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龙舟文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9100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五邑龙舟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邑龙舟文化.docx

《五邑龙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邑龙舟文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邑龙舟文化.docx

五邑龙舟文化

 

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五邑传统龙舟文化的形成、特点与嬗变

重点课题

体育

预期成果形式:

论文

黄建军

负责人所在单位:

五邑大学

2013-5-27

 

目录

1五邑龙舟文化的历史………………………………………………………‥3

1.1疍民与疍民龙舟文化

1.1.1“疍民”的生存环境为龙舟文化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1.1.2“疍民”宗教信仰为龙舟文化准备了精神内核

1.1.3疍民“祭龙”活动使龙舟文化常态化、制度化

1.2移民与移民龙舟文化

2五邑传统龙舟文化的特点…………………………………………………‥7

2.1传统龙舟的特征

2.2传统龙舟文化活动特点

2.2.1“龙舟拜祭”

2.2.2“龙舟竞渡”

3五邑龙舟文化嬗变…………………………………………………………‥9

3.1龙舟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差异

3.2龙舟文化对其他风俗的影响

4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0

 

五邑传统龙舟文化的形成、特点与嬗变

摘要:

通过调查访问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对五邑传统龙舟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得出,五邑龙舟文化先后经历了疍民龙舟文化和移民龙舟文化两个阶段,它们的形成与五邑历史地理环境,乡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紧密联系。

五邑传统龙舟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龙舟外形特征和龙舟活动细节的差异,但部分龙舟文化在形式上或内容上发生变异,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通过研究五邑民俗体育龙舟文化,把握其历史形成及其发展的规律,对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龙舟文化;形成;特点;疍民;移民

Formation,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ofTheCultureofWuyiTraditionalDragonBoat

Abstract:

Analysisaboutthetraditionaldragonboathistoryofwuyithroughtheinvestigationvisitandinspectthehistoricdata.Wuyidragonboatcultureisdividedintothedanjiadragonboatcultureandimmigrationpeopledragonboatculture.TheirformationarecloselycontactwithVillager'sproduction,lifestyles,andreligiousbeliefs.Itsfeaturesaredifferencesofthedragonboatshapecharacteristicsandthedetailofthedragonboatactivities,andSomedragonboatculturebechangedintheformorthecontent,anddiversifiedforms.Therefore,furtherstudyofWuyidragonboatculture,masteritsrulesofthehistoricalformandthedevelopment,Ithasimportantsignificanceaboutfurthercarryforwar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Keywords:

Traditionaldragonboatculture;Form;Characteristics;Peopleofdanjia;immigrants

五邑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包括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市、区,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

东邻佛山顺德、中山、珠海斗门,西接阳东、阳春,南濒南海,毗邻港澳,北与新兴、高明、南海为邻,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素有岭南水乡之称。

龙舟文化为五邑重要的节令性民族传统文化,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研究其形成、特点以及嬗变,无疑有助于对五邑传统龙舟文化的理解、继承与传承。

1五邑龙舟文化的历史

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他源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之中,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因而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空间特征。

五邑传统龙舟文化从时代及主体人群来看,可划分为疍民龙舟文化和移民龙舟文化两个阶段,各具特色。

疍民龙舟文化源于2000多年前(秦汉之前)百越时期的“龙舟拜祭”,移民龙舟文化则形成于南宋以后,至今约700余年的历史。

1.1疍民与疍民龙舟文化

俗话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风俗的地域差异既是划分文化区域的标志,也是构成一个地区直观和特色文化的因素。

龙舟文化之所以能在五邑这块土地上形成、沿袭和发展,与其赖以生存的天、地、山、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密不可分。

《汉书·地理志》说:

“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之情欲,故谓之俗。

”[1]五邑历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西、北高,东、南低,谷地丘陵、山川河流,纵横交错,境内的西江、锦江、苍江、潭江及临海大、小河道交织密布。

两千多年前,岭南五邑属于百越之地,沿江、沿海一带的沙地平原还是一片汪洋,依山傍海,地理环境险峻,气候条件恶劣,人烟稀少,生活在这一带的百越人多为水上居民,以水产业为生,后俗称“疍民”。

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为疍民龙舟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1.1.1“疍民”的生存环境为龙舟文化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古代,闽、粤之地将居住深山之中,或漂浮江海之上,生产和生活方式较为落后的人群皆称为“疍”。

据史料记载:

“疍族”,古越人的后代。

生活习俗的最大特点就是“浮家江海”,“以舟为居”,数百年来一直过着水上的“游牧”生活。

最早出现“疍族”一词,始于魏晋,谓之“蛮疍”;隋唐时称“蛋人”,宋、元时称“疍族”。

后来由于同化于汉族的程度越来越深而逐渐失去了少数民族特色,因此自明代初年起,“疍族”已不再依附于少数民族,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称为“疍民”。

