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9625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docx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目 录

一、概述.1

二、建设目的….….…….….….…...…….….….…..……1

三、设计总体要求1

四、设计主要内容3

五、设计进度计划4

六、总平面设计要求5

七、建筑设计内容和要求6

八、结构设计要求11

九、建筑电气设计要求12

十、给排水设计要求15

十一、暖通空调设计要求16

十二、其他要求19

十三、特别说明21

十四、二期工程内容和指标23

十五、工程估算要求23

 

第一章 概述

广东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组建的最重要的美术创作研究机构。

四十多年来,广东画院继往开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国内享有盛誉的杰出画家,创作出一大批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为广东美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出了榜样,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美术事业、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是广东省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选址在广州市白云新城新市街萧岗村地段,征地面积44663m2。

广东画院新址南有新体育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附设五星级酒店)、广州汽车集团展览中心,北靠广州市档案馆,东与白云山相望。

新址建成后应成为集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标志性艺术建筑。

成为艺术家进行艺术研究和创作的基地,成为人民群众接受和欣赏艺术的殿堂,成为省外事接待的重要定点单位,将提升白云新城区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为广州市城市建设添异彩。

第二章 建设目的

2.1为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落实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部署。

广东画院新址必须体现二十一世纪国际建筑的一流水平,体现时代精神和风貌。

2.2发掘和培养美术创作人才,提高艺术水准,培养新一代名画家。

2.3广东画院新址应成为美术创作、研究的基地,还成为美术宣传教育机构,将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2.4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前瞻性的新画院,改善办公及创作环境,开创广东画院艺术创作的新局面。

第三章 设计总体要求

5.1广东画院新址选址在广州市白云新城,东与白云山相望。

广州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四季如春、万物生机勃勃。

因此,应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与资源,在园林艺术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上述因素,或堆土放坡、或人造水景、生态绿化,使之与白云山脉互相呼应、把园林气息推向极至。

同时应充分考虑广州市的气候、区域特征,广州地区春天阴雨连绵,夏天常有台风雷电和特大暴雨等自然因素。

努力化解,做好防潮、防浸、防雷、防特大暴雨等设计,并且有超前意识。

5.2广东画院新址的建设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民防等需要。

5.3设计应吸取中华文化精华,体现中华文化开拓创新和包容的时代特点。

5.4设计应实行动静分区综合开发,地面建筑与园林景观协调配合。

5.5设计应体现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考虑引入地面的生态、景观要素;重视对自然通风、采光的利用,做到节电、节水、节材料、节人工。

5.6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创造出较为开敞,通透,联系流畅的空间效果。

5.7注重实用、经济、美观、安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筑方案设计应科学、高效,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和园林设计、使用、管理的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5.8应结合建筑功能和道路交通,合理安排交通出入口、停车场和交通流线。

5.9应考虑日常使用、按国家规范要求平时防灾和战时人防的要求,合理设计生命线系统;满足防火、防震、防洪、民防等要求;满足紧急状况下的人流疏散要求。

5.10合理划定分区、分层,考虑工程实施及后期管理的便捷性。

协调综合楼、服务设施、画室、园林绿化、文化产业建筑等主要功能部分的关系。

5.11二次装修设计,内庭园设计由于专业性强,应由专业设计部门专业设计,但建筑设计应与上述专业紧密衔接,为日后的设计做好规划,预留空间,提供条件和要求,密切配合;室内装修、景观设计需要及早介入。

5.12本建设项目拟分两期实施:

一期建筑面积为26577m2,包括综合楼、服务设施、画室、园林绿化等内容;二期建筑面积约为18410m2,主要用于对外经营和发展文化产业。

本设计任务为全面设计,不分期。

但必须考虑一期完成后投入使用时对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5.13设计应与白云新城的基础设施合理衔接,并使画院建筑群与白云山麓合理联系起来,相互呼应,形成自然、优雅、舒适的文化氛围。

5.14设计应尽量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地方的相关规范与要求,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由于工程设计的特殊需要突破的,应进行专项论证,并经有关部门及业主同意后以文件形式认可。

5.15建议实行限额设计,控制设计成本。

5.16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创中国国家质量最高奖项。

5.17总工期要求:

设计进度应满足施工进度(2006年月底基坑开挖,年月主体结构完成,年底竣工)。

第四章 设计主要内容

3.1设计范围:

本项目实施范围内全部设计(包括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及招标配合、施工配合、现场服务等。

3.2方案修改和完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中关于方案设计应达到的设计深度要求,同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及广州市政府职能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承包方在设计招标阶段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3规划:

(1)总体规划设计;

(2)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3)总图及竖向。

3.4建筑物:

(1)建筑设计:

总平面设计、主体建筑设计、主体外配套建筑设计、装修设计、无障碍设计;

