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507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川竹园派出所.docx

青川竹园派出所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项目编制依据2

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3

1.4可行性研究结论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5

2.1项目建设的背景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第三章项目业主概况9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1

4.1建设地址11

4.2建设条件11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15

第六章主要工程技术方案16

6.1场地现状16

6.2设计原则与依据16

6.3工程建设方案17

6.4结构设计19

6.5电气设计20

6.6给排水设计22

第七章建筑节能23

7.1设计依据23

7.2节能措施23

第八章环境保护25

8.1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25

8.2项目环境影响分析25

8.3环境保护对策26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30

9.1设计依据及标准30

9.2安全与劳动保护30

9.3劳动卫生31

9.4安全保卫31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2

10.1进度计划编制依据32

10.2项目进度计划3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4

1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范围34

11.2项目具体投资估算36

11.3资金来源:

36

第十二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38

12.1组织机构38

12.2项目管理38

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41

13.1招标范围41

13.2招标组织形式41

13.3招标方式41

13.4投标人资格确认41

13.5招投标程序42

13.6中标与招标备案42

13.7招投标监督42

13.8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43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分析44

第十五章社会风险分析46

15.1国家及当地政策风险分析46

15.2风险估计与评价47

第十六章项目可行性分析49

16.1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建设环境,政策分析可行49

16.2项目建设社会效益分析可行49

16.3项目承建能力分析可行49

16.4项目建设实施与管理合理可行49

第十七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51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公安局竹园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

1.1.2项目业主单位

单位名称:

***公安局竹园经济开发区派出所

单位地址:

***竹园镇

单位性质:

党政机关

1.1.3项目建设地点

四川省**市***竹园镇

1.1.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公安局竹园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新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修建办公业务用房,其建设内容包括:

1、新建业务技术办公楼1栋,框架结构3层,建筑面积约555平方米;

2、装饰装修工程555平方米;

3、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555平方米

具体各功能用房建设单位可参照《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建标100-2007号)》文件,公安派出所主要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1.5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63.8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5.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4万元;预备费1.68万元。

资金来源:

1、政府财政资金9.57万元

2、申请四川省政法基础设施专项资金54.25万元

1.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项目编制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国家建设部、发改委关于批准发布《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的通知》建设标[2007]165号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投资保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1]4号)

4.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

5.项目编制单位收集的相关资料

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竹园派出所是***公安局直接领导的派出机构,是政府机关的基层单位,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保卫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更是推动公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执法服务和公安队伍建设中发挥着“窗口”的作用,派出所的性质及职责任务决定了派出所在整个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中事关全局、至关重要的特殊地位,派出所工作能否切实得到加强,直接关系到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成败。

目前,竹园派出所无固定办公用房,现办公地点位于***公安局内,属借房办公。

且面积较小,诸多功能科室无法开设,严重影响正常警务工作的开展,同时给民警的日常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社会治安良好运行,现急需建设派出所办公、业务用房,以提高公安系统办案效率和应对突发、紧急、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最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保卫改革开放成果、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该局目前现有人员编制情况与国家建设部、发改委关于批准发布《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的规定,竹园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的建筑面积应达到555㎡,并且本项目已被纳入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十二五”政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在这种背景下,***公安局竹园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该项目投资估算准确,能够控制项目投资;项目筹资方案合理、可行,能保证项目所需资金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能够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将该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建成之后能更好的维护当地森林安保和经济有序发展,有利于当地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

该项目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速度需要,建筑面积指标符合国家建设部、发改委关于批准发布《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

综上所述,本项目必要且可行。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批准该项目,以便该项目早立项、早批复、早建设,服务当地人民。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和任务

公安派出所是市、县公安机关直接领导的派出机构,是政府机关的基层单位,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保卫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更是推动公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执法服务和公安队伍建设中发挥着“窗口”的作用,派出所的性质及职责任务决定了派出所在整个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中事关全局、至关重要的特殊地位,派出所工作能否切实得到加强,直接关系到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成败。

2.1.2公安派出所建设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是“三定”建设的重中之重

公安派出所建设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是“三基”建设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公安部对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工作做了重要部署,要求各级公安机关抓紧摸清基层建设的现状、基础工作的底数和基本功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强调指出,要切实把加强“三项建设”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作为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夯实公安工作根基的重要载体,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公安派出所是深化“三基”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要加强公安派出所的建设与配置,使之拥有一批具有综合实力的基层治安力量。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建设创新型公安机关的重要内容

建设创新型公安机关是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公安工作的行动指导,围绕开拓思路创新观念,围绕提高效能创新机制,围绕解决问题创新方法,使各项警务活动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发展、迈出新步伐。

创新型公安机关是创新型政府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现代警务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在公安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公安机关,落实到基层单位.落实到具体行动。

