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1713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2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终稿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政道路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性质

项目名称:

SS区XX大道工程

地理位置:

FF市SS区金本

性质和用途:

性质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作市政道路用途

1.1.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FF市SS区西南国和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总负责人:

1.1.3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工程总长3798米,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交叉工程及交通工程、绿化及沿线设施等。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本章表1-1。

表1-1规划指标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道路行车速度

Km/h

60

市政道路

行车道宽度

m

29

路基宽度

m

40

桥涵技术标准

——

——

最大纵坡

%

0.5

地震烈度

6度设防

地震动峰加速度值0.1g

 

1.2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2.1项目背景

1.2.1.1宏观背景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城镇化率提高到47%,…,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等。

FF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目标为:

“十一五”期间,FF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初步建成产业布局合理且具先进技术水平的制造业基地,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都市与富裕和谐FF总目标,实现四大发展战略,即“产业集聚优化创新战略、生态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城乡一元和谐发展战略”,并明确“十一五”期间SS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

“…SS要借助后发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努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地区。

…西北部的高明、SS区通过承接市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和区域协调合作力度,在提高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不仅注重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注重质的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1.2.1.2城市规划背景

《FF市SS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将SS区的城市性质定义为:

珠三角西、北江交汇处的园林城市,广佛都市区西部的交通枢纽和旅游、会议、培训基地。

主要城市职能为:

广佛都市区西部交通枢纽与物流基地;广佛都市区外围居住中心和旅游、会议、培训基地;FF西部制造业基地;FF市域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1.2.1.3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

近几年,SS工业园区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工业经济也成为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的有力引擎。

随着越来越多的名企、外企进入SS投资,SS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起来。

近年来,SS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招商引资,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外来人口明显增多,市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也快速增长。

2008年,SS始终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和企业做大做强等工作,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同步提升。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31亿元,增长20.1%;工业总产值1238.52亿元,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9亿元,增长20.8%;完成税收32.14亿元,增长2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49亿元,增长2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0.89亿元,增长15.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690元,增长1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14亿元,增长22.6%;全区新签各类投资项目148个,合同投资总额142.50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616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081万美元;引进了百威、爱汽、聚菱燕、长江精工等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较好完成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标任务;全区出现了12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和201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以及2家税收超亿元的企业,企业做大做强成绩显著,企业上市工作推进顺利。

2008年,SS坚持加强城市化建设,努力推进城市规划、城市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地SS”等工作,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交通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了石湖洲立交、SS大道南丰段和石湖洲至芦苞大桥段改造工程,推进西乐路、G321国道SS段改造、SS大道芦苞大桥至大塘段改造、塘西二期和白金三期的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重点发展控制区域的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完成了西南涌左岸公园的建设,启动了西南组团中心区、西南涌右岸整治、北江大堤加固和恒益电厂、北江水厂、西江水厂等城市公共项目的建设,丽日天鹅湖、山水庄园、SS花园酒店、金太阳酒店等一批大型房地产项目和五星级酒店项目加快推进完成。

SS区2008年1-12月主要经济指标

(一)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1-12月累计

累计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预计)

亿元

429.31

20.1

第一产业

亿元

20.43

2.7

第二产业

亿元

311.20

24.7

其中:

工业

亿元

304.17

25.6

第三产业

亿元

97.68

11.0

二、农业总产值(预计)

亿元

37.41

3.0

其中:

种植业

亿元

10.43

2.2

牧 业

亿元

17.70

4.1

渔 业

亿元

7.43

1.5

三、工业总产值

亿元

1238.52

26.8

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

亿元

1162.34

28.4

民营工业

亿元

851.20

29.5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94.09

20.8

其中:

批发业

亿元

7.01

16.3

零售业

亿元

63.33

21.7

住宿餐饮业

亿元

23.75

20.0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185.14

22.6

其中:

工业投资

亿元

130.23

13.9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亿元

20.38

19.5

注:

数据提供SS区统计局。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缩减指数计算

西南街道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FF市SS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西、北、绥三江之利,汇SS人文之灵杰。

常住人口20.3万,辖区面积234。

64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位居SS前列。

口岸码头、海关商检、铁路货场、供电供水、商业网点、金融机构等设施配套完善。

交通便利快捷,距广州新白云机场半小时车程,广三与三茂铁路、广三与广肇高速、珠二环与珠外环高速、321与324国道贯穿境内,SS港有货船直通港澳。

教育基础牢固,文化氛围浓郁,西南街道是SS首个省级教育强镇,西南文化站是“省特级文化站”,SS荷花世界入选项“FF新八景”。

治安环境良好,社会大局稳定,西南街道派出所被国家公安部授予一级公安派出所称号。

西南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政通人和,是一块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的风水宝地。

