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4161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docx

1广西建工80塔吊使用说明书TCT5512

TCT5512

塔式起重机

(1.5×1.5米截面,内套,最大起重量6吨)

制造许可证:

TS2410639—2012

 

使用说明书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概述

1.1前言

TCT5512平头塔式起重机是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参照相应的国际标准,自行设计、制造的一种上回转、水平变幅、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该机最大臂长55m,最大起重量为6吨,额定起重力矩885KN.m,与普通带塔帽式塔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大大降低拆装塔机对所需起重设备起重能力的要求。

平头塔机由于取消了塔帽,其单元质量小、安装高度低,最大安装高度与同级别的带塔帽式塔机相比降低10m左右。

普通塔机安装吊臂时必须在地面上先将臂架、拉杆等全部连接好再进行整体吊装,对起重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起重量和起升高度,此外臂根销轴连好后还要将臂架抬高许多才能将吊臂拉杆连接好,安装吊臂拉杆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平头塔机装拆则简单、快捷、安全。

2)非常适合对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施工。

平头塔机没有塔头,吊钩的有效高度大为提高,空间利用率高,因此非常适合于对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机场的改扩建,机场附近、隧道内、厂房里的施工和高压线下的施工等,而传统带塔头的塔机往往很难胜任。

3)特别适合于对幅度变化有要求的施工场合。

平头塔机臂节特殊的连接方式及没有塔头和臂架拉杆,使其吊臂的逐节拆装非常简易、安全,施工过程中如需要改变吊臂的长度(加长或缩短)时都不需拆下整个吊臂。

4).本机起升机构采用电动或手动离合器变速,涡流制动器调速的起升方案,起升速度块,慢就位准确可靠;回转机构采用涡流电动机和行星齿轮传动,起制动平稳;变幅机构采用了双速电机控制,其加减速运行平稳;行走机构采用圆弧齿圆柱蜗杆减速机,传动平稳,机构紧凑。

5).电控系统采用国际通用的电子控制方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电气元件均为国内品牌优质产品,工作可靠。

联动台操作方便,舒适,各种安全装置齐全,使用安全,维修方便。

注:

由于本公司的产品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设计,某些性能和参数的变更恕不相告,如有部件重量和外形尺寸等参数与说明书不相符时,以实物为准。

1.2性能表

1.2.1起重特性表

1.2.2.主要技术参数表

 

起重力矩KN.m

885

最大起重量t

6

臂架长度m

30

40

45

50

55

平衡重t

6.25

8.33

10

11.5

12.5

臂端起重量t

2.95

2.05

1.75

1.45

1.2

起升高度m

行走式42.5

预埋螺栓固定式41.5

附着式141

压重t

55

工作温度°C

-20~+40

起升机构

速度

起升滑轮倍率

2

4

起重量t

3

1.3

6

2.6

额定起升速度m/min

34

74

17

37

低速就位速度m/min

<5

<2.5

电动机

型号:

YZRW200L-6B3

功率:

22KW

转速:

962r/min

减速机

圆柱齿轮电磁离合换档变速减速器i=9.49/20.72

或圆柱齿轮手动变档减速器i=7.277/14.72

制动器

YWZ—300/45制动力矩:

618N.m

卷筒直径mm

D0=450

钢丝绳

35×7-12-1870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

变幅机构

变幅速度m/min

19/38

电动机

型号:

YDEJ132S—8/4

功率:

2.2/3.2KW

转速:

750/1500r/min

减速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SCWV1100-40-IVF

钢丝绳

规格:

6×19—6.2—1670+FC

行走机构

行走速度m/min

23

电动机

型号:

Y132S2—4B3

功率2×5.5KW

转速:

1420r/min

减速机

蜗轮蜗杆减速器

回转机构

回转速度r/min

0.56

电动机

型号:

YZRW132M2—6功率:

3.7KW转速:

908r/min

减速器

行星齿轮减速器XX4—100—180

电磁制动器

DZBII—8

自升机构

自升速度m/min

0.52

电动机

型号:

Y112M—4V1

功率:

4KW

转速:

1400r/min

油泵

型号:

CBK1008-B1FQ=8ml/rP=28Mpa

油缸

GGK1—160/110—1301—1500×2018

工作顶升力KN

350

工作油压Mpa

18

1.2.3.塔机简图

1.2.4供电设备性能

(1)电动机功率:

