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7587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docx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

第二章气相色谱法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

各有什么作用?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

19.有哪些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

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1).外标法:

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较简易的方法.该法是将欲测组份的纯物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使浓度与待测组份相近。

然后取固定量的上述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到标准样品的对应色谱图,以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作峰高或峰面积对浓度的标准曲线.该曲线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分析样品时,在上述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取制作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分析、测得该试样的响应讯号后.由标谁曲线即可查出其百分含量.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因而适用于工厂控制分析和自动分析;但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进样量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2).内标法:

当只需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份.或试样中所有组份不可能全部出峰时,可采用内标法.具体做法是:

准确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某种纯物质作为内标物,然后进行色谱分析.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在色谱图上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和相对校正因子.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内标法是通过测量内标物与欲测组份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而可以在—定程度上消除操作条件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内标法的要求是:

内标物必须是待测试样中不存在的;内标峰应与试样峰分开,并尽量接近欲分析的组份.

内标法的缺点是在试样中增加了一个内标物,常常会对分离造成一定的困难。

(3).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是把试样中所有组份的含量之和按100%计算,以它们相应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为定量参数.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各组份含量:

mi%=×100%ormi%=×100%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见,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

经过色谱分离后、样品中所有的组份都要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

该法的主要优点是:

简便、准确;操作条件(如进样量,流速等)变化时,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这种方法常用于常量分析,尤其适合于进样量很少而其体积不易准确测量的液体样品.

21.在一根3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试样,得如下的色谱图及数据:

(1)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2)求调整保留时间t’R1及t’R2;(3)若需达到分离度R=1.5,所需的最短柱长为几米?

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tR2=17min,Y2=1min,tM=1min.

所以;n=16(tR2/Y2)2=16×172=4624

(2)t’R1=tR1–tM=14-1=13min

t’R2=tR2–tM=17-1=16min

(3)相对保留值a=t’R2/t’R1=16/13=1.231

根据公式:

L=16R2[(1.231/(1.231-1))2∙Heff

通常对于填充柱,有效塔板高度约为0.1cm,代入上式,得:

L=102.2cm≈1m

25.丙烯和丁烯的混合物进入气相色谱柱得到如下数据:

组分保留时间/min峰宽/min

空气0.50.2

丙烯(P)3.50.8

丁烯(B)4.81.0

计算:

(1)丁烯的分配比是多少?

(2)丙烯和丁烯的分离度是多少?

解:

(1)kB=t’R(B)/tM=(4.8-0.5)/0.5=8.6

(2)R=[t’R(B)-t’R(P)]×2/(YB+YP)=(4.8-3.5)×2/(1.0+0.8)=1.44

29.测得石油裂解气的气相色谱图(前面四个组分为经过衰减1/4而得到),经测定各组分的f值并从色谱图量出各组分峰面积为:

出峰次序空气甲烷二氧化碳乙烯乙烷丙烯丙烷

峰面积342144.52787725047.3

校正因子f0.840.741.001.001.051.281.36

用归一法定量,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解:

根据公式:

wi=(mi/m)×100%=(mi/∑mi)×100%=Aifi/∑Aifi×100%

∑Aifi=214×0.74×4+4.5×1.00×4+278×1.00×4+77×1.05×4+250×1.28+47.3×1.36

=2471.168

故:

CH4,CO2,C2H4,C2H6,C3H6,C3H8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WCH4=(214×0.74×4/2471.168)×100%=25.63%

WCO2,=(4.5×1.00×4/2471.168)×100%=0.73%

WC2H4,=(278×4×1.00/2471.168)×100%=45.00%

WC2H6=(77×4×1.05/2471.168)×100%=13.09%

WC3H6=(250×1.28/2471.168)×100%=12.95%

wC3H8=(47.3×1.36/2471.68)×100%=2.60%。

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解:

二者都是根据样品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

从仪器构造上看,液相色谱需要增加高压泵以提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克服阻力。

同时液相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种类要比气相色谱丰富得多,分离方式也比较多样。

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

而液相色谱则多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及电化学检测器等。

但是二者均可与MS等联用。

二者均具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难以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而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既可用于HPLC分析,而不受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限制。

2.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有哪些?

