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1603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x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概述1

1.2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原则1

1.3项目背景、经营意义、投资意义2

1.4项目的范围4

1.5研究结果4

第二章市场分析和价格预测8

2.1产品市场分析和价格预测8

2.2原料供求及价格预测10

2.3辅助材料、燃料的供应14

第三章生产规模、总工艺流程及产品方案15

3.1生产规模15

3.2总工艺流程15

3.3产品方案110

3.4全厂自控水平17

第四章工艺装置18

4.1工艺原理18

4.2工艺技术选择22

4.3环己烷装置工艺流程27

4.4自控水平32

4.5主要设备的选择310

4.10消耗指标37

4.7装置界区内的公用工程设施38

4.8装置“三废”排放38

第五章建厂地区条件和厂址选择40

5.1建厂条件40

5.2厂址选择43

第六章总图运输、储运、土建、厂内外管网44

10.1总图运输44

10.2储运410

10.3土建47

10.4厂区外管48

第七章公用工程51

7.1给排水51

7.2供电、电信52

7.3供热、供风57

7.4脱盐水站58

7.5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58

第八章辅助生产设施100

8.1消防设施100

8.2维修设施102

8.3仓库103

8.4中心化验室103

8.5火炬103

第九章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104

9.1概述104

9.2能耗构成分析104

9.3工艺装置节能措施1010

第十章环境保护107

10.1编制依据107

10.2设计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107

10.3建设地区环境现状107

10.4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状况及治理109

10.5环境保护工程所需投资和定员72

10.10环境影响评价分析72

第十一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73

11.1设计依据73

11.2工程概述74

11.3建筑和场地布置710

11.4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710

11.5设计中采用的主要安全和劳动保护措施78

11.10预期效果评价79

11.7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80

第十二章企业组织及定员81

12.1企业经营体制81

12.2企业管理体制81

12.3装置定员81

12.4人员来源和培训82

第十三章企业管理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83

13.1企业管理设施83

13.2生活福利设施83

第十四章项目实施规划84

14.1建设周期的规划84

14.2实施进度规划84

第十五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10

15.1投资估算810

15.2资金筹措87

15.3资金运筹计划88

第十六章生产成本费用估算89

110.1成本费用估算依据89

110.2成本费用估算及分析90

第十七章财务评价91

17.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91

17.2效益及财务评价指标计算92

第十八章不确定性分析93

18.1盈亏平衡分析93

18.2敏感性分析93

第十九章综合评价94

19.1综合评价94

19.2研究报告结论94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

  2、项目建设单位:

门源县农牧局

  3、建设地点:

门源县

  4、项目承担单位:

门源县畜牧兽医站

5、投资规模及构成: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总投资为771.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16万元,设备购置78.4万元,购买种畜377万元。

  6、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71.4万元,其中拟申请国家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171.4万元,群众自筹20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门源县实际情况看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门源县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所以有必要认认真真、切切实实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二是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不断发展,推动生态建设,有必要进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退牧还草。

而以畜禽良种工程基础的高效养殖业正适合于这个形势。

项目的提出正是现阶段农村牧区生态建设的必要,也符合中央关于加快藏区经济的政策。

三是门源县是个半农半牧的县份,而且以绵山羊和牦牛为主体经济,经济结构单调,单位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优,效益低。

因此,调整优化牧业经济结构,大力全面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现阶段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项目的提出正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各个方面考虑,多方面考查,建设养殖业良种工程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也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门源县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县份,2006年全县牲畜头数达到56万头(只)。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下,全县经济及各项事业建设迅猛发展,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

在跨入新世纪,如何使全县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如何使全县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

县委、县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做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确立了门源县畜牧业强县的远景发展规划,全面推动养殖业发展。

从2000年,门源县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农区实行舍饲圈养、牧区通过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5年门源县委和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高效畜牧业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农区畜牧业的实施方案》,为使全县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业势在必行。

本项目由此而产生,该项目对门源县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2007年10月中、下旬,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相关部委组成调研组到青海开展了调研工作,调研组围绕青海藏区的基础设施状况、生态保护与建设、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问题、民族与宗教、政权机构运行与办公设施状况等问题,先后深入到青海藏区6州及所属80%以上的县和一些乡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为适应国家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和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等国家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争取国家对藏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以项目推动畜牧业发展,特提出“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初步拟定使门源县养殖业良种繁育体系框架初具形态。

通过养殖业良种工程基地建设、大幅提高杂交改良进程。

形成农牧户养殖业良种、良法的经营格局。

根据区域划分,在全县个乡镇个村户农牧民中实施该项目,通过品种引进、棚圈建设、设备购置、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优良畜覆盖面。

