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8159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docx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

叠合板施工方案

—、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预应力叠合板工厂化生产

八、质量要求

九、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万科浦口2014G78地块璞悦山花园项目第二期开始建设的楼栋全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

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

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責,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

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为1.8〜2.5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30%;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5)薄板尺寸不受模数的限制,可按设计要求随意分割,灵活性的,适用性强。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

在生产、施工中执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图集(95(03)G439(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及《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世构体系)技术规程》(苏JG/T006-2002)o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万科浦口2014G78地块璞

悦山花园项目

工程地点

市浦口区

周边环境

临沿山大道主干道,施工区域围挡封闭

建筑面积

(m2)

221270

建筑高度(m)

小高层22.38m,洋房

19.55m

基础形式

有地下室为整板基础,无地

下室为独立承台基础

主体结构

框剪

抗震等级

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地上层数

洋房6层,小高层8层

地下层数

1

标准层层

高(m)

小高层2.8m,洋房2.9m

2、各责任主体名称

建设单位

筑浦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

公司

设计单位

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

施工单位

津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省华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

项目经理

王远涛

总监理工程师

宋保

技术负责

斯贤

专业监理工程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碇材料:

预应力板均为C40;

预应力钢筋:

采用直径4.8mm高强螺旋肋钢丝,其强度标准值fptk不小于1570Mpa;

(2)预制构件要求

预制预应力板(先法生产)

预制板预应力筋拉控制应力为0.75fptk,预制板制作时根据各专业图纸预留孔洞或现场机械开孔,现场开孔的位責应得到设计人员确认。

预制板的叠合面应拉毛处理,预制板分布钢筋为三级钢筋6@200

0

2830

Zb

JO

-2

62

J

125

50

6.5l/m

6@200

2b

2U

JO

^-1

3730

25

)0

1巧

50

6.9^/m

6@200

3750

^4-1

403O

25

JO

E4-2

4030

2p(K

125

50

7,9”rr

6@200

25W

34-4

4030

1700

3b-1

2830

2500

125

50

6.5^/rr

6@200

)一2

2830

920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工程特点

(1)、本工程从第二期开始建设的楼栋采用叠合板结构体系,地上六至八层。

由于工期紧、楼栋同时开工建设,这给现场施工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2)、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参考万科的“样板引路”的工作方式。

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叠合板厂家共同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

(3)、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

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本工程为50mm叠合板+75mm现浇板。

2、施工重点

(1)、薄板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经常清理的圆钢作为垫条,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⑵、预应力钢丝采用一次性拉工艺,即超拉,拉力为0~1.03acon,acon=0&ptk。

(3)、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薄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

(4)、临时支撑搭设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及有关规规程进行,确保搭设质量。

(5)、薄板吊装、堆放应严格按有关吊装规定执行。

(6)、薄板安装时应两端搁責均匀,拼缝严密。

四、施工进度计划

本期开工建设楼栋为5#、6#、7#、8#、9#、10#s14#、15#共8栋。

1、叠合板进场计划:

楼栋

部位

进场时间

备注

5#、6#

_层

2015.11.8

二层

2015.11.18

三层

2015.11.28

四层

2015.12.8

五层

2015.12.18

六层

2015.12.28

楼栋

部位

进场时间

备注

7#、8#

_层

2015.11

二层

2015.11.21

三层

2015.11.31

四层

2015.12.11

五层

2015.12.22

六层

2016.1.2

 

楼栋

部位

进场时间

备注

9#、10#

_层

2015.11」0

二层

2015.11.20

三层

2015.11.30

四层

2015.12.10

五层

2015.12.20

六层

2015.12.30

 

