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425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docx

《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

2019《小欢喜》优秀影评观后感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

  《小欢喜》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以方圆、童文洁夫妇的视角,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这一年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小欢喜》观后感

  最近,黄磊海清主演的新剧《小欢喜》正在热播。

  围绕“高考”这个主题,这部剧讲述了4个孩子和3对父母的备考故事。

  “一人备考,全家作战。

  父母们租房陪读,煲汤接送,鼓励监督,甚至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时间特意早起1小时上厕所,做好一切后勤服务工作……

  紧张的高三生活,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兼顾不了的家庭和事业……

  这部在豆瓣收获8.0高分的电视连续剧,看在我们这些年近不惑的中年父母眼里,又是另一番的苦辣酸甜。

  01

  即使走了下坡路,

  也不能放弃,因为有爱

  剧中海清饰演的妈妈童文洁,为了要照料家里的两个孩子,多次请假,结果被同事暗地里使绊子,从老总变成助理。

  本想自己降级就降级,还有丈夫方圆撑着,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

  黄磊饰演的爸爸方圆,是没什么大志向的职场老人,混了二十来年,还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但他人缘好,工作能力也不错,本以为能凭着小业绩,把职位往上挪一挪,没成想却被裁了。

  更惨的是,全部门只有他一个人被裁。

  平时那么一个乐呵呵的人,到那一刻也支撑不住了,对着妻子哭泣:

  “你说我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我这事业不成功,怎么就这么倒霉……”

  好像一瞬间就看到了世界的残酷:

它能毫不留情用20秒淘汰一位努力了20年的中年人。

  可纵使这样,两人依然瞒着孩子,笑着把日子过了下去。

  爸爸方圆白天哪怕去商场到处逛,也不呆在家里,生怕孩子知道了,影响高三学习。

  妈妈童文洁忍着脾气,在昔日徒弟手下任劳任怨,就为这并不多的薪水。

  有人会说,中年人真窝囊,被欺负成这样了还默默无声。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他们是父母,是18岁高三孩子的父母啊。

  泰戈尔说:

  “人到中年,会放弃虚幻的世界和不切实际的欲望,总是把它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下坡路,中年父母学会了强颜欢笑,也学会了温柔以待。

  没有怨言,没有放弃,因为有爱。

  02

  你的第一责任,

  是使你自己幸福

  小陶虹饰演的离异妈妈宋倩,生活的中心就是女儿英子,孩子就是她的全部。

  甚至为了孩子,她可以忽略自己的喜怒哀乐。

  高三前夕,妈妈宋倩想让孩子开心一下,便带着孩子去看电影。

  但是,观影中,她才意外得知孩子已经看过了。

  宋倩气急败坏,立刻往电影院外走,大喊着:

“你要是告诉我你已经看过一次,何必来这里浪费时间?

  她生气的不是女儿的欺骗,而是浪费了母子俩紧张的备考时间。

  女儿委屈地解释,妈妈也喜欢这部电影,她只是想让妈妈也放松放松,高兴一点。

  可这句话换来的是妈妈更无奈的崩溃:

“我不用(高兴)!

  “只要孩子快乐我就快乐”“孩子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无数中年父母的生活准则。

  他们爱得炽烈、无我。

  好像只有孩子开心了,自己才有幸福的资格;好像只有孩子好了,自己才有享受的权利。

  吃顿饭,一定等孩子吃饱喝足,才会真正无所顾忌地食用,哪怕剩下的只是残羹冷菜;

  舍不得给自己买贵一点的衣服,却可以毫不犹豫给孩子买最好的新款;

  工作中,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丝疲惫,永远报喜不报忧……

  可是,父母可曾想过,你的不易、你的委屈、你的泪与苦,孩子都看在眼里。

  孩子也像你爱他一样,爱着你。

  如果为人父母总是委屈自己,孩子的内心该是多么压抑,多么内疚呢。

  就像女儿英子说的那句话:

“妈妈,我也想让你开心呀,这不是意义吗?

  当你把孩子当成委屈自己的理由,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委屈!

