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530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docx

张家港下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卷

2011~2012学年张家港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初二语文(201206)

一、基础知识(26分)

1.看拼音写汉字。

(4分)

xiè()渎qiú()枝xuàn()目强hàn()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4分)

①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歌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娈间,流淌在涧谷间。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苍桑了吗?

(《空山鸟语》)

②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亲佩。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叛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悼念玛丽·居里》)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11分)

①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韩愈《马说》)

③爱惜芳心莫轻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⑤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⑥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⑦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表现作者驰骋宇宙豪情,对理想境界向往和追求的句子是,。

⑧古人常借大雁来写离愁别绪,寄托客居他乡或者天涯漂泊的愁绪,你能写两句这样的诗歌吗?

,。

4.名著阅读(5分)

《水浒》人物中,很多都是有争议的,他们的身上既有反抗腐朽统治的斗争精神,也有豪强的匪气。

像鲁智深,就是为数不多的真义士。

金圣叹评鲁智深: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

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请你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故事情节,对“上上人物”鲁智深进行分析,分条总结出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比较阅读《陋室铭》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9题。

(11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翻译句子(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仙则名B.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遂以名楼斯是陋室

C.可以调素琴D.无丝竹之乱耳

弦既不调当余之从师也

8.在《陋室铭》一文中,“丝竹”借指乐声,作者厌恶其“乱耳”,可是他自己又喜欢“调素琴”,这是否矛盾?

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

9.写《陋室铭》时,作者被贬和州,仕途遭遇挫折,以至身居陋室,但是作者却说“何陋之有”;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时候,作者已经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人事全非,可他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从中总结出了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呢?

能结合两篇诗文分析一下吗?

(3分)

(二)比较阅读《变色龙》和《范进中举》,完成10~13题。

(12分)

《变色龙》节选

“嗯!

……叶尔德林,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了。

也许是名贵的狗,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雪茄烟戳到它脸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狗是娇责的动物……你这个混蛋,把手放下来!

用不着把你那根蠢手指头伸出来!

怪你自己不好!

……”

“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

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

瞧瞧这条狗。

是你们家的吗?

“瞎猜,我们那儿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狗!

“那就用不着费很多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

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

既然他说是野狗,那就是野狗。

弄死它算了。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继续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我们这儿来的。

我们的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他哥哥来啦?

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

我还不知道呢!

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是来住一阵的。

“哎呀,天!

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

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

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

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普洛诃尔喊一声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场走了。

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范进中举》节选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

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

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

”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

……

胡屠户道:

“我那里还杀猪!

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说罢,哈哈大笑。

众人都笑起来。

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10.《变色龙》一文中,有很多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请你就文中画线处,说出是哪种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并说说,这样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3分)

11.《范进中举》选文中,胡屠户骂范进“尖嘴猴腮”,说张府上那些老爷“方面大耳”,这其实曲折的反映了复杂社会现实,你能说说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吗?

(3分)

12.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胡屠户也是“变色龙”。

看来“变色龙”这样的文学典型古今中外皆有。

你能不能分析一下,两文中的“变色龙”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这说明什么?

(3分)

13.《变色龙》中有“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范进中举》中有“众人都笑起来”,你能分别说说大家为什么而笑吗?

透过这个笑,你有什么更深刻的体会?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9分)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金点强

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

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800年。

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

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

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

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

汉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

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

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

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骢,读cōng,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

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

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写“汗血宝马”。

唐代李白有《天马歌》:

“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

“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

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

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一杂交一改良一回交一消失”的道路。

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

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14.请归纳汗血宝马被称为“宝马”的原因。

(3分)

15.分别说说文中引用了史料、诗歌有什么作用?