楼栋

部位

进场时间

备注

14#、15#

_层

2015.11

二层

2015.11.21

三层

2015.11.31

四层

2015.12.11

五层

2015.12.22

六层

2016.1.2

七层

2016.1.13

八层

2016.1.24

2、供货安排

(1)、第三天上午需要供货,第一天下班前需要联系安排

(2)、第三天下午需要供货,第二天上午需要联系安排

(3)、零星下午需要供货的,上午上班前需要联系安排

(4)、供货中发现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3小时后送达

以满足进度为前提,以供货三方验收单为准,耽误供货的有工期和进度索赔,将进行处罚。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大地普瑞公司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大地普瑞的施工经验。

(4)与建设单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

1.2s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

现场道路示意图

为方便平板车的进出,保证运输道路满足构件运输车辆承载能力,做好现场道路硬化工作。

并且要在楼四周空地需布責成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位責见附后“施工总平面布責图”。

(2)在施工现场设責萱合板专用的堆场。

为了方便吊装,必须在楼侧边靠近塔吊处设責构件临时堆放场地,并做好场地硬化,在堆放场地四周要设責排水沟,避免堆放场地积水,影响构件堆放及吊装。

构件堆放场地要做好安全围挡,悬挂标识,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堆放的支点位責同吊点,当无吊环时在距板端(L+120mm)/5的位責,薄板堆垛底下垂直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处应放通长垫木,板之间垫木应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的板重叠堆放。

薄板的叠堆高度不大于10层。

预应力带肋薄板堆放后应作储放标识,并明显警示禁止人员攀爬、踩踏。

薄板堆放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C20混肢I场地收化适渣址层

素I:

夯实

(3)施工前按照施工顺序由运输车辆将叠合板运至施工处。

叠合板采用平放运输,放責时构件底部设責通长木条,并用紧绳与运输车固定。

预制板可叠放

运输,叠放层不得超过10层。

运输车辆采用长14米,载重量40T的平板车。

运输预制板时,车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止冲撞预制板造成损坏。

预制板装车照片

l-3s材料准备

(1)支撑体系:

立杆采用普通钢管04.8x3.5满堂脚手架,顶部设可调顶撑,横肋采用5x10cm木方。

(2)安装工具:

水准仪、塔尺、水平尺、冲击钻、橡胶垫、专用吊钩、铁锤、撬棍、扳手、锚固螺栓等。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責图,我司在现场布責QTZ63塔吊。

1.4、人员准备

(1)管理人员:

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大地普瑞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

(2)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经大地普瑞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

(3)安排取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

分类

工种

人数

现场安装

机械操作工

3人

安装工

4人

水电工

7人

木工

4人

钢筋工

13人

混凝土工

15人

管理人员

4人

2、交底

(1)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

(2)重视设计交底工作,每次设计交底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召集各相关岗位人员汇总、讨论图纸问题,设计交底时,切实解决疑难和有效落实现场碰到的图纸施工矛盾。

(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单位的联系,及时加强沟通与信息联系。

六、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

(1)、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的平面标高

用测量仪器从两个不同的观测点上测量墙、梁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

复核墙板的轴线,并校正。

(2)、叠合板支撑体系安装

(-)材料:

采用普通钢管04.8x3.5+可调顶撑,横肋木方采用5x10cm木方。

(-)支撑设计:

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工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一般按单向板进行设计,即薄板部分受力主筋是按计算确定,而分布筋是按构造配責的。

因此,受力状态为单向受力,否则可能会导致薄板开裂。

根据该原理,临时支撑设计时,分三步考虑:

1)初步确定支撑最大排距L1。

1根据薄板实际配筋,计算薄板的可承受弯矩Ml;

2对预应力叠合板自重及施工荷载进行组合:

G1二1.2G1自+1.4G1活;

3根据L1W(8M1/G1)1/2得岀支撑最大排距L1。

2)确定横肋下支撑最大间距L2。

1不考虑板分布筋的承载力;

2根据横肋支撑木桁材料及规格确定其可承受的弯矩M2;

3对预应力叠合板自重及施工荷载进行组合:

G2二1.2G1自+1.4G1活;

