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74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docx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译文

一、AWorkingCommunity

工作社区艾伦.戈德曼

1、我有一个朋友,她属于医务人员这个社区。

虽然印在她信签上的地址还是她的家庭地址,她的社区身份却来自她所从事的医务工作。

2、另外一个朋友是电脑社区成员。

尽管这个行业是我们经济中的一个新部门,他还是在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3、其他的朋友或熟人有学术社区的,有商业社区的,也有新闻社区的。

4、虽然你在任何一张地图上都找不到这些社区,但是我们却明确地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社区。

5.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没有谁一出生就属于这些社区,也不是后来我们搬了进来。

这些身份是我们随身携带的,没有人可以拿出文件证明我们是这个或那个群体的会员卡持有者。

然而,不知不觉中人们的身份更倾向于各自所从事的工作,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由家庭住址来界定。

6.过去大多数彼邻而居的美国人彼此是同一个街区、教区、校区的成员。

今天的词典依然首先从地理的角度来定义社区,称之为“一个由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组成的群体”。

7.然而,如今的情况是居住和工作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人极少,对更多的人来说家成了一个仅仅用来睡觉的地方。

我们的居住地被叫做“近郊居住区”,由于没有了孩子像过去那样起到沟通邻里关系的作用,许多人感到要叫出跟我们同住一条街的所有人的名字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8.这不是说我们今天被分得更开了,而是好多人已经部分的友谊和大部分的日常社交生活从家里转移到了办文室。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去工作,工作的地方就变成了我们的街区。

9.50年代的下午茶成了80年代的喝咖啡的工间休息。

工作地的饮水冷却机、大厅、电梯、停车场是新社区的后院篱笆墙。

天天和我们共进午餐的人是给我们的母亲动手术的医生、孩子的数学老师、管道工、汽车修理工等。

10、人们曾经在杂货店的超市里可能是陌生人,但是却极可能在公司大厅的咖啡间里相识。

我们谈论一些人物,从街头办文室的老板,到运输部中的疯女人,到营销部的情人们。

难怪当研究者问及美国人关于工作他们最喜欢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和同事悠闲自在地闲扯”,当询问在家里做全职母亲的年轻妇女对工作最怀念什么时,她们说是工作中所接触过的人。

11.不是所有的住宅区都是空的,也不是所有的工作单位都是友好的。

多数人在这些环境里都曾有过复杂的经历。

然而,最近一位女性朋友告诉我她对工作单位里的人的了解程度要胜于对同一街区人的了解程度。

我们不仅把社区的概念从住宅区搬进了办公楼,上班时身上所佩戴的标志也把我们和异国他乡的人们和公.司员工联系在一起。

我们假设自己和其他的教师、护士、城市规划者有着某些共同点。

12这有点像最初移民来到美国的我们的祖辈们的经历,许多人来到这里后把自己原来的国籍当成一个社区,所以有意大利人社区、爱尔兰人社区、波兰社区等。

他们不断寻找并设想自己与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们有着亲密的联系。

我们把这种体验提升了一步。

像用工作单位取代居住地一样,我们用专业身份取代了种族身份。

这种社区的完全重组在流动作业的行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那些在不同城市变换工作的人似乎把自己的身份植根于他们的行业中。

在这个充满专业人士的时代,他们不得不费尽周折去寻找有共同语言的人。

13.我并不认为这种社区概念的变迁会造成大面积的混乱,这种对联系和共同理想的不断追寻充满了人性。

但我对我们不断变化的身份确实感到不安。

身份意识的天平似乎已经日渐倾斜到工作决定身份这边。

14.如果办公室真的彻底变成我们的社区,如果我们的所从事的行业真的彻底变成我们的种族印记,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和工作区分开来呢?

自我价值并不是只有在市场环境中得到体现的。

但是在这些新的社区中,如果不先说明我们是从事哪行哪业的,就越来越难以说清楚我们究竟是谁。

人类发展之巅

乔治.穆萨

不管是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所处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完全有别于从前的时代。

人类最终要么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么彻底崩溃,这完全取决于我们未来几十年内的所做作为。

21世纪多少令人感到失望。

因为预言家预言的好多东西都没有实现。

比如,飞行汽车、太空移民、每周15小时工作制;杂活有机器人作来干(除非它们能组织造反);疾病成为了过去,只出现在孩子们的历史书里。

在“家居货栈”购物中心还可以买到袖珍核聚变反应器。

即便是那些反乌托邦的人也曾断言技术和社会结构的极大变迁会令当今社会望尘莫及。

但是,透过那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和那些叫人耳目一新的小发明来审视这个时代,你就会明白新世纪正在朝着成为人类历史中最精彩的阶段迈进。

