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709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 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2含答案

板块组合滚动练

(二)

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1928年9月,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发现自己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液因受到污染而发霉,实验室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它一倒了之。

但弗莱明没有________,他要看是哪种霉菌在捣乱。

于是他拿起培养皿来仔细观察,想了解为什么发霉的培养液就不能再用。

对着亮光,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在青绿色的霉花周围出现一圈空白——原来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

弗莱明立即意识到,可能出现了某种了不起的东西。

他兴奋地迅速从培养器皿中刮出一点霉菌,________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透过厚厚的镜片,他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是终于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菌。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论文。

接着,弗莱明制取了少量青霉素结晶,先后到两家医院,请医生临床试用于人体,但遭到拒绝,青霉素被打入冷宫。

(     )。

在这种既不能做临床试用也不能批量生产的情况下,青霉素从此________,弗莱明也只好在1931年暂时放弃了继续研究,但是一直在让那个培养皿上的青霉素________。

直到生化学家钱恩和病理学家弗洛里成功分离出青霉素之后,青霉素才于1943年在美国投入量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循规蹈矩 小心翼翼 销声匿迹 传宗接代

B.循规蹈矩 谨小慎微 偃旗息鼓 休养生息

C.安分守己 小心翼翼 偃旗息鼓 传宗接代

D.安分守己 谨小慎微 销声匿迹 休养生息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循规蹈矩:

原指遵守规矩。

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安分守己:

规矩老实,不做超出本分的事。

句中强调弗莱明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做,用“循规蹈矩”最恰当。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谨小慎微:

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

句中强调的是弗莱明十分小心,用“小心翼翼”更恰当。

销声匿迹: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偃旗息鼓:

放倒军旗,停击战鼓。

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现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

句中是说青霉素从此不再公开出现,用“销声匿迹”更恰当。

传宗接代:

子孙一代接一代地延续下去。

休养生息:

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句中是说弗莱明让青霉素不断生长,用“传宗接代”更恰当。

[答案] A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是最终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菌。

B.他发现青绿色霉菌是最终能杀死这种葡萄球菌的青霉菌。

C.他终于发现这种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绿色霉菌是青霉菌。

D.他终于发现能杀死这种葡萄球菌的青绿色霉菌是青霉菌。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出现的语病是语序不当。

根据前后文的句意可知,“终于”应该修饰“发现”,“能杀死葡萄球菌”是青绿色霉菌的特征,“这种”应该限定“青绿色霉菌”。

比较四个选项,C项修改正确。

[答案] C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不能临床试用,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被打入冷宫

B.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被打入冷宫是因为不能临床试用

C.提取太困难是青霉素被打入冷宫的一个重要原因

D.青霉素被打入冷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提取太困难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前的内容表述的是青霉素被打入冷宫的第一个原因是不能临床试用,由后文的“也不能批量生产”等内容可知,括号里的内容应该是青霉素被打入冷宫的另外一个原因,这样就排除了A、B两项。

C、D两项都提到了青霉素“提取太困难”,从括号前后文的内容看,意思上都符合语段表述的内容,但从D项的“还有”可知,D项是最符合语段内容的。

[答案] D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我国目前有52项世界遗产,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和文化资源的认可。

世界遗产不是一地一国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绝对不能追求商业利益,不能让自然和历史的馈赠在我们手中消失;我们只要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

①即使是世界遗产,也可以属于一地一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语段中表述过于绝对的句子,然后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文段中“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绝对不能追求商业利益”“只要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两处逻辑推断过于绝对。

参照①的方式对②③两处说明即可。

[答案] ②即使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也可以适当追求商业利益。

③即使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也不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

5.下面是某公司的组织架构图,请把这个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要注意架构图的层次和每一层的具体内容。

本图由三层组成,一、二两层是管理层,第三层是一、二两层的管理对象,回答时应从上到下,先表述管理层,再表述管理对象。

作答时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某公司管理层由总经理和两个副总经理构成,其中一个副总兼风险总监,分管交易部、交易运作部、研究发展部。

