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9720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

吉林省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模拟

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处理方法恰当的是()

A.酒精灯的酒精碰洒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水浇灭

C.电线起火,马上使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厨房燃气泄露,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2.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氮气中氧气杂质

通过红热的炭层

C

比较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用集气瓶收集两种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用手触摸管壁

A.A

B.B

C.C

D.D

3.一氯胺(NH3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

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混合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

D.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

3:

1

4.下列实验方法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CO2

B.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水溶液和生理盐水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CO2

D.用紫色卷心菜汁液区别白醋和厨房清洁剂

6.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天然纤维

B.KNO3和CO(NH2)2——都属于复合肥

C.自行车车架喷漆和链条涂油——防锈原理相同

D.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去污原理相同

7.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容易失去6个电子

C.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变成氧离子,形成稳定结构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形成氧离子的离子符号为O2+

8.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灯泡发光

C.人的呼吸

D.酒精挥发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体现了分子的性质是

①分子可分②分子很小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④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⑤分子总在运动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11.下图是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溶液会析出晶体而B不会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CO和C都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13.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节目,传播中华美食文化。

但是近日3.15曝出很多食品都不合格,“舌尖上的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氯化钠腌制食品

B.工业酒精可以饮用

C.发霉的油菜籽经过加工成食用油

D.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鲜对人体无害

1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u中少量的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CO3

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入浓硫酸中

D

除去Ba(NO3)2溶液中混有的BaCl2

加入足量Na2SO4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6.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事实的是

A.鸡蛋清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火焰由淡蓝变为蓝紫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固体由红色变为银白色

D.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

17.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工业上常将其转化为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二氧化锰

B.石灰水

C.盐酸

D.氯化钠

18.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

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C.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硫酸钠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常温下,氧气与所有金属都能反应

C.只有固体才能作溶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一样

20.正确、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对于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有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写:

(1)3个铁原子_________;

(2)4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

(3)碳酸__________;

(4)标出硝酸铵中负三价的氮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B、D为黑色粉末,A在农业上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和E发生中和反应,并且产生白色沉淀。

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圆圈内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很多实验分类方法,请根据实验方法进行分类,可将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为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金属单质都可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但为什么没有加上“硝酸”呢?

因为硝酸和金属单质的反应的生成物并不遵循上述规律!

例如:

镁和稀硝酸反应会生成硝酸镁、一氧化氮和水,镁和浓硝酸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一种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说明金属单质和硝酸的反应的气体产物和硝酸的_____有关系,请写出镁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4.金属及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主要是由于_____的不同,使得二者在性能上也不同。

(2)常见的三种金属被发现和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铜、铁、铝。

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_____关系最大(填序号)。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的熔点       ③金属的活动性

(3)铝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4)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_____。

A金属活动性顺序:

M>Cu>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5)铁制品易锈蚀,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回收再利用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某废铁粉中含Fe2O380%(其余20%为铁),若回收100t这样的废铁粉可以得到铁_____t。

三、实验题

25.根据所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任意两种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请写出表达式)

① 方案一(双氧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方案二(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① 发生装置的选择:

方案一选_________(写标号)

② 装置A有一处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制取氧气在装药品前,都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① 装置C叫_______________,可以选择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应观察到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可开始收集。

③ 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要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与反思

① 实验室选择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共同原因是:

两者均含有___________

②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用装置A和C组合来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则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④ 用装置C收集氧气前,把集气瓶放入水槽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氨气(化学式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

制取NH3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写标号)、收集NH3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写方法名称).

2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4)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

四、流程题

27.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

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类比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H2SO4和___(填化学式)。

(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___。

(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五、计算题

28.“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实验一般包括计算、称量、溶解等几个步骤,小明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称量(食盐)”时,将砝码、食盐放在天平正确位置后发现天平向左倾斜,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2)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_____(可多选)。

A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了游码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六、综合题

29.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如图中海水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4)如图所示,在电解时,在蒸馏水中常常加入一定量的其它物质。

①若加入的是Na2SO4或NaOH时,它们均不会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

若在96g蒸馏水中加入2gNa2SO4进行电解时,A管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电解得到2g氢气时,停止实验。

此时剩余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直接写出结果)。

②若在96g蒸馏水中加入的是NaCl时,则NaCl也会参与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

电解过程中Cl2在_____管(选填:

A或B)中产生;若要电解生成16gNaOH时,则至少要加入多少质量的NaCl?

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