由工业革命引发的三大转变已发展到了极限。

人口经过几个世纪依赖超指数方式的增长也趋于稳定。

从目前的趋势看,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数量会维持在90亿的水平。

同时,极度贫困人口在总人口总所占的百分比和绝对人数都正在逐步降低。

假如中国和印度继续以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到2050年,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就会达到瑞士人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

印度人也会达到目前的以色列人的收入水平。

但是,伴随着人口和财富的增加,人类也逐步逼近了这个星球环境承载的极限。

我们目前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经是大海和陆地可吸收量的三倍;气象学家认为本世纪中叶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就会显现。

全世界的森林和渔业资源按目前的开采和捕捞速度计算会枯竭的更快。

这三大并行又相互交织的转变——人口、经济、环境,将是未来的历史学家回过头审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不得不关注的。

它们正改变着从地缘政治学到家庭结构的一切事物。

这种改变的范围之广,牵涉面之多,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正如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W.O.威尔逊所言,我们即将通过一个“瓶颈”——一个自然资源和人类创造力都面临巨大考验的时期。

这种趋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得到。

许多人都有在自己家乡迷路的经历,原因是它的建设步伐太快。

但是随着家庭数量的减少,这种步伐又开始减慢。

更多的孩子不仅没有兄弟姊妹,也没有婶婶、叔叔、舅舅、舅妈、也没有堂兄妹和表姊妹(有人为此感伤,但是,真正要使人口增长速度稳定下来的另一途径只能是死亡率的增加)。

中国商品塞满了沃尔玛的货架,印度人负责处理客户服务电话业务。

另一方面,更多的亚洲人在购买西方的产品。

全球变暖是春天的花儿比50年前提前了一个星期开放。

餐馆开始提供与从前不一样的鱼类,因为以前常见的鱼种已经捕捞干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今时代,有助于把林林总总的问题都纳入进我们的视野。

其中许多问题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带来的。

随着增长的逐渐放慢,人类将有机会让这些问题成为历史。

穿过瓶颈也许很艰难,但是一旦穿过了,也就柳暗花明了。

我们正在经历是变迁决定了挑战的范围。

科学家至少可以预测到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球上的又多少人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以及这些情况将于何时开始。

到本世纪后半叶之前,人类将步入一个平衡的时期。

到那时,目前靠生产力、资源、人口三者共同推动的经济增长将不复存在。

经济增长完全源自生产力——这样经济和环境的矛盾将得以缓解,新的挑战将取代旧的挑战。

在当下正处在社会转型前沿的国家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迹象。

就像欧洲和日本对养老金的担心一样,美国国内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争论正是社会为经济增长寻找出路的体现。

在公众看来,人口学家都是际遇沉浮的。

30年前,大家所焦虑的不正是人口爆炸问题吗?

保罗.埃里克的著作《人口爆炸》在那时成了畅销书。

查尔顿.赫斯顿主演的电影《超世纪谋杀案》戏剧性地描绘了人类的未来——人将会被像积木一样垒起来考吃一种四四方方、像豆腐又不是豆腐的东西过活。

但是今年来一些国家出现人口增长现象也已为人们所熟知,这也是被新保守派预言过的,尼古拉斯.埃博斯特及是其中的一员。

赫斯顿的另一部电影《最好一个人》算得上是他们担心的一个缩影。

人类在这部电影中退化成了什么都不是的东西。

究竟人类会怎么样?

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

主流的人口学家并没有在这两种观点之间来回走极端。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家庭数量比预计的减少得快,但是,《科学美国人》在1974年专刊上发表的预测数很大程度上还是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事实上,《超世纪谋杀案》和《最后一个人》都有各自有理的地方。

人类的绝对数量仍在增长。

过去为了避免马尔萨斯人口噩梦而取得的成功不能保证未来人口数量的永不膨胀。

然而,增长速度的减缓也成了一种担心。

从历史上看,一个社会在经历了停滞和人口负增长后迎来的常常是失败。

另有一部分人口学家对主流人口学家们提出的挑战一笑置之。

他们自信地认为很多问题会得到解决,却没有采取多少实际行动证明这一点。

一旦抛开思想意识上的一团,一个整体的行动纲领就呈现了出来。

当然,这完全算不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唯一手段,但是这可以作为讨论的起点。

这项计划要时刻考虑到的一个主题是“经济发展不一定就是环境的敌人,或环境不一定就是经济发展的敌人.”传统的观点没有把经济与环境放到一起来考虑。

人们最为关注的经济统计结果,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是没有把能源消耗纳入其中的。