(2)结构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地基基础设计、主体结构设计、围护结构设计、构筑物结构设计;

(3)通风空调设计:

通风、舒适性空调、精密空调(恒温恒湿)设计;

(4)给排水设计:

给水、排水、中水、直饮水设计;

(5)电气及设备设计:

高压供配电、低压供配电、不间断电源、自备发电机组、室内照明、防雷、接地、电梯;

(6)智能化设计:

办公自动化、设备监控、安全监控、门禁、停车场管理、有线广播及背景音乐、通讯、卫星电视、有线电视;

(7)消防设计:

建筑防火、结构防火、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火栓、应急照明、自动喷淋、气体灭火、防火卷帘;

(8)管线综合布置设计;

(9)环保设计;

(10)节能设计;

(11)卫生防疫;

(12)防水设计;

(13)投资控制:

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3.5园林绿化及景观:

(1)景观及园林绿化:

环境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构)筑物工程设计、围墙设计、给排水设计、电力电气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艺术(小品、雕塑、喷泉、壁画等)设计、景观照明设计、景观标识设计、管线综合布置设计(综合管沟);

(2)环保;

(3)节能;

(4)卫生防疫;

(5)投资控制:

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3.6地质详细勘察属于本项目设计承包范围,钻探孔布置、试验及详勘成果报告等均应符合国家、省、市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防雷评估及有关专项试验、研究与论证不在承包范畴内,但承包方应提出有关技术要求。

3.8本项目中,在实施范围内,承包方应保证按规划及建筑功能要求、配套设施要求完成工程造价中包含的全部项目的专业专项设计。

限于专业资质问题不能进行的专项设计,由承包方报发包方同意后可进行专项分包,由承包方与该单位签定设计分包合同,专项分包设计费由承包方承担,由承包方负责管理,并承担全部责任。

特殊专业(如燃气、电力、人防、厨房设备等)的专项设计由发包方另行分包,由发包方、承包方及该单位签定设计分包合同,设计费由发包方承担,承包方负责总体设计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协调工作,专项设计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承包方承担连带责任。

3.9专项分包施工图设计文件中,需承包方校核确认的部分由承包方及专项分包方人员进行会签并盖章确认。

第五章 设计进度计划

4.1承包方按如下期限交付设计文件:

序号

项目各称

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版次

1

一、方案设计阶段

36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

1.1方案设计初稿

28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3

1.2业主对初稿提出意见

5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4

1.3方案深化草图及各专项深化成果

9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5

1.4业主提出深化意见

2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6

1.5综合深化成果(报业主确定图)

14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1

7

1.6发包方确认(发包方工作)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8

二、方案规划报建设计阶段

51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9

2.1规划报建成果设计

14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2

10

2.2规划报建(发包方工作)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11

2.3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14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12

2.4方案报建成果设计

28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3

13

2.5方案报建(发包方工作)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14

三、初步设计阶段

84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15

3.1初步设计(完成各专业接口)

49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4

16

3.2初步设计修改意见(发包方工作)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17

3.3初步设计(修改后初步设计)

21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5

18

3.4初步设计审查(发包方工作)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19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

113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0

4.1招标施工图设计

49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6

21

4.2施工图设计

70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2

4.2.1主体施工图设计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3

4.2.2设备安装施工图设计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4

4.2.3主体及安装施工图审查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5

4.2.4景观绿化施工图设计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6

4.2.5景观绿化施工图审查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27

4.3施工图审查意见修改成果

7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7

28

4.4精装修、弱电等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

14ed

2006年月日

2006年月日

版次8

说明:

1.设计总周期合计日历天

2.工作时段的具体日期将根据实际开工时间计算。

3.若各阶段的设计审查时间缩短或延长,则各后续设计工作紧接设计审查而提前开始或推迟,设计总周期也相应缩短或延长。

第六章 总平面设计要求

6.1广东画院新址总平面设计内容应包括综合建筑布置、广场、园林绿化、道路、建筑照明、喷泉、雕塑等主要设施。

要求分区明确,环境美观舒适。

6.2总平面设计应进行合理的竖向设计:

根据平面布置、地形、地质条件,土方工程、地下管线、主要建筑物标高、周围道路标高与排水要求进行综合设计。

应尽量结合并利用现状地形,避免破坏生态。

提供建筑地台和道路控制点的竖向标高。

6.3项目道路交通要合理组织,要与城市道路合理衔接,合理安排人流出入口和机动车主要出入口的设置。

第七章 建筑设计内容和要求

7.1总体要求:

7.1.1建筑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画院建筑群应从各个空间角度均能体现中华文化开拓创新和包容的时代美感,与白云山、白云新城融为一体。

7.1.2动静分区应合理,建筑物内部功能设置应满足使用需求,并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

