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1178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申论》标准模拟试题(6)及答案.doc

1)要问20年间什么价格上涨速度最快,上学费用自然位列其中。

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达25倍。

这个数字,让代表委员们十分忧虑。

   孙继业委员说,高等教育属准公共产品,适当收费并无异议,问题是高等教育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据统计,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从改革前的免费教育到20年前的200元,再到1995年的800元,一直上升到2005年的5000元,近20年间上涨了25倍,大大高于群众的收入增长幅度。

如果再加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4万多元。

而去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说,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

   现在,即使和发达国家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也是世界上较高的国家之一。

   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进一步印证了孙继业委员的观点。

这一调查数据显示,教育花费占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

   孙继业委员忧心忡忡地说,群众反映的“最困难的是升大学,考得起读不起”,“辛辛苦苦忙一年,不够孩子学费钱”,“一人上学,全家受穷”,“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都是实情,应当引起社会足够关注。

2003年以来,教育乱收费逐渐激起社会公愤。

   孙继业说,教育成本如何计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科学标准。

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人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

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700亿元,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大大超过25%的设计比例。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每个学生约1.4万元左右,实际上学生分摊比例达44%,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

他建议,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家庭和政府共同分担,但是应该合理确定分担比例,避免更多家庭因教致贫。

   

(2)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竞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

新华社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教育界人士,试图探究大学收费的标准,却发现这是一团乱麻。

记者拿到一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一个大二学生2004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杂费专用收据”,其收费内容如下:

学费l万元;住宿费1500元;教材费1000元;保险、体检费395元;军训费180元。

总计13075元。

   “各项费用都很清楚,然而最大一项‘学费’我们却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收的、具体有什么用途?

   记者就这位学生的疑问采访了有关人员。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招生办主任唐芸说:

“(1万元收费标准)这不是学校行为。

   曾多年主持上海市教委财务工作的陈三慰表示,上海松江大学城高校的收费经过财政、物价、教委协调和批准。

   1996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高等学校在向当地省级人民政府申报学费标准时,应说明培养成本项目及标准。

上海市物价局一位处长介绍,据2001年和2002年的抽样调查,上海高校生均经费支出在2.5万元左右,按照25%的比例,学费为5000元,但是近两年没有新的调查。

当记者问起生均经费支出的具体计算方法时,她表示不知道。

又问及松江大学城的一些高校学费1万元,是否意味着这些学校的生均经费支出为4万元时,她说,这些高校的生均经费支出物价局还没有统计数据,是特殊情况。

   陈三慰本人曾主持过一项为时3年(1996年到1999年)的上海教育成本研究。

结果显示,当时在上海,一名大学生的平均培养成本是2.5万元,最高可达3万元。

“这个研究后来中断了,所以现在缺乏准确的数据。

”他坦言,一些学生与家长对l万元的高学费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教育部门在学费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好”。

   (3)“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评估与分摊体系均存在问题,‘高校教育成本’如何计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也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论证。

”多年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说。

   他认为,大学收费有三个难解之谜:

   其一,培养成本该是多少?

   其二,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

   其三,有的大学把一些热门专业上调30%收费,却不见对一些冷门专业下调收费。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今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学费有两种核收方法,一种是按实际成本;一种是按日常的运行成本。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成本计算的复杂性,选取了后一种办法。

一项调查显示,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大学每年5000元以上的学杂费收费标准,71.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收费太贵。

而在北京,有64%的居民家庭认为目前的高校学费太高;对于一家供养一个大学生,33%认为很困难,37%认为勉强供得起,只有30%的家庭认为毫无困难。

北京尚且如此,农村就更不用说了。

   (4)对当下中国大学收费高低的评判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实判断,即大学收费在事实上是高还是低;一是价值判断,即这种高低好不好、可不可接受、要不要改变——事实判断其实是一个不需要主管部门认定的东西,大学收费高还是低,作为承受者,公众最有发言权;如今的现实正是大家都喊“读不起书上不起学”,教育部门即使不承认,而事实也是客观存在。

