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557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仙居概况导游词.docx

仙居概况导游词

仙居概况导游词

  仙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早在4000-7000年前,就有人在这块土地生息繁衍,据考古发现,下汤新石器遗址与河姆渡、良渚文化的遗址相比毫不逊色,相继显露了中华早期文明曙光。

  据下汤遗址考证,距今6-7千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西部的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

  在东晋穆帝永和3年,仙居立县,名乐安。

  隋、唐间几经废置,五代后唐于成五年,因治理盂溪水患乐安县改名永安县。

  人们以此希望永保平安。

  仙居建县于公元347年,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赵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命名为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

  (境内有距今约7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下汤原始社会村落遗址。

  )仙居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全县总面积为1992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7镇10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722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46.1万,常住人口36.77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185人/平方公里。

  汉族约占99%,土著少数民族有畲族等。

  仙居山川叠翠,风光旖旎,以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文化史迹遍布全境。

  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现有省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保单位26处,现已收藏文物器件2000多件。

  有朱熹讲学过的桐江书院;还有高迁古民居及宋窑遗址等。

  宋张君房的《云笈签》天宫地府图中,把括苍洞、麻姑洞、丹霞洞分别列为道家第十洞天、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兴建的石头禅院(今名大兴寺)为台州第一个寺院,寺外有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晋代摩崖石刻佛字。

  历代人才辈出,唐代著名诗人项斯,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历代流传逢人说项经典佳话。

  宋代名臣吴芾敢直谏秦桧卖国专权,遭贬后,著《湖山集》被收于《四库全书》。

  元代著名鉴藏家柯九思,深得元文宗赏识,在元代艺术史和鉴藏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明代吴时来敢直谏严嵩,颇有政声。

  晚唐有著名诗人项斯;宋代食用菌专家陈仁玉写下了世界第一部《菌谱》;为世界最早的食用菌专著。

  元代大画家奎章阁监书博士柯九思善诗文、工书画,时人称为三绝;现代出了玻璃雕花大师吴子熊、书法家徐子久等。

  仙居长期的民间文化活动,如卷地龙、长板龙、跳跳马、叠罗汉,以及各类民歌小调久传不衰。

  近年挖掘、整修、创新的有:

长板龙灯、退弹虾、长旗灯、水口山卷地龙、五狮挪球,参加台州市民间艺术大赛获金奖、银奖殊荣;仙居无骨针刺花灯,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并被专家们称为中华瑰宝、中华第一灯。

  2000年6月文化部授牌仙居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针刺无骨花灯)。

  有填补中国东南空白、具有重大考究价值的春秋时期广度古越族文字和汉代朱溪岩画;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有至今尚未破译的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皤滩古镇更是一个罕见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致,保存完整,有江南第一古镇、华东第一古街(龙型)、中国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民俗民居活标本之称。

  景星风景区于2002年9月14日对外开放。

  总投资3000多万元开发的景星岩风景区2002年5月17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位于仙居城西27公里处,总而积27.3平方公里,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

  景星岩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象一艘巨型的大轮船停泊于此,两台高速电梯将您直送景区鬼斧神功的奇峰峭壁,使得仙台鹿颈亭、响铃岩、神龟探月等景点更加维妙维肖,绮丽如画的翠竹秀林构成了这里奇特景观。

  景星岩景区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同时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及灿烂的历史文化,唐代以来就有宏大的净居寺,全国罕见的和尚圆寂塔,集日月星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读书堂等名胜古迹源远流长。

  开发后的景星岩建有全世界高山上最长的望月长廊(2廊5廊8廊米),典雅幽静的望月楼、梦月楼、奔月楼(客房),古色古香的醉月楼(餐厅),另有诗意的休闲中心,风情无限的颂月场(娱乐),景星岩景区是旅游、休闲、度假、会议的最佳去处。

  高速电梯:

登景星岩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乘观光电梯直达山顶;二是步行从十八盘上山。

  今天我们选择的是乘电梯上山。

  这台高速观光电梯从竖井式的山洞中起降,下半部隐入洞中,上半部凌空突现,只需要45秒就可将您送达128米高的山坡。

  当您登上山顶,古人那"可上九天揽月"的情思梦想即可缩短时空距离,星移斗转,定能激起您的美好遐思。

  这座海拔742米的山体,横空出世、鹤立众山,总面积27。

  3平方公里,具有典型的流纹岩地貌特征,历来就是仙居著名的旅游胜地。

  "景星望月",人们登高赏月如遇晴朗天际,但见皓月当空,横卧苍穹,旁有铜镜般似的映月池将天上明月倒映水面,山风吹来,碧波轻泛涟漪,水天一色,令人吧为观止,从古到今一直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赏月。