与气相色谱相比较,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解:

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的流动相传质、滞留的流动相

传质以及柱外效应。

在气相色谱中径向扩散往往比较显著,而液相色谱中径向扩散的影响较弱,往往可以忽略。

另外,在液相色谱中还存在比较显著的滞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3.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

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解:

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

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

2.改进固定相减小粒度;选择薄壳形担体;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

3.适当提高柱温

其中,减小粒度是最有效的途径.

5.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为什么可分为正相色谱及反相色谱?

解:

采用正相及反相色谱是为了降低固定液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从而避免固定液的流失。

8.何谓梯度洗提?

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

 解: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提.是改进液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类似,但是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或离子强度,而后者改变的温度.程序升温也是改进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电位分析法

1.电位测定法的根据是什么?

答: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体系:

根据能斯特方程式:

对于纯金属,活度为1,故上式变为:

可见,测定了电极电位,即可测定离子的活度(或浓度),这就是电位测定法的理论依据.

4.为什么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欲测离子具有选择性?

如何估量这种选择性?

解: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电位法测量溶液中某些特定离子活度的指示电极.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一般均由敏感膜及其支持体,内参比溶液,内参比电极组成,其电极电位产生的机制都是基于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活度不同而产生电位差.其核心部分为敏感膜,它主要对欲测离子有响应,而对其它离子则无响应或响应很小,因此每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来估量其选择性.

5.直接电位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

应如何减免之?

解:

误差来源主要有:

(1)温度,主要影响能斯特响应的斜率,所以必须在测定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

(2)电动势测量的准确性.一般,相对误差%=4n△E,因此必须要求测量电位的仪器要有足够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3)干扰离子,凡是能与欲测离子起反应的物质,能与敏感膜中相关组分起反应的物质,以及影响敏感膜对欲测离子响应的物质均可干扰测定,引起测量误差,因此通常需要加入掩蔽剂,必要时还须分离干扰离子.

(4)另外溶液的pH,欲测离子的浓度,电极的响应时间以及迟滞效应等都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9.当下述电池中的溶液是pH等于4.00的缓冲溶液时,在298Κ时用毫伏计测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209V:

玻璃电极│H+(a=x)‖饱和甘汞电极

当缓冲溶液由三种未知溶液代替时,毫伏计读数如下:

(a)0.312V;(b)0.088V;(c)-0.017V.试计算每种未知溶液的pH.

解:

根据公式:

pHTest=pHStd+(E-EStd)/(2.303RT/F)

在298Κ时,2.303RT/F=0.059V.故

(a)pH=4.00+(0.312-0.209)/0.059=5.75

同理:

(b)pH=1.95

(c)pH=0.17。

10.设溶液中pBr=3,pCl=1.如用溴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Br离子活度,将产生多大误差?

已知电极的选择性系数KBr-,Cl-=6×10-3

解:

已知相对误差%=Ki,j×(ajni/nj/ai)×100%

将有关已知条件代入上式得:

E%=6×10-3×10-1/10-3×100=60%

11.某钠电极,其选择性系数KNa+,H+=30.如用此电极测定pNa等于3的钠离子溶液,并要求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的pH必须大于多少?

解:

30×aH+/10-3<0.03

aH+<10-6故:

pH>6。

1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离子浓度时,于100mL铜盐溶液中加入1mL0.1mol/LCu(NO3)2后,电动势增加4mV,求铜的原来总浓度.

解:

已知:

Cx=C△(102△E/0.059-1)

=1×0.1/100×(102×4/(0.059×1000)-1)-1

=2.73×10-3mol/L

第七章原子发展光谱分析

1.试从电极头温度、弧焰温度、稳定性及主要用途比较三种常用光源(直流、交流电弧,高压火花)的性能。

解:

如下表所例:

光源电极头温度弧焰温度稳定性主要用途

直流高4000-较差不适宜用于高含量定量分析及低熔点元素分

电弧7000析,但可很好地应用于矿石等的定性、半定

K量及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交流较低高于直较高常用于金属、合金中低含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电弧流电弧

高压低高,10000K高主要用于易熔金属合金试样的分析及高含量

火花元素的定量分析及难激发元素的测定。

2.摄谱仪由哪几部分构成?