各区域布局要求分区明确,具有相对独立性,互不穿插干扰,平面布局紧凑。

7.1.3充分考虑画院环境特点,营造积极的、安全的、舒适的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

7.1.4注意防水、防火,慎重选定和使用天面、地下建筑及伸缩缝、沉降缝防水措施。

伸缩缝的设计应科学和精确、防止发生漏水问题、天面的防水材料立选择不易老化的永久性材料,综合考虑通风、采光等技术要求,预留足够的设备、技术用房。

7.1.5建筑设计应满足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藏品保管、陈列展览及行政管理等使用功能的基本需求,并配置相应的观众服务设施。

为方便残疾观众参观,须配备专业通道和专用设施。

为了搬运艺术品,所有关展览区域的通道应足够宽足够高,并有防撞设计。

7.1.6业务办公与对外开放区域之间,既要有联系通道,又要加以分隔,与外部则分道出入(职工与观众分门进出)。

7.1.7设计文件中所列各项内容与指标,可根据设计需要予以相应的、合理的调整,以保留一定的设计弹性和灵活性。

7.1.8建筑设计应从节能出发采取相关措施,如屋顶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并栽种合适的绿色植物,墙体及门窗须保证满足夏热冬暖地区有关规范的要求。

兼顾生态、节能与节约投资的要求。

7.1.9北面光线较稳定,画室宜向北采光,画墙应在东面。

7.2规划设计:

7.2.1必须满足规划报建和规划验收的各项要求。

规划设计经稳定后,应不能有太大变更。

7.2.2规划设计应包括:

总平面图、各单体建筑各层平面图、外立面图、剖面图等。

7.2.3应按照设计规范及规划部门要求标注坐标、标高、尺寸等。

7.3建筑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画院建筑群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设计。

7.4停车场设计:

配备地下停车场,确定停车场的位置、规模,提出地下停车场内部的车辆交通循环组织设计方案,尤其注意与地面车行出入口和市政道路的衔接。

如条件允许、停车场宜设卫生间,留给排水口。

7.5园林绿化及景观设计要求

7.5.1园林绿化及景观设计要与建筑物一体化考虑,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一个连贯的、立体的、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

7.5.2建立流畅的、立体的步行系统。

7.5.3提供主要场地、建筑地台和控制点的竖向标高。

7.5.4园林绿化及景观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绿化、水体设计;

(2)小品、标识等设计;

(3)夜间景观效果设计;

(4)给排水系统设计;

(5)道路设计;

(6)其他设计。

7.6广东画院新址建设功能包括:

综合楼、服务设施、画家工作室(以上为一期)、文化产业建筑(二期---见第十四章)等。

一期建筑详细功能及指标详见下表7-1、表7-2、表7-3、表7-4所示,二期建筑暂按建筑面积约18410m2进行考虑。

 

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内容

表7-1

项目

建设面积(m2)

备注

动态区

综合楼

6687.5

 

服务设施

7062.5

 

静态区

画家工作室

12827

 

合计

26577

 

 

广东画院综合楼的内容及指标

表7-2

分区

分项功能

功能

建设标准

面积(m2)

备注

单位

数量

作品展览区(参观人数1000/日)

主展厅

展览艺术品

1000m2/间

1

1000

机电管线安装后、净空5米,适量设计展柜、柜内净距≤80cm

小展厅

可举行个人画展展厅

500m2/间

4

2000

同上.但不设展柜

作品陈列室

固定陈列画院优秀作品

500m2/间

 1

500

同上.但不设展柜

工作间

包装工作间2间

150m2/间

2

300

 

图书档案室

图书资料档案收藏

500m2/间

1

500

使用面积(小计)

 

 

 

4300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0.8

m2

 

5375

 

办公区(按厅级(50人编制)单位考虑)

大堂

可同时容纳500人集会

1m2/人

1

500

净空≥  10m

院领导办公室

院长办公室

50m2/间

4

200

 净空≥  3.3m

部门办公室

部门领导办公室

20m2/间

10

200

 

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含档案室)

20m2/间

10

200

 

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厅)

300人大会议室

1.66m2/人

1

500

可播放电影、录相.投影。

净空≥6.2m.