自宋代以后,在岭南一带对漂泊水上的舟居一族冠以“疍民”,以此来区分陆上耕种居民。

因地位低下,这种称呼是带有一定的蔑视心理。

(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疍”做了细分,写道:

“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注:

同疍)也。

钦之蜑有三:

一为鱼蜑,善举网垂;二为蚝蜑,善没海取蚝;三为木蜑,善伐山取材。

”[2]另见(清)钱以垲《岭海见闻》中记道:

“疍家捕鱼为业,舟楫为家,故曰疍家。

或编蓬濒水而居,谓之水栏。

”[3]等记载了有关岭南百越疍民的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是原始民俗文化形成之源,“浮家江海”,“以舟为居”的生存环境无疑为疍民龙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五邑疍民的历史悠久,流源复杂,从岭南的历史发展史料中得知,疍民先祖既有古代越族人后裔,也有秦汉之际所迁入的移民。

五邑地方史志记载宋代以前,五邑(注:

明代以前属于新会县)就有水上居民,多分布在沿江、沿海一带。

如,新会《潮莲乡志》记载:

在南宋以前,潮莲是“渔民蛋户之所聚,蛮烟瘴雨之所归”。

[4]自古以来,“粤民视蛋户为卑贱之流,不容登岸居住,蛋户亦不敢与平民抗衡,畏威隐忍,踢踏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深可悯侧。

”[4]5由此也不难看出,当时疍民的生境非常艰难,一方面为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要善造舟、善用舟;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传统社会的最地层,不断遭到陆地居民的排挤、岐视和侮辱,为了生存,不得不“善水战”来反抗民族和阶级的压迫。

所以,疍民“善于造舟”、“善于水战”的民族特性既是其生产、生活方式所需,也是其生存环境之所迫,而这些生存特点又恰恰为龙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自然环境是文化产生的基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文化产生的原动力,所有龙舟文化均产生于水网密布地区,即其明证。

1.1.2“疍民”宗教信仰为龙舟文化准备了精神内核

原始宗教信仰是民俗文化形成的重要源泉,也是维系民俗文化世代相传的精神内核。

龙舟文化的形成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图腾,更是其宗教信仰的集中表现,为五邑疍民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岭南近海一带,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水”一直维系着岭南疍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以水为生,无日不与“水”交往,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归服于自然威力的统摄之下。

因此,自古以来五邑疍民的信仰总以宗奉水神为主,如,蛇神、龙母、妈祖、洪圣、北帝等都是他们信奉的神祇,虽然各地不同时期的信仰有所差异,但是以宗奉水神为主体的多鬼神信仰始终未变。

[5]如,西江流域的疍民以龙母为水神,沿海疍民以妈祖为圣灵,而对于传说中掌管风雨、控制江海的“神龙”,疍民们更是敬畏有加。

龙作为华夏最古老的图腾,为掌管“雨水”之神,早在炎黄时期就遍布着华夏神州每个角落。

龙蛇同类,蛇为小龙,明邝露《赤雅》记载:

“疍人神宫,画蛇以祭。

”又因龙与蛇相通,龙是蛇类,龙的基调是蛇,[6]为避水害,疍民“断发文身”以示蛟龙之子,自称为“龙户”、“龙子”。

[7]五邑疍民“神龙”崇拜同样源于古越疍民“蛇神”图腾,《说苑·奉使》云:

越人“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

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

”[8]又《广东新语·舟语》载“(疍人)昔时称为龙户者,以其入水辄绣面文身,以象蛟龙之子。

行水中三四十里,不遭物害。

”[9]可以看出古越疍民对“神龙”信仰与崇拜的虔诚心理。

因此,原始信仰源于人们的自然崇拜,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五邑疍民龙舟文化正是这种原始“神龙”信仰而代代相传。

1.1.3疍民“祭龙”活动使龙舟文化常态化、制度化

古老的民族传统信仰文化往往具有节令性特征,这与节令性自然环境变化及气候特点紧密联系。

在五邑民间历来就有“端午龙日”之说,龙日即龙的生日。

每年五月前后,岭南雨水明显增多,江河涨水,洪水泛滥,如遇天文大潮或台风暴潮顶托,还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远古时期,民智未开,古越疍民将这一现象视为“神龙”降临之故,称农历五月初五为“发龙水”之日,俗称“龙日”。