4根据L2V(8M2/G2)1/2,确定横肋下支撑最大间距L2。

3)确定立杆间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LI、L2,调整水平杆步距,并对立杆进行稳定性验算,最后确定合理的、经济的、便于施工的立杆间距和水平杆步距。

(三)构造要求:

使用预应力叠合板时,临时支撑要求如下:

1)立杆应尽量不用接头,如有接头,应相互错开;

2)支撑下部应有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并拉通;水平杆步距1500;

3)立杆顶端采用可调顶撑,以方便调节支撑标高;

4)在同一开间,横肋宜拉通布責;

5)横肋应平直,板跨中的支撑应根据跨中起拱要求而调整高度;

6)整个支撑体系应稳定、牢固。

(四)常规支撑搭设情况

支撑顶横肋采用5x10cm木方,则木方必须立放,木方下支撑立杆间距表一。

5x10cm木桁的支撑间距表一:

预制层+后

浇层(mm)

板长度(m)

两端支撑位直

中间支撑

数量

支撑横向位置

[最大间距

(m)]

50+75

K2.8

距板支座处

200mm

<2

2.8vlW5.0

距板支座处

200mm

_排

<2

5.0V1"2

距板支座处

200mm

二排

<2

当叠合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0%时,可拆除两端支撑;待上一层叠合层混凝土浇筑

完毕,方可拆除下一层的全部支撑。

排架体系

排架体系

2)吊装前与大地普瑞公司沟通好叠合楼板的供应数量、时间,确保吊装顺利进行。

3)楼板吊装前应将支座基础面及楼板底面清理干净,避免点支撑;

4)每块楼板起吊用4个吊点,吊点位責为格构梁上弦与腹筋交接处,距离板端为整个板长的1/4到1/5之间。

吊装索链采用专用索链和4个闭合钓钩,平均分担受力,多点均衡起吊,单个索链长度为4mo

5)吊装时先吊铺边缘窄板,然后按照顺序吊装剩下来的板。

预应力薄板吊装应对准平弹线缓慢下降,避免冲击;应按设计图纸或叠合板安装布責图对号入座,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搁置长度轻轻地调整对线,必要时借助塔吊绷紧吊绳(但板不离支座),铺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长度,保证薄板之间及板与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且保证薄板与墙、柱、梁的净间距大于钢筋保护层。

5)安装叠合板之前要先将叠合板一端伸出的钢筋向下弯90。

安装时先将伸出钢筋未向下弯的—端伸入梁,将板端搁置在梁侧模上;然后将另一端(伸出钢筋向下弯90,的一端)的伸出钢筋伸入梁,将该板端搁責在梁侧模上,再将钢筋调直。

板伸入梁15mm0

6)薄板安装就位后,应及时整理预应力薄板两端甩出的锚固钢筋,锚固钢筋应伸入墙或梁,

不得向上或向下弯成与板板面垂直,亦不得将其压于板下。

且要保证与梁或墙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大于150mm。

7)楼板铺设完毕后,板的下边缘不应该岀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也不应出现空隙,局部无法调整避免的支座处出现的空隙应做封堵处理;支撑柱可以作适当调整,使板的底面保持平整,无缝隙。

8)梁与预制板连接

预制板吊装校正后,预制板的预制钢筋伸入梁,叠合板深入梁(W侧模的长度不小于15mmo

并按图纸绑扎板负弯矩钢筋,浇筑叠合层混凝土,使预制层与叠合层形成整体项目。

预制板厚为

50mm,后浇叠合层为75mm0薄板搁責在现浇梁(板)上,碇同时浇浇筑。

现浇梁(板)侧模

上口宜贴泡沬胶带,以防止漏浆。

 

防止漏浆,应在墙模板模板边缘粘帖双面胶。

薄板尽可能一次就位,以防止撬动时损坏薄板。

薄板之间拼缝应严密。

禎应力制翁

旳制板与梁的氏接

 

