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营养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4164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西医营养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营养学.docx

《中西医营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营养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西医营养学.docx

中西医营养学

一、补益脏腑

1.补气类(用于气虚证):

1)粳米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养五脏,壮气力

应用: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烦渴,吐泻无度

2)黄豆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大肠经

功效:

健脾宽中,润燥,利大肠

应用:

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水肿

3)牛肉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应用:

用于虚损羸瘦,消渴,脾弱不运,水肿

4)糯米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肺经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应用:

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呕恶,食欲减退,泄泻,气短,乏力,懒言,尿频,自汗,消渴等

5)粟米性味:

味甘咸,性凉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应用:

常用于脾胃虚弱,呕恶纳呆,消化不良,腹泻

6)大麦性味:

味干咸,性凉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止消渴,和胃,宽肠,利水

应用:

常用于小便淋沥涩痛,水肿,消渴,食滞泄泻,消化不良,食积等症,

7)豇豆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肾经

功效:

健脾补肾

应用:

常用于脾胃虚弱,泻痢,吐逆,消渴等

8)马铃薯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健脾益气,止痛润肠

应用:

常用于脾气虚弱,倦怠气短乏力,脘腹隐痛,便秘等症

9)香菇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益胃气,托痘疹

应用:

常用于脾气不足引起的食少纳呆,体倦乏力

10)大枣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

应用:

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血虚萎黄

11)羊肉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肾经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应用:

常用于虚劳羸弱,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疼

12)狗肉性味:

味咸,性温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补中益气,温肾助阳

应用:

常用于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

13)兔肉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肝、大肠经

功效:

补中益气,凉血解毒

应用;常用于消渴羸瘦,胃热呕吐,便血等症

14)鸡肉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温中益气,补精填髓,降逆

应用:

常用于反胃,中风湿痹,肾虚耳聋等症

15)鹅肉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肺经

功效:

益气补虚,和胃止渴

应用:

常用于虚羸,消渴等症

16)饴糖性味:

味甘,性微温

归经:

入脾、胃、肺经

功效:

补中益气,缓急止痛。

润肺止咳

应用:

常用于脾胃虚弱之气短乏力,纳食减少,虚寒腹痛,以及肺虚咳嗽、干咳无痰等症

2.补血类(用于血虚证):

1)猪肉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滋阴,润燥,益气

应用:

常用于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

2)羊肝性味:

味甘苦,性凉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益血,补肝,明目

应用:

常用于血虚萎黄羸瘦,肝虚目暗昏花,雀目

3)桑葚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肝、肾经

功效:

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熄风

应用:

常用于肝肾阴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腰酸

4)藕粉性味:

甘咸,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益血,止血,调中,开胃

应用:

常用于虚损失血,泻痢食少等症

5)葡萄性味:

味甘、酸,性平

归经:

入肺、脾、肾经

功效:

补气血,强筋骨,补益气血,通利小便

应用:

常用于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症,脾虚气弱,气短乏力,水肿

6)龙眼肉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心、脾经

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

应用:

常用于贫血,短气,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7)驴肉性味:

味甘、酸,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补血,益气

应用:

常用于劳损,风眩,心烦等症

8)鸭血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功效:

补血,解毒

应用:

常用于劳伤吐血,贫血虚弱,药物中毒,痢疾

9)赤砂糖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肝、脾、胃经

功效:

补血养肝,活血和淤

应用:

常用于血虚诸症,瘀血内阻之恶露不尽,腹痛,或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10)龟肉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入肝、肾经

功效:

益阴补血

应用:

用于劳瘵骨蒸,入嗽咯血,久疟,血痢

3.滋阴类(用于阴虚证):

1)猪肉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滋阴,润燥,益气

应用:

常用于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

2)鸭肉味甘、咸,性平

归经:

入肺、肾、脾、胃经

功效:

滋阴养胃,利水消肿

应用:

常用于痨热骨蒸,咳嗽,水肿等症

3)银耳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入肺、胃经

功效: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应用:

虚劳咳嗽,痰中带血,五心烦热,虚热口渴

4)菠菜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肠、胃经

功效:

补血止血,利五脏,止渴润肠,滋阴润燥

应用:

常用于糖尿病,大便涩滞,便血,肠胃积热

5)桃性味:

味甘、酸,性温

归经:

入肝、大肠经

功效:

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活血消积

应用:

常用于慢支,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不张,肺结核等出现的干咳、咳血,盗汗,便秘,闭经

6)干贝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滋阴补肾,和胃调中

应用:

常用于脾肾阳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补阳类(用于阳虚证):

1)核桃仁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肾、肺经

功效:

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

应用:

常用于肾虚咳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

2)羊肉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肾经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应用:

用于虚劳羸弱,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疼

3)韭菜性味:

味甘、辛,性温

归经:

入肝、胃、肾经

功效:

疏肝和胃、行气宣痹,活血散瘀,补肾助阳

应用:

常用于阳痿、遗精、早泄,阳虚肾冷,腰膝酸软,肝气不疏,食欲不振,反胃

4)肉桂性味:

味辛甘,性热

归经:

入肾、脾、膀胱经

功效: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应用:

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

5)虾性味:

味甘,性微温

归经:

入肝、肾经

功效:

补肾壮阳,下乳,温补托毒

应用:

肾虚阳痿、遗精、精少、遗尿或宫寒不孕

二、泻实祛邪

1.解表类(用于外感证):

1)生姜性味:

味甘、辛,性温

归经:

入肺、脾、胃经

功效:

发表散寒,止呕化痰,解毒

应用:

风寒感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咳嗽痰多

2)大葱性味:

味甘、辛,性温

归经:

入肺、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祛痰开胃,散寒通阳,解毒消肿

应用:

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寒凝腹痛

3)淡豆豉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入肺、胃经

功效:

解表,除烦,宣郁,解毒

应用:

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4)芫荽性味:

味甘、辛,性温

归经:

入肺、脾经

功效:

发表透疹,温中健脾,消食开胃

应用:

风寒感冒,头痛,麻疹、痘疹透发不畅,胃弱食积,脘腹胀痛,呕恶,脱肛等症

2.清热类(用于热证):

1)苦瓜性味:

味甘、苦,性寒

归经:

入心、肝、脾、肺经

功效:

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益气壮阳

应用:

中暑,热病烦渴,暑热泻痢,目赤肿痛

2)西瓜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心、胃、膀胱经

功效: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解酒毒

应用:

热证,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等症

3)豆腐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

应用:

赤眼,肺热咳嗽,消渴,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4)苋菜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大、小肠经

功效:

清热,利窍,止血止痢

应用:

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等症

5)白菜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胃、肠、膀胱经

功效:

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祛痰养胃

应用:

心烦上火,口舌生疮,牙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丹毒,消渴,肺热咳嗽

6)莴笋性味:

味甘、苦,性凉

归经:

入心、肠、胃经

功效:

泻心,开胸膈,通经脉,利尿,通乳

应用:

上焦有热,口臭,风火牙痛,牙龈出血,乳汁不通,痰火凝结,气滞不通,小便不利,尿血

7)莲藕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心、脾、胃经

功效:

(生用)清热,凉血,散瘀(熟用)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

8)莲子心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入心、肺、肾三经

功效:

清心,去热,止血,涩精

应用:

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

9)马齿苋性味:

味甘酸,性寒

归经:

入肝、脾大肠经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痢

应用:

肠炎,菌痢,疔疮肿毒,痔疮肿痛,湿疹

10)马兰头性味:

味甘、辛,性凉

归经:

入肺、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

应用:

咽喉肿痛,痈肿,痔疮,水肿,淋浊,吐血

11)苦苣性味:

味苦,性平,无毒

归经:

功效:

清热解毒

应用:

疔疮,胃炎,肺热咳嗽,痢疾,痈肿

12)甘蔗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肺、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下气和中,滋阴润燥

应用:

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结,消化不良,反胃呕吐,高热烦渴,解酒毒

13)无花果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

应用:

肺热声嘶,喉痛,哮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14)蜗牛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入膀胱、肝、大肠、胃经

功效:

清热,消肿,解毒

应用:

风热惊痫,消渴,喉痹,痄腮,痈肿,痔疮

3.温里类(用于里寒证):

1)干姜性味:

味辛,性热

归经:

入脾、胃、肺经

功效: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应用:

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下血等症

2)胡椒性味:

味辛,性热

归经:

入胃、大肠经

功效:

温中下气,和胃,解毒

应用:

寒痰食积,脘腹疼痛,泄泻,反胃,呕吐清水

3)芥子性味:

味辛,性热

归经:

入手太阴经

功效:

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痛

应用:

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

4)辣椒性味:

味甘、辛,性热

归经:

入心、脾经

功效:

温中散寒,健胃消食

应用:

胃寒疼痛,消化不良,呕吐,泻痢,外用治冻疮,外伤瘀肿,腰腿痛

4.通便类(用于便秘证):

1)香蕉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清脾滑肠

应用:

热病烦渴,便秘,痔疮出血

2)蜂蜜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肺、脾、大肠经

功效: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应用:

脾胃虚弱之倦怠食少,脘腹作痛,肺虚久咳或肺燥干咳,以及体虚津亏之肠燥便秘

3)豆浆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肺、胃经

功效:

补虚润燥,清肺化痰

应用:

虚劳咳嗽,痰火哮喘,便秘,淋浊

4)豆油性味:

味辛甘,性温热,微毒

归经:

功效:

驱虫,润肠

应用:

肠道梗阻,大便秘结不通等症

5.利水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证):

1)绿豆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心、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应用:

暑热烦渴,水肿,泻痢,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2)冬瓜性味:

味甘、淡,性凉

归经:

入肺、大小肠、膀胱经

功效:

润肺生津,痰止咳,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

应用:

暑热烦渴,痰热咳喘,水肿,脚气,胀满,消渴,痤疮,面部色斑,痈肿等症,解鱼、酒毒

3)薏苡仁性味:

味甘淡,性凉

归经:

入脾、肺、肾经

功效:

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风湿痹痛,脾虚泄泻,脾肺虚弱,水肿等症

4)赤小豆性味:

味甘、酸,性平

归经:

入心、小肠经

功效:

生津液,利小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通乳

应用:

水肿,脚气,泻痢,痔疮便血,痈肿等症

5)蚕豆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健脾,利湿

应用:

常用于膈食,脘闷纳呆,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6)黑豆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肾经

功效:

滋肾,利水,活血,解毒

应用:

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风痹筋挛,药物中毒等

7)黄豆芽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脾、胃、膀胱经

功效:

利湿清热

应用:

胃有积热,便秘,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

8)莼菜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肝、脾经

功效:

清热,利水,消肿,解毒

应用:

热痢,中消,水肿,痈肿,疔疮

9)生姜皮性味:

味甘、辛

归经:

入肺、脾经

功效:

利尿消肿

应用:

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10)黄瓜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

应用:

身热烦渴,咽喉肿痛,风热眼疾,湿热

11)荠菜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肝、肾、脾经

功效:

健脾和胃,利水消肿,止血,利肝明目

应用:

痢疾,水肿,淋病,吐血,便血,崩漏

12)李子性味:

味甘、酸,性平

归经:

入肝、肾经

功效:

生津止渴,清肝除热,利水

应用:

阴虚内热,骨蒸痨热,消渴引饮,肝胆瘀热

13)田螺性味:

味甘、咸,性寒

归经:

入肝、脾、胃经

功效:

利尿通淋,清热止渴

应用:

热结膀胱,小便淋沥涩痛,水肿以及消渴等症

6.活血类(用于血瘀证):

1)山楂性味:

味甘、酸,性微温

归经:

入脾、胃、肝经

功效: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利尿止泻

应用:

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泻痢腹痛

2)酒)性味:

味甘、苦、辛,性温

归经:

入心、肝、肺、胃经

功效: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

应用:

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3)油菜性味:

味甘、辛,性凉

归经:

入肝、脾、肺经

功效:

活血化瘀,解毒消肿

应用:

劳伤吐血,血痢,游风丹毒,热毒疮

4)莲花性味:

味苦甘,性温

归经:

入心、肝二经

功效:

活血止血,祛湿消风

应用:

常用于跌打损伤呕血,天泡湿疹等症

5)番茄性味:

味甘、酸,性凉

归经:

入肝、脾、胃经

功效:

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活血

应用:

口渴,食欲不振,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

6)茄子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活血,消肿止痛

应用:

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

7)木耳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胃、大肠经

功效:

凉血,止血,宣利肠胃,活血

应用:

常用于血热所致腹泻、崩漏、尿血、便血等症,还有预防血栓症的发生,清除体内异物、杂志作用

8)醋性味:

味酸、苦,性温

归经:

入肝、胃经

功效:

活血化瘀,消食化积,安蛔止痛

应用:

因食生冷不洁而成积者,虫积腹痛

9)蟹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入肝、胃经

功效:

活血祛瘀,续筋接骨,清热利湿退黄

应用:

常用于跌打骨折损伤,淤血肿痛以及妇人产后淤血腹痛,难产,胎衣不下,疥癣,烫伤

7.收涩类(用于泄泻、尿频等滑脱不禁证):

1)乌梅性味:

味甘、酸,性温

归经:

入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

应用:

用于久咳,久泻,痢疾,便血,尿血,崩漏,反胃呕吐,虚热烦渴

2)莲子性味:

味甘涩,性平

归经:

入心、脾、肾经

功效:

养心,益肾,补脾,涩肠

应用:

常用于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等症

3)荷梗性味:

味苦,性平

归经:

入肝、脾、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通气行水

应用:

常用于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带下等症

4)柿饼性味:

味甘涩,性寒

归经:

功效:

润肺,涩肠,止血

应用:

常用于喉干音哑,脾虚消化不良,反胃,泄泻,吐血

5)石榴性味:

味甘、酸、涩,性温

归经:

入大肠、肾经

功效:

涩肠止泻,止血止带,生津止渴,杀虫

应用:

常用于泄泻,久痢,崩漏,带下,小便失禁,咽干口渴,虫积

6)栗子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应用:

常用于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便血、折伤肿痛等症

7)猪肚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胃经

功效:

补虚损,健脾胃

应用:

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等症

8.化痰类(用于痰证):

1)海带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入肝、脾经

功效:

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止血

应用:

水肿,脚气,肠风下血等症

2)紫菜性味:

味甘、咸,性寒

归经:

入肺经

功效:

软坚化痰,止咳,清热利水

应用:

慢性气管炎,咳嗽,以及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3)萝卜性味:

味甘、辛,性平

归经:

入脾、胃、肺经

功效:

健脾消食,化痰止咳,下气宽中,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解酒,抗癌

应用:

痰嗽失音,脘腹胀满,饮食停滞,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吐血等症

4)豆腐皮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肺、胃经

功效:

祛痰,清肺热,养胃,敛汗

应用:

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虚自汗,胃热嘈杂

5)洋葱性味:

味甘、辛,性温

归经:

入肺经

功效:

清热化痰,利尿,健脾润肠

应用:

痰多咳嗽,胸脘痞闷,食欲不振,大便不畅,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6)丝瓜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肝、胃经

功效:

消热化痰,凉血解毒,通经活络,祛风

应用:

常用于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漏、带下、血淋、疔疮痈肿等症

7)橘红性味:

味辛苦,性温

归经:

入手足太阳、太阴、阳明经

功效: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

应用:

常用于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

8)橘饼性味:

味甘,性辛温

归经:

入脾、肺经

功效:

宽中下气,消积化痰

应用:

常用于食滞,胸膈满闷,咳嗽,泻痢等症

9)梨性味:

味甘、微酸,性凉

归经:

入肺、胃经

功效:

生津润燥,化热止痰

应用:

常用于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口渴失音,目赤肿痛等症

10)枇杷:

性味:

味甘、酸,性凉

归经:

入脾、肺、肝经

功效:

清热生津,润五脏,下气止渴

应用:

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

9.止咳喘(用于咳喘证):

1)杏仁性味:

味苦,性温,有毒

归经:

入肺、大肠经

功效: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应用:

常用于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2)白果性味:

味甘、涩、苦,性平

归经:

入肾、肺经

功效:

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

应用:

常用于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

3)枇杷性味:

味甘、酸,性凉

归经:

入脾、肺、肝经

功效:

清热生津,润五脏,下气止渴

应用:

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

4)芦笋性味:

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

入肺经

功效:

润肺镇咳,祛痰杀虫,抗癌

应用:

肺热咳嗽,结核病,及癌症的辅助治疗

5)慈菇性味:

味甘、苦,性凉

归经:

入肺、心、肝经

功效:

行血通淋,润肺止咳

应用:

常用于产后血闷,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

6)冬瓜性味:

味甘、淡,性凉

归经:

入肺、大小肠、膀胱经

功效:

润肺生津,化痰止咳,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

应用:

暑热烦渴,痰热咳喘,水肿,脚气,胀满,淋病,消渴,痤疮,面部色斑,痈肿等症

7)橙性味:

味甘酸,性凉

归经:

入肺经

功效:

降气,宽胸膈,和中开胃,止呕恶,消顽痰,解酒、鱼、蟹毒

应用:

常用于肝郁气滞,腹胀嗳气,痰多咳喘等症

三、调和脏腑

调和脾胃(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无力、头晕脑胀、胃脘胀满、胃痛、恶心呕吐等症):

1)谷芽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应用:

常用于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等症

2)米油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滋阴长力,肥五脏,利尿通淋,补液填精

应用: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身体消瘦等症

3)粟米性味:

味甘咸,性凉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应用:

脾胃虚弱,呕恶纳呆,消化不良,腹泻

4)粟芽性味:

味苦甘,性微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健脾,消食

应用:

常用于食积胀满,不思饮食等症

5)小麦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入心、脾、肾经

功效:

养心,健脾,通淋

应用:

妇女脏躁,心神不宁,失眠烦躁,精神抑郁,悲伤欲哭,盗汗,骨蒸痨热,脾胃不固,慢性泄泻

6)麦芽性味:

味甘,性微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消食,和中,下气

应用:

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7)扁豆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和中化湿,健脾益气,止泻痢

应用:

暑湿泄泻,脾虚呕逆,食少便溏,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

8)胡萝卜性味:

味甘、辛,性平

归经:

入肺、脾经

功效:

健脾消食,润肠通便,行气化滞,温肾壮阳

应用: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大便秘结,视物不清,夜盲症,干眼症,营养不良,皮肤粗糙等症

9)山药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脾、肺、肾经

功效:

健脾,补肺,止渴,益精固肾

应用:

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10)南瓜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应用:

久病气虚,脾胃虚弱,气短倦怠,纳呆便溏,蛔虫等症,蒸熟外敷可用于肋间神经痛、干性肋膜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