   近年来,西南街道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狠抓经济建设不动摇,花大力气抓招商引资。

SS中心科技工业区西南园以其紧靠中心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优惠的政策、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客商的信任和支持,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发展的一方热土。

园区先后引进了法国道达尔石化、日本长丰塑胶、美国英威达、佛塑集团、广东凤铝铝业、山东莱钢物流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其中,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投资额超亿元的企业超30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

园区特色产业链条初现,形成了以新材料、电子、塑料、化工、彩印包装为主导的产业群。

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西南街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西南街道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的战略目标,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以饮料、电子、陶瓷、机械设备为主导的特色经济。

西南街道同时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组织实施现代化农业园区。

随着区域交通环境的改善,西南街道以其充裕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环境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城镇发展目标与方向也面临新的选择。

现状城镇建设用地沿主要交通干道分布,较为集中在生活综合组团。

完善城市路网骨架和路网的等级结构与布局结构,发挥路网整体效应,理清道路功能是保持城市良好交能秩序,充分发挥道路路网整体效应,保证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通部分断头路,拓宽道路瓶颈路段,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重视支路的建设,构建区域路网微循环,由此得出,该工程的实施是迫在眉睫。

虽然近年来西南街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长久以来农业社会的痕迹尚未完全退去,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以依托自然资源型产业为主,可持续发展后劲有限。

产业发展缺乏科研支撑,影响工业结构升级。

空间联系与协作欠缺,产业垂直联系不足。

这所有的一切全部受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影响,所以该工程的实施,不仅是交通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西南街道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

项目所在地处于西南街道金本,现阶段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布置较为散乱,用地集约性不高。

若增大土地利用价值,促进该区的经济发展,就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越的投资和居住环境。

但现状区内城镇道路较少,规划区内交通联系非常不方便。

规划区内行政服务设施较多,但其它商业、文化、教育、市政、绿化、广场等设施较为缺乏,服务水平较低。

而SS区XX大道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加快和改善上述情况的进度。

规划沙区总体规划中该区道路等级,明晰,路网结构合理。

本项目沿用总规划中干道系统结构和道路等级,保持快速路主干道与总规划一致,次干道仅局部调整线性和道路宽度,支路适当改变的原则。

1.3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依据、范围

1.3.1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简介

编制单位:

FF市SSXX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

工程咨询丙级

法定代表人:

XXX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证书编号:

工咨丙1234567891000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技术负责人:

XXX高级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注册造价工程师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1.3.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SS区XX大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在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拟定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建设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以及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由此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等结论性的意见,为建设单位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单位最终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

其根本目标是实现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或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提高项目开发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3.3研究工作依据

1、SS区西南街道总体规划(2006-2020)》

2、《FF市SS区西南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

3、建设用地规划部门批复意见

1.3.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重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项目的环境影响和保护、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项目投资估算以及资金筹措方案、项目的社会效益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1.4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结论

SS区XX大道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经过研究得出:

该工程工程技术方案可行,项目对周边环境基本无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合评价,项目可行。

第二章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2.1沿线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项目位于FF市SS区中部西南街道内,行政区划隶属SS区西南街道,所在的地区处于FF市中部,距广州仅36公里,东南距香港约200公里,南距澳门约180公里,广三高速公路、321国道、324国道和广茂铁路穿过境内。

2.1.2地形地貌

本项目路线位于SS区西南街道范围内,属珠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沿线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约为2.12~7.70m。

河网密布,沟渠纵横。

区内城市道路纵横,交通通达便利。

沿线居民点比较密集,厂房众多,属经济较发达、交通较繁忙地区。

本项目主要经过西南街道金本社区,沿线主要经过镇区、鱼塘、水田、菜地和河沟等地。

2.1.3气候条件

本项目所处区域公路自然区划属于Ⅳ7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润湿温和,无霜期长。

冬季虽有低温,但时间短暂,寒潮过后,很快回暖。

夏季虽热,但少酷暑。

年平均气温21.8℃;全年月平均气温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8.8℃;全年月平均气温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3.0℃。

春夏季多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638毫米,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413毫米,最小降雨量为1200毫米,雨季一般在3月份开始,结束期在10月份,雨季长达半年之久,其中5~8月雨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年蒸发量在1400~1600毫米,潮湿系数大于1。

SS区春季至初秋盛吹南、东南风,秋季至冬末盛吹东北、偏东风,风向转换期在4月份和9月份。

强热带气旋年平均1~2次,风力一般6~9级,登陆风速可达33~38m/s,并常伴随有暴雨。

2.1.4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本段现场周边为民居、厂房和空地,地质钻探施工期间天气闷热,偶遇阴天阵雨。