另一个副总分管结算财务部、综合管理部。

人力资源部由总经理直管。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政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圆”,从而表明自己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抓住“雨”和“草”,描绘出早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润湿、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答案] 

(1)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2)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3)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太平,字允中,初姓贺氏,胜之子也。

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

太平资性开朗正大,虽在弱龄,俨然如老成人。

始袭父职。

元统初,迁御史中丞。

时中书有参议佛家闾者,奸人也。

御史劾其罪,时宰庇之,事寝不行。

太平辞疾卧家。

至正二年,诏起为中书参知政事,辞。

进右丞,又辞。

会御史祁君璧复劾佛家闾,黜之,乃起就职。

辽、金、宋三史久未克修,至是太平力赞其事,为总裁官,修成之。

时粟贵而金银贱,太平请委官收市之,所得不赀,其后兵兴,卒获其用。

七年,朵而只为左丞相,请于帝曰:

“臣藉先臣之荫,蚤袭位国王,昧于国家之理,非得太平不足与共事。

”十一月,拜太平左丞相,朵而只为右丞相。

明年正月,诏修后妃、功臣传,特命太平同监修国史。

太平请僧道有妻子者勒为民以减蠹耗,给校官俸以防虚冒,请赐经筵讲官坐以崇圣学,立行都水监以治黄河。

是时,天下无事,朝廷稽古礼文之典,有坠必举。

河南盗起,诏命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总制诸军驻于济宁时诸军久出粮饷苦不继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自济宁达于海州民不扰而兵赖以济十七年五月,召为中书左丞相。

二皇后与皇太子谋,欲内禅,遣宦者谕意于太平,太平不答。

皇后又召太平至宫中,举酒申前意,太平依违而已。

未几,诏拜太傅,俾归奉元。

帝欲以伯撒里为丞相,伯撒里曰:

“陛下必以命臣,非得太平同事不可。

”于是密旨令伯撒里留太平毋行。

皇太子恶其复留也,令御史大夫普化劾太平故违上命,当正其罪。

搠思监因诬奏之,安置土蕃,寻遣使者逼令自裁。

太平至东胜,赋诗一篇,乃自杀。

年六十三。

(节选自《元史·太平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诏命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总制/诸军驻于济宁/时诸军久出/粮饷苦不继/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自济宁/达于海州/民不扰而兵赖以济/

B.诏命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总制诸军/驻于济宁/时诸军久出/粮饷苦不继/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自济宁达于海州/民不扰而兵赖以济/

C.诏命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总制诸军/驻于济宁时/诸军久出/粮饷苦不继/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自济宁达于海州/民不扰而兵赖以济/

D.诏命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总制/诸军驻于济宁时/诸军久出/粮饷苦不继/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自济宁达于海州/民不扰而兵赖以济/

[解析] 首先找到文中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太平、淮南行省左丞相、诸军、济宁、粮饷、有司、济宁、海州、民”,这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在句子中不是作主语就是作宾语,所以应该是“诏命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排除A、D两项。

“以种麦”是“给牛具”的目的,所以应该是“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故选B。

原文标点是:

诏命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总制诸军,驻于济宁。

时诸军久出,粮响苦不继。

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自济宁达于海州,民不扰而兵赖以济。

[答案] B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荫,指荫庇,即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

B.正月,阴历的第一个月,“正”原读去声,后为避嬴政的名讳而读作阴平。

C.经筵是为太子特设的讲论经史的讲席,讲官由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担任。

D.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

[解析] C项,“为太子特设”错误。

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答案]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平尽职尽责,为国兴利除弊。

他奏请让有妻室的僧道还俗以减轻国家负担,核实官俸以防止冒领,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治理黄河。

