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0818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doc

 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3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本试卷为A型试卷,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第1~70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A型答题卡上,做在其它类型答题卡或试卷上的无效。

答题前,请核对答题卡是否A型卡,若不是,请要求监考员予以更换。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

  5.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必须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交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A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法”、“法律”的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中国古代“法”字解释为“刑”B.欧洲大陆国家的民族语言中,大多用两个不同的字来表示“法”和“法律”C.拉丁文中的“Jus”,不仅指“法”,而且指“权利”、“公平”、“正义”等含义D.《管子·七臣七主》: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此乃“法律”作为独立合成词的开始

  2.下列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法的渊源是()。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C.教会法D.罗马法

  3.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A.每个人自己的行为B.他人的行为C.人的相互行为D.人的思想动机

  4.对于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适用D.法律规则

  5.根据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

A.有权解释、无权解释B.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C.字面解释、扩大解释、限制解释D.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

  6.作为一种法律概念,“赔偿责任”属于()。

A.主体概念B.客体概念C.内容概念D.事实概念

  7.西周的借贷契约是()。

A.傅别B.质剂C.书契D.约剂

  8.“重罪十条”出现于()。

A.北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周律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A第3页共12页

  9.北齐中央主持审判的机关称为()。

A.大理寺B.刑部C.廷尉D.三公曹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是()。

A.咨询机构B.立法机构C.行政机构D.司法机构

  11.以半总统制半议会制作为政权组织形式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12.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者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央人民政府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13.当中国国家主席与副主席均缺位时,暂时代理国家主席职位的是()。

A.国务院总理B.最高人民法院院长C.中央军委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4.在我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中,设有分院的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C.自治州和省辖市人民检察院D.县级人民检察院

  15.社会经济权利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内容始于()。

A.1787年美国宪法B.1791年法国宪法C.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6.《刑法》第13条中“……,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的规定,属于()。

A.对犯罪的性质进行描述B.对犯罪的内涵进行界定C.对犯罪的外延进行定量限制D.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

  17.所谓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刑罚适用,()。

A.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B.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C.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与犯罪作斗争D.震慑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

  18.《刑法》第60条规定的“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是指()。

A.立案以前所负他人的合法债务B.侦查终结以前所负他人的合法债务C.查封财产以前所负他人的合法债务D.判决生效以前所负他人的合法债务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A第4页共12页

  19.下列情况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A.以暴力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行为的C.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制毒物品的D.组织他人卖淫并强迫被组织人卖淫的

  20.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在客观方面属于()。

A.结果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

  21.下列行为必须具有营利目的才构成犯罪的是()。

A.侵犯商业秘密罪B.假冒注册商标罪C.侵犯著作权罪D.非法经营罪

  22.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

A.他人的财产权利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威信C.特定关系人的职务行为廉洁性D.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廉洁性

  23.下列权利属于支配权的是()。

A.法定的合同解除权B.要求损害自己财物者给予赔偿的权利C.因受对方欺诈而享有的变更合同的权利D.对自己照片所享有的肖像权

  24.关于民事法律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合并成新的乙公司,导致甲公司对丙公司的债务由乙公司承担。

在此过程中,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的事实属于民事法律事实B.只有合法行为才能够构成民事法律事实,不合法行为不可能构成民事法律事实C.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民事法律行为两大类D.任何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均只需一个民事法律事实作为根据

  25.个体工商户对其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债务承担()。

A.有限责任B.无限责任C.按份责任D.连带责任

  26.按照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利害关系人如果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存在错误,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但是如果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

A.变更登记B.异议登记C.涂销登记D.预告登记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A第5页共12页

  27.甲以5000元的价格将一台电脑转让给乙,在乙交付价金的同时,双方又约定,甲要借用该电脑继续使用一个月,待一个月之后再将电脑交给乙,电脑所有权自乙交付价金后转移给乙。

此种交付的方式在学理上称之为()。

A.占有改定B.指示交付C.简易交付D.拟制交付28.依债的标的物属性不同,可以将债区分为()。

A.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B.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C.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D.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29.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

  30.下列情形属于法院调解无效而应准予离婚的是()。

A.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B.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长期频繁吵架已达十年C.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一年D.有赌博的恶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

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31.当代资本主义法制呈现的特点有()。

A.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B.既强调契约自由,也主张人身依附关系C.加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D.行政立法和授权立法的作用日益增强

  32.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道德靠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B.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现不同的阶级意志,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C.法律所不禁止的,就是合于道德的D.道德调整的效果要优于法律调整

  3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权利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义务的实现B.立法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C.政策比法律更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D.法律原则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34.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A.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B.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C.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D.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责任相当原则还要求在立法时注重责任效益

  3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B.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对同一事项不一致时,由中央部委裁决C.确定法律位阶高低的首要依据是立法主体权力的等级性D.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

  36.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案件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B.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D.中国同外国缔结或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条约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37.下列关于法律部门(部门法)及其相关概念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主要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及法律的调整方式B.法律部门由各个规范性法律文件组成C.法院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D.宪法、刑法、行政法都是根据法律的调整对象而划分的法律部门