每到端午龙日,古越疍民均要“断发文身”、唱“龙舟歌”,并在刻有龙纹的舟上举行隆重的“祭龙”仪式和“龙舟竞渡”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平安。

据《越绝书》载,“竞渡起源于古越族。

先民断发纹身,自称龙子,特别喜爱龙舟竞渡,其目的是媚神。

”可见,娱神娱已的“祭龙”和“竞渡”龙舟活动是古越疍民最隆重最神圣的民俗活动。

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写道: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10]即每次竞渡后解除文身还需“上书”,经批准后方可。

如今,五邑内河一带仍还有为数不多的疍民一族,很多习俗至今却依然传承,如“咸水歌”(龙舟歌)。

近年来,从出土的文物图案之中也可看出,五邑古越疍民龙舟“竞渡”就有“文身”、颂歌之习俗。

古越疍民“祭龙”的程式化,活动时间的节令性特征使得龙舟文化呈现出常态化、制度化的特征。

正是如此,五邑龙舟方能历千年而不衰,恒久而弥新。

1.2移民与移民龙舟文化

疍民为当地原居民,对于龙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南宋以来,大量移民迁入,特别是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大量移民的加入,使龙舟文化的主体人群和活动形式逐步改变,古越疍民龙舟逐步被具有外来文化特征的移民龙舟所代替。

早在春秋战国之时,龙舟文化就已盛行于江南吴越湘楚一带。

最早文字记载是《穆天子传》(公元前318—前296年)“天子乘龙舟,负浮于太沼。

”[11]和《大戴礼》载“颛顼(传说中上古帝王名)乘龙游四海。

”[12]屈原也曾在其辞赋中也多次提到龙舟,如《九歌▪东君》中“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和《湘君》中“美要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石濑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等等,这些所记载的龙舟活动多以“巡游”为主,这是否与民间“竞渡”的龙舟相同,不得而知。

然而,从史书记载中我们得知,在岭南还处于“火耕水耨”的原始部落时期,湘楚大地龙舟文化就已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宋代以前,岭南一直被视为南蛮之地,包括龙舟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都远远落后于中原,除原始文物上的图案外,而真正有关龙舟活动方面的文字记载也很少见。

五邑移民历朝都有,或驻军、经商,或任职、贬黜,但主要是逃避战乱,尤其是“靖康之变”,大规模的移民随宋室南迁。

据《新会县志》记载,南宋时期,先后有两次大规模移民,一次是“南宋初,逃避金兵,随宋室出走赣南的军民很多逾岭暂居保昌(今南雄),进而南下。

”[13]《新会乡土志》载:

“宋度宗咸淳九年,由南雄珠玑巷迁至者,约占全邑民族之六七。

”另一次是宋末,1279年南宋皇帝从湛江附近的硇州迁都新会崖山,后元军进攻崖山,宋军败北,战后的幸存者流落到新会及附近地区。

[14]移民迁至导致珠三角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居民人口快速增长,加快了沿江、沿海的沙地开发。

农田耕种、养蚕种桑、围塘养殖等多元化农业生产开始形成。

自宋神宗实行鼓励围垦政策,大规模地兴修堤围以来,[15]尤其是清乾隆时期,五邑又兴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热潮,鱼塘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

出门行舟、以舟代步成为家家户户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

毫无疑问,这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五邑移民龙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五邑传统龙舟文化的特点

南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珠三角农耕文明的兴起,疍民的龙舟文化开始衰落,逐步被移民龙舟文化所替代。

同时,因移民的来源地、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宗教观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具特色。

2.1传统龙舟的特征

五邑传统龙舟手工制作,结构紧密、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色彩丰富。

一只龙舟由龙头、龙尾、干船、闸水板、龙篸、舟桡等部分拼装而成,各部分材质不同。

干船多用木质坚韧、不易渗水、耐撞耐浸的优质坤甸木制作,因坤甸木忌风吹日晒,平时干船需埋藏于河底淤泥之中,用时才捞起;龙头、龙尾用樟木雕制,需涂油、上漆、着色,平时存放在村祠堂或族庙里;衔接干船头尾的龙篸和插在大傍上方的闸水板多用杉木制造,以防河水从头、尾、边倒灌,龙舟下水时才装上;舟桡用的是元木,不易折断、开裂。

五邑传统龙舟规格有大、中、小之分,大龙舟舟长达20-40米,桡手40-80人不等,如江门礼乐、新会大泽、鹤山三夹、开平龙舟等,一般需要配备锣、鼓、舵手;小龙舟长5-6米,桡手仅4-5人,如江门棠下、荷塘龙舟。

