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453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docx

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

国环评证乙

字第2542号

 

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单位:

河南汇能阜力科技有限公司

呈报单位:

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七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由来及概况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改善、休憩娱乐、景观美化、文化创造以及应急避险等综合功能。

随着郑州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对城市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改造和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迅速增多,对城市绿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特别是郑州市白沙组团,作为郑汴新区八个城市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郑东新区东部,西起京港澳高速、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南至陇海铁路,总面积156km2。

为省级行政和公共文化服务区、高端总部基地。

目前却面临缺少面积较大、生态效应良好、活动内容丰富,集生态恢复、休闲、康体、生态保育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城市绿地的困境。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成和品位,加快发展白沙组团,促进郑汴一体化,完善已有的城市绿地结构,《白沙组团生态水系规划》中强调了“一湖、一园、四河、四渠”的总体布局,其中“一湖”即以象湖人工湖泊景观为中心,形成白沙组团区域内的一个水景观核心区。

在此背景下,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拟投资开展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创造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不仅解决白沙组团环境滞后的难题,更能促进该区域周边区域的发展,使周边区域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对城市绿地结构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的引导发展和东部城区活力的塑造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该项目属于名录中规定的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中的第169条【公园(含动物园、植物园、主题公园)】,其中“占地40万平方米及以上”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应编制报告表。

本项目占地面积226.62hm2,根据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河南汇能阜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成项目环评小组,通过对拟建项目场址及所在评价区进行现场踏勘,制定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面的现场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污染因素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论证、资料收集和公众参与等工作。

依据项目规划建议书及设计方案中工程建设内容,按照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了《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此作为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决策依据之一。

1.2评价对象、重点及时段

1.2.1评价对象

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仅对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的景观绿化及其配套设施、配套场地进行评价,象湖工程及博物馆、图书馆及艺术中心等其他公共建筑另行评价,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1.2.2评价重点

根据整合项目工程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确定本次评价重点为:

(1)工程分析;

(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4)水土保持;

(5)相关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1.3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结合项目的建设性质和特征,并对实际过程中的建设活动进行分析,明确这两个阶段的环境污染因子,并依据相关环境标准、技术规范、周围环境条件等确定这两个阶段的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见下表1-1。

表1-1评价范围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

三级

项目场界外200m以内的区域

地表水环境

二级

贾鲁河上游与象湖交汇前200m处至贾鲁河下游中牟陈桥断面

地下水环境

三级

≤20km2范围内

声环境

二级

项目边界外200m范围内

生态环境

二级

项目区及周围1km

1.4污染控制目标及环境敏感区

14.1污染控制目标

(1)污染控制

①施工期

主要控制施工扬尘、废气、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植被破坏、动物减少、土地占用、土壤结构改变、水土流失等,详见表1-2。

表1-2本项目施工期污染控制目标

控制对象

控制因素

控制内容与目标

要求

废气

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施工车辆尾气

对施工场地采取设围栏、定期洒水等措施,控制施工扬尘必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维持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污水

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设置临时隔油池、沉淀池,经沉淀后全部回用或洒水止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白沙污水处理厂。

零排放

噪声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对施工场地设围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施工机械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维持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4a类及4b类标准

固体废物

弃土、弃渣、建筑废料及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零排放

生态影响

压占土地、动植物减少、水土流失等

限制施工范围,物料及土石方设置维护结构,保存表层土壤,及时平整场地。

维持评价区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2)运营期

项目运行期主要控制“三废”和噪声的排放。

污染控制内容见表1-3。

表1-3运行期污染控制内容

序号

污染物分类

污染控制内容

控制标准

1

废水

生活污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6978-1996)三级标准及白沙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2

废气

汽车尾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3

噪声

设备噪声

/

4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等

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用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4.2环境敏感区

现场调查,项目评价区及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需特殊保护的区域。

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按环境要素划分详见表1-4。

表1-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

相对厂址

保护内容

目标功能

环境

空气

敏感点名称

方位

距离

人群健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E

608m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E

577m

李湖桥村

S

387m

龙王庙村

S

421m

岗李村

W

152m

财经学院

W

60m

建苑小区(在建)

W

45m

恒通新城(在建)

W

364m

南熙福邸(在建)

W

62m

水木年华小区(在建)

W

688m

雅居乐国际花园(在建)

W

809m

上东城(在建)