经钻孔揭露,场地之地基由填筑土层(Qme)、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残积土层(Qel)和下第三系(E)基岩组成,现将钻孔揭露的各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Qme)

1、素填土:

各号钻孔均有见及。

厚1.30~4.80m,地面标高2.12~5.00m。

灰黄色,由粉质粘土、粉砂及少量碎石等组成,局部钻孔顶部填充垃圾等杂填土层,已压实。

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

2、淤泥:

仅见于ZK1号钻孔(推测为水塘淤泥),厚度0.90m,顶界标高3.40m。

深灰色,流塑,含腐殖质、有机质。

3、粉质粘土、粉土:

除ZK3、ZK7号两个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见及,厚度1.30~2.60m,顶界标高1.50~3.20m,粉质粘土呈灰黄色、灰红色,可塑,粘性较强,粉土呈灰黄色、灰红色,中密,很湿,多为粉质粘土含粉砂相变而成。

4、淤泥、淤泥质土:

为线路内软弱土层各号钻孔均有见及,厚度0.90~17.90m,顶界标高-4.80~1.20m。

深灰色,流塑,粘滑,污手,含腐殖质、有机质。

5、粉质粘土:

仅见于ZK4、ZK5号两个孔一带,层厚3.20~4.00m,顶界标高-16.70~-12.80m。

浅灰色、灰白色,可塑,粘性强。

6、粉砂:

仅见于ZK6~ZK8三个钻孔一带,揭露层厚1.00~2.70m,顶界标高-18.40~-13.60m。

灰色、灰黄色,中密,饱和,分选稍好。

7、砾砂:

局部分布,仅ZK1号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11.30m,顶界标高0.30m,灰色、灰白色,密实、饱和,砾径0.2~1.5cm之间,次圆状,含泥质。

残积土(Qel)

8、残积粉质粘土、残积砂土:

仅于ZK2、ZK3号钻孔见及该层,揭露厚度2.60~3.20m,顶界标高-11.28~-4.70m。

残积粉质粘土呈灰红色,可塑~硬塑,具粘性,由泥质粉砂质泥岩风化残积而成;残积砂土呈浅灰白色,中密,饱和,以中砂为主,由砂岩风化残积而成。

下第三系(E)基岩

9、强风化基岩:

仅于ZK2号孔一带有揭露,揭露层厚3.20m,顶界标高-7.90m。

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

灰红色,岩芯半岩半土状,多呈短柱状,岩层中厚层状。

岩质较软,易折断,易捏碎。

2.1.5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1、场地类别的确定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第4.1节条文及勘察结果,本建筑场地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系冲积层组成,场地内ZK2~ZK8号孔一带发育厚度为5.80~17.90m的软弱土层,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Ⅲ类,场地处于抗震不利地段。

2、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路线所经地段,地震活动相对较弱,活动频度较低。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附录A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线路所经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3、砂土液化判别

为查明液化砂土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规定,在地震基本烈度≥7度的地区,对处于地面以下20m范围内的饱和砂土,应判定其在地震作用下液化的可能。

本场地第6层粉砂呈中密状,局部发育,且埋深大于20m,不予判别。

2.1.6水文地质及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性的评价

通过对钻孔地下水位的观测,地下水相对稳定水位埋深为1.20~2.40m,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第6层粉砂及第7层砾砂中,为孔隙中微承压水。

场地内粉砂、砾砂层局部发育,地下水不丰富。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影响,勘察期间天气以晴朗为主,偶遇阵雨,河涌水位较低,如遇较大降水,河涌水位上涨,对场地地下水位有较大影响。

本次勘察于ZK7号钻孔中取地下水化学分析样1件,水质化学分析结果详见表5-1。

 

表5-1工程水化学分析结果表

样号

PH

单位:

ρ(Bz±)/(mgL-1)

Cl-

SO42-

NO3-

HCO3-

CO32-

OH-

ZK7

7.10

35.61

323.06

3.94

264.62

0.00

0.00

样号

单位:

ρ(Bz±)/(mgL-1)

游离CO2

侵蚀CO2

Ca2+

Mg2+

K++Na+

NH4+

总矿化度

ZK7

40.70

0.00

91.31

5.80

159.87

2.75

883.77

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判别,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HCO3•SO4-Ca•Na,地下水环境类别为Ⅱ类,环境水在各类环境中不具结晶类腐蚀性,在弱透水土层环境中均不具酸型腐蚀性、碳酸型腐蚀性及微矿化水型腐蚀,在各类环境介质中也不具有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地下水总矿化度为783.49~883.77,显示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1.7沿线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本段地貌上属第四系冲淤积平原和错落残丘,地貌上不存在泥石流、水库坍岸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调查及勘察期间未发现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及历史地震活动记录表明本区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活动频度较低地区。

