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1244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统计公报.docx

2004年天津市统计公报

2005年02月28日13时34分     

    2004年是全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始之年。

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适应新形势,按照市委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的力度,全面推进五大战略举措。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931.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元人民币,为31550元,折合美元为3812美元。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1.3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02吨标准煤。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2.29亿元,增长5.1%。

第二产业是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1560.16亿元,增长19.8%,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69.43亿元,增长11.7%。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5%、53.2%和43.3%,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66.3%和32.5%。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502.1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6.7%,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有11个区县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

主体税种增势强劲。

完成增值税和消费税162亿元,增长17.8%;企业所得税80.2亿元,增长34.8%;营业税78.4亿元,增长21.9%;个人所得税40亿元,增长27.5%。

全年财政支出4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其中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建设支出增长40.1%;支农支出增长35.6%,社会保障和优抚救济支出增长19.0%。

 

    劳动与就业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1.45万个,比上年增加3.33万个,增长18.4%,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7万人,增长13.4%,特别是大力开发社区治安联防、交通协勤管理、旧楼区改造物业管理、劳动保障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年内有3万余“4050”人员得到安置。

实现了新增就业人数大于新生劳动力和新增下岗失业人员数量之和的目标。

社会从业人员稳定增加。

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530.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85.3万人,第二产业223万人,第三产业221.9万人;城镇社会从业人员302.3万人,比上年增长0.8%。

全年人才和劳务市场共接待329.57万人次进场择业洽谈,90.43万人次达成初步意向。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价格 

    消费价格和零售价格总体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

消费价格八大类构成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较高,上涨9.9%;居住类价格上涨3.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0%。

其余五类价格均比上年下降,衣着类价格下降最多,下降7.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6.6%;交通和通讯类下降3.2%;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0.8%。

 

    生产和投资领域价格上升较快。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升15.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升7.3%。

 

    土地和房屋价格持续上升。

全年土地交易价格上升16.3%;房屋销售价格上升13.5%,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11.7%,私房交易价格上涨19.5%;房屋租赁价格上升1.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多元化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地方单位投资941.26亿元,增长20.5%;中央单位投资191.07亿元,增长24.9%。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3.09亿元,增长40.5%;第二产业投资433.85亿元,增长37.1%,其中工业投入418.74亿元,增长36.6%;第三产业投资695.39亿元,增长13.1%,其中商业、城建和科研投资分别增长1.8倍、45%和41.9%。

当年到位资金1284.57亿元,增长24.9%。

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

自筹资金成为主渠道,达到603.34亿元,增长25.1%,占全部到位资金的47%;国内贷款361.6亿元,增长16.2%;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比重上升,达到93.87亿元,增长55.2%,占当年资金来源的比重由上年的5.9%上升为7.3%。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

一汽丰田轿车、大沽化聚氯乙烯、LG电子扩能等21个项目建成或部分竣工,轻轨一期建成通车,地铁一号线进入设备安装,天钢东移改造、高新纺织园等项目进展顺利。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其中种植业产值95.23亿元,增长3.3%;畜牧业产值92.58亿元,增长5.7%;渔业产值31.84亿元,增长10.5%;林业产值1.7亿元,增长2.9%。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2%。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进展。

至年末,全市共有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404个,新增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家,达到126个。

其中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达到10家。

全市水产基地面积17万亩、畜禽基地190个。

全市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科技兴农取得新成效。

21项农业科技成果与推广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增加。

全年粮食总产量125.27万吨,比上年增产5.98万吨;平均亩产316.9公斤,比上年增产8.8公斤;棉花产量12.03万吨,比上年增长27%;肉类总产量53.1万吨,增长1.3%;禽蛋产量24.6万吨,增长1.4%;牛奶产量54.2万吨,增长25.4%;水产品产量30.74万吨,增长3.1%。

蔬菜产量598.5万吨,比上年下降0.7%;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逐步完善。

无公害种植基地面积达到71.5万亩,蔬菜农残超标率下降到9.9%。

 

    农机装备水平提高。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08.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取得初步成效,年末农用运输车13.72万台,联合收割机2700台。

农田机耕率89.9%,农田机播率53.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00公顷,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18.57万公顷。

 

    工业 

    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436.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全部工业总产值5763.93亿元,增长31.0%。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95.64亿元,增长26.5%;完成总产值5375.09亿元,增长31.8%,当年净增总产值1325.48亿元。

 

    重工业增速和比重继续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轻工业增加值3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完成总产值1289.36亿元,增长19.4%;完成重工业增加值1081亿元,增长29.0%,完成总产值4085.73亿元,增长36.2%。

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24:

76。

 

    优势产业带动作用突出。

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冶金、石油化工和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97.7亿元,增长35.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7%。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强劲。

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总产值17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2.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出口规模扩大。

全年新产品产值1526.89亿元,增长47.8%;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445.13亿元,增长42.6%,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11.1个百分点。

