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442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docx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

小学教育联盟数学教师专业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20分)

一、填空题。

(以修订稿为标准)(1’×20=20’)  

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的关系,直接经验和()的关系。

5、除()学习外,()、()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的关系。

7、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数学与代数、()、()、()。

8、《数学课程标准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的学习和改进()。

第二部分:

学科基础知识(100分)

一、填空(20分)

(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遭受了特大地震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捐款捐物,截止到6月5日,我国民政部共收到国内捐款437.64亿元,把这个数改写成用“1”作单位的数是(),改写后读作()。

(2)3.02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时=()分。

(4)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在一次数学考试中,10名学生得分如下:

65、80、85、85、90、85、95、85、92、9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其中能较好反映10名学生的成绩是()。

(7)某潜艇A在水下30米记作“-30米”,另一潜艇B的位置记作“-16米”表示B在A的()方(填上或下)()米处。

.

(8)某音像社对外出租光盘的收费方法是:

每张光盘在出租后的头两天每天收0.8元,以后每天收0.5元,那么一张光盘在出盘的第n天(n是大于2的自然数)应收取租金是()元。

(9)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6.42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某药店经营的抗病毒药品,在市场紧缺的情况下提价100%,物价部门查处后,限定其提价的幅度只能是原价的10%,则该药店现在需降价()%。

(12)一个底面周长为6.28分米,高为0.3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直径垂直截成同样的两部分,表面积增加(),沿横截面截成同样的两部分,表面积增加()。

(13)挂钟在6点钟敲6下,10秒钟敲完,那么9点钟敲9下,(  )秒钟敲完。

(14)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2cm2,图中的

AN:

AC=1:

3,BM=

AB,阴影面积为()cm2。

二、判断(10分)

(1)0°C表示没有温度。

……………………………………………………………………()

(2)今年,

=5,所以妈妈的年龄和小红的年龄成正比例。

………………()

(3)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钟表上的秒针在作平移运动。

………………………………………………………()

(5)用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拿走任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不变。

……()

三、选择(8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面4个数都是六位数,A是比10小的非零自然数,M是零,一定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数是()。

A.AAAMAAB.AMMAMMC.AMAMAMD.AMMAMA

(2)为了清晰反映出水厂每月支出与全年支出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图来进行统计。

A、条形B、折线C、扇形

(3)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A、B、C、D、

(4)四个小朋友做换位的游戏(他们分别为甲、乙、丙、丁),开始按

甲、乙、丙、丁的顺序分别坐在1、2、3、4号位置上(如图),第一次

他们上下两排换,第二次左右两排换,第三次又上下换,第四次又左右

换,这样交换下去,请你想一想,第十次换位后,丙在()号位置上。

A、1B、2C、3D、4

四、计算(17分)

(1)计算题,要有主要过程。

(4’×3=12分)

9999×1111+3333×6667

÷(87×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

cm)(5分)

 

五、解决问题(6’×6=36分)

 1、制作一块底60厘米,高52厘米的三角形警示牌,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一块底180厘米,高5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铁皮,可以制作几块这样的警示牌?

 

 

 

 

2、用100千克的黄豆能榨油38千克,照这样计算,1000千克的黄豆能榨油多少千克?

 

 

 

3、服装厂试做一批服装,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求5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做95套。

这样,完成这批服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

4、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角的度数比最小角的4倍还多10度,最小的角是多少度?

 

 

5、张琴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0分,其中英语成绩比语文成绩多6分,数学成绩是98分,问张琴的语文,英语成绩各是多少分?

 

 

  6、小张买4个书包和6个文具盒共花372元,如果买7个书包和3个文具盒共561元,请问5个书包和8个文具盒共多少元?

(限用算术方法解)

 

三、探索部分(9分)

1、按规律填空。

(3分)

(1)在1、2、3、4、5、6、7、8中,每次选出4个连续的数求和,一共可以有()种不同的和。

(2)

(),(),……

2、如下图,一个长方形从正方形的左边运行到右边,每秒钟运行2厘米,右下图是长方形运行过程中与正方形重叠面积的关系图。

(4分)

0246810时间(秒)

⑴填写右图中空白的括号,并算出运行2秒后,重叠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⑵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⑶重叠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⑷请计算,当运行13秒时,两个图形重叠部分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教育教学知识常识比赛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马斯洛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等级: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2.师生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专制型、和三种模式。

3.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

知识。

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5.奥苏贝尔根据知识是否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性把学习划分为

与;根据学生学习形式把学习划分为与。

6.小学数学教学班级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7.《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

8.《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标准有:

、、、四个部分。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

A.根本目的B.主要任务来源C.基本任务D.辅助目的

2.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在教学中体现的是()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3.个体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迪尔凯姆C.卢梭D.凯兴斯坦纳

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5.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依靠的中介环节是()。