龙舟色彩不一、形态多样。

每只龙舟的队员衣衫、舟桡与龙头、尾一般有相同的颜色标识,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以色彩命名龙舟,如礼乐龙舟有“桃果红”、“花蓝桡”、“黄桡”、“红桡”、“白桡”、“黑桡”;三夹龙舟有“红颈”、“白颈”、“黄颈”、“金龙”、“银龙”、‘“乌龙”等。

另外,龙头造型也多姿多彩、神形各异,固有“五邑乡里看龙舟,看到龙头便知舟”,这也道明了五邑传统龙舟的特色。

2.2传统龙舟文化活动特点

“四月龙头随街绕,五月龙船抢大标”。

五邑传统龙舟活动一般在农历四、五月份进行,历时近一个月,整个活动过程包括“龙舟拜祭”和“龙舟竞渡”两个阶段,龙舟拜祭分为起龙、龙下水、龙舟宴、旺龙、采青等环节,而“龙舟竞渡”则为“应景”、“斗龙”两个过程。

2.2.1“龙舟拜祭”

“龙舟拜祭”是对原始疍民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之时,有龙舟的村庄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起龙”拜祭仪式,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家庭健全的男性长者主持,从“龙舟坞”河底淤泥之中起出干船,俗称“起龙”,也叫“出水龙”或“龙出水”。

届时,在锣鼓爆竹声中把龙头、龙尾请出,而后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穿街过巷,走村入户,巡游舞动,纳吉驱邪,这就是“四月龙头随街绕”。

另外,龙舟宴、龙下水、旺龙、采青等环节之前以及活动结束后的“藏龙”环节都有相应的拜祭仪式。

不同环节拜祭仪式的形式和地点有所不同,“龙舟宴”一般在宗族祠堂或村头空地,“旺龙”、“龙下水”多在河边,而“藏龙”(又称入宝或入窦)之地必须在“龙船涉”(又称龙舟坞)。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较为复杂的“拜祭”活动内容逐步被简化,但其形式过程还依然留存。

2.2.2“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传统龙舟活动的高潮,也是众乡民所盼。

“竞渡”一般分“应景”和“斗龙”两个环节。

“应景”是正式斗龙赛前的表演,或称热身、或称友谊赛,不设名次,活动形式自由多样,或单舟戏水,或双舟竞渡,或多舟齐发。

而“斗龙”才是正式的锦标赛,又称“抢大标”,地点多选择水面宽直、水流平缓的河段。

传统的“斗龙”时间一般多集中在端午前后举行,由实力强的乡镇组织,请乡里德高望重的乡绅主持。

五邑各地竞渡的时间、形式及赛制不尽相同,如,三夹龙舟、开平龙舟竞渡是在五月初三、初四两天中午开始,这种传统已有300多年。

清鹤山举人吴槐炳(1742——1770)在《三夹竞渡竹枝词▪十首》序中记载:

“地名三夹,乡人竞渡之所也。

每逢端阳前二日,士女骈填,笙歌鼎沸,香风影鬓飘拂于酒船板之间,沿河观者不下万人,洵太平盛世也。

”[16]又有“二五墟期龙在田,初三初四龙跃渊。

只期郎与龙争健,长在人间不上天。

”及“龙舟午后正催齐,斜照多情入鬓低。

寄语同心诸姐妹,弯船切勿对河西”等,由此不难理解“初一起、初二忌,初三初四扒出屎,初五初六龙过基,初七初八入泥底。

”这首老少皆知的俗谚。

但在江门礼乐,端午前后的龙舟表演叫“应景”,又叫“节龙”,而到农历八月秋凉期间才举行“斗龙”,这就是礼乐“八月龙船出大标”的由来。

礼乐龙舟“斗龙”方式也比较特别:

一是赛道长,从起点至终点,赛道长5Km至8Km,来回共14次,要取14支标旗;二是要“转鼓”,因河道狭窄,龙舟长,不能转弯,到达标旗处,队员迅速转身,前变成后,后变成前,如此往返,每转一次取1支标旗。

所以礼乐龙舟“斗龙”的时间长,完成整个赛程至少需要3个多小时,对队员来说是个极大的耐力考验。

俗语云:

“任槌一鼓先去,到底是谁夺锦?