B.太平守正不阿,不屈从于权势。

御史弹劾奸佞之人佛家闾,因宰相包庇而无果,太平因此称病回家,两次拒绝朝廷任命,直到佛家闾被弹劾罢官才肯就职。

C.太平很有学识,修史功不可没。

辽、金、宋三部史书久未修成,他力赞其事,担任总裁官,完成了史书的修撰;后又受命监修国史,独自完成了后妃、功臣传。

D.太平才能出众,深受同僚倚重。

朵而只任左丞相时,向皇帝请求与太平共事;皇上想任命伯撒里为丞相时,伯撒里也称非与太平共事不可。

[解析] C项,“后又受命监修国史,独自完成了后妃、功臣传”错误,文中是说:

第二年正月,(顺帝)诏令修幕后妃、功臣传,特命太平一起监修国史。

[答案] 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平请委官收市之,所得不赀,其后兵兴,卒获其用。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时,天下无事,朝廷稽古礼文之典,有坠必举。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关键字词:

(1)“市”名词作动词,买卖货物;“赀”计量;“兵兴”战事兴起。

(2)“是时”当时;“稽”查核、稽考、稽查;“坠”落,掉下。

此处可意译为“缺失”。

[答案] 

(1)太平请求委派官员去收购金银,得到的金银不可计量,后来战事兴起,这些金银最终派上了用场。

(2)当时天下平安无事,朝廷稽考古代记录礼仪的典籍,凡有缺失太平一定会指出来。

[参考译文]

太平字允中,最初姓贺,是贺胜的儿子。

后赐蒙古姓氏,名太平。

太平性情开朗,光明正大,虽然年幼却俨然如老成持重之人。

太平最初承袭父职。

(顺帝)元统初年,升任御史中丞。

当时中书省有个叫佛家闾的参议,是个奸怪小人。

御史弹劾他的罪行,当时的宰相庇护他,事情就被搁置下来,太平(因此)借口有病回家休养。

至正二年,朝廷委任他为中书参知政事,他推辞。

提升他为中书右丞,又推辞。

恰逢御史祁君璧又弹劾佛家闾,皇帝罢免了佛家闾,太平这才入朝就职。

辽、金、宋三朝史书长期没有编写完成,这个时候太平竭力赞助这件事,亲任总裁官,完成了三部史书的编修。

当时市场上粮食昂贵而金银低贱,太平请求委派官员去收购金银,得到的金银不可计量,后来战事兴起,这些金银最终派上了用场。

(至正)七年,朵而只为左丞相,他向皇帝请求说:

“我凭借先人的恩荫,早早地世袭国王,并不明白治国的道理,除太平之外(其他人)不足以共事。

”十一月,拜太平为左丞相,朵而只为右丞相。

第二年正月,(顺帝)诏令修闾后妃、功臣传,特命太平一起监修国史。

太平奏请勒令有妻子儿女的僧道还俗为民以减少财物的消耗,发放官俸时加以核查以防止冒领,请求赐给经筵讲官座位以尊崇圣贤之学,设立行都水监来治理黄河。

当时天下平安无事,朝廷稽考古代记录礼仪的典籍,凡有缺失太平一定会指出来。

河南盗贼蜂起,皇上下令太平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总领各路兵马,屯驻于济宁。

当时诸军在外日久,苦于粮饷不能接续供应,太平命有关部门给驻军发耕牛农具来种麦子,从济宁到海州,百姓不被骚扰而部队赖此得到周济。

(至正)十七年五月,被召为中书左丞相。

二皇后(奇氏)与皇太子谋划,打算要皇帝让位给皇太子,派宦官去告知太平这个意思,太平不回答。

皇后又召太平至宫中,设宴敬酒,再次申明前面的意思,太平仍模棱两可。

不久,下诏拜他为太傅,让他回奉元去。

皇帝想任命伯撒里为丞相,伯撒里推辞说:

“如果陛下一定要任命我为相,非得太平与我共事不可。

”于是皇上密令伯撒里留住太平不让他走。

皇太子痛恨他又要留在京城,就令御史大夫普化弹劾太平故意违背圣意,应当将其治罪。

搠思监趁机诬告他,安置他到土蕃,不久又派使者去逼他自杀。

太平走到东胜,赋诗一首,就自杀了。

终年六十三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