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9106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docx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

一、课内阅读。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

”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

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1.“诡”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_画。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欺诈,奸猾。

B.怪异,出乎寻常。

“诡秘”的“诡”应选择意思(____)。

2.文中“那个东西”指的是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带刺的朋友偷枣很高明的句子。

4.怎样理解句子“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  )

A.刺猬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为了得到枣子,摔痛了也顾不上。

B.刺猬是为了节约偷枣的时间,才有意从树上摔下来的。

5.从这些文字中,我读出了作者________之情。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

“谢廖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1.第1自然段中的“一大片”一词说明了__________,“长满”表明草地上的蒲公英__________。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B.因为草地上的草都被蒲公英覆盖了,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C.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上铺满了金色的花瓣,所以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3.第2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是()

A.总领全文B.总结全文

C.概括总述D.承上启下

4.这些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作者却观察得如此细致。

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

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

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

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

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

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

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一天又一天

□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我抚摸着它□高兴地说□□这下□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1.给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3.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4.“小花鹿”的功劳是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是的打“√”,不是的打“×”。

(1)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_______)

(2)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_____)

四、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

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人有人告诉他说:

“到楚国去,要向南走。

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

“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

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这个人要从_______到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正确,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4.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

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轻松阅读大闯关

“玉兔”自述

大家好,我是“玉兔”号月球车。

听说大家对我有很多疑问,今天我就来解答好啦。

问题一:

你是不是只“胖兔子"?

我有1.1米高、1.5米长、1米宽,体重嘛,是140公斤。

()看起来分量不轻,()我并不是一只“胖兔子”,为了节约燃料,也为了轻柔着陆,我身上没有一丝“赘肉”。

虽然是只兔子,但我有一对漂亮的翅膀。

不过这对翅膀不是用来飞的,而是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

我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

跟其他兔子不同,我有六只“脚”——六只小小的轮子;我还有四只张望月球的眼睛:

一对导航相机,一对全景相机。

问题二:

虽然名字里有一个“兔”字,但我却没有能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很惭愧,我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每小时平均走200米。

不管去哪儿,我都得分几步才能到达。

走之前要看路、选路,可是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所以我每一步最远也只能走10米。

好了,我要工作了,今天就先回答你们两个问题吧,下次我们再聊哦!

注:

“玉兔号”是我国2013年发射到月球的一辆月球车,负责采集月球标本,监测月球情况。

1.下面三组关联词,哪一组填到文中括号处最合适?

()

A.即使……也……B.虽然……但……C.因为……所以……

2.根据“玉兔”的自述填空。

“我”跟其他的兔子不同,“我”身上有____,但不是用来飞的,而是______。

一般的兔子有两只眼睛,但“我”有四只眼睛。

一对是_____,另一对是________。

3.“玉兔”说它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意思是说它移动得非常_____。

4.“玉兔”为什么一步最远只能走10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玉兔”的回答,想一想,大家向“玉兔”提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

六、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花城

①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②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

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③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

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瑕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

④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

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

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⑤秋风飒飒,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

⑥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

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

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

⑦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__)的木棉花(__________)的菊花(__________)的水仙花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内。

(1)眼睛看着复杂繁多的景物感到迷乱。

(______________)

(2)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

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菊花颜色的句子。

4.从短文第⑤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它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

其中写了春天开___________;夏天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秋天开菊花;冬天开___________。

6.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照例子,仿写句子。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啊,我爱_________,我爱__________,我更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朝阳和夕阳为什么都是红色

早晨,我们常常看到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我们在西边的天空看到的太阳满脸是红红的,像喝醉了酒一样;而中午的太阳,却发出炽白炽白的光芒。

早晚的太阳为什么总是红红的呢?

有人告诉我们,太阳的红色是“染”上去的,是大气给太阳“染”上了红色。

你感到奇怪吗?

也许你会问,大气本身没有颜色,怎么会把太阳染红呢?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你记得这样一句诗吗?

这里其实说明一个道理,太阳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由七种颜色组合而成的。

只有当这七种颜色的光一齐射过来时,我们的眼睛看上去才觉得太阳光是白色的。

可太阳的七种光线有时并不是一齐射到同一块地面上来的,因为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很厚很厚的大气层,我们的眼睛是透过这大气层才看见太阳光的。

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大气层内包含着数不清的气体微粒、灰尘和小水滴。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家伙,它们会把一部分阳光散射开来,把另一部分阳光挡回去。

清晨和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的大气层比直射时要厚得多,除了红色和橙色,其他颜色的光都被散射了,所以我们看到了红彤彤的朝阳和夕阳。

而中午阳光直射,通过的大气层相对薄一些,阳光的力量又强,七种颜色的光线一齐射到地面,我们见到的就是炽白的阳光了。

1.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

2.下列有关太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红色的。

B.太阳光是白色的。

C.太阳光是无色透明的。

D.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合而成的。

3.第3自然段中“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家伙”中的“这些小家伙”不包括()

A.气体微粒B.灰尘C.小水滴D.七种颜色的光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午的太阳会发出红红的光。

B.早上太阳光可以一齐射到地面上。

C.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

D.太阳光的颜色不受大气层的厚度的影响。

5.朝阳和夕阳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

A.因为阳光的力量很强,所有的光线都可以射到地面上。

B.因为大气层很薄,所有的光线都可以一齐射到地面上。

C.因为太阳本身就是红色的。

D.因为清晨和傍晚,太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只有红色、橙色的光线可以射到地面上。

八、课内阅读《花的学校》。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通过写树枝、绿叶、雷云的________来表现出他们对花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句中的“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是指花的颜色丰富多彩。

请写出四个描写花的色彩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冲”和“急急忙忙”表现出花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在作者看来,花的家在天上,那么花的妈妈会是谁?