  心理学家佩普·考恩曾研究表明:

“父母快乐,孩子才会幸福。

  父母,才是孩子幸福感的起源地。

  所以,请深深记住,好好爱自己,永远不要忘了自己。

  03

  人生最不能错过的,

  是孩子的成长

  季胜利是地方高官,常年在外地工作。

所以,孩子从小就被寄养在外公外婆那里。

  等到孩子高三,季胜利终于调回北京,但错过了成长的陪伴期,他完全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他。

  父子俩之间藏着深深的隔阂,想要去靠近彼此,却经常聊着聊着就会吵起来,针尖对麦芒,不可开交。

  季胜利深感疲惫,哪怕已经身居高位,但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他依然沉重地说:

“我觉得自己太失败了!

  他懊悔,懊悔自己错过了孩子无数的第一次,懊悔就连自己母亲去世,都没能回家看最后一眼。

  是啊,一辈子很短,有些人走了就不会再来,有些日子过去了才知道再也无法回头。

  平时我们总忙着应酬、忙着消遣,总以为来日方长。

  蓦然回首却发现:

  曾经牙牙学语的小宝宝,已经长成了不服管的叛逆少年;

  身强体壮的父母,早已变成了银发苍苍、满脸沟壑的老人;

  年轻时,和你许下“执子之手,白头偕老”诺言的爱人,不知不觉已经离开了。

  时间走得太快,快到你还没能好好说上一句“我爱你”,彼此间就生了嫌隙,就要道别。

  有句话说得好:

“真正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

  和家人吃一顿饭,谈谈心,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才是中年父母们想要的“小欢喜”。

  04

  你的健康,影响孩子的前半生

  林磊儿,是四个孩子中最令人心疼的一个。

  他母亲早逝,父亲再娶,生活并不自在,一心记着妈妈“让他好好读书考清北”的遗言,咬牙努力着,被寄养在小姨童文洁家里。

  成绩优异的他到了北京也是年级第一,但却还是透着不自信,说话唯唯诺诺,生怕惹了别人不开心。

  只会在夜深人静时含着眼泪悄悄给“天堂的妈妈”发微信,告诉妈妈小姨对自己很好,自己也会努力读书。

  说着说着,忍不住道出那句埋在心底的思念:

“妈妈,我想你了。

  那个已经破旧不堪的手机里满是他发送出去的语音、照片,但对话框的那头却永远得不到妈妈的回复。

  有一次手机被意外甩出去,平时看着那么温顺的孩子就像疯了一样,趴在地上,红着眼,找手机。

  看得人忍不住泪目。

  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为人父母,哪一个舍得自己的孩子经历这样的挣扎与孤独?

  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眼看着父母离去的孩子内心到底有多悲伤。

  知乎里有一个扎心回答:

  “19岁没了妈妈,到现在六年了,想起来还是泪流满面。

时不时梦到她的样子,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

  我好想告诉她,我工作了,有了她梦想中的房子,有了车,安了家……”

  无数个深夜里,那些无处诉说的思念和泪水,只因缺了一个温暖的母亲的怀抱。

  想起哲学大师斯宾诺莎的一句名言:

“保持健康,是一种责任。

  中年父母的健康,决定了孩子前半生的幸福。

  正如《小欢喜》主演黄磊所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也会在两代关系中形成一个循环。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成长的过程。

  与所有父母共勉。

  2019《小欢喜》观看影评

  作为《小别离》的姊妹篇,《小欢喜》同样是一部偏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三组家庭备战高考的故事。

  剧情一开始,就带着轻松愉悦的气氛讲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再加上沙溢的加持,一出场就成为笑点,虽然是一个离异爸爸,但是被他演绎的呆萌可爱。

本来以为剧情会一直欢欢喜喜地度过,可是,截止到昨天,剧情的变化却让人欢喜不起来。

  首先是刘静得了癌症。

在这三组家庭中,三位母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

童文洁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方一凡。

宋倩控制欲太强,压的英子喘不过气来。

而刘静则跟她们完全相反,她温柔贤惠、知书达理,是一个人人称羡的母亲。

  一直以来她都在默默的付出。

因为丈夫的工作性质,她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儿子陪丈夫一起远赴他乡,可是她从来没有埋怨过。

面对丈夫和儿子的冲突、矛盾,她更是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让三个人的小家庭更加和谐。