这样的统计本质上是对现金流量的统计,而不是资产负债表的统计。

如果你砍伐了一片森林,尽管是毁掉了一笔可以带来稳定收入的资产,,国内生产总值却来了个陡增。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噩梦为自己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费用里面很少包括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成本。

某些人总觉得有人会支付我们的账单——这里的某些人还是指我们自己。

据估计,平均每个美国纳税人每年要拿2000美金来补贴农耕、驾车、采矿以及其他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扭曲的市场不会激励消费者和生产者来消除这些损害。

环保主义者则在不经意间做了帮凶,因为他们只顾强调大自然无价的珍贵性。

这虽然是很有意义的,但对解决当前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却爱莫能助。

围绕着《濒危物种法案》不同利益鼓吹者各唱各的调就是一个形象的例子。

环保主义者把花斑猫头鹰的生存危机怪罪于伐木工;伐木工把自己的失业怪罪于鸟类保护狂。

其实,双方都是不可持续性森林开发的受害者。

近年来,经济学家和环境科学家联手对大自然的价值标出了价格。

这项工作直观的告诉人类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大自然,并不是因为用金钱来给其标价就贬低了它的价值。

今年年初出版的《新世纪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也证明了大自然所提供给人类的服务的重要性。

从自然授粉到水的净化,如果大自然拒绝干这些活,人类便更需付出巨大代价。

在报告所划分出的24个大类服务中,评估小组发现有15类的使用速度超过了其更新的速度。

如果我们恰当地计算环境成本,那么对自然有益的人类行为对整体经济乃至个体经济也都变得有益了。

例如,渔民在按可持续的方案捕鱼,他们的利润便可实现最大化。

捕鱼量一旦超过可持续发展这个标尺,未来的收成和利润都将大打折扣。

可以这么说,人类在生活中不能随心所欲。

有时社会必须考订立协定来达到双赢,我们的社会才仅仅开始尝试着这样去做。

如果决策者们能过建立正确的理论框架,那么通过执行无数平凡小事的决议,未来的人类社会就有了保障。

这些决议包括人们被允许生多少孩子、在哪里才能放牛、怎么隔离彼此的房屋等。

其实就是通过这些平凡小事我们取得了最深远的进步。

一个社会富裕的标志不是电脑和数字影碟机(这些玩意儿现在即使在落后的地方都能找到),而是排污管道

柔软的床榻、人身和经济上的安全感。

如果科学技术能把这些现代意义上的好处带给所有的人,其成就远比建造太空殖民地更加可观。

二、TheRootsOfMyAmbition

我的抱负之源罗素.贝克

1、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做轻易放弃的人。

2、虽然她已离天人世,我母亲却依旧在我的脑子里大声嚷嚷,有时天还未破晓她就催我起床,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情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轻易放弃的人。

3我一辈子都在听她讲这句话。

而今躺在床上,在黑暗中睁开睡眼,我就能感觉到她和那个一无是处,游手好闲的人对歭的那股凶劲儿,那个人就在我心中,他宁可缩回被窝继续睡觉,她不愿意抓住新的美好的一天。

4、我在心里默默地抗议:

我不再是个孩子,我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有权晚点起床。

5、罗素,你完全没有进取心了,只想当个无所事事的懒汉。

6、自从我还是穿着短裤整天乱跑的小男孩起她就用这种战场上的喊叫来鞭策我。

7、你一定得弄出个名堂来!

8、绝不要轻易放弃的人!

