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531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docx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1章1节

第1讲

1、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次课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程控交换原理的兴趣和愿望

(3)通过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热情、建立自主创新和合作的意识

(4)理解交换机发展所经历的技术变革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一

结合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理解自主、创新学习对自身成材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自主创新和合作意识打下思想基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二及开篇

采用引导发现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程控交换原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维活动中向预定的学习目标探索求进,获得新知:

现代程控交换机发展史、实现方法,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启发、激励,多媒体辅助教学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程控交换原理的兴趣和愿望、建立自主创新学习和合作的意识

作业及阅后记事:

思考题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1章2节

第2讲

1、2交换系统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次课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想、探究、归纳能力

(2)理解交换系统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功能

(3)了解交换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复习巩固(三类问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一(交换系统的基本任务和功能)

三、探索求进,学习新知二(呼叫类型)

四、巩固、自我评价,体验成功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讲教学内容的兴趣,讲解中通过使用和强调术语,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电话通信实例,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思维活动中,逐渐领会现代程控交换领域电话交换的要求,理解交换系统的基本任务,获得新知。

启发、激励,多媒体辅助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交换系统的基本任务、组成

教学难点:

根据电话交换的要求,准确归纳交换系统的基本任务

作业及阅后记事:

软硬件知识复习

预习、准备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2章1节

第3讲

2、软硬件设计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次课使学生熟悉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

(2)理解各种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

(3)了解ISA总线,了解两种PC插槽的引脚分配

使学生明确知识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一(2问题)

二、探索求进,学习新知1(看课件学通用集成电路5种)

三、探究实践(结合后续实际电路,讨论集成电路的应用)

四、探索求进,学习新知2(处理机接口PCXT)

五、巩固、自我评价,体验成功(巩固小结练习题)

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多训练,勤专研”,让学生体会发现、探究过程中的喜悦,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思考,自我总结,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思维活动中,逐渐领会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理解两种PC插槽的引脚分配,获得新知,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启发、激励,多媒体辅助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现代程控交换机中使用的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及功能

教学难点:

PCXT的系统控制信号

作业及阅后记事:

习题2

预习、准备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2章2节

第4讲

2、2软件设计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次课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

(2)使学生了结系统控制设计时常采用的两种编程语言

掌握常用C语言接口函数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复习巩固(利用上一讲布置的预习

(1),

(2)题,学生列举一些小程序)

二、导入新知一(C语言用哪些语句控制接口)

三、探索求进,学习新知(现代程控交换设备中主要使用哪些常用C语言接口函数,介绍5种)

四、探究实践(在各程序段中找出接口函数,讨论说明功能)

五、巩固、自我评价,体验成功

C语言在前期课程中本届学生尚未学过,但已布置学生自学,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多训练”,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本讲的内容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复习、查滴补漏自学知识,并掌握C语言基础,掌握新知C语言接口函数的使用方法。

采用复习、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对自学知识进行回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在现代程控交换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常用C语言接口函数

教学难点:

C语言常用接口函数和使用方法

作业及阅后记事:

习题1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3章1节

第5讲

3、数字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3、1数字通信基本原理

语音数字化、数字信号的传输码型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语音数字化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数字信号的传输码型

(3)了解数字信号还原

(4)能够根据语音数字化要求归纳采样、量化、编码过程及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打电话短片,话音是怎样变成数字信号的?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话音数字化要经过哪几个关键步骤?

国际上是否有相关的标准?

我国采用哪一种?

三、探索求进,学习新知(话音信号采用几位码?

应该多长时间传一次?

数字信号的传输码型)

采用启发式、问题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讨话音数字化问题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向预定的学习目标探索求进,通过获得新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语音数字化的原理、方法与过程

教学难点:

编码过程和方法

作业及阅后记事:

习题2

预习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3章1节

第6讲

3、数字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3、1数字通信基本原理

时分多路复用

PCM系统

高次群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时分多路复用

(2)掌握30CH32TSPCM系统结构,能够描述PCM一次群的帧结构

(3)了解高次群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新课导入(话音信号数字化问题解决后的新实际问题—一条传输线上传多路)

二、传授新知(时分多路复用,PCM30路32时隙系统帧结构)

三、自我归纳小结

本讲内容有些抽象,为使学生能对在同一传输线上传输多路信号的时分复用方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本讲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启发式的“教”,而以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方法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的方式“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最终建构起自身的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PCM一次群的帧结构

教学难点:

在同一传输线上传输多路信号的时分复用方法

作业及阅后记事:

思考题

选作题: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3章2节

第7讲

3、2数字交换原理

一条母线上的时隙交换

多条母线之间的时隙交换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次课使学生理解一条母线上的时隙交换

(2)了解多条母线之间的时隙交换

(3)了解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新课导入

二、传授新知(一条母线上的时隙交换、多条母线上的时隙交换)

三、自我归纳小结

本讲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方法参与课堂活动的方式“学”。

教学过程中结合重点、难点时隙交换的学习,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条母线上的时隙交换