院会议室

会议

200m2/间

1

200

 净空≥  5m

贵宾接待室

含茶水间、接待室、卫生间

 

 

350

 设内庭园

画家健身室

200m2/间

1

200

 

专家俱乐部.老干活动中心

内设卫生间

300m2/间

1

300

设于顶层.层高3.3米

保安人员休息室.工作人员休息室

60m2/间

2

120

安排在靠近后门的二楼位置.以求快速反应

门卫值班室

请设计考虑

公共卫生间

请设计考虑

使用面积

 

m2 

 

2770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0.8

m2

 

3462.5

 

合计

 

 

 

 

8837.5

 

广东画院服务设施的内容及指标

表7-3

序号

分项功能

功能

建设标准

面积(m2)

备注

单位

数量

1

外来专家工作室

 画室.休息室.会客室带独立卫生间.平时也可做为小画室或办公室

150m2/间

3

450

净空≥  5.2m

2

职工饭堂

可容纳200人就餐

600m2/间

1

600

 附近设卫生间

3

地下车库

 停车

30m2/车

133

4000

地下两层。

设卫生间

4

设备用房

 

 

 

不小于300

水泵房.高低压电房.空调主机房.楼宇监控中心.气体灭火气瓶室.净空≥  4.2m

5

使用面积

 

 

 

5350

 

合计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0.8

m2

 

6687.5

 

广东画院画室的内容及指标

表7-4

序号

分项功能

功能

建设标准

面积(m2)

备注

单位

数量

1

专业创作室

艺术创作

100m2/间

46

4600

层高净空5.2米、北向光线。

采用双门,大门高度2.4米。

尽量采用顶光。

画室内宜不见柱。

1.1

专业画家藏品室

储藏作品.休息室、卫生间

35m2/间

46

1610

紧靠可通专业创作室.在室内可远观创作室作品效果。

另设隔层35平方作个人图书室,隔层层板为专业画家藏品室顶板,隔层净高度不大于2.1米,还要预留0.2米做为天花层

2

院长创作室

艺术创作

130m2/间

3

390

层高净空5.2米、北向光线。

大门采用双门,高度2.4米。

尽量采用顶光。

画室内宜不见柱。

2.1

院长藏品室

储藏作品.休息室、卫生间

40m2/间

3

120

紧靠可通院长创作室在室内可远观创作室作品效果。

另设隔层40平方作个人图书室,作个人图书室,隔层层板为院长藏品室顶板,隔层净高度不大于2.1米,还要预留0.2米做为天花层

3

大创作室

设工作室、休息室、卫生间

200m2/间

1

200

层高净空≥6.2米、其中二幅主要墙体>18米.(无凹凸的平面墙体)大门采用双门,高度2.4米。

尽量采用顶光。

设在多功能报告厅旁

设工作室、休息室、卫生间

300m2/间

1

300

同上

4

作品鉴赏室

作品鉴赏.开学术研究讨论会议

250m2/间

1 

250

设卫生间.可观赏庭园景色.会议系统

5

创作材料仓库

 材料储藏

200m2/间

1 

200

 防潮.防虫

6

美术馆专用仓库

300m2/间

1

300

防潮.防虫

7

装裱室

 装裱

 200m2/间

1 

200

 层高应高于4米,以长方形为好(6:

4).设有空调吸湿设备

8

藏品修复室

 修复

 100m2/间

1 

100

 层高应高于4米,设有空调吸湿设备

9

摄影室

 摄影

 200m2/间

1 

200

 层高净空5.2米、平面比例(15:

13)

10

创作办公室

办公

25m2/间

3

75

 层高净空≥  3.3m

11

理论研究室

办公

25m2/间

3

75

  层高净空≥  3.3m

12

藏画室

油画藏画室(400m2)、国画藏画室(300m2)及其他藏画室(300m2)各1个

 

 

1000

 防盗.防潮.防虫.恒温.恒湿,净空5m

13

使用面积

 

 

 

9620

 

合计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0.75

 

 

12827

 

7.7广东画院新址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7-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7-5

序号

项目

计量单位

数量

备注

1

规划总用地

m2

44663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3

总建筑面积

m2

44987

4

总建筑密度

%

5

绿化覆盖率

%

6

容积率

7.8建筑楼层净高一般要求3.3m,大堂、陈列室、展览厅的柱网跨度要求不小于10m。

7.9建筑内装修要求管线暗敷,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建筑外部要求进行艺术装饰处理,并装置建筑泛光照明设备。

7.10防火设计:

应满足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要求。

7.11人防设计

(1)人防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本项目的设计,建立独立完整、功能配套的人防工程体系,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综合防护作用。

(2)人防工程的设计规模与标准、战时功能、防护标准等,待方案稳定并报相关部门审批后确定。

第八章 结构设计要求

8.1本工程按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要求进行耐久性设计。

本工程的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

8.2本工程按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为丙类建筑,由于本工程属于大型公共建筑,建议本工程按乙类建筑考虑抗震设防,设防烈度7度。

8.3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基础设计变形值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8.4考虑到字画对防水防潮的要求,本工程按防水等级一级设计。

8.5地下结构的荷载,根据使用用途采用相应的荷载规范,在决定荷载数值时应考虑结构在施工和使用年限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确定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荷载组合时的组合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