全机32.1KW(预埋式),42.1KW(行走式)

(2)供电电压:

380伏,允差±10%

(3)供电频率:

50赫兹

1.2.5起升速度与最大起重量、操作档位关系表

倍率速度

离合器档位

二倍率

四倍率

最大起重量

(吨)

速度

(米/分)

最大起重量

(吨)

速度

(米/分)

3

≤5

6

2.5

3

34

6

17

1.3

≤5

2.6

≤5

1.3

74

2.6

37

1.2.6其它有关参数尺寸

轨距×轨距:

4.5米×4.5米

行走轮直径:

φ300㎜

行走轮数量:

8只

 

1.3塔机部件数量、规格、重量表部件数量、规格、重量表(仅供参考,如此表与实际不符,以实物为准)

序号

名称

件数

外形尺寸(mm)

件重(kg)

1

行走机构及台车

2

1471×637×1059

590

2

底架

1

7100×7100×5427

2679

3

塔身第一节架

1

2471×2471×6300

2153

4

整体节架

1

1692×1692×5300

1578

5

标准节架

5

1692×1692×5300

1588

6

液压机构

1

2368×1150

450

7

7

内套架Ⅰ节架

1

1316×1316×11000

4032

8

内外塔连接件

4

285×235×690

43

9

内套二节架

1

1316×1316×5800

2157

10

回转上支承架

回转支承

回转下支承架

回转限位

回转机构

1

1916×1856×2700

 

3100

11

过渡节架

1

2185×2000×2000

924

12

平衡重

6

2860×935×350

2083

13

平衡臂(包括平台栏杆)

1

2595×11990×1490

2941

14

起升机构

1

1990×850×1270

2209

15

平衡臂拉杆

2

7951×180×70

263

16

电气系统

1

2100×600×1600

300

17

操作室

1

2290×1740×1330

300

18

起重臂架

1

55980×1900×910

6160

19

变幅机构

1

1158×1060

211

20

变幅小车

1

1560×1500×650

199

21

吊钩

1

840×236×1265

200

22

预埋螺栓固定式第一节架

1

6850×1830×1830

2517

23

附着装置

第二章塔机构造简介

2.1整机简介

本塔机由金属结构、机械传动机构、液压顶升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参见整机示意图。

2.2金属结构:

包括底座、塔身、臂架、平衡臂(附着时带附着架)等主要构件。

2.2.1底座有两种形式:

底座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可带行走机构的可拆运的X型梁底座,这种底座由对角梁、半对角梁及撑杆等组成,对角梁和半对角梁由销轴连成X型梁,X型四周分别安放压重块,撑杆和X型梁分别通过销轴和螺栓与X型梁上的第一节架相连。

用于行走的X型底座四端装有主、被动行走台车。

由于各部件均由销轴连接,拆装运输都很方便;一种是预埋螺栓第一节架固定式,它是用16根地脚螺栓与混凝土基础连接,并用螺栓与第一节架主角钢连接。

 

1、十字梁节架2、拉杆3、压重4、X型底座

5、被动台车6、主动台车

 

1、第一节架2、预埋定位框(可重复使用)3、预埋螺栓

预埋第一节架

2.2.2塔身包括第一节架、整体节架、标准节架、内套架(分为内套Ⅰ

节架、内套Ⅱ节架)、上下回转支承架等构件。

1)第一节架高6米,下与底座、撑杆用精制螺栓和销子连接,上与整体节架用精制螺栓连接。

整体节架高5米,节架之间采用8.8级的铰制孔精制螺栓连接。

2)标准节架高5米,分四片用M24×62精制螺栓连接。

塔身拉杆用销轴连接。

片状桁架主角钢内分别焊有踏板和耳板,踏板用于支承顶升支腿,耳板用于安装拉杆,以加强塔身结构的抗扭能力和挂爬梯。

1、标准节架一片2、拉杆耳板

标准节架

3)内套架插于第一节架或标准节架中,具有顶升油缸活塞的套架Ⅰ节架杆靠下横梁活动脚支承于第一节架或标准节架的踏板上,上横梁带动塔机内套架以上各部件升高或降低,使塔机自已顶升到所需的起升高度。

