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1346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析题(精选).doc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

2、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意义。

4、党中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客观必然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第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答案要点:

2、因为: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答案要点:

3、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答案要点:

4、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1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全局出发做出的总体战略部署。

1、为什么我们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为何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1、答案要点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3)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答案要点:

(1)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首先,这是由改革的实质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改革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决定的。

再次,这是由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决定的。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统

3、如何正确处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答案要点:

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论(1分);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分);第三、改革开放论(1分);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1分)。

此外还有:

发展战略论、政治保证论、外交政策论、“一国两制”构想等(1分)。

答案要点: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2分);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土产力的本质要求(2分)。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

坚持二者的统一,既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僵化,又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分)。

答案要点:

3、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2分)。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分)。

答案要点:

4、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分)。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1分)。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明确方向(1分)。

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决不含糊”: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决不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决不含糊(2分)。

1、谈谈你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解。

2、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1、答案要点:

(1)基本内涵: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角度论述社会主义本质,这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2)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基本特征:

体现了历史发展和逻辑关系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辩证统一。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2、答案要点:

新形势下要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因为:

(1)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是什么?

3、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因为:

(1)科技是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2)科技作为智能要素渗透于生产力基本要素中,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乘数作用;(2分)

(3)现代科技推动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是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每个要点1分)

答案要点: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是:

(1)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2分)

(2)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1分)

(3)保护民族工商业。

(2分)

答案要点:

3、在我国开始进入总体小康的阶段,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我国的矛盾凸显期,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1)首先是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2)其次要确保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3)再次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要有新举措、发展要有新思路、稳定要有新机制。

(每个要点1分)

答案要点: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每个要点1分,只要有五个要点就可得满分。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答案要点:

(1)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指导作用。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提出的发展观,其内涵是: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结合实际,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方法进行论述: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做到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其次要做到协调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再次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

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简述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因为:

(1)科技是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2)科技作为智能要素渗透于生产力基本要素中,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乘数作用;

(3)现代科技推动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是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答案要点2、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其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再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机制。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答案要点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1)生产发展: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中心环节;

(2)生活宽裕:

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总体目标;

(3)乡风文明:

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

(4)村容整洁:

是农民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要求;

(5)管理民主:

是对乡村治理和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提出的要求。

答案要点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坚持民主法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促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案要点:

(1)加快推进以民自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

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2)具体措施有: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因为: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1.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什么?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案要点: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中国革命只能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他们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的农村则是反动统治比较薄弱的环节。

答案要点:

2、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叫革命。

(2)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

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答案要点: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要点:

4、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略概括毛泽东本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2、试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略概括毛泽东本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答案要点:

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涉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等基本问题。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在以下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就是: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

(5分)

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1)、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

(2)、遵义会议确立了其领导地位,领导红军北上抗日;1937年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1949年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巨大胜利。

(3分)

2、试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答案要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又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2分)

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2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党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

(2分)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分)

1、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2、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和平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3、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4、为我们以后的改革改制等举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

2、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要从整体上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第二,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自既有优势和长处,也有不足和缺陷,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第三,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和政治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建设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人民的巨大力量,增强综合国力。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试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及其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

(1)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

”决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

(2)“两个先锋队”的提法,首先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思想,是运用这一思想分析党的性质和使命得出的科学结论。

“两个先锋队”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但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

(3)“两个先锋队”思想的提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增强阶级基础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这样就能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共同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2、结合现实阐述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参考答案:

第一,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2分)。

第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的是要靠加快发展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1分)。

第三,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解决问题的正确方针(1分)。

答出上述观点4分,能结合实际展开论述,4分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和特征是什么?

3、试述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所做的贡献。

4、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1、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参考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和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它具有如下优势和特征: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