  38.法律的作用存在其局限性,其原因是()。

A.有的社会关系领域不适宜法律的调整B.法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稳定性,与具体多变的现实生活之间总是存在矛盾C.法律是国家意志的象征,是统治阶级的工具D.法律本身存在漏洞

  39.下列关于法治及其相关概念的论述中不恰当...的是()。

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意味着用法律取代其他社会调整手段B.法治就是依法而治,即借助或依靠法律来规制社会生活C.法制与法治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法律的重视程度D.法治的核心内涵是政府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公民自由和权利受到法律保障

  40.通说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以下哪部法律()。

A.傍章律B.左官律C.朝律D.酎金律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1.齐某租住孟某的房子二年有余,双方十分熟识,也知道孟的儿子李某系一生意人。

2009年冬日的一个晚上,齐某回到家用电脑时发现电脑坏了。

次日早起与孟谈及此事,孟说:

“我儿子新近买了一批电脑,价格便宜,才2000元一台,你买一台先用着。

”齐没有多想,就花了2000元从孟处买了一台。

但事后齐怕是假的,就找懂电脑的朋友秦某来看看。

秦看了后说:

“这是真的。

多少钱?

”齐告之2000元。

秦说:

“这台值3600元。

你问你的房东还有无这样的,我也花2000元买一台。

”齐告诉房东孟某,孟又以2000元卖给秦一台。

半年后,当地警方破获一起某电脑销售店9台电脑失窃案,总价值约35000元。

拘捕了包括李某、孟某、齐某在内的5人。

期间,孟交代出儿子将盗来的9台电脑藏于其处,孟同意并帮忙找买主,为了让房客齐某买一台,便趁齐不在家时将他的价值4000元的一台电脑弄坏。

  问题:

(1)分析孟某、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2)对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72.游某1987年在外做生意期间与温某结婚,婚后育有二子。

4年后,游便与其小学同学吴某在游家的老宅同居,并先后育有三个女儿,家里人也接受这位“二媳妇”。

2005年春天,因游与吴的大女儿要高考,却因系非婚生子女,尚未解决户口问题,报考手续中多有不便。

游与吴商定后,游去派出所谎称其妻子温某的身份证遗失,需补办一张,于是让吴冒充妻子温某拍了照片,办了临时身份证,姓名为温某,照片为吴某。

一周后,游带着吴到镇政府婚姻登记处顺利骗过工作人员,与温某办理了离婚手续。

5天后游与吴跑到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办理了结婚登记。

3个月后,游的妻子温某在办理一个经营执照时发现自己“被离婚”后,马上向警方报案。

游得知后,将妻子温某的右面部用硫酸烧伤,然后逃跑。

吴闻讯后十分害怕,便向警方告发了游的藏匿之处。

后游被警方抓获。

  问题:

(1)对游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和处罚?

(2)对吴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和处罚?

  73.王某携全家老小赴深圳经商,于是将几件不易携带但又较为贵重的家具交给邻居周某保管,其中包括价值4000元的全自动洗衣机一台。

与此同时,周某委托王某将自己一个祖传的手镯带到深圳去卖掉,价格以市场价为准。

王某到达深圳后,经调查,该手镯的市场价为1万元,正当王某准备拿到市场上卖掉时,其好友秦某前来探望,并发现了该手镯。

王某告知了该手镯的情况,秦某表示特别喜欢该手镯,请王某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他,并许以好处。

王某考虑再三,答应了秦某的要求。

周某后来得知了此事,遂要求王某赔偿损失,但王某坚称5000元即是市场价格,拒绝赔偿。

周某一气之下将王某的洗衣机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了不知情的谭某,谭某支付了价款并实际占有了该洗衣机。

  问题:

(1)本案中共存在哪几个法律关系?

(2)本案中,周某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周某将王某的洗衣机卖给谭某的行为法律效力如何?

谭某能否取得洗衣机的所有权?

  74.甲在海边购买了一处房产,为了确保能在自己房子里欣赏优美的海景,便与相邻的乙通过书面合同约定:

乙不得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超过5米的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1万元,但双方并未到有关部门进行相关登记。

两年后,乙将该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丙,丙并不知晓甲与乙之间有前述约定。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20米高的楼房。

甲见状后,与乙和丙理论,并发生了纠纷。

  问题:

(1)甲对乙的土地享有何种权利?

此种权利生效需具备哪些条件?

(2)甲是否有权要求丙拆除高楼?

理由何在?

(3)甲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5.试述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

  76.简论宋代折杖法的原则特点。

  77.试述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备案审查和批准制度。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2010年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D2.B3.A4.B5.D6.C7.A8.C9.A10.B11.D12.C13.D14.B15.C16.C17.B18.D19.B20.A21.C22.D23.D24.A25.B26.B27.A28.C29.C30.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

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1.ACD32.AB33.ABC34.ABC35.ACD36.BCD37.BCD38.ABD39.ABC40.BD41.BC42.ACD43.ABC44.CD45.ABC46.ACD47.ABD48.ABCD49.ABD50.BCD51.BC52.AB53.ABC54.ACD55.ABD56.CD57.BCD58.ACD59.ABCD60.ABD61.ABCD62.AB63.AC64.ABCD65.BC66.BD67.AC68.ACD69.ACD70.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