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767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docx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

高三第三次测评理科综合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C12N14O16Mg24Al27Pb207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8分,13小题,每小题6分。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物质a作为抑制剂与淀粉酶结合时,淀粉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淀粉酶的活性。

在适宜温度、PH等条件下,某小组将淀粉酶和物质a的混合液均分若于份,分别加入到等

量的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中,检测发现,淀粉的水解速率随淀粉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分析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A.物质a与淀粉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减弱

B.物质a与淀粉酶的结合能改变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C.淀粉酶与物质a的结合部位可能有别于与淀粉的结合

D.物质a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可通过提高底物浓度来缓解

2.下图为神经细胞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

依据此图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钠一钾泵具有载体的运输作用与酶的催化作用

B.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由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

C.膜两侧Na+浓度差的维持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Na+通道打开时可使细胞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

3.与果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只发生在果蝇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是

A.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B.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同时加倍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荃因自由组合

D.DNA分子中碱签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玉米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发生该种染色体变异

B.DNA的断裂、错接是形成图乙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

C.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

D.甲一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不能在显微镜下分辨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桃树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子番茄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

D.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促进其生芽

6.使君子花夜晚为白色,早晨开始逐渐变为粉色,到下午变为红色,晚上再恢复为白色。

调查发现,晚上采蜜的是飞蛾,而早晨和白天采蜜的分别是蜜蜂和蝴蝶。

此外,使君子花是两性花,但雌蕊和雄蕊的成熟时间相互错开。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使君子与三种传粉者之间存在信息传递

B.使君子和三种传粉者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C.使君子在自然状态下不能同株自花传粉

D.花色变化导致三种传粉者间的竞争加强

7.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这座当今世界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

海大桥使用了大量的各类材料:

路面使用了进口的湖底天然沥青和混凝土、承台和塔座等部位使用了双相不锈钢钢筋、抗震方面使用了新型高阻尼橡胶和钢板。

关于这些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沥青主要成分是有机物,也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混凝土中含有的水泥、沙子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的途径防锈蚀

D.橡胶一定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0: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NA

B.常温常压下14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1L1mol/L的亚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小于2NA

D.18g铝溶于NaOH溶液或盐酸转移电子数均为2NA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均符合CnH2n+2的两种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丙酸甲酌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放酸的有4种

C.苯和甲苯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醋时若将浓硫酸换成稀硫酸产率会降低

10.W,X,Y,Z是族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工业冶炼金属

X的方法是电解其熔融氯化物,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一元强酸和二元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Y>Z>W

B.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均显酸性

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常温下一定能和铁反应

D.X单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12.传统的酸性锌锰电池以NH4Cl溶液为电解质,其电池反应为

2MnO2+Zn+2NH4Cl=2MnOOH+Zn(NH3)2Cl2,一种改进型防泄漏锌锰电池以ZnCl2溶液作为电解质,其电池反应为8MnO2+4Zn+ZnCI2+8H2O=8MnOOH+ZnCI2·4ZnO·4H2O.关于两种锌锰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电池的两极活性材料相同

B.改进型锌锰电池属于碱性锌锰电池

C.两种电池的正极反应均为:

MnO2+e—+H+=MnOOH

D.改进型电池防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电池工作时消耗大里的水

13.常温下,向10mL0.1mol/L的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一lgc(Cu2+)随滴入的Na2S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溶液

体积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Ksp(CuS)的数量级为10-35

B.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a点和d点溶液

C.b点溶液中。

(Na+)=2c(Cl一)

D.d点溶液中c(Na+)>c(CI—)>c(S2一)>c(OH+)>c(H+)

二、选择趣: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由粒子散射实验确立了原子有内部结构

B.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蚤是不连续的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D.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3种频率的光子

15.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的顶端A处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

恰好落到斜面底部的B点,且此时的速度大小

,空气

阻力不计,.该斜面的倾角为

A.

B.

C.

D.

16.某一双星系统中,A星球质量是B星球质量的2倍,两者之间的间距为l。

经观测发现A星

球上的物质在缓慢地向外太空逃逸,若干年后A星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间距减小,由观测知此时双星系统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1.5倍,则

A.两星球之间距离变为

B.两星球之间距离变为

C.A星球的轨道半径变为0.35lD.A星球的轨道半径变为0.25l

17.如图ABCD的矩形区域存在沿A至D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边长AB=2AD,质量m、

带电量q的正电粒子以恒定的速度v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矩形区域,粒子恰好从C点以

速度v1射出电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则

A.若电场强度变为2E,粒子从DC边中点射出

B.若电场强度变为2E,粒子射出电场的速度为2vi

C·若粒子入射速度变

,则粒子从DC边中点射出电场

D·若粒子入射速度变为

,则粒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为

18.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上,一质量为6m的物块经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小球由水平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和斜面始终静止.运动过程中小球和物块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在此过程中