9、伙伴,得有点儿抱负吧

10、在我心目中这个世界上真的文明人嘲笑物质主义者和追名逐利的人。

这种人饱读哲学大师和社会批评家的著作,他认为花费整个生命去追求金钱、权力、名誉是粗俗而不值的……

11、母亲还对我说:

“有时你的行业显得自己还不如能置你于死地的那点火药或一粒子弹值钱。

12、自从外公死后母亲一直过着艰辛的生活,除了一大堆债务外公啥也没有留下。

家里的房子成了别人的。

孩子们四散各处。

我那染上夺命结核病的外婆患了自杀抑郁症被送入医院。

刚上大学的母亲不得不辍学去找工作。

13、后来母亲在结婚后5年内生下连我在内3个孩子。

但是,1930年我爸爸离开了人世,母亲一贫如洗,不得不将最小的孩子奥德丽送给别人收养。

也许母亲做过的最勇敢的事就是让我叔叔汤姆和婶婶葛黛收养了10个月大的奥德丽。

叔叔汤姆是爸爸的亲兄弟,他在铁路上有一份好工作,能够给奥德丽舒适的生活。

14、母亲带着我和另一个妹妹直奔新泽西州暂时寄居在她哥哥阿伦家里,成了投奔我那好舅舅的穷亲戚。

母亲后来总算在一家洗衣店找到了一份周薪10美元,修补杂货商穿用的工作服的工作。

15、假如我现在是总统或者是富有的商人,妈妈应该会更满意的。

虽然母亲很爱我,但她并没有欺骗自己。

在我高中毕业之时,她就意识到了我缺少那种日进斗金或博取群众爱戴的能力。

从那以后她就开始把我往写作的道路上推。

16、母亲的家族有从事写作的传统。

从她的外公开始似乎就有一种语言基因代代相传。

她的外公是一位教师,他的女儿露利是诗人,儿子查理后来成了《巴尔的摩先驱报》的通讯员。

在世纪之交,南方还没有从因为内战而大伤气的状态下恢复过来,写作在当时是一条谋生之路。

17、最充分的证据要数我母亲的一位表兄艾德文。

他是《纽约时代周刊》的执行主编。

他曾经遍游欧洲,这证明文字可以将你带到那些远离弗吉尼亚边远山区无比美好的地方,令你的亲戚惊讶而又嫉妒。

母亲常以艾德文为例,告诉我一个不是很有才气的男人能走多远。

18、艾德文并不比任何一个孩子聪明,看看他今天已经在哪了?

母亲总是这样遍又一遍地对我说,以至于我长大以后认为艾德文·詹姆士不过是碰上了好运气的平庸之辈。

也许母亲也是那样看待他的,但她的话中应该有更深的含意。

她是在告诉我不需要很聪明就能达到艾德文的高度,通往顶峰的路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19、当母亲看到我或多或少有些语言天赋的时候,她就开始努力要让这种天赋成长发挥出来,虽然家里穷得叮当响,她还是狠下心来给我订购了售价为39美分的月刊《世界最伟大的文学》

20、我很仰慕那些伟大的作家,但读起来使我最快乐的是报纸。

我如饥似渴地读着报纸上关于犯罪、恐怖事件和发生在遥远他乡的骇人听闻的杀戮。

关于那些死在电梯上的杀手的报道令我入迷,我甚至对死刑犯订的最后一顿快餐都特别留心。

21、.1947年,我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时到了解到《巴尔的摩太阳报》需要招募一名治安记者。

另外有两三个霍普金斯的同班同学也在争取这个职位,为什么最后我被录用了是谜。

这份工作的薪水是30美金一星期。

当我在母亲面前抱怨这样的待遇对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种耻辱的时候,她拒绝给我同情。

22、假如你在这个职位上好好干,她说,也许你是会有所作为的,到那时他们就不得不给你涨工资了

23、7年之后,我被《巴尔的摩太阳报》任命为驻白宫记者。

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成为驻白宫记者被看成是离上天只有一步之遥。

那时我29岁,踌躇满志。

我回有对母亲讲自己晋升的事想看到她高兴。

但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

24、嗯,罗素啊,母亲说,假如你把白宫记者当好了,你会有所作为的。

25、进取、进取、再进取,这是母亲给我设定的方向。

小小的进步是不足以自我满足的。

那些因成功而沾沾自喜停下来欣赏自己的人是不会持久的。

即使你已经到达顶峰,你也最好不要放松。

爬得越高,摔得越痛,是母亲的至理名言。

26、在我从事报业的头几年,我就不怀着幼稚的要报复地表兄艾德文的怪念头。

假如我能成为非常杰出的记者,让《纽约时代周刊》在不知道我和艾德文关系的情况下雇用我,这难道不是件快乐无比的事情吗?

如果艾德文将我请到他那宽敞的办公室,对我说:

年轻人,能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吗?