她是修养极佳的天文馆馆长,也能和英子成为忘年交。

  刘静这样的中年女人应该没有人不喜欢吧,她温柔体贴,通情达理。

把工作和生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她,却不成想患上了乳腺癌。

而杨杨为了陪母亲治病也剃了光头。

家庭关系刚刚得到缓解的季家,却要遭受刘静患癌的折磨,让人唏嘘。

  再说回方家。

通过畅言会,一家人推心置腹的谈话过后,方一凡终于可以得偿所愿去考艺校,而磊儿也放下了自己的心结,真正的融入到了方家。

方家的生活眼看着越来越好,如果方圆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一切都完美了。

  可是事情却朝着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了,我们知道童文洁被提拔了财务总监,但是她并不开心。

因为上司雷蒙德对她有着别样的企图,最后居然想要在卫生间里调戏她。

这样的公司是待不下去了。

所以她决定辞职,方圆也劝她做几个月的全职太太。

  本来方家的财务状况就很困难,方圆的父母在这个时候也来添乱。

被人骗了九十二万不说,还把自己的老邻居也坑了,入不敷出的方家,如何才能填补财政上的坑呢?

  最后是英子家。

当然,她们家并不缺钱,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爸爸事业成功,妈妈也是有名的老师,家里还有五套学区房。

物质上并不缺失的她面临的是感情上的束缚。

英子喜欢天文学,想要考南大,可是宋倩却逼她考清华、考北航,留在母亲的身边。

  因为宋倩的控制欲太强,英子感觉到了窒息。

在2019年跨年的时候,她郁郁寡欢,许下心愿2019年可以睡一个好觉。

凌晨一点,她睡不着出门碰见了妈妈以前的学生丁一。

因为压力太大,丁一虽考上了大学,却并不快乐,导致自己最终休学在家。

  当晚,丁一从书香雅苑的楼顶跳了下去。

这给英子的心理留下了阴影,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没有安慰丁一才导致了他的悲剧,另一方面,宋倩的控制欲让她几近窒息。

在今天晚上的预告里,英子站在桥边想要跳桥,如果不是乔卫东将她救了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英子的抑郁症愈发严重,他们的家庭又该怎么办呢?

  追剧到这里,不仅感慨,这部剧和剧名完全不符啊!

哪里是“小欢喜”,明明是“老悲伤”。

每一组家庭生活都不太顺利,哪里欢喜得起来呢?

  其实这正是作者鲁弓引和黄磊老师想要表达的东西。

鲁引弓老师说过,在写《小欢喜》的时候,是黄磊老师替他起了这个书名兼剧名。

黄磊的解释是:

中国家庭的欢喜来自于“熬着”,过一关就开心一下——中考算过了个小关,高考就过了个大关。

鲁引弓老师还补充道:

“小欢喜”对应的是“大焦虑”,这个焦虑来自于每个家庭的未来——孩子。

既然现实已经如此焦虑,书和剧就别喋喋不休,不放提供一个方法论,怎样在焦虑中找到一点点欢喜。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有一点儿小欢喜”。

确实如此,人生就是在这个什么都不如意的世界里寻找着这么一点点的欢喜。

  《小别离》讲的是团聚与别离的方法论哲学,《都挺好》中每个人过得也不是那么好。

人生在世,总是在层层矛盾中生存,过了一个坎,再去迈下一个坎。

  什么样的人算是成功呢?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对于一切事情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

对于所有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

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

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

这是一种境界,对所有事情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

  家庭生活亦是如此。

人生起起伏伏,悲伤难过的事情亦有之。

涂磊说,哪家的生活不是柴米油盐和一地鸡毛蒜皮,之所以能够称为家人,是因为不管你如何向前奔跑,他们仍然在身后将你托起。

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只要在家里、有家人,就是一生欢喜。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季杨杨写检讨那段儿,类似的剧情在我堂姐和她女儿之间上演过。