(3分)

16.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

请你说说这个名字的妙处。

(3分)

(四)阅读散文,完成17~21题。

(12分)

花有话鲍尔吉·原野

五一长假时,从早晨起,桑园次第出现晨练压腿的人、耳贴半导体听新闻的人、下棋人、无所事事的茫然人。

阳光照暖后,出现最积极的人:

小孩。

眼前的孩子约一岁多,刚学走路。

他双脚像敲鼓一样用力拍打地面,节律却不匀,趔趄而快,见什么便一阵风跑过去,抓起来看,甚至吃一吃。

小孩认为,天下之物兼有看、摸、吃三种性质。

因此,大人料理孩子,主要在防范他的摸与吃,其次是别摔着。

孩子东西奔走,忽在黄花满枝的刺玫前停下。

花和他眼睛同高,看完,伸手抓。

大人拦住(有刺),示意他闻嗅。

孩子以为是吃,张嘴咬花朵。

大人重新示范—-闻,吸气,表情微醺。

孩子察觉这是新玩法,嗅之,香味入脑,神色悦然;跑开,过一会儿又回来闻。

刺玫的香没因吸嗅而少,还香。

小孩子闻了跑开,再闻,大为开心。

少顷,孩子示意让边上系花绢的叭儿狗闻香。

狗是人家的,不好办。

孩子哭闹,于大人怀抱后仰,如“不想活了!

”大人和狗主研究过,抱叭儿狗闻花香。

狗乃嗅觉最灵之物,受不了这么贴近的气味熏陶,这像骂狗,像人吃芥末。

叭儿狗怒窜,抗议大吠,委屈小叫。

孩子看了大笑,以为狗在逗他,指使大人抱狗再嗅,狗主领狗急忙走开。

孩子困惑,看人狗俱远,回来再闻小黄花之香。

挺香嘛,跑啥?

刺玫的枝条如一团包裹,绿枝探出,花朵在外,像系铃铛的小帐篷。

孩子拣石子、树叶依次让它们闻花。

孩子成为使者,让石子和树叶和刺玫交朋友,因为她香。

花在枝上孤单,不能下地走动。

闻过了,孩子扔掉它们,找新东西闻香,玻璃、纸盒和风干的狗粪。

孩子的父亲观棋入迷,由此,狗粪平生闻到了花香。

孩子比大人仁慈,有好东西让众生分享。

以后,他一点点长大,会自私。

在五月的空气里,花香是礼物。

我在辽大操场跑步时,风——如徐志摩所说——“不知从哪个方向吹来”,遭逢槐花香气。

人猛地闻到这么缠绵的香气,迟疑或怔忡,像有人喊你的名字。

风中花香,是无意间听到的婉约的私语,听到的人也想一一回答它们。

各个方向吹来的风,在空气中飘洒温软的传单,从早上到夜晚,这比在树边闻花更飘

逸——不见花树,却有香来。

在桑园,开花的只有刺玫,高大的碧桃树已被伐倒。

花里有话,对孩子、石子、树叶和玻璃一一说过。

17.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这句话语言表达的妙处。

(2分)

 他双脚像敲鼓一样用力拍打地面,节律却不匀,趔趄而快,见什么便一阵风跑过去,抓起来看,甚至吃一吃。

18.“刺玫的香没因吸嗅而少,还香。

”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吗?

(2分)

19.孩子不仅自己闻花香,还让小狗、石子、树叶、玻璃、纸盒和风干的狗粪都来闻花香,作者这样写的寓意是什么呢?

(3分)

20.“在桑园,开花的只有刺玫,高大的碧桃树已被伐倒。

花里有话,对孩子、石子、树叶和玻璃一一说过。

这花里的话是什么呢?

你来说说看。

(3分)

21.以下对文本的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2)分

A.本文通过写风中花香来表现人在自然中的惬意和舒适。

B.写孩子比大人仁慈,委婉地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自私。

C.用大量的笔墨写小孩子对花香的认识,表现了作者对孩童天真无邪,率真美好的品质的赞美和羡慕。

D.狗怒蹿,抗议犬吠,委屈小叫,孩子还是指使大人抱狗再嗅,可见小孩子很顽皮。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初二语文(201206)

一、基础知识(26分)

1.看拼音写汉字。

(4分)

xiè(亵)渎qiú(虬)枝xuàn(炫)目强hàn(悍)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4分)

①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歌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娈间,流淌在涧谷间。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苍桑了吗?