这将对门源县的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推进青海藏区经济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7°03′—37°39′,东径100°55′—102°41′之间。

东临甘肃省天祝县,北与甘肃省山丹县、永昌县、肃南县接壤,南接本省大通县、互助县,西与祁连县、海晏县毗邻。

全县东西长156.24km,南北宽103.99km,总面积6902.26km2。

县府驻浩门镇,距省会西宁市150km。

门源县辖4镇8乡1场,109个行政村。

2、自然环境条件

2.1地形地貌

门源县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县境北部为祁连山东段主脉冷龙岭,山峰高耸入云,雪山绵延,南部为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山峰挺拔陡内峻。

湟水一级支流大通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贯其间。

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西高东低,南北两侧为山地海拔较高,中间为河谷海拔较低。

构成了以祁连山、浩门河、达坂山为主体的山川相连、沟谷相间和东西长、南北短的门源盆地。

境内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3.10%,盆地面积占16.90%。

海拔2388-5254.5m,全县平均海拔3400m。

地貌主要分山地地貌和堆积平原地貌。

境内大体可分为三个地理单元,即:

中部门源盆地,地形开阔平坦,是主要农业区;东部大通河峡谷,地势陡峻,主要为林区;西部丘陵高原,主要为牧业区。

2.2气候与水文

门源县气候具有明显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

全年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仅为冷暖两季。

日照时间长,大阳辐射强;雨热同季,多夜雨,热量条件最好的6-9月份也是降水最充沛的时期。

降水较多,热量不足,自然灾害频繁。

年日照时数2232-2740小时,作物生长期内,平均日照时数6.2—7.5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548-654KJ/cm2,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3.3—2.3℃,≥0℃积温802~1965℃,≥5℃积温1321℃,≥10℃积温615℃。

无霜期51~22天,无绝对无霜期。

年降水量351~589mm,年蒸发量1128.8mm。

年大风日数25.3天。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春旱严重。

门源县水资源较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年产水量18.34亿m2,地下水年天然资源量3.09亿m3。

县境内产水面积6902.26km2,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沟31条。

其中大通河水系23条,祁连山内陆水系8条。

在大通河水系中,北岸有13条,南岸有9条。

干支流多,水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据计算:

全县水能蕴藏量达56.14万KW。

水质较好,多数地区水样PH值7-8.8,中偏弱碱性,矿化度0.2-0.7,灌溉系数>18,总硬度5-16度,为软水或微硬水,水质较好。

2.3土壤与植被

全县土地总面积6902km2(包括门源种马场和浩门农场),其中:

草地面积45.73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6.25%。

其中土壤类型多样,可分为9个土类,22个亚类,30个土属,42个土种,且土壤垂直分布明显。

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草原土、灰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沼泽土、潮土、灌淤土。

其中山地草甸土、黑钙土构成全县土壤的主体,土体深厚,质地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氮、钾较丰富,具有建设人工草地、补播、施肥、灌溉的良好条件。

按《青海植被》分类系统,门源县天然植被可分为5个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原、草甸7个植被亚型。

寒温性针叶林主要有云杉、圆柏、油松等;落叶阔叶林主要有桦、杨树等;落叶阔叶灌丛主要有高山柳、金露梅、头花杜鹃等;草原主要疏花针茅、克氏针茅、紫花针茅、扁穗冰草、青海苔草、羊茅、草地早熟禾、赖草、固沙草、二裂萎陵菜、阿尔泰狗哇花等;草甸主要有高山嵩草、矮生嵩草、圆穗蓼、珠芽蓼、冷地早熟禾、高原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等多种。

3、草地资源

3.1天然草地

门源县有天然草地45.73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6.25%,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8.87万hm2,占天然草地面积的85%。

其中:

冬春草场面积17.5hm2,占天然草场面积的38.27%;夏秋草场面积28.23hm2,,占天然草场面积的61.73%;草地理论载畜量为31.92万个羊单位。

天然草地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而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天然草地类型主要为温性草原类和高寒草甸类二个草地类。

其中温性草原类分布在海拔2388-2800m的沟谷及丘陵地区,草地面积1.58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4.97%,可食产草量平均为1875.6kg/hm2,年均理论载畜量1.33万个羊单位;高寒草甸类分布在海拔2800m以上的滩地和山地地区,草地面积30.23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95.03%,可食产草量平均为2321.7kg/hm2,年均理论载畜量30.59万个羊单位。

植被主要由禾本科、莎草科、蓼科、菊科、豆科牧草组成。

项目区天然草地平均每公顷产可食鲜草2297.83kg。

牧草具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的特点。

3.2人工草地

门源县现有人工一生草地面积10218hm2,平均产草量(鲜草)26250kg/hm2,年产牧草26888.5万kg。

年均理论载畜量9.21万个羊单位,另外门源有6.7万hm2的油菜、青稞秸杆可作动物粗饲料,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业前景广阔。

