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0451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计算机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指导书

李雪飞编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编码:

1233191适用层次:

本科周数:

1

适用专业:

自动化适用学期:

第7学期

撰写人:

李雪飞审核人:

李浚圣教学院长:

范立南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过程,可以加深对本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必须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

2、能综合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3、课程设计成果以课程设计说明书体现,字数(含图表或程序)不少于3000字。

设计说明书必须给出打印稿。

要求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绘图清晰,排版规范。

4、必须独立地完成本课程设计,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结果。

一经发现抄袭他人设计结果,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5、在课程设计期间,学生应保证出勤,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纪律。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题目:

(1)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一)

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

其主要功能有:

可实现1~16通道单端模拟量输入,输入电压范围为0~10V,分辨率为12位。

并且实时显示通道号和相应的输入电压值。

要求:

完成软、硬件设计。

(2)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二)

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

其主要功能有:

可实现对1~16路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采集,输入电压为0~5V,分辨率为8位,并且实时显示通道号和相应的输入电压值。

要求:

完成软、硬件设计。

(3)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已知某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0~200℃,其输出电压为0~2V,设计一个温度测量电路。

其主要功能有:

要求其分辨率为8位,能实时显示温度值,具有上、下限报警功能(正常温度范围为30~180℃)。

要求:

完成软、硬件设计。

(4)恒温控制电路的设计

已知某温度测量系统的温度参数由传感器检测,经处理后,转换为0~5V标准信号,并通过ADC0809芯片进行模数转换后,存储到内存单元中。

现要求设计其恒温电路部分:

设计具有输入恒温值功能的键盘(恒温范围0~20℃),且当实际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恒温值2℃时,红色LED发出信号,并且控制加热电阻是否加热。

要求:

完成软、硬件设计。

(5)电子钟设计

实现的功能:

①开机时,电子钟从12:

00:

00开始自动计时。

②设置按键,能对时、分、秒进行调整。

要求:

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

(6)声光报警器的设计

实现的功能:

本报警器有两个按钮:

一个为报警按钮,一个为报警解除按钮,当按下报警按钮时扬声器报警,扬声器用1KHz信号响100ms,500Hz信号响200ms,交替进行声响报警,在报警期间报警指示灯亮,当按下报警解除按钮时则解除报警。

要求:

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

(7)多路抢答器的设计

实现的功能:

①多路抢答器电路可供不少于8名参赛选手使用。

②每名参赛选手各有一个抢答按钮,在主持人用按钮清零并发出抢答指令后,进行抢答。

③电路配有LED数码显示,能显示优先抢答的选手编号,同时配有语音提示电路;数码显示和语音提示可由主持人用清除按钮清除。

④设有启动和停止功能,并能显示启动状态。

要求:

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

(8)倒计时数字秒表的设计

实现的功能:

设计一个定时系统,定时范围:

59~00秒,每秒减1,并有数码管显示。

还要有启动和停止功能。

要求:

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

(9)基本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实现的功能:

设计一个单片机系统,利用DAC0832输出方波、三角波、梯形波和锯齿波,并将DAC0832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

要求:

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

(10)基本直流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实现的功能:

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利用ADC0809将直流模拟电压信号(0~5V)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显示电压值,精度为0.01V。

要求:

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

2.主要的设计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

对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所要设计电路的功能及要求,明确应完成的任务。

(2)方案选择与论证

通过查阅资料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论证,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力争做到合理、可靠、经济、先进、便于实现。

绘制出整体框图。

(3)硬件电路设计

确定各功能模块的电路结构,选择芯片型号,绘制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4)软件设计

根据已设计好的硬件电路及题目的功能要求,画出主要的程序框图及编写出必要的程序。

选择合适的语言编写程序,编写时尽量采用现有的子程序以提高程序设计速度。

(5)调试与修改: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试。

(6)撰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使用规定格式的用纸。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设计题目

②课程设计的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用模板打印,在学院网上自行下载)

③设计方案论证:

包括设计方案选择论证的基本过程,选定设计方案的框图。

④硬件电路设计过程:

包括各功能模块的电路结构,具体芯片的选择,电路的工作原理等。

⑤软件的设计:

画出主要的程序框图及编写出必要的程序,完成相应的功能。

⑥设计体会:

对设计作出评价,说明本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心得体会。

⑧参考文献:

列出3篇以上,应符合格式要求。

3.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设计内容

时间

1

布置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周一

2

根据给出的技术要求,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硬件设计

周二

3

根据系统实现的功能要求,结合硬件系统进行相应的软件编程

周三

4

对设计的系统进行调试与修改,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周四

5

完善课程设计说明书并提交,对课程设计进行验收

周五

四、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方案比较

(1)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一)

16路模拟量输入信号的控制,可通过多路开关来实现;A/D转换器要选择分辨率为12位,输入电压值要经过标度变换、转换为BCD码后送去显示。

(2)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二)

可直接选择一个分辨率为8位,具有16路模拟量输入通道的A/D转换器,通道号的选择可以通过微机来选择,输入电压值要经过标度变换、转换为BCD码后送去显示。

(3)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注意热电偶的输出电压为0~2V,若所选的分辨率为8位的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不是0~2V,则应加入放大器环节,实时温度要经过标度变换、转换为BCD码后送去显示。

报警电路可采用声光报警,也可自行选择其他形式的报警电路。

(4)恒温控制电路的设计

该设计的温度检测部分不必设计,只需设计恒温控制部分电路。

关键问题是键盘的设计,比如可以设置部分数字键,再设置一个“增1键”和一个“减1键”来实现0~20℃恒温值的设定,报警部分直接通过软件比较程序即可实现,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可采用自然冷却,当低于设定温度时,使微机发出一个控制命令接通加热电阻加热。

(5)电子钟的设计

技术关键是:

数码管接口方法与动态扫描原理,时、分、秒计数单元的地址分配及BCD码的调整方法,按键的识别与消除抖动的方法。

(6)声光报警器的设计

技术关键是:

用定时器交替产生1kHz和500Hz信号的方法,用定时器交替实现100ms和200ms定时的方法。

(7)八路抢答器的设计

技术关键是:

外部中断源的扩展与中断源的识别,定时器工作方式的选择,中断服务子程序的编写。

(8)倒计时数字秒表的设计

技术关键是:

定时器、计数器初值的计算及设置方法。

(9)基本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技术关键是:

DAC0832的工作方式和输出方式的选择,各种输出波形的程序的编写。

(10)基本直流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技术关键是:

ADC0809的编程方法,标度变换和显示电路的设计与编程。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与标准

课程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结合平时表现、设计的合理性、说明书的编写情况及简单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成绩按五级记分: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同时附有指导教师的评语。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评定项目

评分成绩

出勤及表现情况

20分

设计方案

10分

电路设计的正确与合理性

30分

设计说明书

30分

答辩

10分

总分

100分

备注:

成绩等级:

优秀(90分—100分)、良好(80分—89分)、中等(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六、主要参考资料

1.潘新民,王燕芳编著.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

(1)[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6

3.刘国荣,梁景凯.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

4.齐维毅,丁言镁,齐振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设计实验[M].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5

5.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8

6.潘新民,王燕芳编著.单片微型计算机实用系统设计[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