A.细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地而对斜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V,内阻不计,R1、R2、R3为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1Ω、0.5Ω、

9Ω、R.4、R5为电阻箱,最大阻值均为99.9Ω,右侧竖直放置一个电容为

的理想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板长0.2m,板间距为0.125m。

一带电粒子以0.8m/s的速度沿平行板中线进入,恰好匀速通过,不计空气阻力,此时R4、R5阻值分别为1.8Ω、1Ω。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此粒子带正电

B.带电粒子匀速穿过电容器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3x10—9C

C.欲使粒子向上偏转但父不打到电容器的上板,R4阻值不得超

过5.7Ω

D.欲使粒子向下偏转但又不打到电容器的下板,R4阻值不得低于l.4Ω

20.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WV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bc边刚好运动到匀强磁场PQ边界的v-t图象,图中数据均为己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到t2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B.线框的边长为V1(t2-t2)

C.线框中安培力的最大功率为

D.线框中安培力的最大功率为

21.如图所示,质量m1=4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m,现有质量m2=2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3m/s从左端滑上小车。

己知物块与车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0.5,取g=10m/s2,则物块滑上小车后

A.滑块和小车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滑块和小车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经过一段时间从小车右端滑下

D.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盘为6J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一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一第38趣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1)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图甲所示的F-x图象,其中F为弹簧弹力,x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甲,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__cm,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

该同学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cm.“

(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3.(10分)某同学将电流表A与一电源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改装成欧姆表.并测定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流表内阻Rg=7.5Ω,满偏电流Ig=10mA.电流表的表盘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做如下操作:

(1)首先,将两探针短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流表A达到满偏。

断开两探针,若用电阻箱替代滑动变阻器R.仍使电流表满偏。

电阻箱读数如图丙所示,则R=_____·

(2)保持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阻值不变,重新接回,将两探针接电阻箱,可以逐一将欧

姆表刻度标出,当电阻箱调至10052时,电流表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流为______A.

(3)由此,可以侧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内阻r=________。

(4)改装好的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认为电源电动势有所降低,内阻增大,该同学按照

步骤规范操作,测量某一定值电阻,测得电阻值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14分)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x轴上方存在垂

直纸面向外的匀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T,y轴上一

点P(0,16)有一粒子源,能向各个方向释放出比荷为

4x108C/kg的正粒子,粒子初速度V0=8x106m/s,不

计粒子重力,求x轴上有粒子穿过的坐标范围。

 

25.(18分)(18分)

如图所示,形状完全相同的光滑弧形槽A,B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两弧形楠相对放置,底端与光滑水平面相切,弧形槽高度为h,A槽质量为2m,B槽质量为M。

质量为m的小球,从弧形槽A顶端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的最大速度;

(2)若小球从B上滑下后还能追上A,求M,m间所满足的关系:

26.(14分)澳化亚铁是聚合反应中常用的一种催化剂,易潮解变质,800℃以上可升华,高温

时FeBr3会快速分解为FeBr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澳化亚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M、N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装置末端排出的气体是否需要处理________(填“是”或“否”)

(3)实验结束时要关闭热源并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此时通N2自的是__________。

(4)将浓磷酸换成浓硫酸同样能制得HBr,但反应过程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变为橙黄色。

①浓磷酸和浓硫酸均能用于制HBr的原因是硫酸和磷酸都具备某种性质,该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变橙黄色是因为发生了副反应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③浓磷酸换成浓硫酸对产品纯度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丙烷脱氢是工业生产丙烯的重要途径,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

C3H6(g)+H2(g)ΔH。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表为部分键能数据,据此可算出△H=_________kJ/mol

(2)一定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3H8发生脱氧反应,经过10min达到平衡

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开始的1.4倍。

①0~10min内氢气的生成速率v(H2)=__________,C3H8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B.C3F6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C3H8的分解速率与C3H6的消耗速率相等

(3)脱氢反应分别在压强为P1和P2时发生,丙烷及丙烯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压强:

p1______P2(填“>”或“<”)。

②为了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③若p1=01MPa,起始时充入丙烷发生反应,则Q点对应温度下反应厨的平衡常数kp____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④在垣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丙烷和氢气发生脱氢反应,起始n(氩气)/n(丙烷)越大,

丙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我国是世界铅生产和铅消费的最大国,而铅的冶炼方法具有成本高、污染严重等缺点。

I.铅的冶炼

一种用铅矿石(主要成分为PbS)冶炼铅的改进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浮选前将铅矿石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器氧化段的主要反应有2PbS+3O2

2PbO+2SO2(反应a)和PbS+2PbO

3Pb+SO2(反应b).反应a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b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工艺流程与传统方法相比优点之一就是可得到富SO2烟气.,富SO2烟气可直接用于