4、社会经济概况

4.1民族与人口

门源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主要有汉、回、藏、蒙、土、撒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52%。

全县辖浩门、青石嘴、泉口、东川、北山、麻莲、西滩、阴田、仙米、珠固、苏吉滩和皇城12个乡镇,其中:

纯牧业乡2个,半农半牧乡2个,农业乡镇8个,109个行政村。

2005年全县总户数32576户,15.48万人,其中:

农牧户26909户,12.9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53%;共有7.25万个劳动力。

4.2农牧业生产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大面积进行草地畜牧业生产基础建设,门源县草地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共建成围栏草地14.18万hm2,人工草地10218万hm2,暖棚56.23万m2。

2006年底,全县实际草食畜存栏61.26万头只。

其中:

牛11.85万头,羊48.21万只,其它牲畜1.20万头。

各类适龄母畜35.71万头只,母畜比例60.31%,年内育活各类仔畜25.56万头只,繁活率86.32%;成畜死亡率0.73%;商品畜23.46万头只,商品率41.75%。

当年生产肉类743.6万kg,羊毛95.6万kg,牛毛绒2.66万kg,牛奶1534.4万kg。

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563.4万元,其中:

种植业2946.00万元,占21.72%;畜牧业10617.40万元,占78.28%,农牧民纯收入总额45.1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7元。

5、交通

门源县境内交通便利,以公路为主。

227国道由县境北部向西南贯穿县境,省级公路自青石嘴镇到珠固乡,由东向西横穿全县,将青石嘴镇、浩门镇、泉口镇、东川镇、仙米乡、珠固乡连为一线。

县城内90%乡镇均由7条省级公路连接,各村之间都有乡间便道相通。

6、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皇城、苏吉滩、仙米、珠固四乡和泉口、东川、青石咀、浩门四镇实施,项目区总户数22850户,农牧业人口91800人。

共有天然草场面积27.11万hm2,其中:

冬春草14.67万hm2,夏秋草地12.44万hm2,现已围栏面积10.11万hm2。

项目区2006年年末存栏牲畜551908头只匹,其中羊443241只,牛99470头,马9197匹,平均母畜比例60.31%,仔畜繁活率86.32%。

成畜死亡率0.73%,商品率41.75%,年产肉4474吨,产毛862吨,产奶13472吨。

  四、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草场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草为主、生态环境建设、休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给门源县难得的机遇,门源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扎扎实实的把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推行良种工程作为畜牧业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好。

从拟定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有一定的饲草料,养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证,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

从国家牧区经济建设角度来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利有利于牧区经济建设的政策,门源县基础建设大大增强,尤其是相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环青海湖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

二是门源县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农村牧区各项经济工作政策,农牧林水电机全面发展,交通、通讯、邮电、文化等方面长足发展,基础建设牢固,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适应于入世后的新形势,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加强以良种工程为基础的肉牛、肉羊养殖体系建设十分可行,只要认真实施项目,采取妥当科学措施,该项目一定会很好的实现。

五、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项目实施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

因此,项目将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各界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自筹、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多方面筹集资金,尽快立项,扶持项目顺利实施,把良种、良法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推广到千家万户,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牧民收入,脱贫致富。

六、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门源县农牧局现有国家公职人员9名,含扶贫开发办公室2名行政管理人员,其中主管畜牧行政管理人员1名,职称为高级兽医师。

干事2名。

主要从事发展全县农牧业生产政策的拟定、申报和监督实施各项农牧业项目,推广新型的农牧业技术,监督检查有关规的执行情况。

局下属的县乡畜牧兽医站职工共有79名。

其中高级职称的1名,中级职称21名,是实施本项目的技术力量。

七、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近年来,门源县以建设牛羊育肥大县、贩运大县和现代畜牧业强县为目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狠抓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和羔羊经济,有效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2006年度全县牲畜饲养量达56万头(只),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现代畜牧业经济在国民生产中比重日渐增大,特别是实施现代高效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和农区畜牧业建设等工作以来,优良种畜的占有比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优质的畜种进入广大农牧户中是当前迫在眉捷的大事。

但当前全县畜牧业经济仍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的初级阶段,畜群结构比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大力调整阶段,优质畜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很大。

  门源县是一个以农牧结合的县份,畜群结构单调,品种退化,是制约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3年,门源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现代高效畜牧业的实施方案》,到2010年示范区发展区优良畜比例要分别达到85%和60%,农区优良畜达到14万头以上。

根据这一目标要求,全县畜牧业工作,特别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任务就十分艰巨,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得以大力发展。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及门源县畜产品清真市场的销售渠道。