我是你的穷表妹露西·伊丽莎白·罗宾逊唯一的儿子。

这回答是多么绝妙的复仇啊。

27、后来我的这种不着边际的少年狂想果真变成了现实。

《纽约时代周刊》真的派人敲开了我的家门,尽管在我到达时,艾德文表兄已经有事离开了,美国新闻界还是给予了我一个炫丽的奖励—做《纽约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

28、那不是新闻报导专栏,而是一个用不同文学体裁评论新闻的专栏,如散文、讽刺、夸张的模仿、有时甚至是小说。

这一切证明母亲早就看出是这块料并引导我走文学之路是完全正确的。

29、我负责的专栏后来赢得了它该得到的所有奖项,包括1979年的普利策奖,但母亲却不得而知。

她在前一年患了脑瘫住进疗养院,她从此与生活没有了接触。

30、我只能去想象她得知我获得普利策奖的消息时的反应。

她肯定又会说:

好样的,伙计,这证明了只要你下定决心,埋头苦干,某一天你一定能有所成就。

31、母亲一直宣扬而且我一直遵循的价值观终于开始遭到攻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开始分化。

那些承认自己想要获得成功的人被鄙视为在“激烈竞争”的凡尘中愚蠢地浪费生命的物质主义者。

“进取精神”这个词开始从我们的语言中消失。

32、我也努力按新时代的标准行事,决心不再像母亲逼迫我那样逼迫自己的孩子们,不再用那些陈腐的苛求非要他们大有作为。

33、新时代崇尚关系和自我满足,崇尚消极的东方哲学要人安于现状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我来说显得荒谬,但是我也得承认也许母亲已经将我变成一个粗俗的物质主义者(她的信条中的一个缺陷就是对金钱和地位的强调),我在新时代一直对自己怀着异教徒般的怀疑。

34、当意识到自己未能使孩子们充满抱负的时候,我心碎了。

一天晚上在用餐的时候,我听到自己大声吼道:

“你们难道就不想有任何作为吗?

35、孩子们满脸疑惑:

有所作为?

这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奇怪的字眼啊。

我能够清楚地分辨他们想法:

这不是爸爸的吼叫,是他饭前喝下的马提尼酒在作怪。

36、其实不是杜松子酒在吼,是我的母亲在吼。

酒只是借给了我勇气向他们宣布那个想法。

是的,上帝可以作证,我一直相信成功,一直相信如果没有辛勤的劳动和严格的自律,一个人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也不配有成就。

37、事实最后证明,那些曾使我感到黯淡无望的成绩单并没有预示我的孩子们一败涂地,而预示了他们拒绝平庸,这令我应该感到欣慰。

而今他们都已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彼此都怀着好感,家庭团聚时过得非常愉快。

38、家庭就是如此,我们在自己身上承传去世的老一辈,并将他们传给自己将来四散在各地的后代,让已经去世安息在教堂墓地的人们很久以后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39、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做轻易放弃的人。

40、.我的天啊!

我听见我的母亲还在说。

四代之间

乔伊斯.梅纳尔德

母亲上星期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快要去世了。

外婆患了胰腺癌,本可以通过手术延缓死亡日期的到来,但她却拒绝了。

她吃不下东西,并发出血和黄疸。

“我总是以为自己与众不同而骄傲,”她告诉我妈妈,“现在的我仍然与众不同,我的皮肤是黄色的。

妈妈电话了一边说这些,一边哭起来。

一时间似乎我成了母亲。

我从理性的角度提醒她:

“外婆已是87岁高龄的人了,她已经度过了自己完满的一生。

而且她所有的机能都完好,任何一个了解她的人都不愿意看到她失去这些机能。

最近妈妈在疗养院的抽屉里发现了外婆怕记不住,用来提醒自己的字条,上面写着:

“乔伊斯的丈夫叫史蒂夫,他们的女儿叫奥德丽。

”在过去的几年里,外婆已经没有力气做饭或收拾花园,她便开始说她已经活够了。

外婆于1892年出生在俄罗斯,是一个显赫的犹太人家中的长女。

但是家业的兴旺并不持久。

她告诉我们犹太人惨遭屠杀,她在12岁那年被哥萨克人强奸。

那以后不久,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在那里他遇见了我的外公。

她和外公生活的中心就是儿女,小时候我最爱听的故事就是外观在自己经营的杂货店里打开一袋又一袋的杰克牌糖衣爆米花,在里面寻找我妈妈渴望得到的马口铁玩具,尽管他们经济不太宽裕,我的外婆还是设法让妈妈学习了演讲艺术和钢琴,并且承诺一定要让她上大学。

