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近代史.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0824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真题近代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题近代史.docx

《真题近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近代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真题近代史.docx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真题)

★[2007-9]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A

★[2008-9]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

A.党指挥枪

B.官兵平等

C.拥政爱民

D.一切行动听指挥

【答案】A

★[1997L17]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不同于南昌起义的特点有

A.不再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而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

B.不再用国民革命军的名义,而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不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而以建立农村根据地为目标

D.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E.不仅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而且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答案】BD

★[2002W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C

★[2000WL2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答案】DE

★[2001W36]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

《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年6月)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政治问题报告(1929年6月)

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

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

《武装暴动的问题》(1927年12月)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

(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年2月)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

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

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请回答

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

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

(3分)

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4分)

【答案要点】

(1)特点:

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1分)原因: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2分)

(2)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3分)(3)客观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1分)基本点:

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全面把握情况。

第一问涉及材料,要求考生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相对独立地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便是近代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

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不平衡,资本主义的不发展,中国的长期封建割据状态。

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2来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实质。

仔细阅读材料2就会发现,材料2中的①④是城市中心论,②③是乡村中心论。

两者的分歧实质是如何对待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是教条主义还是从同情出发。

第三问涉及三则材料,要求考生总结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及这一道路的基本点。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它的依据是近代中国国情决定城乡差别大,广大的乡村是强大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这一道路的基本点是将党的工作中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在乡村积蓄与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2005-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答案】A

【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章的内容,考查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有关内容。

题中所引的这段文字出于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一文。

毛泽东在本文中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五个原因,包括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

其中前三个是客观条件,后二个是主观条件,这在以前考研政治的选择题中都考过了。

这次考根本原因是什么?

毛泽东在文章中并未讲过,现在国家教育部主编的示范教材中,把A项说成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基本国情,也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算是一种创见,故选A。

★[2010-27]邓小平指出:

“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

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根据是

A.中国内务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B.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ABCD】

★[2002W8]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B

★[1998L7]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同共产党人主张相近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是

A.邓演达

B.谭平山

C.廖仲恺

D.陈友仁

【答案】A

★[1999L35]下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关党的土地政策的一组材料:

材料1

1.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

2.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3.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与公众勤务这以外,其余的人必须强制劳动。

4.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5.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2

1.没收一切公共土地极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极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

2.一切公共土地极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3.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4.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

 

材料3

省苏(维埃政府)应该通令各地各级政府,要求各地政府录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天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

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界买卖,由他自主。

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

吃不完的,任凭自由出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活该天敌,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

农民一家缺少劳动力耕田不完,或全无劳力一点不能自更的,准许出租。

租完多少,以两不吃亏为原则,由各处议定。

摘自1931年2月毛泽东《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

 

请回答:

1.材料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条文中尚有哪些不适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规定?

(3分)

2.比较材料2与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的修正?

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

(2分)

3.比较材料3与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则的修正?

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

(3分)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中可以获得什么教益?

(2分)

【答案要点】①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

(1分)不适合实际的规定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是属于农民,禁止土地买卖。

(2分)②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没收一切土地往往造成对中农利益的损害,不利于土地劳动的开展。

(2分)③将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改为属于农民,将禁止土地买卖改为允许农民自主租借买卖土地。

土地革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私有制,应该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

(3分)④土地政策的制定应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团结革命力量,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

(2分)

★[1999W6]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

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

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

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

【答案】B

★[2000W7]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榜罗镇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D

★[2000L36]下面是一组关于统一战线的材料

材料1

国民党虽然有许多缺点与错误,然终为中国惟一革命的民主派,自然算是民主的联合战线中重要分子。

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

以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自192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材料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1927年8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他们的领导。

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

摘自1931年9月22日《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

 

材料3: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1935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材料4: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1936年9月1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材料5:

根据于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的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二六年八月即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

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与“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

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1937年4月15日《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请回答:

①阅读材料1和2,指出“下层统一战线”与“联合战线”相比其构成有何变化?

说明这一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②比较材料2、3、4、5,指出党的策略有何变化?

③根据材料3、4、5,说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客观依据。

④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为什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统一战线问题?

【答案要点】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下层统一战线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

因为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脱离了革命;党内存在“左”倾错误,把资产阶级看作了革命对象。

(3分)①纯的下层统一战线到实行上、下层结合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由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2分)②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3分)③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

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法宝。

(2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党的创建到1935年瓦窑堡会议期间,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政策调整的情况及其调整的原因。

这题和1998年文科革命史的材料题基本上是一样的。

只要抓住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不同的统战政策及其随主要矛盾的变化就可以了,最后归结到新考试大纲中“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就可以了。

本题得分在6分左右。

 

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真题)

★[2010-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

【答案】B

★[1999W20]“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

A.给封建的专制主义与伦理道德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B.大力宣扬了民主与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

C.为外国的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打开了闸门

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E.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答案】ABCE

★[1993W27]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屑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分)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因此,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分)

★[1996W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答案】B

★[2009-25]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A.正确的革命道路

B.科学的指导思想

C.坚强的领导力量

D.崭新的奋斗目标

【答案】BCD

★[1998L17]促成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主客观因素有

A.国内外时局的新变化

B.列宁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C.党开展了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D.党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E.党对中国国情有了初步的认识

【答案】ABDE

★[1991W3]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是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

考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所领导和发动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的标志性罢工事件是什么。

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再认某一社会历史现象。

本题考查内容在教材中均有明确交待。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迅速掀起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从时间上看,1922年1月发生的香港海员罢工是中国工人积极第一次直接向帝国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罢工事件,是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9月,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10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则是1923年2月发生的。

它们都比香港海员罢工要晚,不符合题目中要求的“起点的标志”。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其实,考生只要基础扎实,对教材内容掌握较好,回答本届是很容易的。

有的考生可能会误选B项。

原因在于没有分清“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这与题目中所要求回答的“起点”是不一样的。

★[1991W4]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聘请的苏联政治顾问是

A.加伦

B.马林

C.罗易

D.鲍罗廷

【答案】D

★[1999W22L25]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

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B.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D.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相同

E.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

【答案】ABCE

★[2008-8]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C

★[1992W32]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评析《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中的下列内容:

“资产阶级也明明知道此种民主革命的成功诚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然而幼稚的无产阶级目前只有在此胜利之奋斗中才有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之机会……。

”“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

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答案要点】引文反映了陈独秀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领导阶级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1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和五。

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段,从此中国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3分)陈独秀忽视了国内外历史条件的变化,仍然用旧民主主义革命观点来看待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民党的作用,贬低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

因此,他认为这个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来“统率”,其前途“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而无产阶级只能“获得若干自由和扩大自己能力之机会”,从而放弃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这是导致他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6分)

★[1997W5]“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温和,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答案】C

★[2000L8]“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A.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B.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答案】C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真题)

★[1998W5]促使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的重大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1999L23]在20世纪初的中国,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任务有

A.孙中山

B.谭嗣同

C.邹容

D.陈天华

E.章炳麟

【答案】ACDE 

★[1991W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革命宗旨是

A.反对君主立宪派

B.实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答案】D

★[2011-26]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

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CD

★[2010-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广场沸腾了!

震天的欢呼直冲云霄,帽子、围巾甚至报纸在空中飞舞……

身着深色旗袍的宋庆龄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涌动的人潮,看着广场上矗立的孙中山画像,不禁热泪盈眶。

8天后,她这样向世人讲述在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

“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实践,又在我眼前出现。

但是另一个念头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摘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时整,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