某种工业生产,请写出表示该工业生产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含铅废水处理

化学沉淀法是除去酸性废水中Pb2+的主要方法,根据其原理不同可以分为:

氢氧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磷酸盐沉淀法、铁氧体沉淀法等。

水溶液中各形态铅的百分含量x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向含Pb2+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变浑浊,继续滴加NaOH溶液又变澄清。

(4)着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除溶液中的Pb2+,应将溶液的pH调至约为______。

pH13时,

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酸性含铅废水中加Na2S可将Pb2+转化为PbS除去,使用该方法通常先将溶液pH调至6左右,若溶液pH过低会导致____________。

已知Ksp(PbS)=8.010-28,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中铅含量不高于0.5mg/L,若某工厂处理过的废水中S2一浓度为2.010—20mol/L,该废水中铅含量_________(填“已经”或“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9.(10分)

自然界中,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高等植物会产生叶绿体突变体。

某植物种群中,甲是缺失了叶黄素的突变体。

与正常植株相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甲的生长缓慢。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的膜结构称作________,在该结构上合成的储存有化学

能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2)与正常植株相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甲的叶绿体吸收与利用________(填“红光”

或“蓝紫光”)能力不变,C3的相对含量会_______(填“增多”、“保持不变”或“减小)

(3)显著降低环境CO2的浓度,甲的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会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含18O的水浇灌突变体甲,一段时间后,在其周围空气中存在含18O的物质有_____.

30.(12分)

某植物是一种雌雄同花的二倍体生物,其有红色、橙色和白色3种花色,且有的花上出现紫斑,有的无花斑。

实验发现,红花无斑植株自交,子代中最多出现红花紫斑、红花无斑、橙花紫斑、橙花无斑、白花紫斑和白花无斑6种类型,对应的比例接近27:

117:

9:

39:

12:

52,相关基因完全显性.请回答:

(1)该植物种群中,花色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荃因的控制;只研究花色与花斑的遗传

时,白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2)在只研究花色遗传的情况下,橙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产生大量的子代(F1)。

若F1

未出现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为_______;若F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类型及相应的

分离比为__________

(3)纯种橙花紫斑植株自交,将其产生的大量的种子用射线和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种植后,发现了极少量的变异植株,其中有一株开橙黄花深紫斑的植株(甲)。

甲的育性很低.显微观察发现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呈现异常的配对状态.如图所示。

①图示中,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过程中,该配对状态是由______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②用射线和化学物质处理种子,仅出现极少量的变异植株,体现了突变具有_______的特点。

研究发现,甲与纯种橙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且控制花色的1对基因位于图A的染色体上、控制花斑的1对基因位于图D染色体上。

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型的情况下,对甲的花色、花斑颜色的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辣木的根、茎、叶、种子等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成分,共有调节血糖的功能。

为了探究辣木降血糖的机制,某科研小组将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实验组(口服辣木叶水提取物)、空白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该药物能刺激胰岛合成分泌胰岛素),并检测相关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

实验组血糖含量下降值显著高干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但

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胰岛素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别,实验组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双糖酶(包括乳糖醉、蔗糖酶和麦芽勃醉)是小肠肠腔中的一类消化酶,能将肠

道内双糖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

实验

组小肠双糖酶的活性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次寸照组都低.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3)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研究发现,胰岛素能使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__。

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形响胰岛素的分泌.该调节讥制称作_______________。

32.(9分)

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更加稳定的生态统。

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中的肉食性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种群水平上,对动物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_______等方面:

调查动物甲的数食采用了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据图可知,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为_(填“Kl“‘K2”或“K3”)。

(2)由农田演变为树林的过程属于演替类型中的________:

在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在______等方面还会逐渐发生改变.

(3)退耕农田演替为树林导致该地区生物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动物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且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液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多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品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可以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

D.一块0℃的冰逐渐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会增加

E.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2)(10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中,封闭了有两段水银柱和两部分空气柱,水银柱A的长度h1=25cm,位于左侧封闭端的顶部。

水银柱B与A之间的空气柱长度L1=12.5cm,右侧被活塞C封闭的空气柱长度L2=12.5cm,已知玻瑞管周围环境温度t=27℃时,右侧封闭空气柱的压强恰为P0=75cmHg,水银柱B左右两部分液面的高度差h2=45cm。

保持环境温度t=27℃不变,缓慢拉动活塞C,求:

①当水银柱A恰好对U形管的顶部没有压力时,右侧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②当U形管内B部分的水银面相平时,活塞C共向上移动多少?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x轴上,当t=0时,波源x=0处的质点S

开始振动,t=0.5s时,刚好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则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

B.该波的波长为4m

C.该波的波速为6m/s

D.t=1.5s时,x=4m处的质点速度最大

E.t=1.5s时,x=5m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大

(2)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