教学难点:

一条母线上的时隙交换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4章1,2节

第8讲

《“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准备课(内容第四章)

4、数字交换网络

4、1数字交换网络基本电路

4、2T型数字交换网络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次课进一步使学生理解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自主创新学习意识

(2)掌握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电路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结合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理解自主、创新学习对自身成材的重要性,本章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合作意识为中心,开展“自主、创新”掌握T型数字交换网络结构学习、展示自我活动。

利用第8讲的时间,将为开展“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打下思想基础,知识基础。

采用的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加开展“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的兴趣和愿望,根据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按时完成活动准备工作。

具体方法是采用引导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演示法、自学指导法,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的“自主、创新”学习平台,播放电子信息00级在“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中的活动片断;曾制作、使用的幻灯片,撰写的小论文等。

使学生在往届学生的感召下,跃跃欲试,进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走入自学过程和活动中,向预定的学习目标探索求进,获得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程控交换原理的兴趣和愿望,搭建“自主、创新”学习平台,根据活动的要求,指导学生分组自学并准确归纳整理本组的展示内容

教学难点:

根据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按时完成活动准备工作

作业及阅后记事:

准备讨论

思考题

准备讨论题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4章3节

第9讲

4、3数字交换网络芯片及应用

4、3、1MT8980D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

(2)同学讲解)理解数字交换网络用芯片8980D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推想能力和探究、归纳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

(4)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能与本组成员合作正确讲解数字交换网络芯片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结合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自主、创新学习对自身成材的重要性,本章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合作意识为中心,开展“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

利用第9讲的时间,为学生搭建《“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平台,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采用学生自己主持、教师讲评、学生讲评、现场录象等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加开展“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的兴趣和愿望,根据活动的要求,鼓励各组学生创造性的完成展示、讲解、课题讨论、问题答辩等各项活动。

使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活动中,向预定的学习目标探索求进,获得新知,体验成功,体现团队精神,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专题小组成员各施其职,分工合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程控交换原理的兴趣和愿望,搭建“自主、创新”学习平台,根据活动的要求,指导学生分组展示本组的探究内容及创新学习的成果。

芯片功能,芯片工作模式

教学难点:

芯片工作于交换模式的软件控制方式

作业及阅后记事:

准备讨论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4章3节

第10讲

4、3数字交换网络芯片及应用

4.3.2数字交换网络设计

4.3.3小型数字交换网络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

(2)同学讲解)理解数字交换网络设计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推想能力和探究、归纳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

(4)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能与本组成员合作正确讲解数字交换网络设计内容及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结合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自主、创新学习对自身成材的重要性,本章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合作意识为中心,开展“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

利用第10讲的时间,为学生继续搭建《“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平台,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采用学生自己主持、教师讲评、学生讲评、现场录象等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加开展“自主、创新”学习、展示自我活动的兴趣和愿望,根据活动的要求,鼓励各组学生创造性的完成展示、讲解、课题讨论、问题答辩等各项活动。

使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活动中,向预定的学习目标探索求进,获得新知,体验成功,体现团队精神,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专题小组成员各施其职,分工合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程控交换原理的兴趣和愿望,搭建“自主、创新”学习平台,根据活动的要求,指导学生分组展示本组的探究内容及创新学习的成果。

理解外围电路的功能、熟悉软件编程步骤。

教学难点:

数字交换网络芯片8980D的外围电路、时隙交换函数

作业及阅后记事:

准备讨论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4章4节

第11讲

4、4T型交换网络容量的扩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研究T型交换网络容量的扩充的必要性

(2)掌握T型交换网络容量的扩充的方法

(3)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会单级T复接的思路和方法

(4)学会分布式复制T交换网的思路和方法

(5)理解T-T-T数字交换网的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新课导入(交换容量仍不足。

如生产万门交换机,怎样实现容量的扩充?

二、探索求进,学习新知1(单级T复接)

三、探索求进,学习新知2(分布式复制T交换网)

四、探索求进,学习新知3(T-T-T三级数字交换网络)

本讲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与教师采取问题法、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而学生以自我探究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学”。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问题法、启发式、讨论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单级T复接的原理及方法,T-T-T交换网结构

教学难点:

单级T复接与分布式复制T交换网的比较

作业及阅后记事:

思考题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4章4节

第12讲

4、4T型交换网络容量的扩充

空分接线器

T-S-T数字交换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S级接线器

(2)掌握TST数字交换网构成

(3)掌握TST数字交换网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新课导入(在生产万门交换机,解决实现容量扩充的问题上,还产生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和思路——T—S—T交换网络。

二、探索求进,学习新知1(S级接线器)

三、探索求进,学习新知2(TST数字交换网,观看课件,找特点,说结构)

四、探索求进,学习新知3(探讨TST数字交换网控制方式)

本讲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而以学生自我归纳总结、参与课堂活动的方式“学”。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注意使用“启发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空分交换原理,T-S-T交换网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T-S-T交换网工作原理

作业及阅后记事:

习题1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5章1节

第13讲

5、接口

5、1模拟用户线接口的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模拟用户线接口的功能

(2)掌握模拟用户线电路功能框图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新课导入(打电话短片,模拟打电话,提出电话接口问题)

二、传授新知,探索求进(模拟用户线接口的位置,模拟用户线接口的七项功能,为何设置O功能?