花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的授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

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

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

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

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

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

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

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

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

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

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

说法最准确的是(   )

A.自动落粉     

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  C.请昆虫传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

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

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

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问题。

一只小蚂蚁,因为人民都称它为“大力士”,所以它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有一天,小蚂蚁来到森林里,遇到了鸭子,就傲慢地对鸭子说:

“你这个大嘴巴的家伙,给我先过去。

”鸭子低头看了看,没说什么,让小蚂蚁先过去了。

小蚂蚁继续往前走,碰到一只兔子在采蘑菇,就讥笑它说:

“我能驮起比你身体重几百倍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小兔子瞅了蚂蚁一眼,没理它就走了。

小蚂蚁更神气了□它在草地上遇到了一只狼□毫不客气地说□你又是什么东西□连鸭子和兔子都被我打败了□你还不给我让路□难道也想试试我的拳头□狼根本不理它,只是摇了摇头说:

“你这小鬼,竟然这样和我说话。

狼正想走,小蚂蚁突然咬狼一口。

这下可把狼惹火了,一脚踩了下去……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小蚂蚁在森里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4.“神气”在文中的意思是()。

(写序号)

A.精神饱满。

B.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没有耳朵的兔子

天底下有胖耳朵、瘦耳朵、长耳朵、短耳朵、方耳朵、圆耳朵和弯耳朵的兔子。

还有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

不过,任何一只兔子会做的事情,他都会。

他会嗖的一下从这边跑到那边,再嗖的一下从那边回到这边。

他跳得跟其他兔子一样高。

他挖的洞一点儿都不比其他兔子挖的洞浅。

他还能在一眨眼的工夫吃光一座巨大的胡萝卜山。

而且藏猫猫时他总是第一名。

即使这样,也没有一只兔子愿意跟他玩儿。

他们说,一只真正的兔子总该有耳朵呀!

就连狐狸都没兴趣追他。

狐狸只喜欢追有耳朵的兔子。

没有耳朵的兔子总是孤孤单单的。

有一天,没有耳朵的兔子捡到一个蛋。

他到处贴满寻物启事:

捡到一个蛋。

其他的兔子都笑他说:

“瞧,没有耳朵的兔子会生蛋了!

”没有耳朵的兔子心想:

真是一群坏兔子!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慢慢地走回家。

他一直等着蛋的主人来认领。

可是,谁都没来。

没有耳朵的兔子在网上查了查,他发现那些从蛋里孵出来的动物,耳朵都非常小,看起来就跟没有耳朵似的。

他想:

太好了!

这些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动物肯定不会笑话我!

从那天起,他就和蛋再也不分开了。

他给蛋宝宝读故事,和蛋宝宝一起睡觉。

蛋宝宝一天天长大,而且变得越来越重。

一天,没有耳朵的兔子一不小心把蛋掉在了地上,他心里着急地喊:

哎哟!

蛋掉在地上要裂开了。

1.(拓展思维)学会预测。

(1)我能根据故事的题目来预测故事的内容。

如当读到“没有耳朵的兔子”时,我预测____________。

(2)预测时,所想象的内容不仅要丰富,还要合理。

如当读到没有耳朵的兔子捡到的是一个蛋时,状状与元元结合故事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了预测,其中预测更为合理的是(_____)

A.状状:

我预测这是一个兔子生的蛋,因为这里是兔子居住的地方。

B.元元:

我预测这是一个鸡蛋,因为鸡有时候会把蛋生在屋子外面。

2.(语言运用)没有耳朵的兔子和这个蛋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内阅读。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

()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1.照样子写词语。

一把把(刀剑)一颗颗(________)

一把把(________)一颗颗(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如果……就……只要……就……

3.作者通过仔细地_______、_______从房檐上垂下来的______和落下来的______,发现了冬天的美。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注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D.表示声音的延长或感情的延续

十三、课内阅读我能行。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孙中山先生大胆向先生提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换上了黄色的衣裳。

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像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也不像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慈爱母亲,但小草依然挺立着。

风儿轻轻一吹,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真是“,。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选字填空。

的地得

(1)夏天,太阳把大地烤(______)火热。

(2)冬天来了,小草把根深深(______)钻进泥土里。

(3)小草像一位慈爱(______)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

(4)我轻轻(______)拍拍她,吓(______)她把手里(______)笔都丢了。

2.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3.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忧愁(________)严寒(________)

严厉(________)批评(________)

5.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6.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

画上“___”。

十五、阅读片断,回答问题。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quānjuàn)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huǎnghuàng)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xùjù),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听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____________)强烈—(____________)凝视—(____________)

3.用“”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英子具有讲故事才能的句子。

4.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

5.填一填。

从第一次掌声中,你体会到(_________),从第二次掌声中你又体会到(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讠6B

2.刺猬

3.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4.B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