项目产品的销售方案如下:

  育肥出栏肉羊60000只;肉牛1000头;商品猪500头。

  项目产品将突出科技和优质,高效益、高质量的特点,逐步打开并占领市场。

门源县建设“贩运大县、畜牧业强县”将是本项目产品销售的主要优势。

  (三)、销售策略和经营模式

  门源县区位优势优越,距青海省首府西宁市120公里,该项目产品通过客商到项目区和商品外运销售两种类型,以绿争色畜产品的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以品牌和优质产品占领市场

  (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在该项目建设中,将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增强职能作用的带动力,加强对现有协会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市场行情,在项目销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从项目生产宏观上的指导变微观服务,深入到项目户进行生产指导和销售服务,进一步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形成协会组织遍布整个项目区的销售经营服务模式。

八、项目建设内容

1、良种牛繁育建设:

①购置优质荷斯坦奶牛细管冻精5000支;②引进含1/2野血大通牦牛种公牛200头;③建设8个标准化冷配点(含牛改冷配器械)。

④新建120平方米棚圈100处。

2、青海半细毛羊保护区建设:

①引进青海半细毛羊种公羊500只,种母羊4000只。

②购置人工授精、防疫、消毒等设施设备10套。

3、优质肉羊养殖村建设:

①新建农区优质肉羊养殖村20个。

②每个村内引进推广青海半细毛羊、陶塞特等种公羊20只。

③新建60平方米棚圈200处,建立规范化兽医室20个。

4、优质肉奶牛养殖村建设:

新建农区优质肉奶牛养殖村10个,新建120平方米棚圈100处,建立规范化兽医室10个(含牛改冷配器械10套)。

4、肉奶牛扩繁场建设:

在县科技示范园内建设1个50头规模的肉牛扩繁场,场地建设1000平方米。

引种20头;建1个规模50头的奶牛扩繁场,建立规范化兽医室1个(含牛改冷配器械4套)。

5、优质肉猪养殖场建设:

新建300头优质肉猪养殖场1个,引进推广杜洛克等种公猪30头,新建或改扩建圈舍4000平方米,建立规范化兽医室1个。

6、饲草料基地建设:

开发饲草料基地2000亩;购置饲草料加工设备20台套。

九、技术方案

1、良种繁育:

①绵羊:

采用的品种为优质青海半细毛羊,通过建立核心群,对青海半细毛羊品质选育提高。

②黄牛:

用冷配的方法对当地黄牛改良,通过级进杂交方式,不同提高黄牛杂种率。

③牦牛:

引进含1/2野血大通牦牛结合本品种选育对当地牦牛品质进行改良。

2、肉牛、肉羊养殖:

通过二元或三元杂交方法生产肉羊。

4、优质肉猪生产:

通过二元或三元杂交方法生产商品猪。

5、饲草料基地

(1)通过采用整地、施肥、播种、中耕清除田间杂草、灌溉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使饲草饲产保苗率达95%以上。

(2)项目区优质人工草地亩产干草达500公斤,

(3)加强项目区草地改良2000亩。

十、建设期及实施进度

根据项目规划的建设内容,遵循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项目从2008年开始建设,建设第二年受益。

十一、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总投资为771.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16万元,设备购置78.4万元,购买种畜377万元。

藏区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概算

投资项目

投资内容

数量

单价

总投资

 

种畜引进

1含1/2野血大通牦牛种公牛

200

2000

400000

2青海半细毛羊种公羊

500

1000

500000

3青海半细毛羊种母羊

4000

500

2000000

4青海半细毛羊公羊

200

700

140000

5陶塞特公羊

200

2000

400000

6优质黑白花奶牛

40

6000

240000

7杜洛克公猪

30

3000

90000

 

设备

①牛改冷配器械

44

5000

220000

②绵羊人工授精器械

60

5000

300000

③防疫器械

64

1000

64000

④饲草料加工设备

20

10000

200000

土建工程

①标准化冷配点

8

20000

160000

②120平方米棚圈

200

10000

2000000

③60平方米棚圈

200

5000

1000000

(二)、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投入资金由申请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

在项目总投资中,申请国家投资400万元,占总投资的51.85%,地方配套171.4万元,占总投资的22.22%,群众自筹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93%。

  十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牧民增收

  

(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建设将使门源县养殖从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促进当地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直接带动当地1000户农牧民的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辐射带动2000户农牧民进行舍饲圈养肉羊可使当地的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序大大提高。

  

(二)、农牧民增收

  每只育肥羊的生产成本约150元左右,出售每只育肥羊农牧民可获纯收入400—500元。

  (三)、其它影响

  项目的实施还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