妈妈在大学与金发碧眼,不是犹太人的我爸爸相识。

爸爸寄给妈妈的求爱信,外婆总是打开看完后就藏起来。

妈妈告诉外公和外婆说,她此生要嫁的人非爸爸莫属,外婆就说如果妈妈执意而为,她会杀了妈妈。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我的外婆曾经用牙齿就能咬开巴西坚果,当一辆因出事故抛锚在路上的车不得不被移开时,她一个人就能把它推开。

这些都是我后来听说的。

从我记事起,自我认识她25年来,在她口中死亡就好像是随时都会来到的事。

她曾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她的遗产以及那件珍贵的羊毛外套该给怎么分配。

每逢我们一年一度去温尼伯格探望她之后要分别时,她都会流着眼泪说她再也见不到我们了。

每当有与她同辈的亲戚和很多比她年轻的人(通常都是由她带大的)去世的时候,我就会看到她坚持制作乳酪炸饼,选购物美价廉的东西,不遗余力地侍弄那些我见过的最健康的植物。

外公死后,外婆更是为孩子们活着。

她来看我们的时候,我就会将日记本藏起来。

她完全不理解对隐私的愿望,容不得母亲不带上她就一个人出门。

外婆的这种占有欲是最让妈妈生气的(但每当妈妈想到她欠自己母亲很多时,她又内疚万分)。

我悄悄的怨恨我妈,作为孝女,不该那样。

我——一个在外婆面前曾经表现乖巧的外孙女,给她唱歌,跳舞,时常亲吻她,给她展示优秀的考试成绩——开始停止给她写信,也不再去看望她。

当我听说外婆就要离开我们了,我意识到自己想去温尼伯格在探望她一次。

我告诉自己这主要是想让我妈妈高兴(有些规则是不能恣意破坏的)。

与此同时,我打算给外婆献上一份绝好的杰作:

我那个外婆从未见过的我的黑眼珠、黑皮肤、黑头发的小女儿。

去温尼伯格探望外婆前,像我自己过去总是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一样,我为你女儿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

我怕奥德丽会哭,口袋里装满了动物形状的糖衣爆米花。

我使劲儿给她洗脸,恨不得能将她洗成一个白皮肤的孩子。

在就要进入外婆房间的电梯时,我发现自己出了好多汗。

外婆静静地平躺着,闭着眼睛,手臂上吊着个静脉酶注射的管子。

当我倾身去亲吻她的时候,她却已经睁开了眼睛。

“我是弗瑞德的女儿乔伊斯,“我尖声说着,她的听觉已经不怎么好使了,我看得出来解释是不必要的了。

”你来了,“她说道,”“还带来了孩子。

奥德丽虽然才一岁,但她对这个世界的知识已经足以使她明白瘫在床上的人不应该这样一动不动、全身泛黄。

奥德丽显得有些害怕。

当然,我那时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她能笑笑。

外婆向奥德丽招手——也像小孩子一样只是手指头慢慢摆动地招手,奥德丽也招手回应。

我把女儿的玩具散放在外婆的床上,并让她坐到床上去。

她在上面呆了大半个下午,时而耍弄玩具

时而哼唱,时而吸引一下奶瓶,还倚在外祖母的腿上打了个盹儿。

我把她的史努比电吉他上好发条,她就站起来跟着它发出的音乐跳起舞来。

外婆已经不能再讲什么话了,但她偶尔还是会说她对自己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感到遗憾。

“我并非总是这样,”她说。

她大多数时候只是看着奥德丽。

有时候奥德丽会下床去翻弄亲朋好友寄来问候外婆的卡片、或磕磕绊绊地在病房的过道上走来走去。

“她去哪儿了?

”外婆这时就会不厌其烦地问。

“是谁在照看她呢?

”我的感觉是,假如我的她说:

“奥德丽正在点火柴。

”外婆肯定会立马翻身下床去救她的。

那天晚上我们准备坐飞机回家,我很害怕告诉外婆我们要走,记起从前所有其它的家人会累依依惜别的场面,最后我还是哭了。

虽然她早就说过他已经做好死的准备,但是当我再次倾身去轻抚她的额头时,她说的却是“我真希望我能有你那样的头发多好”和“我真希望我是健康的”。

在回家的飞机上,我抱着奥德丽,我想到了母亲和女儿们,想到了我们家我认为最亲密的四代之间。

每一代的母亲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