各组成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解:

摄谱仪是用来观察光源的光谱的仪器,主要由照明系统、准光系统、色散系统及投影系统构成。

照明系统的作用是将光源产生的光均匀地照明于狭缝上。

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通过狭缝的光源辐射经过准光镜变成平行光束照射在分光系统(色散系统上)。

色散系统为棱镜或光栅,其作用是将光源产生的光分开,成为分立的谱线。

投影系统的作用是将摄得的谱片进行放大,并投影在屏上以便观察。

在定量分析时还需要有观测谱线黑度的黑度计及测量谱线间距的比长仪。

3.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

解:

ICP是利用高频加热原理。

当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其特点如下:

(1)工作温度高、同时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因此原子化条件良好,有利于难熔化合物的分解及元素的激发,对大多数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

(2)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稳定性高,自吸现象小,测定的线性范围宽。

(3)由于电子密度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引起的干扰较小。

(4)ICP属无极放电,不存在电极污染现象。

(5)ICP的载气流速较低,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而且耗样量也较少。

(6)采用惰性气体作工作气体,因而光谱背景干扰少。

4.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解:

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resonanceline)。

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灵敏线(sensitiveline)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resonanceline)。

最后线(lastline)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

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分析线(analyticalline)。

由于共振线是最强的谱线,所以在没有其它谱线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9.何谓三标准试样法?

解:

三标准试样法就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标准试样和被分析试样于同一实验条件下,在同一感光板上进行摄谱。

由每个标准试样分析线对的黑度差与标准试样中欲测成分含量c的对数绘制工作曲线,然后由被测试样光谱中测得的分析线对的黑度差,从工作曲线中查出待测成分的含量。

12.用内标法测定试样中镁的含量.用蒸馏水溶解MgCl2以配制标准镁溶液系列.在每一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中均含有25.0ng.mL-1的钼.钼溶液用溶解钼酸铵而得.测定时吸取50mL的溶液于铜电极上,溶液蒸发至干后摄谱,测量279.8nm处镁谱线强度和281.6nm处钼谱线强度,得到下列数据.试据此确定试液中镁的浓度.

ρMg

相对强度

ρMg

相对强度

ng.mL-1

279.8nm

281.6nm

ng.mL-1

279.8nm

281.6nm

1.05

10.5

100.5

0.67

3.4

18

1.8

1.6

1.5

1050

10500

分析试样

115

739

2.5

1.7

1.9

1.8

解:

根据绘内标法制标准曲线的要求,将上页表格做相应的变换如下:

logρMg

Log(IMg/IMo)

logρMg

Log(IMg/IMo)

0.0212

1.02

2.00

-0.43

0.33

1.1

3.02

4.02

试样

1.8

2.6

0.14

以log(IMg/IMo)对logρMg作图即得如下页所示的工作曲线.

LogC

 

从图中查得,logρ=0.768,故试液中镁的浓度为5.9ng.mL-1

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上比较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解:

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ES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而AAS则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现象.二者同属于光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得多。

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

原子吸收法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

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2.何谓锐线光源?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解:

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一致。

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ν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

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9.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进行定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解: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和一定的火焰宽度条件下,当采用锐线光源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关系,这就是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常用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1)标准曲线法:

该方法简便、快速,但仅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

(2)标准加入法:

本方法适用于试样的确切组分未知的情况。

不适合于曲线斜率过小的情况。

12.用波长为213.8nm,质量浓度为0.010mg.mL-1的锌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交替连续测定10次,用记录仪记录的格数如下.计算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锌元素的检出限.

序号

1

2

3

4

5

记录仪格数

13.5

13.0

14.8

14.8

14.5

序号

6

7

8

9

10

记录仪格数

14.0

14.0

14.8

14.0

14.2

解:

求出噪声的标准偏差为s=0.597,吸光度的平均值为14.16,代入检测限的表达式得:

C×3s/A=0.010×3×0.597/14.16=0.0013mg.mL-1

14.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尿样中铜的含量,分析线324.8nm.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试样中铜的质量浓度(μg/mL)。

加入铜的质量浓度/μg/mL吸光度A加入铜的质量浓度/μg/mL吸光度A

0.0(试样)0.286.00.757

2.00.448.00.912

4.00.60

解:

采用标准加入法,上表中浓度为以试液体积计算的浓度.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

 

第九章紫外吸收光谱

2.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

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

解:

从化学键的性质考虑,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为:

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以及未共享的或称为非键的ν电子.电子跃迁发生在电子基态分子轨道和反键轨道之间或基态原子的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之间.处于基态的电子吸收了一定的能量的光子之后,可分别发生σ→σ*,σ→π*,π→σ*,n→σ*,π→π*,n→π*等跃迁类型.π→π*,n→π*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大多落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主要跃迁类型.四种主要跃迁类型所需能量?