场地内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弱土层。

K0+500~K2+900段淤泥、淤泥质土埋藏较浅,厚度大,需进行软基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袋装砂井或深层搅拌桩法。

可选用第5层粉质粘土做为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东部可选用第6层粉砂做为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

2.1.8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建议

1、场地内ZK2~ZK8号孔一带发育厚度为5.80~17.90m的淤泥、淤泥质土层,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中软土,按经验确定场地类别为Ⅱ~Ⅲ类。

2、第4层淤泥、淤泥质土层在场地中西部发育广泛,埋藏浅,厚度大,属高压缩性软弱土层,为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处于抗震不利地段。

3、改造场地基岩由下第三系泥质粉砂岩为主,岩性较单一,风化程度差异不大,仅局部地段强风化岩中夹有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岩,软硬相间,勘察施工中未发现断裂构造或破碎带,基岩稳定性较好。

4、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别为Ⅱ类,根据水质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5、依据本场地的地质特征,路基部分建议场地内K0+500~K2+900段采用深层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可选用第5层粉质粘土,东部为第6层粉砂做为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

6、本路线南约1Km处有东西向广三断裂带通过,该断裂带近代仍有活动,属扭压性活动断裂,高架桥的设计应注意设防。

7、依据本场地的地质特征,桥梁部分建议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可选用第11层微风化岩做为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嵌入0.5~1d桩径为宜。

8、各岩土层所需参数详见表5-2:

表5-2各岩土层力学参数表

层序

岩土类别

状态

标贯击数范围值平均值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0

(kPa)

钻(冲)孔灌注桩

m与m0

(KN/m4)

搅拌桩桩周土摩擦力

qsi(kPa)

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kPa)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标准值qrk(kPa)

1

素填土

已压实

11.3~15.2

13.3

120

40

2

淤泥

流塑

40

12

3000

6

3

粉土、粉质粘土

可塑

6.7~12.4

8.8

150

40

10000

13

4

淤泥、淤泥质土

流塑

0.7~3.5

2.0

60

20

4000

5

5

粉质粘土

可塑

8.8~9.6

9.2

180

45

15000

15

6

粉砂

中密

10.6~13.0

11.9

150

45

8000

15

7

砾砂

密实

23.5

500

120

50000

8

残积土

可塑~硬塑

11.2~20.8

16.0

250

60

20000

9

强风化基岩

半岩半土状

41.0~47.5

45.3

700

100

50000

2.2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2.2.1筑路材料

1、路基用土

路线所在区域为平原微丘地区,沿线可提供用于路基的土。

2、石料

本项目沿线石料缺乏,所需要石料均需外运。

清远和鹤山境内石场产量较大,可提供各种规格的片、块石及碎石等;花都狮岭石场可提供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等石料,可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等;高明、SS境内石场出产的石料,也可用在路面基层及构造物。

3、砂料

据调查,近年FF地区土建用砂多为西江上游的河砂,在西江、北江两岸有专门的码头转运,故本项目可利用西江的河砂。

河砂以中粗石英砂为主,砂质纯洁,质地坚硬,是路基、路面及构造物等各项工程的良好材料,砂料经取样试验,各项指标满足有关的要求后方能使用。

4、工程用水和用电

沿线地表水主要为沟渠河涌河水,河水流量较小,而且部分河道、水涌受居民生活污水的影响,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应就近取用于沿线自来水。

沿线电网密集,工程用电能保障,可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就近接用;并应自备发电机,以确保关键部位和和重要工序的施工,满足工程需要。

5、四大主材料来源与供应

钢材:

普通钢材大部分可在区域内购买,预应力钢材等需从省外购买。

水泥:

区域内水泥生产厂家较多,水泥标号和质量能满足工程需要,市场供应充足,可在区域内择优购买。

沥青:

区域内在SS区有沥青生产厂,也可从湛江口岸进口,或使用茂名生产的重交沥青。

木材:

可从区域内采购。

2.2.2运输条件

区域内公路路网发达,除广三高速公路外,区域内有多条国、省道,如G321、G324、S118、S269、S361等,加之沿线县乡道路,地方材料运输可就近上路,公路运输条件好。

同时,区域内的水运网也很发达,如东平水道、北江、西江等,可以满足四季运输的需要。

此外,广茂铁路从境内通过,并设有FF东货场、小塘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