必须把建设创新型派出所摆到重要位置。

创新型派出所是建设创新型公安机关的最基本构成,建设创新型派出所是建设创新型公安机关最为重要的内容。

2.2.2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激增,使得社会治安状况日趋复杂化。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和法制“六进”活动,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坚持抓好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引导居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全社会共建幸福家园。

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如何及时高效地应对紧急事件,政府怎样为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应急救助服务,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对公安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民警察的队伍,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系统必要性显得日益突出。

竹园派出所建设,将关系到区域治安管理状况,社会稳定及民族团结,基层派出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2.2.3是公安机关现实工作的基本需要

目前,竹园派出所业务用房属借房办公,导致很多职能办公无法实施,严重影响正常的警务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辖区人口不断的递增,该区治安形势和任务都将面临新的挑战,派出所的办公场所都不能满足目前的要求,急需建设派出所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

从现实工作的要求看,以后公安队伍的不断壮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刑事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日趋猖獗、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等等,都要求公安机关基层办公用房必须具备基本的硬件基础条件,为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章项目业主概况

竹园派出所是***公安局直接领导的派出机构,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保卫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

竹园派出所在编人员11人。

内设备勤室、枪械室、警备装备室、户籍室、档案室、涉案财物保管室等办公室。

其主要职责任务:

1、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稳定的情报信息;

2、管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境外在本辖区居住人员);

3、依法管理辖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

4、配合有关部门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

5、依法监督、指导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组织、指导单位保卫组织和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在辖区内开展以治保会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群防群治工作,预防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6、通过日常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破应由派出所受现的一般刑事案件。

7、依法查处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

8、协助上级公安机关做好处置群体性事件作;

9、加强对非法宗教、邪教活动的掌握控制工作;

10、对辖区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对辖区内违法青少年进行帮教,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罪犯进行监督、考察和改选工作,对被劳改、劳教、少管人员进行社会协同教育和放回后的接茬帮助教育工作,做好群众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

11、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为民排忧解难,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4.1建设地址

***竹园镇。

4.2建设条件

4.2.1区位条件

***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04°36'-105°38',北纬32°12'-32°56',处于中国中西部交接地带上,周围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

全县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24个乡、2个民族乡、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2.2自然资源条件

1.地质与地貌

***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地形略呈新月状,以中山地形为主,兼有低中山、低山、丘陵、台地、谷地、小平坝。

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

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窄谷低山区占40.23%。

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

2.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3.6℃,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2.5℃。

气候特征为春迟、夏短、秋凉、冬长,立体气候明显。

年均日照1337.6小时,日照率30%,年总辐射90.8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降雨量1021.7mm,80%年份的降水量在900mm左右,南多北少。

年无霜期243天,空气湿度69%--85%,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727.9mm,陆面蒸发量546.1mm。

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较好,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发育,但间有旱、涝、雹、风等自然灾害出现。

4.2.3社会经济条件

 2013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突出项目、壮大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作主基调,紧紧围绕“三大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261732万元,增长9.7%。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64492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832万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84408万元,增长7.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9%、62.5%、25.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6.1、2.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7:

41.6:

32.7调整为24.6:

43.2:

32.2,一产业下降1.1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1.6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

4.2.4交通条件

宝成铁路复线,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国道212线,省道105线,四川旅游北环线(金子山—唐家河)横穿境内,县内有10条出境通道,交通、通讯网络健全。

2007年开工建设的兰州—重庆铁路、广(元)—甘(肃)界高速公路、成都—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将通过青川。

4.2.5项目建设地的条件

1.供水

项目所在地水资源丰富,供水充足。

***供水管网完善,设施齐备。

项目用水直接取于城市供水管网。

2.供电

***供电局在项目所在地片区建有变电站,完全能够满足该项目用电需要。

3.交通运输

项目所在地交通方便。

4.地质条件

项目建设地位于县城区,地势平坦,选址地点无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结构稳固,可以从事建设活动。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公安局竹园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新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修建办公业务用房、辅助用房等,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新建业务技术办公楼1栋,框架结构3层,建筑面积约555平方米;

2、装饰装修工程555平方米;

3、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555平方米;

第六章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6.1场地现状

本项目建设场地稳定,地形平坦场地内及周边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无活动断裂带,属地貌单元比较简单,相对稳定的场地,宜于修建房屋建筑。

6.2设计原则与依据

6.2.1设计原则

1、项目建设必须贯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庄重实用、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

2、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本着安全、实用、够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3、做到项目建设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用可靠、合理安排、经济设计。

既立足当前,又近远期结合,并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4、坚持全局观念、整体观念、互补互动观念、协调观念的科学发展理念;

5、坚持把“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贯彻到项目实施始终的原则。

6、项目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符合自治区、地区基层派出所基础建设要求的原则。

6.2.2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2]219号

(7)国家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定额指标

6.3工程建设方案

6.3.1项目功能布局

公安派出所的建设,应当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既要方便群众、利于工作,又要具有现实适应性和科学合理性,做到功能齐全、安全保密、经济实用、简朴庄重。