套架Ⅱ节架下连套架Ⅰ节架,上与回转下支承架连接,塔机工作时,用内外塔连接件与标准节架连接。

1、顶升梁2、支腿3、爬梯4、导向块

5、油缸6、油箱7、横梁8、支腿

套架节架

4)回转支承总成包括:

回转上支承架、回转支承、回转下支承架、驾驶室、回转机构等。

回转下支承架是上连接回转支承,下连内套架的过渡性构件,装有一圆形轨道,供安装时挂标准节架之用,另外装有两个吊臂,供塔机自升时,悬挂自升用平台。

回转上支承架下与回转支承装置连接,前连接臂架,后连接平衡臂,左侧悬挂操作室,右侧安装回转机构。

1、驾驶室2、回转上支承架3、回转机构

4、回转支承5、圆形轨道6、回转下支承架

2.2.3起重臂架与平衡臂

1)臂架最长由7个节架组成,可根据施工需要的臂架的长度进行组合,臂架,截面为正三角形,下弦杆为方形截面,并作为变幅小车的行走轨道,在臂架的第二节架上装有小车牵引机构。

2)平衡臂是由角钢和H型钢拼焊而成的结构。

代号

数据(m)

D

2.595

E

2.86

F

3.528

G

1.506

H

2.5

I

1.8

臂长

A

B

C

55m

56.5m

12.726m

9.736m

50m

51.5m

12.726m

9.736m

45m

46.5m

12.726m

9.736m

40m

41.5m

12.726m

9.736m

30m

31.5m

12.726m

9.736m

2.3安装、顶升及附着的要求

1)塔机的安装必须是取得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组织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向主管部门上报安装方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实施,其安装及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特种设备操作上岗证。

2)安装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说明书及塔机有关的技术文件,熟悉安装、顶升以及操作程序后,方可进行工作。

3)塔机安装工作应在风力小于六级(≤13.8m/s)时进行,顶升工作应在风力小于(≤7.9m/s)时进行。

4)安装塔机的混凝土基础,要求地耐力不小于200KN/m2。

5)顶升过程中,塔机除自身安装需要的吊装外,不得进行其它吊装工作。

6)当行走式塔机起升高度超过42.5米、预埋螺栓固定式起升高度超过41.5米时,塔身与建筑物之间必须安装附着架,各附着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载荷

工况

建筑物承载

F1

F2

F3

F4

工作状态

-16

-16

-16

-16

非工作状态

11

-13

147

118

设置附着点的说明

1.用户和安装单位在安装附着架以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的强度预先计算和确定。

2.塔身高度>41.5米时,必须在≤30米处安装第一道附着架,以后每间隔≤20米安装一道附着架,并保证最高附着架处至臂架铰点处(即悬臂段的高度)≤27.2米。

3.安装第二道及其以上附着架时,可根据工地的施工情况或安装人员的配备情况等制定较符合实际的附着方案,以下列出的三种方案仅供参考,而用户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必须遵守上述第二条的规定。

(1)在安装第二道及其以上附着架之前,先进行适当的顶升加节,并使悬臂段高度控制在≤30米以内,拧紧螺栓固定好塔身,然后按≤20米的间距设置并安装好附着架后,再继续进行顶升加节。

本方案可尽量减少附着的次数和附着装置的数量,因此,本方案为我公司向一般用户所推介,但顶升加节需分两个阶段进行。

(2)第一次在≤30米处安装附着装置之后当塔身高度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适当进行顶升加节,每间隔15米安装一道附着架。

在安装好第四道附着后,可将第二道附着拆除备用,然后继续安装第五道附着。

在安装好第六道附着之后,可拆除第四道附着,保留第一、三、五、六道附着架。

总之,拆除多余附着的原则就是确保最上部的两个附着架之间的间距必须≤20米,中间相邻的附着架之间的间距≤30米,第一节附着架不能拆。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每次顶升加节可以按最大悬臂段≤27.2米的要求一次顶升完毕,但在不宜拆除附着时增加了附着的次数和数量。

