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845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e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proe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roe教案.docx

《proe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e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roe教案.docx

proe教案

第一章实体特征的简介

教学课题:

1.1、PRO/ENGINEER的简介

1.2绘制草图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的一些常规工作界面及草绘图形中各命令的具体意义。

教学重点:

草图的绘制

教学内容:

一、PRO/ENGINEER工作界面的介绍

1.标题栏:

菜单栏、标准工具栏

菜单栏(下拉菜单栏)位于画图的最上方,包含有多种类型的命令如:

文件、编辑、视图、插入、分析、信息、应用程序、工具、窗口、帮助等。

标准工具栏位于下拉菜单栏的下方,将下拉菜单中常用的功能以小图标显示出来。

2.导航栏(浏览栏)或硬盘的文件夹

用以显示零件的模型树零件的图层,以各个文件夹中的文件、个人常用的文件夹等。

3.零件显示区

为PRO/ENGINEER的主画面,用以显示零件的三维几何形状

1

4.特征图标区

主画面的右侧有数个常用的特征的小图标,用以进行特征的创建。

5.仪表板(特征控制区)

在创建特征时,特征的各种信息,各个选项及其图标会显示在主要画面左下方的仪表板中。

6.信息窗口

当在进行零件设计时,在仪表板的下方会提示用户下步的操作步骤是什么,或要求用户输入必要的数据,并回馈命令执行的结果等信息。

二、二维草图

一、绘图的基本命令的意义

1、图元

指截面几何的任何元素,包括直线、圆弧、样条线、点等

2、参照图元

指创建特征截面或轨迹时,所参照的图元

3、尺寸

图元之间关系的量度

4、约束

定义图元几何或图元关系的条件,约束定义的其约束符号会出现在被约束

的图元旁边。

5、参数

草绘是的辅助元素

6、关系

关联尺寸和/或参数的等式

7、“弱”尺寸和“强”约束

是指软件系统不能自动删除的尺寸和约束,

在同户增加尺寸时,系统可以在没有任何

确认的情况下自动删除多余的“弱”尺寸或“弱”约束,“弱”尺寸和“弱”

约束显示为灰色。

8、“强”尺寸和“弱”约束

是指软件系统不能自动删除的尺寸和约束,由用户创建的尺寸和约束总是“强”尺寸和“强”约束,如果几个“强”尺寸或“强”约束发生冲突,则系统会要求删除其中一个,“强”尺寸和“强”约束显示为较深的颜色。

9、冲突

2个或多个“强”尺寸或“强”约束可能会产和矛盾或多余条件,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删除一个不需要的约束或尺寸。

三、二维草图的练习

四、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第一章实体特征的简介

教学课题:

1.3、基础特征——拉伸

1.4、基础特征——旋转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的一些基础特征的命令操作,及各基础特征中各命令的具体的意义。

教学重点:

基础特征命令的使用

教学内容:

二、PRO/ENGINEER基础特征——拉伸

7.作图步骤:

1、打开PRO/ENGINEER软件,打开文件→新建

2、打开新建中的零件的工作界面。

3、进入零件的工作界面后,点击拉伸图标,

4、进入拉伸后进入草图的绘制。

注意:

在绘制草图前先点击放置命令中定义,进入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的工作界面,进入草图的绘制。

5、完成草图的绘制后,点击确定

6、修改零件图的深度尺寸,并点击确定。

注:

零件的拉伸,增加材料与切减材料的步骤相同,只是增加材料不需要打开去除材料的对话框。

三、PRO/ENGINEER基础特征——旋转

1、作图步骤:

1、打开PRO/ENGINEER软件,打开文件→新建

2、打开新建中的零件的工作界面。

3、进入零件的工作界面后,点击旋转图标,

4、进入旋转后进入草图的绘制。

注意:

在绘制草图前先点击放置命令中定义,进入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的工作界面,进入草图的绘制。

在绘制旋转视图时,应注意画中心线,也就是旋转轴的绘制。

5、完成草图的绘制后,点击确定

6、修改零件图的旋转角度,

并点击确定。

注:

零件的旋转,增加材料与切减材料的步骤相同,只是增加材料不需要打

开去除材料的对话框。

四、各个特征的举例

五、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温馨推荐

您可前往XX文库小程序

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不去了

立即体验

第一章实体特征的简介

教学课题:

1.5、基础特征——扫描

1.51、扫描

1.52、可变剖面扫描

1.6、基础特征——混合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的一些基础特征的命令操作,及各基础特征中各命令的具体的意义。

教学重点:

基础特征命令的使用

教学内容:

六、PRO/ENGINEER基础特征——扫描

1、作图步骤:

1、打开PRO/ENGINEER软件,打开文件→新建

2、打开新建中的零件的工作界面。

3、选择“插入”→系统进入扫描对话框,进行轨迹、截面的工作设置。

4、进入轨迹的选择对话框,选择草绘轨迹→平面→选择平面→正向→缺省→进入草图的绘制。

5、完成轨迹的绘制后,点击后,系统进入截面的绘制工作界面。

6、绘制零件的截面,完成后点击

7、完成扫描的绘制。

注:

在利用扫描绘制图形时,其增加和切减材料所选用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有

在做3步骤时应选择扫描的切口命令条。

七、PRO/ENGINEER基础特征——可变剖面扫描

PRO/ENGINEER基础特征——可变剖面扫描类似于扫描,但不同的是可变剖面

的扫描图,是在已经绘制好扫描轨迹后,生成扫描图的。

点击“插入”→→创建为实体→选择扫描轨迹线→打开可变剖面剖切命令→绘制扫描的截面→→完成可变剖面的扫描。

八、PRO/ENGINEER基础特征——混合

1.作图步骤:

1、打开PRO/ENGINEER软件,打开文件→新建

2、打开新建中的零件的工作界面。

3、进入零件的工作界面后,点击“插入”,

→,进绘菜单管理器,选择“平行”→

“规则截面”→“草绘截面”→“完成”,系统进入混合伸出项的属性、截面、方向、深度等定义。

4、选择菜单管理器中“直的”→“完成”→设置草绘平面→“新设置”

→“平面”→“选择平面”→“正向”→“缺省”→系统进入二维截面图形的绘制。

5、完成一个二维截面图的绘制后,按住鼠标的右键进行剖面的切换。

6、完成剖面切换后,进行第二个相同截面图的绘制。

7、完成截面的绘制后,选择深度的修改,在工作界面的左下角出现深度

的对话框,修改尺寸。

8、完成混合

九、各个特征的举例

十、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第一章实体特征的简介

教学课题:

1.7、工程特征——孔

1.8、工程特征——壳

1.9、工程特征——肋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的一些工程特征的命令操作,及各工程特征中各命令的具体的意义。

教学重点:

工程特征命令的使用

教学内容:

二、PRO/ENGINEER工程特征——孔

工程特征——孔的建立方法有许多种,可以通过拉伸、旋转的去除材料的方法得到,这里只介绍用做孔的方法。

8.作图步骤:

1、打开PRO/ENGINEER软件,打开文件→新建

2、打开新建中的零件的工作界面。

注:

在进行工程特征——孔的命令操作时,应是相对于零件来进行工程特征的操作

3、进入零件的工作界面后,点击拉伸图标,

4、进入孔的命令后进入草图的绘制。

5、选择放置,进入孔的设置工作,选择做

孔的平面,方向、方式(线性、径向、直径、同轴)、选择次参照。

注:

如果选择线性的做孔方式时,次照为X、Y轴的距离,如果是选择同轴方式时,次参照为图形中中心轴。

6、修改孔的次照尺寸值,并点击确定。

7、修改孔的直径值,及表达方式。

8、完成孔的绘制,点击确定

三、PRO/ENGINEER工程特征——壳

创建薄壳特征的操程序如下:

1、选择一个或几个面(平面或曲面)作为材料的移除面。

2、单击壳工具图标

3、在画面上修改薄壳的厚度值。

4、若薄壳的厚度并非固度值,则选择仪表板中的参照底下的非缺省厚度,选取材料移除面,再修改薄壳的厚度值,

5、单击仪表板中的(或单击鼠标滚轮),即完成薄壳的创建。

在单击创建薄壳时,仪表板的参照选项为薄壳的参照几何,包括欲移除材料的平面或曲面及具有特殊厚度的平面或曲面。

a)PRO/ENGINEER工程特征——肋

肋特征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墙面间加入材料,以作为支撑面的肋,其操作程序如下:

1、单击肋图标,单击参照,点击定义,系统进入二维

图的草图绘制。

2、绘制二维草图(必须为非封闭的线条),然后单击完成二维截面的绘制。

3、输入肋的深度

4、确认肋的方向。

5、单击仪表板中的(或单击鼠标滚轮)完成肋的创建。

四、各个工程特征的综合练习

五、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第一章实体特征的简介

教学课题:

1.10、工程特征——拔模

1.11、工程特征——倒圆角

1.12、工程特征——倒角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的一些工程特征的命令操作,及各工程特征中各命令的具体的意义。

教学重点:

工程特征命令的使用

教学内容:

一、工程特征——拔模

在以模具进行零件的大量制造时,零件需有适当的斜面,以利脱模。

用PRO/E创建拔模斜面的程序如下。

1、选择一个或数个面(平面或曲面)为欲拔模的面。

2、单击拔模工具图标

3、选择一个平面,此平面与要拔模的面的交线即为拔模转轴,或选取一条边(或

一条曲线),此边(或曲线)即为拔模转轴。

4、点击参照,,选择

参照下的菜单中各命令条件。

5、若在步骤4中所选取的是一个平面,则PRO/E系统自动以此平面的正方向

作为拔模方向,若所选取的是一条边(或一条曲线)则单击仪表板中的

后选取一条边,此边的正方向即为拔模方向(也可以选取轴线或两个点,以沿轴线的方向或两个点的连线方向作为拔模方向)

6、在画面上修改拔模斜面的角度

7、完成拔模的创建。

单击仪表板上的

二、工程特征——倒圆角

倒圆角特征用以将零件的一条或数条边作圆弧面,其操作过程如下:

1、单击倒圆角工具图标,圆角即显示在画面上。

2、从零件的三维几何模型中选取欲倒圆角的边线。

3、在画面上修改圆角半径值。

4、单击仪表板上中的,即完面倒圆角的创建。

注:

在倒圆角的过程中,可以一次进行多个圆角的创建,在完成一个倒圆角后,只要修改仪表板中圆角的值,再一次点击需要创建圆角边,就可一次完成多个圆角的创建。

三、工程特征——倒角

倒角特征是在零件上的某个边上切出一个斜面,创建倒角特征的操作程序如下:

1、单击倒角工具图标,倒角即显示在画面上。

2、选择倒角的形式,确定倒角的尺寸

标注方式,并在画面上修改倒角的数值。

尺寸标注方式有D×D、D1×D2、角度×D、45×D、O×O、O1×O2六种。

其中D为距离,O为偏移。

3、单击仪表板中的,即完成倒角的创建。

四、各个工程特征的综合练习

五、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第二章实体的设计实例

教学课题:

2.1、实体设计实例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中基础特征——拉伸、伸切剪、工程特征—孔、倒圆角、倒角及圆孔等特征来设计

零件。

教学重点:

基础特征——拉伸、工程特征——孔、倒角、倒圆角在零件中的具体使用

教学内容:

一、作图步骤:

1、创建零件的基本造型。

用拉伸的方法做出如图的截面图,确定后得到实

体。

2、用拉伸去除材料的方法得到左右两边的槽及椭圆角。

3、用倒圆角,倒角的方式得到工程特征的创建。

4、用拉伸去除材料的方法得到通槽。

用拉伸增加材料的方式得到台阶

6、用拉伸去除材料的方法得到通孔。

7、完成图形的创建工作。

四、各个基础特征、工程特征的课外题型。

五、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第二章实体的设计实例

教学课题:

2.1、实体设计实例3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中基础特征——旋转、扫描实体、切剪及圆孔等特征的使用。

教学重点:

基础特征——旋转、扫描。

工程特征——孔、倒角、倒圆角在零件中的具体使用

教学内容:

二、作图步骤:

1、创建零件的基本造型。

用旋转的方法做出如图的截面图,确定后得到实

体。

注:

对称尺寸的标注方法,见课本P62页

2、用做孔的方法得到异形孔的创建。

创建如左图的异形孔图。

3、以扫描的方式创建图形的手柄图。

注:

在扫描轨迹完成后,点击确定进入扫描截面的绘制时,选择合并终点。

点击完成,得到如图所示图形。

4、用扫描的方法得到扫描切口的孔。

5、完成扫描图形

三、各个基础特征、工程特征的综合练习——课外题型。

上机练习

第二章实体的设计实例

教学课题:

2.1、实体设计实例5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中基础特征——拉伸、混合实体、切剪及圆孔、阵列等特征的使用。

教学重点:

基础特征——拉伸、混合。

工程特征——孔、倒角、倒圆角、阵列在零件中的具体使用

教学内容:

四、作图步骤:

1、创建零件的基本造型。

用混合的方法做出如图的截面图,确定后得到实

体。

在下拉菜单中完成选择命令工作,在属性的对话框中选择的。

绘制完成混合的截面图。

输入截面深度

注:

所绘制的截面为三个截面图,其中第一个截面图和第三个截面图为重合图形。

2、将四边的角倒成圆角

3、在零件中央挖出圆形凹槽。

4、用旋转去除材料的方法得到如下图形,

5、修饰零件底部的几何形状。

6、6、在零件中央的圆形凹槽挖出造形。

五、各个基础特征、工程特征的综合练习——课外题型。

三、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第二章实体的设计实例

教学课题:

2.1、实体设计实例6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中基础特征——混合、拉伸切剪、切剪及圆孔、薄壳、拔模等特征的使用。

教学重点:

基础特征——拉伸、混合。

工程特征——孔、倒角、倒圆角、薄壳、拔模在零件中的具体使用

教学内容:

六、作图步骤:

1、创建零件的基本造型。

用混合的方法做出如图的截面图,确定后得到实

体。

在下拉菜单中完成选择命令工作,在属性的对话框中选择的。

绘制完成混合的截面图。

输入截面深度

注:

所绘制的截面为三个截面图,其中第一个截面图和第三个截面图为重合图形。

2、将边的倒成圆角

3、在零件上挖出圆孔及方形孔。

4、将零件作为不等厚度的薄壳,

5、在面孔及屏幕孔中创建拔模斜面。

6、创建零件底部的造型。

7、创建零件两侧的造型。

8、创建耳机孔。

七、各个基础特征、工程特征的综合练习——课外题型。

三、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第三章曲线及曲面的简介

教学课题:

3.1曲线的创建

3.2曲线的编辑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软件中曲线的具体运用及作图方法。

教学重点:

曲线的创建及编辑

教学内容:

创建一条曲线的方式包括

(1)、在一个平面上直接绘制二维曲线,

(2)、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创建曲线(3)、读入一连串的点创建曲线(4)、读入二维剖面,抓取此剖面的边界线作为曲线,(5)、输入方程式创建出曲线。

一、在一个平面上直接绘制二维曲线

作图步骤:

1、单击草给工具图标

2、选取二维曲线的草绘平面后,PRO/E系统会自动决定(或由用户指定)

草绘方向及视图方向。

3、系统自动进入二维草绘的模式,在用户绘制完成线条后,单击图标,

即完成曲线的创建。

二、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创建曲线

作图步骤:

1、单击曲线工具图标

2、单击以接受预设的选项经过点

作上步骤前应先创建各个点,创建方法是用创建点的方法在平面上创建。

点击点的创建工具图标,选择一个平面,系统进入二维图

形工作界面,点击的工具图标,进行点的绘制。

完成后点击。

3、选取欲经过的点,然后单击完成,完成点的选取。

4、单击曲线:

通过点对话框是的,即完成曲线的创建。

三、由文件创建曲线

1、单击曲线工具图标

2、单击后再单击完成,

3、选取坐标系,(由于文件均涉及坐标值,因此在以创建曲线时,

需指定坐标系)

4、选取文件,再单击,即完成曲线的编辑。

四、使用剖面的边界线作为曲线

1、单击曲线工具图标

2、单击使用剖截面,后单击完成,

做此步骤时,欲先创建截面

打开,单击,系统进入,点击,

打开,输入新建军截面的名称A,回车后,进入平面的选取系统,选取其中的任一平面。

点击确定后,完成截面的创建。

3、选取剖面的名称,即完成曲线的编辑。

五、输入方程式创建出曲线。

1、单击曲线工具图标

2、单击后再单击完成

3、选取坐标系,如果在零件图中没有坐标系,应先创建坐标系。

创建方法

同点的创建方法相同。

4、确认坐标系的类型为(X、Y、Z的坐标)(r、θ、Z)