1、出入口方便车辆和人员进出,门前留有一定的缓冲区。

2、按照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和安全、保密的原则,合理布置各种用房。

公安派出所分内部工作区和对外服务区,并按照房屋功能的不同及其相关性,相对集中设置。

接待室、户籍(办证)室、纠纷调处室等,应规划在对外服务区,其他用房布置在内部工作区。

备勤室宜独立分区设置。

6.3.2总平面布置

一层主要为值班室、接待室、户籍室、纠纷调处室、卫生间等。

二层主要为讯问室、候问室、计算机室、技术监控室、备勤室、办公用房、卫生间等。

三层主要档案室、物证保管室、武器警械室、会议室、卫生间等。

6.3.3装饰标准

1、外部装饰用料:

1)道路及车场为混凝土整体路面;

2)外墙面为淡色防水防晒酸碱,抗冻中高档建筑涂料刷;

3)门窗为单框双玻塑钢窗;

4)坡道、台阶、散水均为普通混凝土;

2、内部装饰用料;

1)门厅及走道为水磨石饰面材料;

2)地面均为800×800MM防滑地砖;

3)墙面:

卫生间为白色轴面砖,其余房间墙面及天棚均为白色乳胶漆涂料刷饰。

6.3.4无障碍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建设物入口处高1.5米宽,坡度为1/12的无障碍坡道。

在底层设计无障碍专用厕位。

6.4结构设计

6.4.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等。

6.4.2设计内容

建筑结构形式:

框架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

Ⅱ级

建筑设防标准:

丙类

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屋面板。

楼面及屋面均布荷载取值:

(KN/M2)办公、业务技术用房:

2.0;上人屋面:

2.0

风荷载:

0.3KN/㎡

用240厚页岩砖及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

6.5电气设计

6.4.1设计依据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DBJ51/004-201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200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6.4.2设计内容

1、强电:

正常照明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以及其他电力系统。

2、弱电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网络信息系统。

3、配电系统:

此工程为一级负荷,供电电压为380/220v低压供电,由专用电网上引入。

电缆入户采用VV22型电缆穿钢管埋地引至总配电箱,再由BV-500型电缆穿管沿墙、地板暗敷引至各层分配电箱,各分箱至照明灯具及插座均采用BV-500型电缆穿墙、楼板暗敷。

各办公室开关的安装高度为距地1.3m,插座距地0.4m,配电箱距地1.5m,均暗装。

4、照明系统:

均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照明,按《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推荐值取100-1501x,走廊、楼梯间等公共空间采用吸顶灯照明,照度按《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推荐值取20401x:

在入口处雨棚下设置室外照明。

5、通讯系统:

在办公室设置通讯电话,采用HYV-(2×0.5)型通讯电缆穿管暗敷引至建筑内电话接线箱,再由RVF(2×0.2)型通讯线穿管暗敷引至各电话插孔。

6、综合布线系统:

在各办公房间设置信息插孔,采用单模光纤引至服务器,再用超五类八芯数据线由服务器引至各信息插孔,线路均穿管暗敷。

7、建筑防雷: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工程采用三级防雷,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20m的避雷网带,在墙内设2根16镀铮圆钢引至接地极,与大地接成一体,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6.6给排水设计

6.6.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6.2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

室内外给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室内外消防系统

2.给水系统:

(1)项目用水来源城市供水管网,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2)室外给水管网设消火栓

(3)管材

①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管,丝扣连接,并用同材质管件。

②排水管采用PVC-U管,粘接;生活给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管,丝扣连接。

3.排水系统

(1)排水采用室内污废合流,室外雨污分流,室内粪便污水排入化粪池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管道。

(2)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接到地面后散排,地面径流经雨水口收集,由室外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井。

第七章建筑节能

7.1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6.《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发改环资[2007]199号)

7.2节能措施

1.建筑节能

(1)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及通风,项目全部房间均做到直接对外采光及通风。

(2)在不影响建筑造型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既节能又安全。

(3)屋面设计:

传热系数K不大于0.7,屋面采用聚苯颗粒砂浆。

(4)门窗设计:

外窗采用塑钢中空窗,浅色窗帘;外门采用成品节能门。

2.结构节能

(1)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填充墙和分隔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及加气混凝土砌块。

(2)推广使用冷轧带肋钢筋,节能节钢。

3.给排水节能

(1)尽量利用城市自来水压力直接供水,采用PPR给水管和排水管。

(2)采用节水型冲洗便器;给排水管材及卫生器具均选用节水型产品。

(3)供水管道均采用内壁光滑的供水管材;使用低阻力阀门和倒流防止器,以减少管道局部水头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