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7.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5326.41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9%,其中重工业为99.39%,轻工业为98.17%;国有企业为101.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99.5%,股份制企业为98.69%。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8.44,比上年提高32.06点。

企业利税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利税总额599.76亿元,增长56.1%。

其中实现利润412.53亿元,增长80.8%;实现税金187.23亿元,增长20.0%。

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3.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9.5%,提高14.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31次,加快0.1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8.2%,提高2.2个百分点。

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0.5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04吨标准煤。

 

    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全面增长。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31.33亿元,增长26.6%。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36.48万平方米,增长88.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07.53万平方米。

全市建筑企业922家,实现利润11.45亿元,增长44.4%,税金18.41亿元,增长25.9%。

按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16.02万元,增长5.0%。

 

    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 

    交通邮电业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28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货物运输稳步增长。

全年货运总量43488万吨,比上年增长9.4%。

其中,公路运输20982万吨,增长4.3%;铁路运输10240万吨,增长1.6%;水路运输11613万吨,增长29.3%;民用航空运输1.65万吨,增长27.9%。

公路、水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货运量比重分别为48.2%、26.7%和23.5%,公路货运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铁路下降1.9个百分点,水路上升4.1个百分点。

港口货物吞吐量20619万吨,比上年增长27.4%,其中进港7402万吨,增长40.5%,出港13217万吨,增长21.1%。

集装箱吞吐量381.5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6.5%。

机场货邮吞吐量7.08万吨,增长45.7%。

 

    旅客运输增长迅速。

全年旅客运输量5936.79万人,比上年增长27.1%。

其中,铁路2870.1万人,增长17.0%;公路2911万人,增长38.6%;民用航空153.2万人,增长33.5%。

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49%、48.3%和2.6%,公路客运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铁路下降4.2个百分点,民航微升0.1个百分点。

机场旅客吞吐量170.53万人,增长54.8%。

 

    运能运力增加。

天津港新增海运航线10条。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新辟航空航线17条,增开航班125班,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31%。

全年飞机累计起降2.8万架次。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空港物流保税区建成投产,大毕庄物流园已形成规模。

 

    电信和邮政业务加快发展。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4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5.48亿元,增长31.5%。

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2554公里。

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28.29万门,增长6.2%。

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5.49万户,增长5.1%。

全市公网电话本地通话量83.71亿次,增长3.5%,短信业务总量达到28.73亿条,增长68.8%。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9.23亿元,增长2.9%,发送函件10583万件,下降52%,特快专递352万件,增长9.7%。

 

    国内商业 

    商业流通规模扩大。

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24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全市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商品购进总额2291.24亿元,增长34.1%;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213.44亿元,增长30.1%。

 

    市场购销趋于活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31.90亿元,增长14.4%;餐饮业持续升温,实现零售额132.87亿元,增长20.9%。

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全年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3.6%,汽车增长25%。

 

    专业批发市场规模壮大。

200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商品批发交易市场150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56个,综合消费品市场40个,农产品市场54个。

16个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共实现交易额466.85亿元,占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总交易额的50.2%。

储宝钢材成为天津首家百亿市场。

 

    商业设施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年内万达商业广场、嘉华国际商业大厦、伊都锦等33个项目竣工开业,全市10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设施达到192个。

新改造的食品街、古文化街已开业。

市内社区新增商业网点878个,早点店、便利店、物回店三业态齐全的社区达929个。

拆除南昌路、宝鸡东道等23个占路市场,农资超市及乡村连锁店达356家。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稳健运行。

全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2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年末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2828家,其中银行类机构1564家,非银行类机构1264家。

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开业。

年末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达4.33万人。

 

    存贷款规模分别突破5000亿元和4000亿元。

截止2004年末,全市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5139.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9%,净增额为779.32亿元。

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2058.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7%,净增额为370.1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61.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5%,净增额为269.55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4146.4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长16.1%,净增额为613.69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849.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47.05亿元,当年新增88.14亿元,比上年多增加28.04亿元。

           

     

    证券市场平稳。

2004年末本市共有境内上市股票26只。

各类证券成交额157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股票成交额1421.59亿元,增长26.6%;债券成交额138.61亿元,下降22.6%;基金成交额16.64亿元,下降18.6%。

全年调剂外汇总额15.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调入外汇7.78亿美元,增长90%,调出外汇8.1亿美元,下降9.0%。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

全年保费收入80.9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76亿元,增长20.5%,人身险保费收入62.22亿元,增长4.2%。

支付各项赔款给付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财产险赔付款9.63亿元,比上年下降4.8%;人身险赔付7.79亿元,增长7.5%。

至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及分公司17家,支公司103家,营销服务部213家,营业部19家,保险中介机构33家。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产销双旺。

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为146.51亿元,增长6.1%。

受海河开发和路桥建设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263.92亿元,增长24.8%。

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865.5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08.13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14.46万平方米,增长35.1%。

商品房销售创历史最高纪录。

全年实现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847.03万平方米,销售收入263.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和33.2%。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提高。