W

875m

万方学院

NE

193m

岗赵村

N

160m

地表水

贾鲁河

穿越项目区域

地表水质

《地表水环境标准》中的IV类标准

地下水

项目区域

地下水质

《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

噪声

岗李村

W

152m

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类标准

财经学院

W

60m

岗赵村

N

160m

南熙福邸(在建)

W

62m

万方学院

NE

193m

建苑小区(在建)

W

45m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a类标准

第2章

项目概况

2.1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项目。

项目性质:

新建。

建设单位:

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象湖景观绿化工程位于金水大道(原郑开大道)两侧,平安大道(原祭城路)以南,永盛路以北,锦绣路以东。

2.2项目定位

遵循“万象归一”的设计理念,从园林回归森林,从表象回归内涵;坚持绿色生态、以人为本、趣味互动、文化主导的设计原则,努力构建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中原文化为主导,公众参与互动为内容,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为目标的大型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

2.3项目平面布置

本项目以象湖湖面为核心,北区规整,南区自然、湖区安静;有外至内,由喧嚣至安静从城市走入森林,呈现:

“两环、三区、十园”的总体布局原则。

“两环”指的是外环和内外。

外环是公园环,路宽6m,形成环绕园区的主路,将最热闹的项目设置在项目的外围,并将十个园子中的九个串联起来;内环路是安静的道路,路宽6m,环湖而设,内环路外侧10m至湖边的区域范围内,除码头外不允许设置建筑物或大型构筑物,以保证象湖水质不受污染,同时保证湖区的安静氛围。

“三区”指的是北部办公服务区、中部象湖观赏区及南部文化休闲区。

“十园”指的是林中十园,即农园、商园、科园、根园、梨园、读园、识园、竞园、艺园及博园。

2.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4.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项目功能区划,整个项目区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即“两环”(包括内外道路)、“三区”(包括北部办公服务区、中部象湖观赏区、南部文化休闲区)、“十园”(包括农园、商园、科园、根园、梨园、读园、识园、竞园、艺园及博园)。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2-1。

表2-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建设分区

建设内容

1

两环

外环路:

路宽6m,路面采用米黄色露骨料透水混凝土。

外环路两侧种植了大量的白蜡、乌桕、五角枫、银杏等。

内环路:

路宽6m,路面采用深灰色露骨料透水混凝土。

沿湖畔种植樱花、速生白蜡、石楠等。

 

2

 

三区

北部办公服务区:

(1)主入口广场;

(2)“象湖森林石雕”景石;(3)观景台;(4)木铺装;(5)林下浅水池;(6)文化服务盒;(7)木平台;(8)嬉水广场;(9)东西向通道;(10)人行生态桥;(11)滨湖城市客厅;(12)草坡休闲台阶;(13)城市舞台;(14)象湖码头。

中部象湖观赏区:

(1)游泳池旁建筑综合体,包括卫生间、更衣室、储物间,总占地面积100m2。

南部文化休闲区:

(1)砾石花园;

(2)活动花园;(3)“七叶树下”花园;(4)自由人草坪;(5)大象彩绘室。

 

3

 

十园

农园:

位于园区东北角的商业用地范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东溪水街;

(2)有机市集;(3)有机餐饮;(4)花卉市场;(5)二十四节气广场等。

商园:

位于全区的西北角。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文玩市集;

(2)东溪;(3)古代货币拓印;(4)物物交换市场;(5)彩绘象等。

科园:

位于文化中心东面临湖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水漫广场;

(2)休憩大台阶;(3)林下青铜兽群雕;(4)科园码头;(5)象湖邮局;(6)林间空中走廊,3层;(7)彩绘象。

根园:

位于园区西南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彩绘象、根亲广场、旱喷泉、万象墙(根亲墙)、带状花园、过街步行桥多功能活动空间等。

梨园:

位于杨桥东路的东边,地块完整。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梨园建筑综合体建筑,集合了厕所、小卖、管理、自行车租赁、手机充电灯多种功能;

(2)梨园论坛;(3)梨园花架;(4)表演舞台;(5)表演草坪;(6)多功能草坪;(7)林下细语平台;(8)彩绘象。

读园:

位于园区南部,瑞风路从其中穿过。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七叶树下”花园、大河户外论坛、停车场、生态停车场、读书廊、户外阅读草坪、流动借阅车、彩绘象等。

识园:

位于整个园区东南角,是整个园区的南部主要出入口,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综合性建筑;

(2)林中欢乐走廊;(3)节目演出舞台;(4)塑胶弹跳场;(5)植物迷宫;(6)儿童迷宫;(7)儿童游乐器械场;(8)识园彩绘主题象;(9)汉字文化展示浮雕;(10)彩绘象。

