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819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

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1

2应急组织及职责2

2.1应急组织体系2

2.2指挥机构及职责5

3应急处置8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8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8

3.2.1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8

3.2.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9

3.2.3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0

3.2.4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0

3.2.5其他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1

3.2.6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11

3.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2

4注意事项12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使用抢险救援器具、采取救援对策方面注意事项12

4.2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2

4.3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13

本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1事故特征

结合本单位使用、储存的化学品情况,并综合考虑生产工艺、配置的设备和原料、产品进出厂的方式,类比项目生产的实际情况,经分析,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电气事故、火灾和爆炸、中毒、窒息、噪声、灼烫、高低温作业及其他爆炸等11类危险因素。

其中火灾、爆炸、灼烫、中毒和窒息是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经分析本单位主要的安全生产事故包括易燃、有毒液体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酸、碱灼烫事故以及中毒窒息事故。

2应急组织及职责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由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担任:

设总指挥1名,副总指挥1名,成员25名。

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组织和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办公室,特殊情况下设在调度室或门卫室。

其组织架构图如下:

2.1应急组织体系

总经理--总指挥;

生产运作副总监--任副总指挥;

指挥部成员:

行政及人力资源总监:

--

研发总监:

--

财务总监:

--

质量总监:

--

生产部经理:

--

工程设备部副经理:

--

应急小组成员:

----等22人

应急小组机动成员:

----等26人

表3.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小组成员

名称

姓名

单位(部门)

职务

抢救抢险组

(14人)

组长:

陈亦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经理

安全会议

安全主任

工程设备部

工程师

工程设备部

安全员

口服液车间

安全员

口服液车间

安全员

前提取车间

安全员

前提取车间

安全员

颗粒车间

安全员

颗粒车间

安全员

备料车间

安全员

备料车间

安全员

片剂车间

安全员

片剂车间

安全员

安全警戒组

(4人)

组长:

刘迪志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副经理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主管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保安班长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保安

疏散安置组

(4人)

组长:

行政及人力源部

副经理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助理

质管部

安全员

财务部

安全员

供水供电组

(5人)

组长:

工程设备部

经理

工程设备部

主任

工程设备部

主管

工程设备部

安全员

工程设备部

班长

物资保障组

(6人)

组长:

物料物流部

助理经理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高级助理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助理

物料物流部

安全员

物料物流部

安全员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安全员

通信保障组

(3人)

组长:

信息部

经理

信息部

高级助理

信息部

技术员

表3.1-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小组机动成员

序号

姓名

单位(部门)

备注

1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2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3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4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5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6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7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8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9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10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11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12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13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14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15

行政及人力资源部

义务消防员

16

物料物流部

义务消防员

17

物料物流部

义务消防员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1.指挥部

1)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小组,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审定重大事故处理预案;

5)负责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调动各抢险对、救灾抢险;

6)随时研究救援情况与出现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7)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及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8)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9)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救援;

10)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2.指挥部人员分工

1)总指挥:

指挥部的领导核心,负责指挥、组织协调灾难性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决策,下达救援抢险命令。

2)副总指挥:

在总指挥领导下,组织指挥应急救援抢险工作的实施,指挥协调各抢险队的抢险工作。

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组织搞好善后处理。

①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调度等应急处理工作;

②事故现场通讯联络、信息传递和对外联系。

3.指挥部成员

1)行政及人力资源总监:

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组织对事故现场的电气、水源、蒸汽、产品、原料等的应急问题的处理。

2)行政及人力资源部经理:

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了解各抢险队的抢险情况和存在问题;了解事故的危害范围,协助抢险队对危险范围内的人员疏散和保护,了解环境污染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安排部门及时做好对危害范围的环境监测;接待好上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做好事故调查。

3)质管部总监: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医院距厂区两公里),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负责事故救援工作的总后勤,组织和安排后勤工作,协助指挥部做好一切对外发布信息和接待工作,车辆安排等,协同工会及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

4)各部门、车间负责人:

事故所属车间、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本车间/部门的事故抢救抢险组工作,其他负责人协助该车间/部门抢救抢险。

4.应急小组成员

1)抢救抢险组

①应急指挥部下设消防抢险组。

消防抢险组职责如下:

②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应急救援工作(必须考虑具有危险化学品特种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③负责泄漏发生火灾、爆炸救援工作;