2〉爲即300

3点

预制板拼缝处钢丝网加强

«SKKl6nim打QU丄预制板端部构造

 

起重机械4个吊装点吊装

调运至壇(梁)部位

子筋锚如墙(梁)钢筋

叠含板微调

叠合板就位

 

 

 

(4)、水电管线敷设、连接

1)楼板下层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水电管线的敷设与连接工作,为便于施工,叠合板在工厂生产阶段已将相应的线盒及预留洞口等按设计图纸预埋在预制板中。

现场安装时也可以后开洞,宜用机械开孔,且不宜切断预应力主筋。

①叠合板线盒在预制构件厂进行预埋,构件厂对线盒预埋须精确。

②叠合板岀厂前,对线盒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做好成品保护。

禁止在现场进行剔凿。

线盒预埋禁止剔凿

管线预埋需精确,避免线管出现错位

2)楼中敷设管线,正穿时采用刚性管线,斜穿时采用柔韧性较好的管材。

避免多根管线集束

预埋,采用直径较小的管线,分散穿孔预埋。

施工过程中各方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布置线管

(5)、楼板上层钢筋安装

1)水电管线敷设经检查合格后,钢筋工进行楼板上层钢筋的安装。

2)楼板上层钢筋设責在格构梁上弦钢筋上并绑扎固定之上,以防止偏移和混凝土浇筑时上浮。

3)对已铺设好的钢筋、模板进行保护,禁止在底模上行走或踩踏,禁止随意扳动、切断格构

钢筋。

绑扎钢筋

 

(6)、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处理

1)在墙板和楼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派专人对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及其与墙板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查,对一些缝隙过大的部位进行支模封堵处理。

2)塞缝选用干硬性砂浆并掺入水泥用量5%的防水粉。

填缝材料应分两次压实填平,两次施工时间间隔不小于6小时;

3)

板底批腻子时,在板缝处贴一层10cm宽的纤维网格布等柔性材料。

与模板接缝处理

(7)、检查验收:

为防止个别叠合板运至现场后因质量达不到规要求而不能吊装,影响施工现场正常的进度。

项目部跟甲方、构件厂家共同沟通,对叠合板质量进行二次验收,即第一次在厂验收,第二次在叠合板运至现场开始吊装时验收。

1)构件厂验收

构件厂验收包含五个方面:

模具、制作材料(水泥、钢筋、砂、石、外加剂等);成品后,预制构件验收包括外观质量、几何尺寸。

外观质量、几何尺寸要求逐块检查,项目部将委派质量员进厂验收。

其中板厚:

采用固定夹具、配合卷尺测量,厂家厚度控制在5.3-5之间,允许有5.5少量岀现,一层楼面2-3块。

有小问题及时通知厂家派人处理。

平面尺寸:

严格控制,有不符合要求的直接退货;或厂家处理后使用。

碇观感:

主要是蜂窝麻面,出现在影响碇浇筑完成后的板材退货;出现在背面不影响结构使用的,可使用。

翘曲:

在厂家搭设架体支撑平方,采用靠尺检查

供货前进厂验收,合格后发货。

2)现场验收

预制构件现场验收为进场后的构件观感质量和几何尺寸、成品构件的产品合格证和有关资料。

构件图纸编号与实际构件的一致性检查。

对预制构件在明显部位标明的生产日期、构件型号、生产单位和构件生产单位验收标志进行检查。

对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预留洞的规格、位責和数量符合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行检查。

本道工序验收由各楼栋长负责。

3)安装完成验收

1楼板安装施工完毕后,首先由项目部质检人员对楼板各部位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2项目部质检人员检查完毕并合格后报监理公司,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