(r、θ、φ)。

5、系统进入曲线方程对话框,当界面上出现如图对话框时,修改其值后,

点击文件保存。

6、单击对话框中的,完成曲线的编辑。

3.2,曲线的编辑

当零件上有曲线存在时,可用

(1)、复制现有的线条。

(2)、将曲线镜像(3)、将曲线移动(4)、对曲线进行修剪(5)、求取两个曲面的交线(6)、将线条进行投影(7)、对线条进行包若络(8)、将线条进行偏移

一、复制现有的线条

作图步骤:

1、先用拉伸曲面的方法做出曲面。

点击拉伸命令打开曲面,作图方法同拉伸实体的方法相同。

2、点击曲面的,当曲面变红后,再选取需要复制的曲线,曲线变成粗红线条。

3、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复制,(或按键盘上的CRTL+C键)

4、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粘贴,(或按键盘上的CRTL+V键)即进复制曲面与

曲线工具

5、单击仪表板中的,即产生新的曲线。

二、曲线的镜像

此功能是将一条现有的曲线,利用一个平面作为镜像平面,镜像至平面的另一侧。

作图步骤:

1、选取曲线特征后再选取曲线一下,则曲线以“粗的红色线条”呈现在画面上。

2、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镜像。

或单击镜像工具图标

3、选取一个基准平面或零件上的平面作为镜像平面。

4、单击仪表板中的,即产生新的曲线。

三、曲线的移动

此功能是将一条现有的曲线“移动”某个距离,或“旋转”某个角度,产生新

的曲线。

1、选取曲线特征后再选取曲线一下,则曲线以“粗的红色线条”呈现在画面上。

2、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复制

3、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选择性粘贴。

系统弹出

选择性粘贴对话框,打开使副本从属于原始尺寸和

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A)后,点击确定。

4、系统进入下列对话框,打开变换,

5、选择需要移动或旋转的曲线,并修改其移动和

旋转值。

6、方向参照,是基准平面或零件上的平

面,直的曲线、边和轴线或是坐标系的轴

向。

7、单击仪表板中的,即产生新的曲线。

四、对曲线进行修剪

此功能是将一条现有的曲线,利用一个修剪工具(点、曲线或平面)来修剪曲线

1、选取一条欲被修剪的曲线。

2、单击修剪工具图标(其使用的菜单命令为下菜单编辑下的修剪)

3、系统进入参照对话框。

修改其修剪的曲线及修剪对像。

4、确认画面上的箭头指向曲线欲

留的那一侧。

5、单击仪表板中的,即产生新的曲线。

五、求取曲线的交线

1、按着键盘的CRTL键,选取两个曲面或两条二维草绘曲线。

2、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相交,即完成曲线的创建。

六、将线条进行投影

此功能是将二维或三维线条投影至一个曲面上,以求得投影曲线。

1、用拉伸曲面的方法得到一个曲面。

2、单击工具栏草绘工具图标,

3、选取草绘平面,单击鼠标滚轮后,绘制欲投影二维曲线,单击中。

4、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投影。

5、选取曲面或实体上的面,以令二维草绘曲线投影至此面上。

6、单击仪表板中的,即完成二维曲线的投影。

七、将曲线的包络

1、单击工具栏中的草绘工具图标

2、选取草绘平面,单击鼠标滚轮后,绘制线条,单击

3、单击下拉菜单。

4、单击仪表板中的,即产生新的曲线。

八、对线条进行偏移

此功能是对曲面的边界线或现有零件上的曲线进行偏移,以得到新的曲线,其操作程序会随着欲偏移线条的不同类型而有所不同。

1、选取曲面后再选取曲面的边界线,则边界线以“粗的红色线条”呈现在画面

上。

2、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和偏移。

3、在画面上修改偏移的距离。

4、指定边界线的偏移方向。

5、单击仪表板中的,即产生新的曲线。

三、作业布置

上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