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9814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概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概论.docx

《公共政策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概论.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政策概论.docx

公共政策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

(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

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

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

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

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5、公共政策评价: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6、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

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

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

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4、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5、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6、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

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29、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30、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1、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2、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5、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6、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1.(C)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  B.非营利组织  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

2.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D)。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1.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权力   B.利益  C.关系   D.制度

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     B.个人负责制  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集权者

3.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D)。

  A.秘书   B.助手  C.领导者   D.外脑

4.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利益群体   B.压力集团   C.行政     D.社会团体

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D)。

  A.补充   B.协调   C.一致   D.排斥 

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C)。

  A.理解   B.选择   C.共识   D.互动

1.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  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

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3.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C)。

  A.对策模型   B.互动模型  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4.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5.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认同与(D)。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1.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     B.事实C.价值     D.可行性

2.在任何决策过程中,(B)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理智    B.理性C.情感    D.有限理性

3.政策评估是对政策(A)所做的判断。

  A.效果     B.方案C.结果     D.结论

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A)”。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1.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蒙  C.克朗     D.戴维·伊斯顿

2.“系统分析”最早是由(B )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   C.麦克纳马拉    D.贝塔朗菲

1.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2.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C.发展型   D.综合型

3.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B)。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1.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

  A.社会问题  B.公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问题

2.(A)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  B.政策方法论  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

3.公共利益是公众(B)的资源和条件。

  A.共同拥有   B.共享  C.独享  D.共同创造

4.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B.对社会进行管理 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塑造公共价值观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BD)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BC)。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ABCD)。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D)。

  A.政党    B.准公共政策主体   C.社会公众  D.核心主体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BCDE)。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E.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1.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子系统。

  A.监控    B.智囊   C.决断    D.信息

2.外部监控体系是由(BCD)等组成。

  A.政党   B.人民群众  C.新闻舆论  D.社会团体

3、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

  A.界定政策问题  B.确定政策目标  C.设计政策方案  D.选择政策方案

1.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有效协调  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目标具体明确

2.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ABCD)。

  A.多要素原则   B.多方案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排斥性原则

3.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BCD)。

  A.妥协   B.说服  C.强制    D.交换

4.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

  A.双重优化   B.非零起点   C.回溯分析   D.心理效应

1.史密斯认为,(ABCD)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环境因素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理想化的政策

2.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ABCD)。

  A.折扣型   B.结构型   C.滞后型   D.抵触型   E.僵化型

3.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

  A.交叉性   B.动态性  C.突发性   D.多样性

1.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组成内容有(ABCD)。

  A.建议      B.信息 C.分析      D.规范

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3、(AC)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关系中产生。

  A.客观     B.适度C.全面     D.有效

4、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政策效果评价的态度会(BD)。

  A.参与    B.支持C.阻挠       D.反对

5.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ABCD)。

  A、潜在效果     B、直接效果C、附带效果     D、象征性效果

1.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BD)。

  A.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  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C.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   D.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2.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

  A.顿悟   B.灵感  C.判断   D.直觉

3.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1.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BCD)。

  A.随机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2.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AC)

  A.非程序化决策   B.战略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策略决策

3.决策支持系统由(BD)提出。

  A.贝塔朗菲  B.斯科特   C.克朗    D.基恩

1.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E)。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组织扁平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D.民主参与大众化  

  E.社会主体知识化

2.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CDE)。

  A.知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公共政策创新B.公共政策可以反作用于知识经济的发展

  C.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D.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

  E.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3.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BCDE)。

  A.效率优位观念  B.科学民主观念  C.公平优位观念  D.创新超前观念 

  E.人本观念

4.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ABE)的公共决策体制。

  A.多者博弈决策体制  B.民主参与决策体制  C.集权式决策体制    D.精英决策体制 E.网络化决策体制  

5.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ABDE)。

  A.产业政策 B.教育政策 C.科技政策D.财政政策  E.金融政策

6.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

A.信息化  B.民主化  C.高效化  D.科学化  E.多变化

1.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CD)。

  A.权威性   B.可行性  C.公共性   D.管理性

2.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ABC)。

  A.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B.未来公共政策案例 C.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D.风险型公共政策案例 

1.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

  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   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D.价值分析

2.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CD)。

  A.全国性公共问题  B.国际性公共问题  C.管制性公共问题  D.服务性公共问题

3.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BCD)。

  A.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   B.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  

  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  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四、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网结为一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

  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2)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

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

  除目标外,相关的政策内容,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样具有超前性。

  政策的超前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3)层次性。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

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联系的,但这种关系并非“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有主次之分。

  (4)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增多,总的说来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是日益丰富、复杂和扩大,那些在过去不太需要政府管理的问题,均被列入现代政府的管理范围内。

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

  (5)合法性。

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

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它的规范作用,与道德规范不同。

它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政策的合法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1)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

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

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

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2)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