(《空山鸟语》)

②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亲佩。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叛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悼念玛丽·居里》)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11分)

①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韩愈《马说》)

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⑤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⑦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表现作者驰骋宇宙豪情,对理想境界向往和追求的句子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⑧古人常借大雁来写离愁别绪,寄托客居他乡或者天涯漂泊的愁绪,你能写两句这样的诗歌吗?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等等)。

4.名著阅读(5分)

《水浒》人物中,很多都是有争议的,他们的身上既有反抗腐朽统治的斗争精神,也有豪强的匪气。

像鲁智深,就是为数不多的真义士。

金圣叹评鲁智深: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

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请你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故事情节,对“上上人物”鲁智深进行分析,分条总结出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①见义勇为,仗义疏财,嫉恶如仇。

(1分)

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怒不可遏,当即想要去打死郑屠,主动给金老凑足盘缠让他们会东京,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戏弄郑屠,激怒郑屠出手,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害。

(2分)

②勇而有谋,粗中有细。

(1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

惩治郑屠,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

失手打死郑屠后,他假意道:

“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可见其粗中有细。

(1分)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2分)

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比较阅读《陋室铭》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9题。

(11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翻译句子(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树木欣欣向荣。

)(2分)

7.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

出名、命名B:

这;判断动词C:

弹奏;协调D:

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有仙则名B.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遂以名楼斯是陋室

C.可以调素琴D.无丝竹之乱耳

弦既不调当余之从师也

8.在《陋室铭》一文中,“丝竹”借指乐声,作者厌恶其“乱耳”,可是他自己又喜欢“调素琴”,这是否矛盾?

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

作者厌弃丝竹乱耳,是表明他对官场应酬的厌倦;(1分)喜欢调素琴,则表明他生活情趣的高雅,两者是不矛盾的。

(1分)(同为奏乐,一个是官场的觥筹交错之际的歌乱舞狂,一个是自己悠然独处的清音绕梁,世俗与高雅之别,细品可知。

9.写《陋室铭》时,作者被贬和州,仕途遭遇挫折,以至身居陋室,但是作者却说“何陋之有”;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时候,作者已经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人事全非,可他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从中总结出了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呢?

能结合两篇诗文分析一下吗?

(3分)

身居陋室,却言“何陋之有”可见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1分)二十年流落外地后回京,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见其豁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刘禹锡是一个有高尚节操,君子品格的人,心胸宽广,达观洒脱。

(1分)

(二)比较阅读《变色龙》和《范进中举》,完成10~13题。

(12分)

《变色龙》节选

“嗯!

……叶尔德林,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了。

也许是名贵的狗,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雪茄烟戳到它脸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狗是娇责的动物……你这个混蛋,把手放下来!

用不着把你那根蠢手指头伸出来!

怪你自己不好!

……”

“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

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

瞧瞧这条狗。

是你们家的吗?

“瞎猜,我们那儿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狗!

“那就用不着费很多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

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

既然他说是野狗,那就是野狗。

弄死它算了。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继续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我们这儿来的。

我们的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他哥哥来啦?

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

我还不知道呢!

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是来住一阵的。

“哎呀,天!

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

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

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

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普洛诃尔喊一声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场走了。

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范进中举》节选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

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

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

”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

……

胡屠户道:

“我那里还杀猪!

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说罢,哈哈大笑。

众人都笑起来。

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10.《变色龙》一文中,有很多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请你就文中画线处,说出是哪种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并说说,这样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3分)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1分)写出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2分)

11.《范进中举》选文中,胡屠户骂范进“尖嘴猴腮”,说张府上那些老爷“方面大耳”,这其实曲折的反映了复杂社会现实,你能说说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吗?

(3分)

①范进作为没有权势的读书人,是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的。

(1分)

②范进的“尖嘴猴腮”说明了一般读书人的生活困窘。

(1分)

③张府那些老爷“方面大耳”,可见功名一旦得到就可以富贵,安享尊荣。

(1分)

12.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胡屠户也是“变色龙”。

看来“变色龙”这样的文学典型古今中外皆有。

你能不能分析一下,两文中的“变色龙”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这说明什么?

(3分)

两文中的“变色龙”变的是对当事人的态度,(1分)不变的是趋炎附势的本质。

(1分)这说明在一个专制社会(或者说有特权)的社会里,普通人的心理很容易扭曲,很容易泯灭公平和正义感。

(1分)

13.《变色龙》中有“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范进中举》中有“众人都笑起来”,你能分别说说大家为什么而笑吗?

透过这个笑,你有什么更深刻的体会?

(3分)

“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是对赫留金的嘲笑。

(1分)“众人都笑起来”,既有嘲讽、耻笑,更有迎合、讨好。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