(3)第一道附着装置设置在≤16米处,而后每间距≤16米设置并安装附着装置,本方案的优点与方案

(2)相同,缺点是增加了附着次数和数量。

塔机附着点的位置

第三章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1现场准备。

塔机安装前先要了解现场布置及土质情况,清除周围障碍物,测绘安装场地范围。

按起重高度16米,相应的起重量为6吨,最大起升高度为22米,相应起重量为1.2吨的要求准备起重机械,准备好枕木,木楔和铁丝、绳扣等常用安装工具。

并配备好安装人员,包括有指挥1人,起重及安装工4人~6人,电工2人,塔吊司机1人。

臂架安装长度

L1

L2

30m

31.7

44.4

40m

41.7

54.4

45m

46.7

59.4

50m

51.7

64.4

55m

56.7

69.4

 

3.2预埋螺栓固定式示意图

第一节架固定方式示意图

(预埋螺栓固定式塔机)

技术要求

1.预埋螺M36,材料采用40Cr,热处理T235,共16条;螺母M36,材料采用35,其埋设方法由施工单位根据承载状况自定。

2.预埋螺栓要保证孔距中心的对称性,可用定位架定位(如图B),也可先在地基上用定位板(如图C)划线定好螺栓空位再埋设螺栓;固定时还需保证预埋螺栓的垂直度。

警告:

预埋地脚螺栓时,应用铁丝与钢筋绑扎,绝不允许采用点焊的方法固定

3.3混凝土基础承载图

载荷

工况

基础承载

Px

Py

Pz

Mx

My

Mz

工作状态

29

29

530

-989

-989

-335

非工作状态

53

53

470

-1170

-1170

1

混凝土基础承载简图

用户和安装单位在安装固定式或附着式塔吊前,应对安装的混凝土基础的强度和施工方法预先计算和确定。

塔机固定在基础上,起升高度达到41.5米,而未采用附着装置时,对基础产生的载荷值最大,具体数值见上表。

3.4预埋螺栓固定基础节的砼座,打混凝土基础,制作预埋螺栓、压板等。

3.5行走式塔机轨道的铺设

3.5.1轨道

3.5.2轨端安全装置布置图

应当注意:

当塔机接近轨道末端,但尚未碰到安全挡铁前必须停车。

上述装置是塔机安全规范要求强制执行的,必须特别细心制作和安装。

不得用砂袋和横木等强制停车,以免造成出轨翻塔事故。

⑴终点限位开关碰板,应与轨道平行,正确牢靠地安装在固定位置上。

⑵安全挡铁应固定在离轨道最未端一米处。

⑶终点限位开关随机供应,安全阻挡装置)由用户自行配备。

3.5.3接地

注意事项

1.接地线路不得装设保险丝和开关。

2.电源线的中线不得跟地线连接。

3.不能只用钢轨的标准连接板

(1)接地,要按图B和C的样子接地。

4.用铜线连接的每个钢轨接头都要用铜板3或铜钉2接地,见图A。

5.铜板或铜钉的号数要保证接地可靠。

6.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7.供电电缆采用三相五线制时,接地线和接零线要求严格分开,接地线一端接到电器柜接地端子上,另一端接到供电系统的地线上。

3.6配重(平衡重)

3.6.1说明

配重由三种混凝土块(A、B、C)组成,用它们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与臂长相一致的各种重量。

这些混凝土块一块挨着一块地吊挂在平衡臂尾部。

混凝土块配重的制作由用户负责。

以下给出了混凝土配重块的组合及其具体结构和尺寸。

为了得到每块配重要求的重量(允差±25kg),可改变尺寸H(见下表)。

要求称出每块混凝土块的重量并标识在每块的侧面上。

3.6.2配重组合

起重臂长度(m)

55

50

45

40

30

配重块

A

6

5

4

4

3

B

0

1

0

0

0

C

0

0

1

0

0

重量(Kg)

12500

11500

10000

8332

6249

支承轴

12

12

10

8

6

3.6.3平衡重设计(仅供参考)

平衡重A

序号

数量

材料

长度

总长

序号

数量

材料

长度

总长

1

2

圆钢φ12

1122

4360

7

4

角钢∠50×5

2860

11440

2

1

圆钢φ30

915

915

8

8

角钢∠50×5

250

2000

3

10

圆钢φ12

2388

23880

9

2

角钢∠50×5

935

1870

4

5

圆钢φ12

6220

31100

10

2

角钢∠50×5

280

560

5

2

圆钢φ12

2000

4000

11

4

角钢∠50×5

300

1200

6

1

圆管φ51×4

935

935

12

4

角钢∠50×5

327

1308

注:

1.砼标号:

C35,如果混凝土的实际比重大于2300kg/m3时,应适当减少混凝土的长度。

1.在平衡重的正背面、两个侧面和上平面分别用油漆标注或其他方法标注其实际重量。

2.用E4303焊条将角钢与角钢及钢筋焊成一体后再浇注,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误差较大时,以实际重量为准。

所用配筋圆钢可用同等级别螺纹钢代替。

平衡重B

序号

数量

材料

长度

总长

序号

数量

材料

长度

总长

1

2

圆钢φ12

1122

4360

7

4

角钢∠50×5

1530

6120

2

1

圆钢φ30

915

915

8

8

角钢∠50×5

250

2000

3

6

圆钢φ12

2388

14328

9

2

角钢∠50×5

935

1870

4

5

圆钢φ12

3560

17800

10

2

角钢∠50×5

280

560

5

2

圆钢φ12

1220

2440

11

4

角钢∠50×5

300

1200

6

1

圆管φ51×4

935

935

12

4

角钢∠50×5

327

1308

注:

1.砼标号:

C35,如果混凝土的实际比重大于2300kg/m3时,应适当减少混凝土的长度。

2.在平衡重的正背面、两个侧面和上平面分别用油漆标注或其他方法标注其实际重量。

3.用E4303焊条将角钢与角钢及钢筋焊成一体后再浇注,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误差较大时,以实际重量为准。

所用配筋圆钢可用同等级别螺纹钢代替。

平衡重C

序号

数量

材料

长度

总长

序号

数量

材料

长度

总长

1

2

圆钢φ12

1122

4360

7

4

角钢∠50×5

2306

9224

2

1

圆钢φ30

915

915

8

8

角钢∠50×5

250

2000

3

9

圆钢φ12

2388

21492

9

2

角钢∠50×5

935

1870

4

5

圆钢φ12

5112

25560

10

2

角钢∠50×5

280

560

5

2

圆钢φ12

1220

2440

11

4

角钢∠50×5

300

1200

6

1

圆管φ51×4

935

935

12

4

角钢∠50×5

327

1308

注:

1.砼标号:

C35,如果混凝土的实际比重大于2300kg/m3时,应适当减少混凝土的长度。

2.在平衡重的正背面、两个侧面和上平面分别用油漆标注或其他方法标注其实际重量。

3.用E4303焊条将角钢与角钢及钢筋焊成一体后再浇注,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误差较大时,以实际重量为准。

所用配筋圆钢可用同等级别螺纹钢代替。

3.7底座固定式的压重安装图

3

压重块

钢筋混凝土

20

2750

2

支承梁

Q235AL=3655

4

139

用2∠140×140×14

1

支承梁

Q235AL=2250

4

85.5

角钢拼焊成方管

序号

名称

材料

数量

单重

附注

3.7.1底座固定式的砼基础尺寸图

3.7.2压重基础图

技术要求

砼标号:

C35砼比重:

2300kg/m3

3.7.3压重块

材料:

钢筋混凝土

比重:

2300kg/m3

件重:

2750kg

数量:

20

 

第四章塔机的安装

4.1简介

本塔机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外套架顶升、自升加节的方式顶升塔机,本章主要介绍塔机的安装过程,其安装过程均由移动吊车完成。

(1)把行走台车放到轨道上(当塔机为行走式时)。

(2)安装X型底架。

(3)安装十字梁节架和斜撑杆。

(4)安装底座压重。

(5)依次安装第一节架、内套架、自升平台、内外塔连接件、内套I节架和顶升油缸,回转下支承架、回转支承、回转机构以及回转上支承架。

(6)安装平衡臂、起升机构及平衡臂拉杆。

(7)安装部分平衡重块。

(8)安装起重臂剩余节架。

(9)安装剩余部平衡重块。

(10)穿绕起升钢丝绳、变幅钢丝绳。

(11)装好塔机的全部附属装置(包括司机室和电气柜等)。

(12)检查塔机各部分的安装情况,做试运行的准备。

 

4.2塔机的安装顺序及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