④负责执行其他艰难工作。

2)安全警戒组

①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和疏导,保障救援交通顺畅,维持现场秩序。

②负责警戒区域内重点目标,重点部门的安全保卫;

③负责警戒区域的治安巡查,依法制止打、砸、盗的非法行为;

④禁止一切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⑤维持群众疏散集散地和安置地点的治安秩序。

3)疏散安置组

①对本单位应急疏散安置工作负责;

②引导必须撤出的员工有秩序地撤至安全区或安置区;

③维护安全区域或安置区内撤出公众的安全,稳定人心和社会秩序。

4)供水供电组

负责事故现场、周边灾区的抢救、洗消用水及安置地点的用水,及时处理供水管网的故障。

负责处理事故现场、周边灾区供电故障及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

5)物资保障组

物资保障组负责调用和组织应急救援过程所需物资。

6)通信保障组

通信保障组负责本单位程控电话、防爆对讲机等移动通信设备、设施完好有效。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公司接警人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强度和事故可能的危害方向通知本单位应急指挥部有关对象。

接警人员在掌握基本事故情况后,立即通知单位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以及可能的应急响应级别。

2)应急预案的启动

本预案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预案的启动。

3)扩大应急响应程序

启动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珠海市香洲区政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即本预案设置的一级响应级别。

4)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危害消除后,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现场恢复正常。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发现车间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报警,立即用电话或对讲机联络岗位人员予以确认。

(2)车间作业人员巡检发现原料泄漏,向当班负责人或应急指挥部报告:

事故位置、化学品名称、泄漏量、人员伤害情况及其它已发生的事故后果。

(3)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宣布应急启动,通知各专业组立即到达现场;判断泄漏量的大小,少量泄漏,无需人员疏散时,可不用拉响厂区事故警铃。

(3)无论何时,听到警铃响三声以上或长时间持续响起,所有与抢险无关的从业人员都必须迅速向厂大门外设置好的“应急疏散集结点”集合,清点人数并点名。

(4)若有人员吸入易燃液体挥发蒸气出现中毒症状时,应迅速将中毒人员救出,立刻拨打“120”或用车辆送往医院。

若出现伤员昏迷,可先进行心肺复苏术。

(5)先用不产生火花的收取器具,将地面上泄漏物收取至容器内;若有大量液体沿地面扩散,可用沙子进行围堵、吸收。

(6)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不外排。

(7)对泄漏现场进行洗消,恢复生产秩序。

(8)确认泄漏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洗消完毕,解除事故危险。

3.2.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巡检发现生产区、原料储存存放区着火,迅速拉响厂区事故警铃,立即报火警“119”。

(2)向当班安全负责人或应急指挥部报告:

事故位置、化学品名称、着火面积、人员伤害情况及其它已发生的事故后果。

(2)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宣布应急启动,通知各专业组立即到达现场。

(3)无论何时,听到警铃响三声以上或长时间持续响起,所有与抢险无关的从业人员都必须迅速向厂大门外设置好的“应急疏散集结点”集合,清点人数:

姓名。

(4)若有人员吸入烟气或有毒气体出现中毒症状时,应迅速将中毒人员救出,立刻拨打“120”或用车辆送往医院。

(5)初期小火,确保人身安全时,应迅速到最近点摘取灭火器,跑到起火点上风向,对准着火点进行喷射灭火。

(6)确保人身安全时,迅速跑到消防箱处,拉取消防水带,同时开启消防水阀门,尽可能跑到上风向对准起火点喷射。

(7)对火灾现场进行洗消,恢复生产秩序。

(8)确认火灾扑救工作结束,洗消完毕,解除事故危险。

(9)事故消防用水及洗消用水经处理后进入污水池。

3.2.3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发现有人中毒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报应急指挥部。

(2)岗位事故当事人在清醒状态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报应急指挥部。

(3)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宣布应急启动,通知各专业组立即到达现场

(4)救助人要做好个人防护。

由救援小组成员着防护用品,切断泄漏源。

(5)无论何时,听到警铃响三声以上或长时间持续响起,所有与抢险无关的从业人员都必须迅速向厂大门外设置好的“应急疏散集结点”集合,清点人数:

姓名。

(6)迅速判明上风向。

防止继发伤害,撤离时,听从现场安全负责人的指挥,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毒源中心区域或危险地带。