在大学收费的判断上,最核心的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即高收费“可不可接受”和“要不要改变”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公共部门,应该把事实判断留给公众来作,尊重公众的意见,自身则专注于价值判断层面的评判。

   可以看到,此次坦承大学学费对困难家庭来说是“高了点”,教育部只是在事实判断上松了口,而在价值判断上,仍然坚持论证当下大学高收费的合理性。

强调“学费对农民和贫困家庭,是高了一点”,是想说“学费对更多群体是不算高的”;强调“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政策体系”,是想说“国家已经对高收费作了政策补偿”——总之是传递出这样的价值判断:

当下的高收费是可以接受的,用不着改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农村占了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疆域,以农业为生的农民占了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人口,高校收费让农民的孩子读不起大学,这样的高收费能接受吗?

拿农民收入来比照高校学费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本良知,也应该是对大学收费价值判断的基线,岂能轻视这个最庞大的群体。

   (5)现在大学收费已超越了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教育和社会问题,比如辍学率增加、教学质量下滑、贫困人口增加及犯罪活动猖獗等。

为了杜绝或者说减少这些恶劣现象的发生,政府理应担当起自身的职责,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现实境况,笔者以为,政府可以通过广泛征求民意的方式,制订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收费管制措施,对其采取“最高限价”。

   所谓“最高限价”,也称为“最高价格”,指的是政府为保持在低收入阶层的人可以购买的限度内,规定某些特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准超越的价格。

此种措施在抑制房价上涨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因为政府规定部分普通住宅最高限价,开发商则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势必会想尽办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宣传炒作,间接地遏止那些想着以“炒房”赚钱的投机商人,开发商便会以最实惠的方式来吸引购买者,而忽略欺诈性的超高价格。

   其实,很多高校动辄开出巨额资金放到“形象工程”的建设上,间接地加大了高等教育成本的投入。

比如部分高校建设豪华宾馆、广场、假山假湖及征地建大楼等,要是把这些也算进高等教育的成本中,接着将其转换成学费的方式加以收取,其负担自然就会转移到在校的学生头上。

在此情境下,出现“学费上涨的比率超越了国民收入的比率,部分学生也因此上不起学”的现象,自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学子以及其家长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若大学收费采取“最高限价”后,高校便会想着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正当的地方,比如师资力量的提高,软件设备的建设上面,因为他们从政府财政投人上得到的资金以及学费收取上的钱财是有限的,这些资金基本上能支撑高等教育运作的正常需要,不会降低教师的工资水准,也不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滑,高校要想取得外部的认可则只能依靠软实力说话,而非强调于硬件基础设备等“形象工程”方面的建设。

   (6)接受采访的国外大学校长与教授表示,制订学费标准,应充分考虑学生及其家庭的承受能力。

   韩国高丽大学常务副校长安文锡说,韩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大约是每学期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l·4万元;私立大学的学费大约是每学期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

   他说,高丽大学是韩国顶尖的私立大学,学生交纳的学费占学校总预算不到50%。

“学校会充分考虑学生及其家庭的承受能力,不希望学费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亚太学院执行主任毛雷嘉说,墨西哥的大学在确定收费标准时,会充分考虑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过高的收费只会把学生吓跑。

   “高校收费越来越高,是个世界性问题。

英国高校也面临这个问题,明年就将提高学费。

”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艾丽思说,之所以提高学费,是因为近年来教学开支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而学校收入的增幅只有3%左右,提高学费对学校来讲是无奈之举。

 艾丽思强调说:

“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绝不盈利。

(7)虽然一些国外名校学费颇高,但完备的奖学金制度消减了学费压力。

   牛津大学校长胡德说,牛津大学的学费在英国的公立大学中是比较高的,因为高质量的办学需要很高的教育投入,而政府的投人是有限的,“但是我认为中国和英国的情况不太一样。

在英国,我们有着比较庞大和完备的奖学金系统以及社会保障系统,因而家境贫荩的字生也不用担心上不起学,只要你足够优秀。

   牛津大学教授基尔斯亨德森说,现在学校对本科生每学期收取1100英镑的学费,学校计划明年将每学期的学费涨到3000英镑。

当然这并不包括住宿费等其他费用。

牛津大学充分考虑到有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那些按照英国标准家庭极为贫寒的优秀学生,学校会免除一切学费;对于那些较为贫寒的学生,学校也会按照实际情况,减免一部分学费。

明年牛津大学还将开始一个新的针对这些贫穷学生的特别项目,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所有的牛津大学学生,包括外国留学生,都可以申请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这也可以帮助那些贫困的学生。

   剑桥大学教授麦大维说,剑桥大学的情况跟牛津大学相似,明年也会把本科生每学期的学费涨到3000英镑。

这样的收费对于很多英国家庭还是比较大的开支。

麦大维坦言,他本人的两个女儿也正在上大学,他的家庭就有比较大的负担。

不过学生还可以向学校和

   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说:

在日本学费也是比较高的,大概是一年5000美元。

但是很多学生不需要全额支付,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

   韩国高丽大学常务副校长安文锡说,学校目前的奖学金占学费的比例正在逐步升高,成绩能达到B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奖学金,理工科学生都会获得政府的补助。

这些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

对于来自国外的留学本科生,学校减免35%的学费,研究生减免75%的学费。

   (8)目前,要求高校收费举行价格听证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海市民刘武麟家住闵行区,他的女儿就读于上海大学中文系。

每年定期缴的5500元学费已成为他最大的难题。

刘家经济条件并不好,全家节衣缩食,家庭“重点攻坚”I币日就存奇lIl的学费卜。

   刘武麟说:

“我们搞不清楚每年为女儿交的学费究竟花在哪儿?

毕霓这是我们全家每年最大的一笔开支,如果学校能够定期为家长开一个学费听证会,或将学费的使用清单以书面方式寄给家长让学费使用情况‘透明’起来就好了。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说,实施价格听证其实并非是特别有效的方式,因为相对于家长而言,学校永远是强势的一方,家长们难免不敢直言。

但从现阶段看,既然没有合理而科学的成本核算研究,价格听证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大学收费的透明度,保证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

   (9)教育公平之所以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就是因为教育是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国家,绝不会成为富裕、文明的国家。

因此,国家越是穷,越有必要把仅有的钱用在教育上。

其实,这个简单的道理普通百姓都懂得,我们常听周围的人说:

“把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就等于购买了最好的绩优股!

”大学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国家既然用统考的办法将优秀学子选拔进入大学,就应该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负责,尤其是公立大学的正常开支,主要还应由国家保障。

   可我们一些地方是怎样做的呢?

目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生存的大学不多,相当数量的高校都在利用高收费来补充开支。

据媒体报道,目前,一些地方的政府虽然全力支持开发公立的“大学城”,但却不给一点经费,而是先由银行和开发商垫着,等大学扩招后用高学费录取考生的办法来还银行贷款!

这种用纯粹的市场化、产业化理念发展公立大学教育的思路,是违背公立大学的办学规律的!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目前,生活在社会中低层,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花了很多钱的学生家长,已经成了公立大学投资的主体,这不但使他们自身的生活捉襟见肘,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我们知道,大学教育资源的稀缺除了政府投资不足以外,还与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更与“进入大学是社会低层的青年获得体面人生的快捷途径”有关。

一个青年人不论由于哪种原因而向往大学,都显得可贵而富有远见,且体现出破釜沉舟的豪气和悲壮。

如果将他们当作收敛钱财的对象,不但对不起我们的国民,还会催化教育腐败,甚至成为泯灭社会道德和良心的巨大诱因。

因此,大学不能靠高收费支撑!

三、《申论》写作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满分20分)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

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行性。

(满分30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满分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