  在豆瓣《小欢喜》的评论区,类似的评论并不少见,大多数用户都能在剧中寻找到自身家庭关系的投射。

这部由柠萌影业出品的剧集,讲述了北京三个高考家庭的故事,试图探讨当代家庭关系与亲子教育等现实问题。

剧集播放过半,在各大观剧社区和论坛,“感同身受”是观众对这部剧观感的公约数。

  这与制作方的创作理念契合。

《小欢喜》总制片人徐晓鸥告诉《三声》,为了避免过于戏剧化的冲突,团队在创作阶段就决定采用更加生活化的小矛盾来推动故事发展。

与此同时,更加聚焦于教育本身,而非以教育为噱头,重新讲述婆媳关系、婚姻危机等易于制造冲突的话题。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小欢喜》豆瓣评分8.2分,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00亿,爱奇艺热度8221,腾讯视频累计播放量13.6亿次,在东方卫视播出后,59城收视率连续8天收视第一。

  《小欢喜》的尝试发生在国产剧集市场变化的大背景下,又做着突破市场的努力。

相比于柠萌影业“小”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小别离》播出的2016年,古装、仙侠、玄幻等类型作品的“流量光环”开始褪去,展现时代变迁、刻画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逐渐受到各大影视公司和市场的青睐。

  但现实主义仍有着自己的创作难点。

对于快速变化的中国现实,寻找新的议题和切入点并如实还原细节,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考验。

“教育连接着家庭和社会,能够对社会情绪有特殊的体察。

”徐晓鸥认为,教育题材能够以更加独特的视角成为观察社会的突破口。

  作为出品方和制作方的柠萌影业则希望在“创新”和“深挖”上做文章。

一方面,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融入互联网时代下,00后孩子与焦虑父母间矛盾冲突的新视角,并利用大量典型人物和生活化的细节引起观众共鸣;另一方面,在新的创作模式下,高考题材确定后,小说家鲁引弓围绕主题,对大量采访素材进行虚构化写作,编剧团队再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进行二次创作,最后由导演汪俊和演员共同演绎完成。

  在徐晓鸥看来,现实主义剧集不应该构成对社会焦虑的消费,而应该为焦虑提供出口:

“我们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逻辑,两代人可以通过剧集来沟通情感。

  01|“高考是时代性更强的全民记忆”

  在2016年《小别离》杀青的片场,徐晓鸥和黄磊定下了开发《小欢喜》的计划。

  《小别离》讲述的是中考和小留学生的故事。

团队在拍摄这部剧集时曾遭遇来自创作和市场的双重困难。

一方面,教育题材切口小,孩子间的故事很难在创作端找到戏剧冲突;另一方面,这种题材被认为只有中年父母才会看,不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这和市场长期的创作惯性有关。

教育题材属于家庭伦理剧的一种,后者以夫妻关系为核心,小三插足和婆媳矛盾成为这类剧集长期的冲突来源,少有题材将亲子教育纳入主体叙事。

因此,在此前的教育题材剧集中,核心场景发生在校园而非家庭。

  但在《小别离》的拍摄过程中,制作团队发现教育是一个切入家庭的很独特的视角。

教育连接着家庭和社会,能产生足够多的社会讨论:

“会把整个家庭切出一个不一样的剖面。

  原著作者鲁引弓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谈到家长视角在教育题材中的重要性:

当代家长的教育困境是“社会发展太快了,家长的经验跟不上了”。

过去,中年员工能凭借经验积累成为行业资深人士,但在互联网的改造下,中年人跟年轻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在此前提下,家长的职场压力转化为教育问题。

“他们一旦在职场上焦头烂额,跟孩子的交往就简化成只关心分数。

  有了《小别离》的尝试和经验积累,黄磊和徐晓鸥在片场商量,将下一个题材锁定到高考。

相比中考、留学等话题,高考属于时代性更强烈的全民记忆,这意味着更大的受众市场,也意味着更高的创作难度。

“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稍微偏一点观众就觉得不真。

”徐晓鸥说。

  两人延续之前的思路,继续在高考中寻找教育连接社会和家庭的意义。

徐晓鸥把高考视为“家庭对社会交出的一份答卷”,在高考这个节点,父母基本结束抚养义务,孩子即将独立面向社会:

“原生家庭对孩子带来的伤害或好处,全部都交在这份答卷里。

  这个节点也凝结着情感要素。

高三是父母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最后一年,之后孩子开始脱离原生家庭,亲子关系处在变化的前夜:

“他从此成为这个家庭的客人,不再是这个家庭的主人了,这个家庭重新恢复到二人世界。

  黄磊在讨论时,将高考的情感基调定义整个家庭的“大别离,小欢喜。

”基调定下后,徐晓鸥开始思考如何切入高考这一宏大主题:

“我们用教育破了家庭伦理的题,接下来思考的是用什么破高考这个题。

  她于是找到《小别离》的原著作者鲁引弓,希望后者能以《小欢喜》为题写一本小说,后续再以小说为基础进行剧本改编。

这一操作方式和传统的原创剧本或者小说改编思路都不同,“高考主题太大,需要更多典型人物和故事作为创作基础,小说文本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底座。

”徐晓鸥解释说。

  在徐晓鸥看来,中国的现实题材还需要做得更深,但在当下整体的制作体系下,中国现实题材往往难以对现实素材进行充分的收集。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是有限的,创作者需要更广泛、深入地去理解所表达的那种生活。

  徐晓鸥和鲁引弓相识多年,鲁引弓是教育记者出身。

接到徐晓鸥的命题后,鲁引弓花了三个月在多所高中采访,和学生、教师进行座谈,遇到有趣的学生再进行他们家长的采访。

鲁引弓最后呈现的文本聚焦在三个家庭的故事,并且为后续的剧本开发提供了故事框架和基本人设。

  “他能从真实素材出发写虚构故事,而不是报告文学。

”徐晓鸥说。

  02|温暖的现实主义

  2017年,鲁引弓的小说创作完成,黄磊带领编剧团队开始对小说进行改编。

其中有一处较大的改动,在原本的小说中,黄磊和海清扮演的方圆、童文洁夫妇存在离婚隐患,但在剧本中被设计成一对恩爱夫妻。

关系模式修改后,剧本团队几乎完全原创了这个家庭的故事。

  “基本上夫妻矛盾、中年危机、失业等全部点到为止,集中在核心主题上。

”徐晓鸥解释说,团队希望更加聚焦与教育主题相关的亲子关系,去做更深入和清晰的探讨。

这一决定来自此前《小别离》的经验积累。

当时,《小别离》花不少篇幅讲述中年危机,这一定程度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也弱化了教育的主题。

  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仍然想保持一定的内容体量,就需要将更多真实的细节填充进去。

  这些细节必须具备引发共情的能力,因此大多来自创作者的亲身经历。

比如,剧本为了表现宋倩(小陶虹饰)对女儿的控制,增加了早晨起来炖海参燕窝、还一定要女儿吃下去的细节,就来自于黄磊的生活体验。

  此外,制作组在剧中还原了2018到2019的这一届学生的生活时空,剧中的高考政策,甚至所有的日期、电影、天气都和现实时间对应。

“为了应对时代变化,现实主义题材做出的反应,应该是更新剧中的社会细节。

”徐晓鸥说,“你需要不断的验证,现在的父母还会不会这样跟孩子说话,孩子们现在玩的游戏是吃鸡,还是《王者荣耀》。

  这一前提下,温暖的现实主义被定为该剧的主基调,方圆夫妇的关系转变也基于这层考虑。

徐晓鸥认为,温暖现实主义的核心就是不贩卖焦虑:

“把教育写得很焦虑太简单了,我可以把每家都写得鸡飞狗跳,甚至妻离子散都可以。

这个要推向极致太容易了。

  但她选择避免这一点。

在《小欢喜》中,过于狗血的矛盾剧情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温暖里的小矛盾”。

方圆的家庭在剧中焦虑很少,出现问题很快便解决;宋倩家庭的焦虑稍多,但也大多围绕孩子展开。

“我们的焦虑很克制。

  这些生活化的戏剧冲突带来的好处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我们看到的生活都是平平淡淡的。

所谓的代入感就是,它像你看到的生活,而且你能理解里面的人。

  这一方法论也应用到演员的选择上。

剧中的小演员从几百个小孩中筛选而出。

除了年纪符合,另一个挑选标准是尽量靠近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徐晓鸥认为,这个年纪的小孩表演经验不足,不能完全靠塑造,“还是得本身气质就符合角色,再加上一定的表演能力才行。

”而父母角色则以更成熟的演员为主,几乎都是团队看剧本时脑海里呈现出来的第一人选。

  近年来,“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正在失去魅力。

在徐晓鸥看来,流量明星的使用需要视题材而定。

现实主义题材讲求真实,意味着角色需要更普通,而流量明星的明星多数具备人设的属性,显然与此冲突:

“《小欢喜》这种剧肯定不能用流量,否则观众会跳戏。

  这一套班底在拍摄时起到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六位成熟的演员在片场会对导演汪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场戏应该如何拍、台词应该何时说;而汪俊也擅长与演员沟通,卡点应该在哪个位置,演员立刻心领神悟。

  让徐晓鸥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小陶虹饰演的宋倩和剧中女儿发生争吵大哭,二人的表演融合在一起,所有看片的人都为演员的表演留下眼泪。

这段戏在片场一遍过,汪俊告诉媒体,自己哭着拍完这场戏。

这一段也成为社交媒体中流传最广的剧情片段。

  03|变化中的可能性

  从《小别离》到《小欢喜》,市场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四年前,在拍摄《小别离》时,剧组邀请了少年偶像团体TFBOYS出演,这既是由于剧中角色和TFBOYS气质的契合,也有剧组对市场的考虑:

“因为这是新兴的题材,需要更多的保障。

  《小别离》在2016年的暑期档播出,这一年IP热度正盛,暑期档扎堆的是《幻城》、《青云志》等有广泛粉丝基础的玄幻仙侠剧。

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小别离》专家研讨会上,“玄幻IP围剿市场”成为这次讨论的大背景。

  黄磊在会议上提到对市场的困惑:

“我昨天看了一个特牛的卫视播的玄幻剧,看得我瞠目结舌。

当年大的古装戏,依然对人、对时代有阐述、发问、思考。

现在,我不太理解”。

  四年后,现实主义题材迎来了回暖。

今年《都挺好》和《破冰行动》都收获了不俗的市场成绩。

“原来制作公司可能做古装挺多的,现在大家都愿意去做现实主义题材。

”徐晓鸥指出,影视公司对制作现实主义题材项目的意愿在增强。

  这一过程中,不乏政策风向的变动。

广电总局在2017年以来已经连续多次发布了“推荐参考剧目”名单,其中包括《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等多部现实题材剧集。

古装剧则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颇受市场欢迎的宫斗类型剧。

今年7月3日,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在一次调研时提到,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政策将始终保持高压。

  但在徐晓鸥看来,更重要的是现实主义题材本就具备爆款潜质。

现实题材最接近观众,其观众代入感、共情能力,对生活痛点的触碰,都是其他题材无法取代的。

这让现实主义题材更适合社交的广泛传播。

  事实上,早在《小别离》播出时,该剧就在玄幻IP的围剿下连续11天收视率排名第一;次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登顶年度收视冠军;而今年的剧集《都挺好》也引发全民热度,热播时几乎每个话题点都会变为热搜。

  大环境的变化下,现实题材框架下更加细分的教育题材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它是洞察中国社会极为特殊的一个窗口,能够探讨的切面很多,观众也对此也有很多表达欲。

”徐晓鸥对《三声》表示。

  这同时也意味着更为激烈的同题竞争。

在《小欢喜》之前,已经有《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等多部教育题材作品播出,如何做出新意、贴近生活是一大难题。

“有一点点不真,观众就会挑剔。

”徐晓鸥表示,这需要创作者不断观察生活,并提炼出新议题。

比如,女性主义主题剧集的兴起就是生产端对现实题材新的挖掘,而对于如婆媳、夫妻关系这类传统的创作主题,则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寻找新的破题点。

  值得一提的是,受众的观看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的剧集市场上,倍速观看、只看TA功能共同构筑了一个更加“没有耐心”的观众群体。

但徐晓鸥认为,一方面生活剧在创作方法论上与其它类型有所区别,“和快节奏的剧情剧相比,生活剧更娓娓道来。

它要像你的邻居一样,你看见它,就仿佛看见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创作者也不应该因为形式做出内容的改变。

“如果能够给他们提供一部不需要快进的影视作品,他们不仅会喜欢,甚至还会在社交媒体上为你做二次传播。

  “倍速不是观众的主动需求,而是被动的选择。

  2019《小欢喜》观看有感

  《小欢喜》剧情已经更新到了高潮阶段,三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在孩子们高考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