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968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议论文阅读常识.docx

议论文阅读常识

议论文阅读常识

一、议论文的概念:

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二、议论文的分类:

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

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

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三、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四、议论文的要素:

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1.论点:

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2.论据:

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道理论据:

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

  3.论证:

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①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②道理论证:

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③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④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

五、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

可以分两大类:

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六、议论文的语言:

有如下特点——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

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

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

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

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1)、明确论据类型;

(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充当……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的作用。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有: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类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

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

(1)语言特点;

(2)语体特点。

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

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

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

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

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②、以……论证方法为主。

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

(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往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典型议论文及阅读例题

理想的阶梯

陈群

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

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

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

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

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

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

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

“诺贝尔完了!

”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

“成功了!

”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

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

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

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

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

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

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

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

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三分之一要睡去,再除去幼年玩耍的时间,学习与工作大约只有三十几年,一万多天。

虚度一日就等于耗费生命的万分之一。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说: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可是,有人甚至从未想过遮挽一下时光呢。

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

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

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奋斗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

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

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

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

这也许是事实。

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

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

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

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

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

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

这也可能是事实。

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

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成功。

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道尔顿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员,那些发明纺织机、蒸汽机、飞机、火车的,他们的职业、岗位不也都很平凡吗?

可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崇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

当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的双臂收拢时,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高峰。

让我们在四化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

 

1.第2段开头写有的青年对待理想的几种态度,这几个句子能删除吗?

为什么?

第4段至第7段是怎样同第2段照应的?

 

2.理想的阶梯》这个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展开论证的?

 

3.文中指出青年因处理不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产生的问题是什么?

 

4、本文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什么样的关系?

 

5、作者列举了几个事例证明同一论点,作者为什么不把马克思和爱迪生的事例调换呢?

6、细读第7段回答下问题:

(1)这一段提出论点了吗?

(2)在正面讲道理后,文章针对青年的那些想法深入展开论述?

分别举了那些事实论据?

(3)例举事例后,文章又作了怎样的议论?

这些议论同全段的论点和课文的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7、文章为了阐述中心论点,又设置了三个分论点,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

这三个分论点是什么?

 

 8、 认真读课文,理解什么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并从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再弄清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9、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

文章的第l没能否略去不写?

为什么?

 

 

 10、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论述部分与课文第2段有什么联系?

 作者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要求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三个方面论述的中心句) 

 

11、朗读5、6段后思考:

作者提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这个观点后,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12、提问:

结尾部分是怎样总结全文的?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

“嗟,来食!

”(喂,来吃!

)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

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文章的标题揭示了什么?

     

2、第一段文字作用是 什么?

  

3、找出本文的观点,并指出在何位置?

 

4、为什么课文题目《谈骨气》不是论点?

5、第3、4节这两节文字与论点有什么关系?

6、五到九段列举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7、五、六两段印证了孟子的话      ,进而证明

8、用三句简洁的话概括5~7节这三段的三个事例

 

说勤

俗话说:

“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

“业精于勤。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

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

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

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

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高尔基说:

“天才出于勤奋。

”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1、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3、写出本文的两个分论点。

4、分析结尾一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5、分别用概括性的语言概括第四段的两个事实论据。

 

要学会关心自己

①初看这个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

关心自己?

谁不关心自己呢?

其实你错了。

也许正如你所说,每个人都关心自己,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关心自己,其间难免有人走入误区,所以今天我强调:

要学会关心自己。

②关心自己的道理其实是浅显易懂,但如果仅仅是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未免肤浅。

的确,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很必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学识、文化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等等,这些难道不值得关心吗?

如果对这些问题都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个人又怎么能全面成长呢?

可见,学会关心自己的确非常十分必要。

③要学会关心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除了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还要知道自己“欠缺”什么。

这里的欠缺不仅是指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匮乏,还有精神生活、道德品质、为人处世、学识文化等等各方面的欠缺。

一个人欠缺。

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欠缺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了解自己真正需要和欠缺的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

要知道“药到病除”的前提是“对症下药”。

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能说的上是关心自己,你才自己的关心才会有效果。

④要学会关心自己还要注意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褒有贬。

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高地估价自己,盲目自满,丧失进取的动力。

反之,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低地估价自己,妄自菲薄,动摇进取的信心。

关心自己的目的是要使自己在不断地自我发现和反省中驱恶扬善,不断进步,而不是在孤芳自赏中不断后退。

⑤同时,我们必须懂得学会关心自己和学会关心别人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会关心自己决不是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

社会是个大家庭,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组成的。

我们要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风气,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温暖、可亲的大家庭。

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际关系似乎比以前“冷”了,这就更应提倡多关心别人,而我以为要关心自己都不懂得人会很好地关心别人。

因此,我们要学会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会关心别人。

⑥现在你明白关心自己并不是每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了吧。

当然要学会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己,使自己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你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变得更加宽广,更加有意义。

1、解释第④段中加点的两个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妄自菲薄:

  孤芳自赏: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些问题”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一个人怎样才能学会关心自己?

  

5、文章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表达作用?

  

6、第⑥段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学会关心自己与学会关心他人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

请谈谈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