叠合式预制楼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预制楼板标高

±4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杳

2

预制楼板搁貫长度

±5

钢尺检杳

3

相邻板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杳

4

预制楼板拼缝平整度

3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杳

(8)、混凝土浇筑

1)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能进行叠合培板混凝土浇筑。

2)本工程的叠合楼板混凝土浇筑与叠合楼板、暗柱、框架梁一起浇筑。

3)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叠合楼板上的杂物,并向叠合楼板上部洒水,保证叠合板表面充分湿润,但不宜有过多的明水。

5)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以保证与薄板结合成整体。

同时要求布料均匀,布料堆积高度严格按现浇层荷载加施工荷载lKN/代控制。

浇筑后,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混凝土成型12小时后开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3、叠合板施工注意事项:

与管线安装的配合工作,解决上浮问题

(1)严格控制板厚

布料量控制、找平控制、刻痕方式控制

(2)板面植铁丝

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需要,将需要增加植铁丝的部分图纸交接,厂家落实

(3)利用板缝隙传铁丝固定

4、试验阶段施工

本工程是六至八层叠合板结构工程。

叠合板技术在国还算是一种新型工艺,为了保证本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参照万科“样板引路”的工作方式。

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在实验阶段通过施工,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专家总结经验,完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实验阶段我司应注意的问题有:

(1)在实验阶段,跨度大于4m时,起拱按照传统的方法,记录起拱的高度,浇筑混凝土后,拱下沉的高度。

收集数据,便于试验阶段完后与设计院沟通新的方法。

(2)在实验阶段,要确定叠合板吊装的合理顺序及吊装方法、混凝土浇筑的合理顺序。

(3)完善叠合板与暗柱交接处钢筋的安装方法。

(4)完善叠合板中预埋的水电管线与现场安装管线交接处的施工方法及叠合板预埋管线的方法。

(5)完善叠合培板之间板缝的处理方法。

(6)根据混凝土密实度的检测数据,制定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振捣方法。

(7)记录施工过程中存的在问题和工作难点,总结方法,完善萱合板施工技术。

七、预应力畳合板工厂化生产

1•构件单位选择

万科浦口2014G78地块璞悦山花园项目第二期工程预应力叠合板构件实行工厂化生产,选择专业预制构件生产单位生产。

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后,运送到工地现场安装。

2生产围

预应力叠合板,50mm厚,正面按毛面制作,其余表面均按清水制作。

3、材料选用

(1)水泥

宜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质量应符合GBJ175规定。

(2)砂

1)应用细度模量为2.3-3.0的中粗砂,质量应符合JGJ52的规定。

2)砂应分规格堆放,不得混堆。

(3)石子

1)宜用5-25mm碎石,质量应符合JGJ53的规定。

2)当调换已确认的石子品种时,材料部门须会同技术质安科至供应点目测认可后,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评定合格后,方可进厂。

3)石子进场后,不得与其他品种、规格石子混堆。

(4)外加剂

1)外加剂品种应通过试验室进行小样试配后确定。

2)外加剂进厂需有质保书,质量应符合GB8076规定。

3)各种外加剂应分别存放,并应挂牌区别,以免错用。

(5)低钙粉煤灰

低钙粉煤灰除符合GB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标准中II级灰规定的各项技术性能及质量指标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45pm筛余<18%;需水量比Ml00%。

(6)钢筋

1)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质量应分别符合GB1499和GB13013的规定。

2)对有锈蚀的钢筋进厂时,应由技术质安科目测检查认定,对锈蚀严重影响质量的钢筋应作退货处理。

(7)拌合用水

采用饮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标准的规定。

4、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台座)-安装主筋〜预应力拉(应力检测)-安装锁筋板-绑扎分布筋-绑扎吊钩及安装洞口预埋件,浇筑混凝土f撤出锁筋板f养护f预应力筋放-剪筋、拆模-起吊堆放。

(2)技术要点

1)模板(台座)

1台座表面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

2不规则板的局部木模或橡胶模具清理干净,不变形;位責准确,安装牢固。

3锁筋板位責准确,薄板的生产长度为L+L%。

(L为设计长度)。

2)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