E大小顺序为:

n→π*<π→π*≤n→σ*<σ→σ*.

一般σ→σ*跃迁波长处于远紫外区,<200nm;π→π*,n→σ*跃迁位于远紫外到近紫外区,波长大致在150-250nm之间;n→π*跃迁波长近紫外区及可见光区,波长位于250nm-800nm之间.

3.何谓助色团及生色团?

试举例说明.

解:

能够使化合物分子的吸收峰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例如CH4的吸收峰波长位于远紫外区,小于150nm。

但是当分子中引入-OH后,甲醇的正己烷溶液吸收波长位移至177nm,-OH起到助色团的作用.

当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引入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时,会使这些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移至紫外及可见光区,这种不饱和基团成为生色团.例如,CH2CH2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171nm处,而乙烷则位于远紫外区.

7.异丙叉丙酮有两种异构体:

CH3-C(CH3)=CH-CO-CH3及CH2=C(CH3)-CH2-COCH3.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为:

(a)最大吸收波长在235nm处,εmax=12000L.mol-1cm-1;(b)220nm以后没有强吸收.如何根据这两个光谱来判断上述异构体?

试说理由.

解:

(a)为α,β-不饱和酮,即第一种异构体,因为该分子中存在两个双键的ππ共轭体系,吸收峰波长较长,而(b)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说明分子中无K吸收带.故为第二中异构体.

8.下列两对异构体,能否用紫外光谱加以区别?

(1)

 

(2)和

解;可以。

(1)中第一个化合物含有三个共轭双键,最大吸收波长比第二种化合物要长,强度也较高.同理(2)中第二个化合物含有三个共轭双键.

9.试估计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λmax最大,哪一种化合物的λmax最小,为什么?

.

(a)(b)(c)

解:

(b)>(a)>(c)

(b)中有两个共轭双键,存在K吸收带,(a)中有两个双键,而(c)中只有一个双键.

10.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什么?

解:

首先光源不同,紫外用氢灯或氘灯,而可见用钨灯,因为二者发出的光的波

长范围不同.

从单色器来说,如果用棱镜做单色器,则紫外必须使用石英棱镜,可见则石英棱

镜或玻璃棱镜均可使用,而光栅则二者均可使用,这主要是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

光的缘故.

从吸收池来看,紫外只能使用石英吸收池,而可见则玻璃、石英均可使用,原因

同上。

从检测器来看,可见区一般使用氧化铯光电管,它适用的波长范围为625-

1000nm,紫外用锑铯光电管,其波长范围为200-625nm.

第十章红外光谱法

3.何谓基团频率?

它有什么重要用途?

解:

与一定结构单元相联系的振动频率称为基团频率,基团频率大多集中在4000-1350cm-1,称为基团频率区,基团频率可用于鉴定官能团.

4.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简要叙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

解:

基本依据:

红外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为每一化合物都有特征的红外光谱,光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强度均随化合物及其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

定性分析的过程如下:

(1)试样的分离和精制;

(2)了解试样有关的资料;(3)谱图解析;(4)与标准谱图对照;(5)联机检索。

8.根据下列力常数k数据,计算各化学键的振动频率(cm-1)。

(1)乙烷C-H键,k=5.1N.cm-1;(3)乙烷C-C键,k=4.5N.cm-1;

(6)甲醛C-O键,k=12.3N.cm-1;

由所得计算值,你认为可以说明一些什么问题?

解:

(1)ethaneC-Hbond:

σ=NA1/2/(2πc)∙(K/M)1/2

M=M1∙M2/(M1+M2)=1×12/(1+12)=0.923077,

NA1/2/(2πc)=(6.023×1023)1/2/(2×3.14159×2.998×1010)=4.12

σ==4.12×(5.1×105/0.923077)1/2=3032cm-1

(3)Ethane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