A.观察B.操作C.表象D.想象

6.下列学习律不是桑代克提出的有()。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强化律

7.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的实际含义,达到理性认识的这一个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是()。

A.感知B.综合C.理解D.掌握

8.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A.讲解法B.谈话法C.演示法D.操作实验法

9.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的()。

A.深度与广度B.程度与水平C.积极性D.兴趣

10.当主体需要了解某种数学关系或空间形式,而其中一些要素是未知的时候,就产生了()。

A.数学障碍B.数学联想C.数学问题D.数学学习

1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A.参与者B.传授者C.主宰者D.合作者

12.《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除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外,还有积极思考和()等。

A.反复练习B.认真听讲C.积极发言D.大胆提问

13.《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基”是指()。

A.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经验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活动经验

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D.基本知识、基本策略、基本思想、基本经验

1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A.普及性、阶段性和适宜性B.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C.基础性、强制性和发展性D.普及性、阶段性和发展性

15.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是()。

A.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

B.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言传身教、爱护学生

C.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护学生、团结执教

D.恪尽职守、自觉工作、言传身教、爱护学生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生观。

 

2.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与200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总目标上有哪些变化?

 

四、论述题:

本题1个小题,18分。

1.试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教育教学知识测试试题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总分:

10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题号下。

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A.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B.公平性、民主性和普及性

C.发展性、普及性和实践性D.科学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的“四基”目标是()。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实践能力

C.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解题策略、基本活动经验

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解题策略

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的现代化。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

C.人D.教育结构

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求,其中最高级的需求是()。

A.安全需求B.社交需求

C.尊重需求D.自我实现需求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

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7.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主要是根据遗忘过程的()规律。

A.再认B.先快后慢

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

8.()是长方形的上位概念。

A.正方形B.菱形

C.平行四边形D.矩形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地概括为()。

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

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D.问题解决过程

10.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A.讲授法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D.循循善诱法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A.榜样示范B.实际锻炼

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

12.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原来的“空间与图形”改为()。

A.空间与几何B.图形与几何

C.空间与模型D.图形与模型

13.《三字经》说:

“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A.信任学生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D.和学生交朋友

14.一个学生迟到了,推门而进,教师这时不由自主地转向教室门口。

这是注意的()。

A.分散B.起伏C.转移D.分配

15.“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16.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B.同化

C.顺应D.模仿

17.“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强调课堂教学评价要()。

A.全部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

B.只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C.二者都要关注,但关注“教师的教”重于关注“学生的学”

D.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18.袁老师班中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

经过观察,他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你觉得,他应该在班级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

19.主张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读书指导法B.发现法

C.暗示法D.实习法

20.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文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等。

这表明兴趣具有()。

A.稳定性       B.集中性

C.指向性   D.广度性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请将答案填在相应的题号下。

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3.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4.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关键期,错过了这个时期,教育训练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5.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的意义是由学习者发现的还是他人告知的,把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6.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了极限思想。

7.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要尽量消除学生的无意注意。

8.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9.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又要重视学生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培养。

10.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都是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11.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不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

12.当教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指导时,这时的教学才称得上是教师主导的教学。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14.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主要体现了量力而行的教学原则。

15.教育的专家与教学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这是因为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16.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迁移。

17.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18.新加坡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模象直观。

19.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20.学习新知识,首先应强调理解,而不是强调记忆。

得分

评卷人

三.材料题(10分)

 

1.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数学教师应顺应时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为社会培养出强适应型的复合人才。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00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问题:

(1)你认为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有什么变化?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订?

答题要点:

(1)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到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

(2)课程改革起始阶段的2001年为了打破多年来沉闷的课程气氛,改变老师讲,学生听;少数学生是演员,多数学生是观众的被动接受式的课堂学习状况,2001版课标强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学习数学。

这在课改起始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根深蒂固。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课改出现了走极端的状况,有些老师认为只有“自主、合作、探究”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排斥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讲授”。

为了避免课改走向极端,2011版课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这必将使数学课改走向健康发展。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10分)

 

爱因斯坦曾说:

“大多数教师的提问是浪费时间,那些提问是想了解学生不道什么,其实真正的提问艺术是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或能够知道什么”。

结合你的教学观,谈谈你对爱因斯坦这段话的理解。

答:

答题要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所谓“知道什么”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能够知道什么”就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从而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能够发展到的水平。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教育教学知识测试试题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题号下。

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的“四基”目标是()。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实践能力

C.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解题策略、基本活动经验

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解题策略

2.下列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的是()。

A.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的现代化。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

C.人D.教育结构

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求,其中最高级的需求是()。

A.安全需求B.社交需求

C.尊重需求D.自我实现需求

5.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原来的“空间与图形”改为()。

A.空间与几何B.图形与几何

C.空间与模型D.图形与模型

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

7.()是长方形的上位概念。

A.正方形B.菱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

8.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地概括为()。

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

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D.问题解决过程

10.有人对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