  飞马迎客:

山顶到了,下了电梯,先来欣赏远景,站在望月长廊的一侧,远眺对面山势,只见一匹展翅欲飞的骏马正向我们奔来,这就是景星岩作景之一的"飞马迎客",对各位的到来,这匹马正扑腾着双翅,表示热忱的欢迎。

  游客们我们景星岩风景名胜区建设完工,正式迎客是在二00二年九月十四日,这一年是家历壬午年,即十二生肖中马年,于是"飞马迎客"就有了双重意义。

  神仙洞:

神奇的神仙洞:

冬天天山顶其它地方冰天雪地,洞口却温暖异常,无半点霜冰。

  距洞口几百米外就看见热风洞口热气腾腾、烟雾弥漫。

  有人说是神仙在下面烧饭,只是水蒸气常年往上升,不妨伸手感受一下,带点仙气回去。

  百兽共鸣:

那边绵险峻的群山恰似各类神兽在仰天长啸,这一景称之为"百兽共鸣"。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神兽中有昂首回望的万年龟;有展翅欲气的雄鹰;有一对情意绵绵的鸳鸯;有展开翅膀奔驰的天马等等。

  凉风洞:

站在这里,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也感觉丝丝凉意,他细听的话可听到水滴嗒滴嗒的声音,这就是凉风洞。

  原来凉风洞庭湖是一条北端开口,南端封闭的岩不断裂带,由于和南面洞口相连,常年茂林修竹掩盖洞口气温较低,加上裂隙中水的冷却作用,冷风从裂隙往上吹,炎热的夏天给人丝丝凉意。

  响铃岩:

这是一座高百余米,由三座悬崖形成一条宽不足一米的纵深沟壑。

  响铃岩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将石关投进山壑之中击撞左右碉壁,"铃声"震荡、余音叮当,至上下声音达半分钏之久,因而当地人将其称之为"响铃岩",游客们到了景星岩,都会在这响铃岩上拿起两块石头扔上一扔,而且扔的方法又不一样。

  前一块是用右手举起使劲扔,后一块则是放左手心慢慢扔,为什么呢?

因为前一块代表晦气、烦恼,所以要狠狠地扔;后一块则代表心愿,你心想什么,这块石头扔出后今后一定会如愿得到从今后会吉祥如意,所以要慎重地轻投。

  所以响铃岩也叫"洗心谷",只扔上这么两面三刀块石头,你就会觉的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大家不妨试试,之投石取响之乐事,真可谓;左右碰壁谁说便是苦恼之事,投石闻声你听且不乐趣无穷。

  醉月楼:

西南面这座古今结合的大楼就是"醉月楼".醉月楼是游客用餐的地方,这里的包厢按大酒店规格设计建造.一,二楼大餐厅宽敞明亮,这里的菜肴由高级厨师掌厨,色香味俱全.这里的菜有仙居地方特色的土菜,如萌干菜,三黄鸡等,到时请大家来这里品尝我们仙居有名"山里菜".左侧,这一小巧玲珑的白楼,便是景区内的奔月楼(住宿楼).象鼻岩:

站在观景台向下望去,只见一巨大岩体,中间突出,两侧微微凹陷酷似大象头部,由于其惟妙惟肖神似巨象,于是人们就把它称为"象鼻岩",这是景区的经典景点之一"神象守岩".摄影爱好者只要将镜头对准它,按一下快门,就有一张好照片出来.在2002年6月底全国报影大赛中,一等奖的作品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作品是雨后仙雾缭绕的神象守岩和响铃亭的绝妙组合像画家笔下的国画,美极了!

摘星亭:

来到摘星亭只见亭上楹联写道"登上不易无论无畏可摩星,揽月何难有志有为可折桂".即褒扬了先贤,又激励了后人.摘星也喻意期盼后人向先贤努力学习,勇攀高峰,摘取桂冠,成为一颗耀眼闪烁的新星.读书堂:

称它为堂,其实并非堂屋建筑,只是在一处凹进的岩壁上凿了石桌和石椅,上方悬崖突兀可遮风避雨,前方濒临千丈深渊,环境清幽,就是在这简陋险峻的地方,造就了历史上三大名人在此苦读养性,他们分别是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明朝的左都御史昊时来以及副都御史李一翰等.这里我要向各位特别介绍一下吴时来.吴时来是仙居白塔镇厚仁村人,生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卒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最后官至左都御史,人称吴都堂(都察院长官)。

  吴时来幼年京试因病落弟,回家后,立即来到景星岩,子然而居,整整三年不下山,后下山赶考,终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级第。

  吴时来为官期间,最著名的是对抵抗倭寇,对内智斗奸臣。

  在仙居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吴时来智斗严嵩"的故事呢!