R功能?

三、自我归纳小结

本讲内容有些抽象,为使学生能对模拟用户线接口的七项功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本讲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与教师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而以学生以讨论的方法参与课堂活动的方式“学”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模拟用户线接口的七项功能

教学难点:

O功能和R功能

作业及阅后记事:

习题1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5章2节

第14讲

5、2用户线接口使用的集成电路芯片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MY88622

(2)学会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MY88622的功能

(3)学会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MY88622和典型应用电路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新课导入(用户电路是使用最多的部件,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种类繁多)

二、传授新知,探索求进(具有代表性的芯片MY88622的功能、结构与具体应用)

三、自我归纳小结

本讲内容主要是芯片及芯片的应用,要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即包括对芯片功能的了解,也包括芯片各引脚的使用方法的了解。

而典型电路的理解更是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扩大信息量,多媒体课件中结合七项功能,对本讲内容进行了较有深度的开发,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采用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为主的方式和教师穿插的“启发式”开展“教”,而学生以认真体会,自我归纳的方式“学”。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功能、典型应用

教学重点:

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MY88622功能、典型应用

教学难点:

MY88622和典型应用电路

作业及阅后记事:

思考题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5章3节

第15讲

5、3模拟用户线模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会编解码滤波器芯片MT8961636567的功能

(2)学会编解码滤波器芯片MT8965主要引脚使用

(3)理解用户线电路的组成

(4)了解模块处理机的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新课导入

二、传授新知,探索求进(具有代表性的芯片MT8965的功能、结构与具体应用)

三、传授新知2(用户线电路的组成方法)

四、自我归纳小结

本讲内容第一部分与上讲一样,主要是芯片及芯片的应用,要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涉及的问题仍然较多,即包括对芯片功能的了解,也包括芯片各引脚的使用方法的了解。

而典型电路的理解更是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扩大信息量,多媒体课件中结合七项功能的C功能,对本讲内容也进行了较有深度的开发,课堂教学中,可以继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采用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为主的方式与教师的穿插“启发”开展“教”,而学生以认真体会,讨论的方式“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芯片MT8965功能、用户线电路的组成方法,用户线电路

教学难点:

芯片MT8965的主要引脚功能,用户线电路的组成

作业及阅后记事:

讨论题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5章4节

第16讲

5、4模拟用户线模块的设计

模拟用户线模块的硬件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模拟用户线模块的硬件设计思想

(2)掌握模拟用户线模块的硬件设计包含哪些接口

了解处理机接口的设计应包括哪些电路的设计,学会分析二级译码电路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复习巩固(用户线接口的功能)

二、导入新知(用户线电路的摘挂机检测、铃流控制需要与处理机接口,在其硬件模块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三、探索求进,学习新知(模拟用户线模块的硬件设计的四种接口)

四、探究实践(总线驱动电路)

用户线接口在上一讲学生已经学过,本讲的内容是复习、巩固已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模拟用户线模块的硬件设计思想。

采用复习、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回顾、探索模拟用户线模块的硬件设计思想和原理。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以相邻座位形成临时小组“动脑想,大胆猜”,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建构起自己对知识的更深一层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模拟用户线模块的硬件设计思想

教学难点:

译码电路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6章1-4节

第17讲

6.交换新技术

6.1N-ISDN的基本定义和基本结构

6.2用户-网络接口的结构和协议

6.3N-ISDN的局间信令

6.4N-ISDN设备

知识要点:

N-ISDN的基本定义,N-ISDN的基本结构,N-ISDN的寻址和编号,N-ISDN提供的业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专家访谈录一,使学生了解现代新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们认识综合业务数字网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领会从历史发展进步的角度来看待一种通信技术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理解ISDN的发展过程

(3)掌握N-ISDN的基本定义,了解N-ISDN的基本结构

(1)掌握N-ISDN的地址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调动学生说说知道哪些通信新技术

二、针对ISDN这一通信新技术,向学生讲清本次课的任务,提出观看专家访谈录过程中需掌握、了解的知识与内容

三、播放ISDN专家访谈录一

四、小结

教具:

专家访谈录像资料

启发式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N-ISDN的基本定义及基本特征,N-ISDN的地址结构,N-ISDN提供的业务

教学难点:

N-ISDN的基本定义及基本特征、N-ISDN的地址结构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现代程控交换原理

任课教师

姚仲敏

计划学时

2

第6章5,6节

第18讲

6、交换新技术

6.5ATM的基本概

6.6ATM的协议结构

知识要点:

ATM的发展背景,ATM的基本交换原理,ATM信元的结构、与电路交换方式和分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