竞园: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室外运动场;

(2)森林瑜伽;(3)趣味运动场。

艺园:

主要功能是户外艺术展览和户外艺术沙龙。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象彩绘室等。

博园:

博园是拆除山水生态城小区后在其基址上建设的第十园。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多功能展览空间;

(2)生态停车场;(3)热气球场地;(4)热气球项目管理处;(5)入口广场;(6)彩绘象等。

2.4.2公用工程

(1)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绿化灌溉用水及生活用水。

①绿化灌溉用水

绿化灌溉采用象湖水体给水,灌溉采用喷灌和浇灌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浇灌采用3/4''塑料快速取水阀,间距约30~50m。

给水管材及附件采用聚乙烯PE80管,管径≤De50。

管线沿地形敷设,干管埋深1.0m,支管埋深0.8m;给水管穿车行道下设大二号钢套管,套管两端各伸出道路0.5m,根据现场种植、其他管线和地形情况,管道位置可做相应调整。

喷灌采用地埋式旋转喷头:

A型喷头射程4.6m,工作压力0.17MPa,流量0.12m3/h;B型喷头射程6.1m,工作压力0.17MPa,流量0.17m3/h;C型喷头射程8.2m,工作压力0.17MPa,流量0.32m3/h。

喷灌采用人工控制,控制阀门选用铜质闸阀,≤DN50选用铜质球阀,喷灌控制阀箱选用矩形标准阀箱。

②生活用水

本项目生活用水来源为市政给水管网,用于项目园区内厕所冲洗用水等,能够满足项目给水管网要求。

(2)排水

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

①污水系统

本项目园区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白沙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最终排入贾鲁河。

②雨水系统

本项目园区内排水均自然坡度组织排水,部分雨水经过组织及层层过滤,排入象湖,或下渗到周边的绿地,如在绿地的主路旁设置生态边沟,让雨水下渗回地下,补给象湖周边区域的地下水;在绿地中设计一些雨水花园,收集附近的雨水,下渗回地下;多余的雨水通过溢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其中雨水边沟进过路沟前设置边沟沉淀井,末端进管道前设置沉沙井,便于拦砂截污和清掏。

雨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

(3)电力

由10kv电力设施从园区内穿过,本项目用电可直接接入园区内的电力系统。

(4)景区标示牌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整个园区的标识系统分为空间引导标识、经典解说标识、路名指示标识、方向指引标识、出租车停靠标识、警示提醒标识、水上安全标识、距离标识共八类,分别设在项目园区入口处及各节点的沿线等位置。

部分标识采用轻钢外饰木纹漆,共设置标识牌50组。

(5)交通

园区内交通系统分为高架轨道交通、陆路交通、水路交通三类。

第一类高架轨道交通包括城市轻轨列车和LRT通勤列车。

第二类陆路交通包括环绕园区的内、外两环6m一级路,连接特色十园内部的4m二级路和局部地区的1.5~2m三级路,其中外环路全长5424m,内环路全长3916m,所用材质为露骨料透水混凝土;二级路全长10942m,象湖时光之路(4m)全长1948m,所用材质为透水砖或烧结砖;三级路所用材质主要为天然石块及砾石。

第三类水路交通主要为象湖和贾鲁河局部段服务,主要包括北侧象湖码头和西南侧科园码头。

项目园区内交通布置详见图2-5。

(6)其他

主要包括项目园区内公厕、座椅、设备间等其他公用设施。

其中公厕20座;项目园区内灯具分别布置于一二级路路旁、地面、座椅下方、台阶处等,其他设施则依据项目园区功能适地布置。

第三章工程分析

3.1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3.1.1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施工营地产生的食堂油烟及燃料废气。

3.1.2噪声

项目施工过程中噪声主要来自于挖掘机、空压机、推土机、起重机、振捣机等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以及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

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其强度与施工设备的种类及施工队伍的管理等有关。

3.1.3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

3.1.4固废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废土石、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

3.1.5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汇总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强及处置方式见表3.1-3。