(7)应在安全区域实行急救工作,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场所给予吸氧,脱除污染衣物,用流动的清水及时冲洗皮肤,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8)终止毒物的继续吸收,经口中毒,毒物为非腐蚀性者,立即用催吐或洗胃的办法使毒物尽快排除体外。

腐蚀性毒物中毒,一般不提倡催吐与洗胃。

(9)尽快排出中和已吸入体内的毒物,解除或对抗毒物毒性,用排毒剂和解毒剂清除已吸入体内的毒物,并立即送医院观察救治,送医院时仔细介绍中毒物质的性质,毒理资料,配合医院救治。

(10)打开现场抽风系统,将有毒气体抽出到指定吸收过滤装置处理,同时稀释事故现场有毒气体浓度,经多次气体检验,合格后打开送风抽风系统三小时后才可重新进入。

3.2.4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当碱溅在身体上:

同岗位人员必须立即将患者移离现场,迅速脱除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充分冲洗皮肤,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再用0.3%硼酸中和表皮上微量的碱。

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医院(香洲区人民医院,距厂区2公里)。

(2)当碱溅入眼睛:

必须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手将眼皮翻开,仔细冲洗,之后再用0.3%硼酸溶液冲洗中和,处理完之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若呼吸道吸入碱粉末,必须立即送医院急救。

(4)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首先将患者移移离现场,用干毛巾将皮肤擦干净,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完之后再用0.3%的碳酸氢钠涂布在皮肤上,伤势较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救治。

(5)浓硫酸溅入眼睛:

先用干净棉布擦拭,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之后用0.3%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处理,处理完之后马上送医院。

3.2.5其他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发现有人受伤包括发生触电事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报应急指挥部。

(2)岗位事故当事人在清醒状态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报应急指挥部。

(3)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宣布应急启动,通知各专业组立即到达现场。

(4)有伤口出血时,可加压包扎止血:

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比伤口稍大;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

若出现内脏外露,不应用手摸,也不要试图把内脏塞回去,要用干净纱布或衣物覆盖住。

如没有发生骨折,对伤者进行简单包轧后,可以在“120”救护车到来之前,用公司车辆送往医院。

发生骨折,不允许对伤员进行移动,应等待“120”救护车到来,由专业急救人员进行处理。

(5)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使用绝缘的工具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若伤员出现昏迷,应大喊呼救“快打120”;同时应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术:

首先,在5s时间内用手使伤员头部后仰,然后再用5s时间检查伤员是否有呼吸;最后要解开伤员上衣和腰带,准备对其进行心脏按压。

(6)确认伤员脱离生命危险,或伤员已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3.2.6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

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详见附件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3.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单位报告,可以先用电话报告,简要说明事故的类型、危害、损失、原因、救援情况等。

待事故救援完毕后再以书面形式补报,书面报告形式详见本单位《综合应急预案》附件5:

规范化格式文本:

1)安全生产事故快报。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使用抢险救援器具、采取救援对策方面注意事项

1)作业前应评估抢险场所可能潜在之危害,如果有危险存在,应提供何种有效的个人防护器具、抢险救援器具,并正确选择和使用;

2)进入火灾场所抢险的人员要戴好安全帽、防护服,必要时使用空气呼吸器;

3)进入泄漏现场的抢险人员要注意穿防静电的服装,使用防爆的工器具和救援器材,必要时使用空气呼吸器。

4)所有现场采取的救援对策和措施应经危害辩识和评估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采用,严禁个人未经应急指挥部研究同意随意采取救援行动,除非本预案中对事件处置已有明确的指引。

4.2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发生火灾时,应第一时间逃离火场,切勿贪恋财物或存侥幸心理拖延逃离时间延误时机;

2)逃离时所经过的通道已经有了烟雾时,要用毛巾(最好是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子,低身匍匐前进;

3)当逃生通道被火封住时,可以采取用衣物棉被用水打湿后裹住全身冲过去的方法。

无法通过时,可以选择向其他方向转移或寻找安全的避难场所并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4)进入现场抢险救人之前,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在本身能力没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和无防护装备的情况下不要贸然行事。

4.3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派专人全面彻底检查,确认危险已经彻底消除,防止其他危险隐患存在或死灭复燃。

2)要设置警戒区,派专人值守,保护事故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现场保护。

3)要做好现场及周边环境的监测,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4)事故抢险中产生的废物、废水严禁随意排放,危险废物要交由具有环保部门认可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

废水须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