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0320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docx

《人体解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解剖.docx

人体解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

2.稳态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系统包括:

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

每种器官又由几种组织组成即: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组织是由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血浆、组织液、细胞之间的纤维等都是间质。

6.凡事以分泌作用为主要功能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作为主要成分的器官称腺。

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7.结缔组织的种类为: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8.肌肉组织的种类为: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因为骨骼肌的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9.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10.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论述题)

神经元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

1.胞体:

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的需要。

2.突起: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其中,树突内的结构与胞体相同,功能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向外周。

11.神经元的分类:

一按神经元的突起数目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二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12.神经胶质细胞分为:

星形细胞:

分为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和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起支持和分隔神经元的作用)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可吞噬和清除坏死组织)

施万细胞(对神经纤维的再生有重要作用)

13.人体形态解剖位置的切面有:

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

(看书P31页图)

14.骨、骨连接和骨骼组成运动系统。

15.成人骨共有206块,约占体重的20%。

16.全身骨的形态多样,其形态与所负担的功能相关,一般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7.关节的基本结构:

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第三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灰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在新鲜标本上,色泽呈现灰暗,称灰质。

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又称皮层。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称白质。

在大脑和小脑内的白质位于皮层的深层,又称髓质。

第二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刺激强度

2、刺激时间

3、强度变化率:

刺激强度随时间而改变的速率

静息电位:

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静息状态),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也称静息电位。

极化:

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这一现象称为极化。

一般规定将细胞膜外的电位定为零电位。

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

去极化:

一般将膜极化的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成为去极化。

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特征及对比:

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是非衰减式传导的电位。

②具有“全或无”的特征

局部电位的特征:

①是衰减式传导的电位。

②非“全或无”的特性③可以进行空间和时间总和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1、生理完整性:

神经传导首先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2、双向传导:

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纤维向两侧方向传导,但在正常机体内,冲动的传导则是单向的。

3、非递减性。

4、绝缘性:

绝缘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神经纤维外包绕着电阻极高的髓鞘。

5、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具有相对不易疲劳的特征。

突触传递的特点:

1、单向传递:

神经冲动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

2、突触延搁:

要经过电—化学—电的过程,会消耗时间;

3、突触传递的总和:

一般单个突触小体的兴奋不足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需要多个4、突触小体的总和;

5、突触疲劳:

突触前末梢的神经递质释放速度超过合成速度时,信息传递效率下降;

对内外环境的敏感性:

在反射活动中,是最易受内外环境变化影响的环节。

朗飞结:

有髓纤维则为多层髓鞘所包绕,这种包绕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每隔1~3mm即为一裸露的朗飞结。

跳跃式传导:

在有髓鞘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是以一种非均匀的、非连续的方式由兴奋区传导至静息区,即具备电流可由一个郎飞结跳跃至邻近的下一个或下几个郎飞结。

第三节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突触:

是使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突触的结构: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

受体:

突触后膜上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结构。

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通透性改变—Ca离子通道打开,Ca离子内流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膜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离子Na+或Cl-内流,分别引起后膜去极化和超级化—产生局部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是一个局部电位。

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同样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但它却是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展的局部电位。

神经递质的概念特征:

神经递质一般是指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并能发挥快速而精确调节的物质。

神经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且除乙酰胆碱外,基本都是以氨基酸为前体,有些本身就是氨基酸。

神经递质的分类:

胆碱类:

乙酰胆碱。

单胺类: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肾上腺素

氨基酸类:

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在脑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中枢神经系统内绝大多数兴奋性突触都是以谷氨酸作神经递质。

抑制性氨基酸:

甘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其中GABA分布广泛。

肽类:

内啡肽、脑啡肽等。

具有镇痛、引起欣快感等作用。

例如针灸麻醉的原理。

其它递质:

一氧化氮(NO)。

激动剂:

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物质。

颉颃剂(阻断剂):

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中枢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方向传布,这是由突触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性决定的。

2.中枢延搁: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需0.5~0.9ms。

反射活动中,往往通过多个突触接替,因此延搁时间常达10~20ms,与大脑皮层活动相联系的反射可达500ms左右。

3.总和:

由单根传入纤维传入的一次冲动,一般不能引起反射性反应,但却能引起中枢产生阈下兴奋。

如果由同一传入纤维先后连续传入多个冲动(时间总和),或许多条传入纤维同时传入冲动(空间总和)至同一神经中枢,则阈下兴奋可以总和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发放冲动,这一过程称为兴奋的总和。

后放(后放电)

在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

在一定限度内,刺激越强或刺激作用时间越久,后放就延续得越久。

后放的原因:

中间神经元环状联系回返侧支的兴奋重复刺激自身(正反馈)

第四节:

神经系统解剖

1.脊髓两侧的前后方各有一排由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根,前方的称为前根,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方的称为后根,由脊神经节细胞行向中枢的突起组成,为感觉神经纤维。

2.脑:

脑位于颅腔内,由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3.脑干:

脑干的下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上端与间脑相连。

脑干自下而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

4.大脑: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人类的大脑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意识和思维的器官。

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两半球之间以一纵列(即半球间裂)分隔,裂底有联系两半球的横行纤维,称为胼胝体。

半球内的腔隙为侧脑室,借空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5.大脑的外形:

填图题见书93页图3—41

6.脑干的网状结构

在脑干内除了神经核和传导束外,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散在的神经核团,它们共同构成网状结构。

脑干的网状结构和中枢神经系统各部有广泛的联系。

网状结构的功能:

可改变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兴奋状态,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7.在丘脑的后下方有一小突起,为内侧膝状体,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

其外侧另有一对突起,为外侧膝状体,是视觉的皮质下中枢。

8.大脑皮质: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新皮质分化程度较高共有6层

①分子层②外颗粒层③外锥体细胞层④内颗粒层⑤内锥体细胞层⑥多形细胞层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1.感受器:

指分布于体表或机体内部组织中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机构或装置。

2.适宜刺激:

一种感受器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

3.根据感受器接受刺激的性质:

化学感受器:

主要感觉化学物质浓度变化的刺激。

如嗅觉、味觉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的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

主要感受机械力或引起感受器变形的刺激。

如本体感受器、内耳毛细胞、触觉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主要感受温度变化的刺激,分为温敏感受器和冷敏感受器。

人类可感受不同梯度的冷与热,从冰冷、冷、凉到不同程度的温热以致到烧灼热。

4.感受器的编码:

神经冲动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神经纤维中的传输。

主要回沟

P108

脊休克: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的骨骼肌和内脏反射活动完全丧失或减弱,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一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直肠和膀胱内粪尿潴留,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P110

去大脑僵直: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P111

皮质小脑:

指小脑半球的外侧部

皮质小脑的功能:

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

如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

过程:

学习初期:

动作不协调(因皮层小脑未发挥作用)。

学习中期:

动作渐协调(大脑皮层与新小脑之间不断进行联合活动,皮层小脑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制)。

学习后期:

动作渐熟练(因皮层小脑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指令时→从皮层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将程序回输到皮层运动区→锥体系发动运动)。

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以下特征:

①交叉支配(除头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②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

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④功能定位精确

P120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条件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建立:

巴甫洛夫的狗(建立实验需要详细知道,书P120页)

实验: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

操作式条件反射:

P120页(也要记详细过程)

脑电波的分类:

1)δ波:

只有在深睡或麻醉情况下才会出现;是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

2)θ波:

此波在婴幼儿中较常见,成人困倦时出现;一般认为是大脑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

3)α波:

α波的“梭形”波群:

成人在清醒、安静、闭目时,波幅呈现由小变大,再有大变小,每一波群持续1-2s。

α波阻断:

当睁眼、警觉、思考问题或接受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代之以快波的现象。

4)β波:

睁眼视物、接受刺激或进行思考时出现;是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的表现。

大脑联合皮质与认知:

大脑皮质由感觉皮质、运动皮质、联合皮质组成。

联合皮质包括顶叶联合皮质、颞叶联合皮质和前额叶联合皮质。

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的相应脑区及相应脑区损伤后的症状:

1.大脑损伤Broca区(在中央前回下部之前,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语言理解能力基本保留,能看懂文字、听懂他人讲话,但语言输出不流畅,语不成句。

2.损伤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患者可以讲话和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3.角回损伤会导致“失读症”,患者的视觉是正常的,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

4.损伤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部位会导致“失写症”,患者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讲话,但不会写字,手部的其他运动并没有问题。

 

失语症的特点:

额叶布洛卡区受损的病人,语言理解能力基本保留,能看懂文字,听懂他人讲话,但语言中枢不流畅,语不成句,只能用手语与他人交谈。

第四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视觉器官

感觉器官:

由感觉细胞、与之相连的神经组织及其有关的附属结构所构成的器官。

内膜:

即视网膜,位于中膜内面,可分为内外两层。

盲点:

视部的后部有一白色圆形隆起,是视神经穿出的部位,称为视神经乳头,其中央穿过视网膜动、静脉。

视神经乳头处无感光细胞,所以投射在此处的光线不能引起视觉冲动,在生理学上称为盲点

黄斑:

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0.35cm处并稍下方,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

比周围视网膜颜色暗些。

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

青光眼成因:

若回流不畅或受阻,房水则充滞于眼房中,使眼内压升高,可造成视力障碍,称为青光眼。

白内障:

晶状体因疾病、老年化等原因而变混浊时形成白内障。

视力障碍:

若玻璃体混浊,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区别:

项目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结构特征

分布视网膜黄斑部视网膜周边部

(中央凹为主)(向外周递减)

感光色素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只有视紫红质1种

统称视紫兰质

种族差异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功能作用

适宜刺激强光弱光

光敏感度低(强光→兴奋)高(弱光→兴奋)

分辨力强(分辨微细结构)弱(分辨粗大轮廓)

专司视觉明视觉+色觉暗视觉+黑白觉

视力强弱

夜盲症的原因:

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会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

视觉三原色说:

Young和Helmholtz于19世纪初提出。

该学说认为,在视网膜上分布有红敏、绿敏和蓝敏三种视锥细胞。

当某一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可以以一定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至中枢,就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觉。

视野:

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觉传导通路: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产生电位变化→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神经。

视神经在视交叉处进行半交叉(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到对侧,而颞侧的纤维不交叉仍在同侧前进),每侧眼球的交叉与不交叉的纤维组成一侧视束,视束到达丘脑后部的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其纤维上行经内囊后到达大脑的枕叶视觉中枢。

第二节:

听觉器官和前庭器官

耳的分类:

外耳,中耳,内耳。

中耳:

包括鼓室、听骨链和咽鼓管。

骨迷路:

由耳蜗、前庭和半规管构成。

柯蒂氏器:

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是柯蒂氏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听感受器。

行波学说:

VonBekesy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该学说认为,基底膜的振动不像Helmholtz所假设的那样以一种驻波的方式振动,而是以一种行波方式由蜗底较窄的基底膜部分向蜗顶较宽部分移动,靠近卵圆窗端窄而有刚性的基底膜对高频声音产生最大振动,近蜗顶宽而有韧性的基底膜对低频声调产生最大振动,中间部分的基底膜对中频声音产生最大振动。

第三节:

其他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

味觉亦属于化学感觉,主要存在:

甜、酸、苦、咸4种类型的味觉感受器。

 

第5章:

血液

细胞外液包括:

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

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循环:

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

循环系统:

由心血管系和淋巴系组成,分布于身体各部。

心血管系由心脏、动脉、静脉和连于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组成。

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动脉流回左心房。

血液沿此路径的循环称肺循环。

根据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可将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种类型。

淋巴系统:

是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淋巴管、淋巴结、脾等组成。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道: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组成。

通常又将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

消化:

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分为两种:

一是机械性的消化,二是化学性消化。

吸收:

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

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成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分泌的分类有:

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内分泌。

垂体包括:

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生长素:

人幼年时期如缺乏生长素,则生长发育停滞,身材矮小,称为“侏儒症”;如果生长素过多则患“巨人症”;成年后生长素过多则称为“肢端肥大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