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2分)也使情和景的交融更形象化。

(1分)

173少年、中年、老年(各1分)

185她(祖国、母亲)的裾边;(2分)“孺慕之情”是指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3分)

194一是指离开祖国大陆的时间长,家乡、亲人的印象迷离;(2分)二是思念之情更像雨丝般绵长迷蒙(也隐含对祖国大陆和台湾何时能统一的迷思)(2分)

202惊起、熟视、延之坐、沉吟良久、起谢。

(写出两个可得1分,写出三个可得2分。

212是因为徐晃决不做“以臣弑主”的事。

222表现了曹操胸怀远大志向;有识才之能,好贤礼士之德。

(两点各1分)

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分)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9-15分)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分)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l-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1.1.无标题扣2分。

2.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附加题答案

题号分值答案及评分标准

13行春杭州西湖(各1分)

23示例: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内容正确2分,语言生动1分)

34

(1)最爱湖东行不足;

(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

(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