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9239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docx

《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1030

综合实践《小小塑料袋》活动方案(选题指导课)

一、活动背景

白色污染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

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因此,我们五年级便选择了“小小塑料袋”这一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了解塑料袋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塑料袋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减少使用塑料袋,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塑料袋的危害,对塑料袋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减少使用塑料袋,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计划

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

3、了解塑料袋的危害,对塑料袋有初步的认识。

4、制作环保塑料袋,拍照留念并写一篇的日记。

5、制作活动成果:

海报、小册子、手抄报、ppt等。

四、活动时间:

5周(总课时数:

10课时)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选题指导课)

课时目标

1.提出问题,确立研究主题。

2.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明确各小组的分工,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式。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的准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看这些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

(塑料袋板书)

2.你们平时用过塑料袋吗?

(用过)在什么时候用它干什么?

3.塑料袋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呀,你对塑料袋还有其他方面的了解吗?

4.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边看边想,等下我要提问的哦!

看了这些图片、文字,你想说些什么?

5.事物都有两面性,塑料袋除了具有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外,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看来这小小的塑料袋中还有大文章可做。

(板书补好:

小小)

6.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以“小小塑料袋”为主题来开展研究。

二、确定活动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一)确定小主题:

1.同学们,大科学家牛顿、瓦特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都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人们常说:

提出问题(出示卡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围绕“小小塑料袋”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学生交流:

塑料袋的种类、制作、成分、多少人使用、哪些危害、人们对它的态度、怎么回收、处理的,变废为宝、呼吁宣传人们减少使用、可否用一些物品替代等。

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提的问题都挺有价值。

3.但是光提问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筛选问题(出示卡片)。

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中有些是相近的、相似的、相包含的,我们可以把它归纳在一起,成为一个问题;

(1)危害

(2)处理方式

(3)如何减少使用

(4)用途、优点

(5)家庭使用现状

……

小结:

我们班的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筛选出了和我们小小塑料袋这一主题关系密切的问题,还归纳出了这几个研究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设计方案,落实分工:

请大家看一下我们要研究的小主题,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1.小组成员迅速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围绕哪个主题开展活动呢?

2.先了解各小组确定的研究主题。

你们想研究哪个问题?

为什么呢?

3.明确了自己小组的研究主题,接下来就要请各小组分别讨论制定活动计划了。

(出示卡片:

制定计划)

讨论中你们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进行合理的调解,发挥指导作用)

三、制定活动方案:

1.同学们选定的主题都很有意义,接下来就要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方案。

在这里,老师有个小提示:

比一比哪一组制定的方案最棒!

活动要求:

1、讨论确定本小组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并结合研究的内容给小组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2、组长做好本小组成员的分工。

注意根据组员的特长分工.大家分工明确,可操作性强。

3、注意活动纪律。

轻声讨论,不吵闹,不离开座位。

4、组长负责填写小主题活动方案。

准备汇报。

2、发小组活动方案,小组开始制订方案。

(预设)

要研究的问题

怎样研究

研究的成果

人员的分工

塑料袋的危害

1、 问老师、问父母。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1、 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塑料袋》。

2、办《塑料袋》手抄报。

(略)

如何减少使用塑料袋

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倡议书

(略)

塑料袋的用途、优点

1、查资料。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3、 问老师、问父母。

制作《塑料袋》图文集。

(略)

塑料袋的处理方式

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

2、 问老师、问父母。

集成塑料袋海报。

(略)

塑料袋的家庭使用现状调查

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 问老师、问父母。

调查报告

(略)

(设计意图:

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3、小组写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方案制订。

四、交流、展示方案

师:

刚才老师看到各个小组的同学都在积极给小组出主意,写方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活动方案与大家交流。

1.小组长上台陈述方案:

师提出让大家注意倾听,这是一个互动的平台,让我们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学生提出意见

2.小组方案汇报交流,师生对方案的对可行性给予必要的补充和指导。

教师适时穿插一些方法,或补充

3.交流,指点活动细节:

师:

同学们,

生:

我觉得这个小组的活动方式少了一些,还可以增加一些社会调查、走访的方式,这样就更全面了。

师:

你们小组觉得这个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

有道理。

师:

我觉得这个同学的意见也非常好,你们可以根据她的修改意见完善我们的方案。

真不错,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们的方案会更完整。

师:

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

老师也提一点建议,我觉得你们的分工应该再具体一些,这样我们大家分工明确,研究的成果才能不重复,分工明确,才能更有效的合作,你们认为呢?

4.刚才同学们提了那么多宝贵的建议,相信大家一定又有了不少的收获。

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把活动方案再完善一下,尤其是刚才同学们提出适当建议的地方。

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四、评价总结:

1.师:

同学们,指卡片,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围绕“小小塑料袋”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并筛选出了下一步我们要研究的小主题,还制定好了活动的方案,希望各个小组的同学要团结协作,相信通过亲身体验,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2.主题活动之后,还要评选:

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评选最佳探究小组 

评选最佳组长 

评选“最佳摄影员”

评选“最佳采访员”

评选“最佳记录员”

评选“最佳资料整理员”

……

并送上表扬信,出示---表扬信.老师放在你们的老师那里,活动结束评选后发给你们.最后老师祝同学们都取得预想的研究成果。

板书:

(1)危害

(2)处理方式

(3)如何减少使用

(4)用途、优点

(5)家庭使用现状

……

 

小小塑料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案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指导师

小组名称

组长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成果

人员的分工

 

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主题的完成要经历准备、实施、总结、交流展示、评价阶段,一般情况下,完成一个主题的研究至少需要一个月。

今天我这节课体现的是第一阶段,活动开始阶段,帮助学生生成问题(主题生成),是课题的准备阶段。

在学校试教的时候,很多老师在我上完这节课的时候都没弄明白这节课上的是什么,甚至觉得这节课老师也没教什么啊,这就完了啊!

大家这样想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大多数老师不教这门课,对它的课程特点不了解,可谓不知者不怪,如果老师把学生应该在活动中了解的内容都在课堂中包办代替的话,那就违背被了这门学科设置的初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现在是信息社会,有些孩子的电脑水平是很多老师所望尘莫及的;很多孩子的科技制作的想法是出人意料的。

在传统教育里,这些孩子的天赋很可能就被埋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为这些孩子开辟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也为众多孩子潜能的开发创造了教育的条件。

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里,教师要做什么呢?

教师当然不是无所作为,指导、引导、组织、参与就是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身份。

一、纵观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关注设计,创设生动的情境为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

课标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塑料袋为例引出研究主题,孩子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兴趣.特别是精心选择、裁剪的中央电视台(2010年7月25日)每周质量报告录像的播放,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些都为下面开展的研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关注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课标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

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五年级的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已有了三年的基础,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进行这个环节。

课堂上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自主选择研究小组,自己选择研究的方式、内容、成果的呈现形式.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孩子们才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值得思考的地方:

教学前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围绕“小小塑料袋”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

并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

这个环节按照我的预设,应该是本节课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

因为孩子的思维一旦活跃起来,有时教师都很难把握,我在试讲的过程中,孩子们提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在这个环节上是要费一定的时间,一方面要知道孩子的心声,还要把学生的问题有效的梳理成研究的主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为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假设,以防孩子在提出问题时,考虑不全面,不好把握。

但在本节课中,这个环节中孩子只提出了六个问题,孩子竞没有再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孩子在众人面前可能想问不敢问.

这个问题让我的思考是:

是不是主题生成后不用再引?

我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摸索,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