”即起鼓在先,未必可以夺锦,起鼓在后,未必不可夺标。

另外,在开平的水口、龙东、月山、沙冈、杜冈一带还沿袭着“龙舟结契”的传统。

每年端午,这一带结契的龙舟便会轮流当东道主,邀请附近龙舟和全村老少前来做客,竞渡后大摆“龙舟饭”宴请各路宾客,场面独特而热闹。

3五邑龙舟文化嬗变

文化嬗变即文化脱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导致主体人群的构成和需求的变化。

随着中原移民的不断迁入,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沿江、沿海平原的形成和珠三角大规模开发,致使五邑地区社会、自然环境均发生了彻底性变化,传统的龙舟文化或形式上、或内容上发生了变异。

3.1龙舟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差异

 五邑传统龙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龙舟竞渡”,是一个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脱离了传统龙舟“竞渡”形式而发生变异。

如,流传于台山广海地区的“打龙舟”,就是一种传统龙舟文化的脱变,它只保留着传统龙舟“祭拜”仪式。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打龙舟”起始仪式,端午节才正式“打龙舟”活动,龙舟用木雕制,长约六、七尺,活动中仅作为道具。

每个龙舟队8-10人,他们穿着整齐,头戴装饰的宽边草帽,抬着龙舟,敲着铜锣,以唱的形式走进大街小巷,家家户户。

“打龙舟”的唱词自由活泼,可根据对象唱不同的歌,一般多为送神送福、恭贺吉祥等内容。

到天黑结束后,把龙船上所有的公仔,帽上的纸花饰物,全部焚化,俗称“送龙返天”。

[17]如今,“打龙舟”仍为台山广海一带最为流行的民间岁时节令习俗,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另外,五邑民间还流行一种“唱龙舟”,又称“龙舟说唱”,由民俗龙舟文化演变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18]始于清乾隆年间。

据《佛山历史文化辞典》记载:

“珠江三角洲河涌纵横,人们都喜欢扒龙舟、赛龙舟,而且喜欢听龙舟,唱龙舟。

过去,一些被称为‘龙舟佬’的卖唱艺人,手持木雕龙舟,胸前挂着小鼓和小锣,边唱边敲,沿门卖唱,在车站或渡口,亦常可看到龙舟艺人献艺。

”[19]“唱龙舟”的道具龙舟长约60cm,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形象,寓意避邪,下层是十名壮汉奋力扒龙舟的姿态。

龙舟下方用布衬托,意为龙舟行于水。

整个龙舟由木杖撑起,说唱时,艺人一手持龙舟木杖,一手敲着锣鼓,走村过户,边吟唱边敲打,内容也多为祈福吉祥。

由此可见,无论是“打龙舟”,还是“唱龙舟”均脱变于传统龙舟文化,同样表达了五邑民间祭拜“神龙”求“风调雨顺、国泰平安”的民族心理。

3.2龙舟文化对其他风俗的影响

文化的出现、传承和发展并不是独立的,文化之间相互延伸、相互作用和影响,民俗文化则尤为突出。

每年的五月初五前后即端午前后,南方暖湿空气活跃,在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

在五邑民间人们把这种自然气候变化往往与神龙降水联系一起,称之为“龙舟水”,乡民非常看重“龙舟水”的功效,传“龙舟水”可以祛邪防病,如果端午时,洗饮“龙舟水”,一年到尾都精神爽利,无灾无病。

因此,农历五月初五,人人都到河里去洗身,从头洗到脚,不会游泳的也下到滩边,掬水洗脸,边洗边喝,洗身的最佳时间是午时。

[20]即使那些不靠近江河的村子,也会从井中取水洗饮,望得到“龙舟水”的滋润,有谚语道:

“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可见,五邑民间对神龙的崇拜已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代代相传,远远流长。

4结束语

无论是疍民龙舟文化,还是移民龙舟文化,它们的形成与历史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紧密联系。

历史地理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是龙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

五邑龙舟文化与同其它文化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形式上的变迁也有内容上的变异,从而使如今的五邑龙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因此,深入研究五邑民俗体育龙舟文化,把握其历史形成及其发展的规律,对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林忠亮.巴蜀民俗文化初探[J].民俗研究,1992,23(3):

11

[2]周去非.岭外代答[M].北京:

中华书局,1999:

115-116

[3]钱以垲.岭海见闻[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55

[4]萧凤霞,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3):

1

[5]陈光良.岭南疍民的经济文化类型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1,104

(2):

168-169

[6]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卷[M].上海:

开明书店,1948:

29

[7]蒋炳钊.疍民的历史来源及其文化遗存[J].广西民族研,1994,54(4):

83-84

[8]张雄.东、南“越”文化同源试证一一兼论“越”文化同中原文化相互交融[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4

(1):

24

[9]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

中华书局,1985:

486

[10]王俊奇.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83

[11]叶春生,罗瑞强.顺德民俗解码[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0

[12]佚名.大戴礼▪五帝德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72

[13]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14]编纂委远会办公室.新会地方史志[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146

[15]勾利军,付勇.论中国古代广府文化中的农业文化特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4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