全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24.5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07.30亿元,比重为48%,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674.3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各种所有制工业竞相发展。

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工业企业总产值174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2638.15亿元,增长38.4%;私营企业总产值440.04亿元,增长42.1%。

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和私营企业总产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9.7%。

 

    私营个体经济不断壮大。

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年末注册资金1271.28亿元,比年初增加301.83亿元,增长31.1%;私营和个体经营户达到24.79万户;从业人员101.87万人,比年初增加9.77万人;全年实现税收50.33亿元,增长43.9%。

 

    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得到加强。

全市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为438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451亿元。

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的力度加大,全年共有782宗进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交易,比上年增长74.9%;其中,跨区域交易90宗,增长125%;市内交易692宗,增长70%。

实现国有产权交易额200.38亿元,比上年增长62.9%,其中,跨区域交易额24.65亿元,增长130.8%;市内交易额175.73亿元,增长57.7%。

 

    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

截止年底,全市1442户市属国有企业中有653户进行了改制,改制面为45.3%。

新一轮嫁改调蓬勃展开,一批代表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的成功策划、加快建设和竣工投产,进一步优化了产业产品结构,提升了优势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工业战略东移加快推进,全年有65户企业实现东移,经过近4年的工作,完成东移的企业累计已达190家。

 

    行政审批 

    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

68个行政许可事务审批单位进驻,设有180多个审批窗口,对617项审批实行了一站式审批。

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既减轻了基层负担,又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树立了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社会保障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制度不断完善。

以基本医疗保险为核心,由门急诊大额医疗补助、大额医疗救助、公务员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更趋完善。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63.03万人,比上年增加40.23万人,增长18.1%;基金征缴25.03亿元,增长28.2%。

定点医院联网达到210家。

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达到178.5万人,比上年净增10万人;基金征缴实现78.9亿元,增长27.3%。

失业保险参保缴费195.06万人,基金征缴6.45亿元,增长14%,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由上年末的9.5万人减少到5.13万人。

工伤保险缴费人数达到111万人,基金征缴1.45亿元。

 

    地区合作 

    内联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年吸引外地在津投资协议额364.28亿元,实际利用内资额238.75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1倍。

从投资主体看,一批外地民营企业来津落户,外地民间资本投资迅猛增长。

超过500万元的重点项目中累计引进民营资本到位额123.55亿元,占重点项目引资额的62%以上。

从资金来源看,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投资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全年超过500万元的重点项目中,来自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的项目达185项,实际到位额实现75.5亿元,占重点项目引资额的38%,比上年增长2倍。

从资金投向看,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房地产业、商贸物流业,引资到位额分别占重点项目的42.1%、28.5%和19.5%。

 

    天津对甘肃省、西藏昌都地区、重庆龙宝移民开发区的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400亿美元,达到420.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2%。

其中进口211.54亿美元,增长41.1%;出口208.65亿美元,增长45.4%。

全年加工贸易出口140.13亿美元,增长53.2%,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为67.2%。

一般贸易出口64.11亿美元,增长32.8%。

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大量增加,全年新获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2127家。

外商投资企业及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幅度高。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0.56亿美元,增长49.3%,占全市出口比重为81.7%;民营企业出口6.19亿美元,增长2.8倍。

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发展势头旺盛。

我市与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4个国家和经济体的贸易总额达282.54亿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7.2%。

 

    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

机电产品出口147亿美元,增长60%,占全市出口比重为70.5%,机电产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6.7亿美元,增长80.3%。

 

    口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全年天津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677.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

其中出口384.8亿美元,进口292.9亿美元,分别增长48.4%和45.1%。

天津口岸着力扩充通关服务信息平台,建立通关服务中心,推行报检、报关等“一站式”服务,并与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建立跨口岸区域合作机制。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取得长足进展。

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大力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高潮。

全年全市新批直接利用外资项目1102个,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大项目招商继续升温,总投资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20个;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和实际到位额分别达到55.89亿美元和24.72亿美元,增速分别为59.1%和51.4%。

制造业利用外资仍占主体,服务业快速增长。

全年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34.35亿美元和17.74亿美元,增幅为59.4%和63.5%,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61.5%和71.8%,电子设备、电气机械、汽车、专用设备、化工原料制造业位居前5位,引资均超过1?

5亿美元。

服务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9.35亿美元和6.6亿美元,分别增长45.7%和35.8%,其中商业、房地产业增势显著,合同外资分别增长了1.1倍和45.8%。

创业投资、信用担保首次成为外资进入的领域。

年内合同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达到10个,列居前六位的国家与地区依次为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

这六个国家和地区外资额占全市吸引外资总额的54.1%,其中香港增长8.5%,美国增长31.7%,韩国增长37.1%,台湾增长34.2%,新加坡增长1.7倍。

来自欧盟投资增幅明显,欧盟15国共投资4.6亿美元,增长80%。

在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8个。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06家来津投资,当年新增6家。

 

    对外经济合作 

    对外开放“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777个,共实现营业额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

全市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