表3-2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治理后排放量

排放及处置方式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废气

施工扬尘

/

/

/

无组织排放,采取洒水、遮盖等措施

柴油

废气

CO

/

/

/

无组织扩散

HC

/

/

/

NOX

/

/

/

烟尘

/

/

/

食堂油烟

30kg/a

24kg/a

6kg/a

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出

废水

生活

污水

废水量

4800m3

0m3

4800m3

经临时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排入白沙污水处理厂

COD

1.4400t

1.4400t

0

氨氮

0.9600t

0.9600t

0

BOD5

0.9600t

0.9600t

0

SS

0.1440t

0.1440t

0

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

60t

60t

0

定期送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处置

土石方

22.06454万m3

22.06454万m3

0

全部回填不外排

噪声

噪声

施工设备噪声在距源5m处的噪声级在65-90dB(A)之间

经采取降噪措施后达标排放

3.1.6施工期非污染因素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非污染因素主要包括原有动植被减少、土地占用、土壤结构破坏、水土流失、景观干扰等。

3.2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

3.2.1废水

建设项目污水的来源主要为工作人员及游客的生活污水。

3.2.2噪声

项目主要的噪声主要为水泵等机电设备噪声、进出项目园区的机动车辆的交通噪声、游客的吵杂声等。

3.2.3固废

营运期项目园区内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游客与园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一些商品包装垃圾。

3.2.4废气

本项目营运期商业餐饮的经营主要包括水吧、茶点等,不涉及厨房油烟,因此无油烟废气产生。

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停车场汽车尾气。

3.2.5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汇总

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强的汇总情况详见表3-5。

表3-5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类别

污染物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废水

废水总量

12264

0

12264

COD

3.6792

0.5519

3.1273

氨氮

0.3680

0.0110

0.3570

SS

2.4528

1.4717

0.9811

BOD5

2.4528

0.4906

1.9622

废气

NO2

0.1317

0

0.1317

CO

1.5803

0

1.5803

CH

0.0243

0

0.0243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191.625

191.625

0

噪声

水泵(75-80dB(A))、机动车噪声(70-75dB(A))、游客的吵杂声(60-70dB(A))

3.2.6营运期非污染因素分析

本项目建成营运后非污染因素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动植物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景观多样性升高。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1环境空气

本项目位于郑东新区规划运动场东路以西、榆林北路以北、康平路以东、创业路以南区域,属于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评价区3个环境空气监测位点中PM10日均值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6、0.62、0.67;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与项目所在区域城市快速建设发展有关,如小区建设、道路铺设、象湖成湖工程开挖等施工活动带来大量施工扬尘。

评价区3个环境空气监测位点中SO2、NO2小时值和日均值浓度均较低,全部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4.2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

从地表水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内贾鲁河河各断面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水质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4.3声环境

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依据现场实测值进行评价。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项目所在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四周道路及横穿项目区域的金水大道均为城市交通干线,且项目西侧交通干线锦绣路临街建筑高于三层,因此项目四周及金水大道交通干线边界线外50m±5m范围内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郑汴城际铁路边界线外50m±5m范围内为4b类声环境功能区。

由监测结果分析可知,项目评价区四面场界噪声昼、夜间监测值均不超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4a类、4b类标准要求。

4.4地下水

由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本项目共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硫酸盐、总大肠菌群9项监测因子,除总硬度值偏高,最大超标倍数为0.12外,其它各监测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5.1.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被种植、道路及管线铺设等施工期时段。

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为占用土地、改变土壤结构、破坏地表植被、动物减少、引起水土流失、干扰景观等。

5.1.2废气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汽车及柴油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燃油废气及施工营地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

如管理不当,会对项目附近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场地平整、道路及管线铺设、微地形整理、植被种植、草坪铺设、建筑物建设等基础土石方的开挖、堆放、回填等形成露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建筑材料(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在运输、装卸等过程由于泄露造成扬尘污染;建筑材料及土石方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道路扬尘污染。

(2)燃油废气

施工机械、汽车及柴油发电机大多以柴油作为燃料,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SO2、NOX、碳氢化合物和烟尘,产生情况主要决定因素为燃料油种类、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和风力等,其中属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因素的影响最大,如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在怠速、减速和加速时产生的污染较为严重。

各类施工机械流动性较强,且燃料用量不大,所产生的废气少且较为分散,在易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下,该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由于项目区域大而施工较为分散,在易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污染物也随即消失,故施工期燃油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期食堂油烟

施工营地食堂燃料采用液化气,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为CO2和H2O等。

食堂炒菜产生的油烟量为30kg/a,浓度约3.75mg/m3。

经过处理效率不低于8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外排,排放量为0.02kg/d、6kg/a,排放浓度约0.75mg/m3,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1.3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

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的,如挖土机、混凝土搅拌机、推土机等,多为点源噪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是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