吴时来虽然是封建时代的大官僚,但他那种"力除弊政忠心不渝,勇斥权奸矢志不移"的事迹,光照史册,广为流传,为历代民众所称颂。

  所以当地老百姓都会带正在求学的子女们来这里上香点烛,还让孩子们在吴时曾经坐过的地方坐上一坐,希望他们也能成为有识之士,国家的栋梁。

  这就是吴时来曾经坐过的地方,这位置还真奇怪,它的上面有块出来的岩石,像是一个龙头,据风水先生说:

这个位置集日月星辰之灵气,又有龙头护顶,人们都称它为"状元椅"只要在这上面坐上一坐,求学的学习将更进步,当官的必将官运亨通,经商的也将财源广进。

  各位游客,不妨坐上一试,定将给你带来好运,顺便大家可以一下这里的风景窗,别有一番构意。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这里有几个有关吴时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他"抗倭卫国建功"。

  嘉靖三十二年(即1553年),吴时来担任上海淞江推官,推官秩正七品,是掌理刑狱的职位。

  那年倭寇犯淞,大兵压境,居住城外的百姓大批拥进城里。

  许多官吏提出关闭城门,阻止百姓进城,以便减轻城内负担。

  吴时来力排众议,说:

"城外非吾民耶",大开城门让百姓入城避难,并组织兵马坚守城池,多次打退倭寇进攻。

  他分析倭寇久攻不下,肯定持攻嘉兴,于是密令吴江县令,决湖(太湖)放水,使倭寇阻于水中,吴时来亲率伏年兵,乘胜追击,在王江泾、沈家庄两个地方斩了倭寇数千首级,其余统统入江中淹死。

  这是明史记载(吴时来)的"王江泾、沈家庄"大捷。

  第二个故事题目叫"富贵可如此图耶"王江泾、沈庄大捷后,吴时来名声大震,奸臣严嵩干16子赵文华巡视江南,召见吴时来,吴时来参拜赵文华,见他傲气十足,端坐在上下回礼,转身就走,赵文华大怒,立即"遗骑回荐章"改荐他人。

  事后有人对吴时来说,赵文华现在是朝迁重臣,有权有势,别人千方百计拍马附和高攀他都攀下上,今天赵总督主动提携你,你却转身就走,只要稍妒忍一时,你荣华富贵终身享不尽。

  吴时来说:

"富贵可如此图耶"。

  梦月楼:

对面有一小山丘,形状宛如寺院里的和尚们敲击的木鱼,于是人们便把它称为"木鱼山"。

  净居寺大雄宝殿的东侧是梦月楼,晚上住在那里,祖先和神灵托梦,据传十分灵验,想圆梦的人晚上住这里定能梦想成真。

  净居寺:

景星岩不仅是读书胜地,更是佛门净地,参加完读书堂,请大家向东前进数百步,去参拜一下"净居寺"、"胡公庙"遗迹。

  站在这里看,以净居寺为中心,周围山峰,东西两侧是扶手,南是靠背山,北面是平台和木钱山。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这恰是皇帝坐过的金交椅,净居寺正好座落在这金交椅的腹心,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故唐宋以来,寺院香火十分旺盛,求签问卦更是非常灵验。

  这座重檐歇山顶式的建筑就是净居寺的主建筑大雄宝殿,中间这尊佛像是佛祖释迦牟尼。

  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现在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原名乔答摩·悉达多,29岁时深感人世生老病死的痛苦,舍弃王室生活,出家修行。

  经过六年苦修,35岁时在佛陀迦耶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据说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

  被佛门子弟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的智者"。

  两侧的塑像分别是佛祖十大弟子中的其中二位,年长的是释迦牟尼的第四个弟子摩诃迦叶,他是"头陀第一"即苦修行修得最好的,是"苦"象征。

  年青的是释迦牟尼第9个弟子阿难陀,他是"头陀第一",即记忆力最好,同时他也是欢喜、庄喜、无染的代表。

  有诗赞美阿难陀说:

"面如净满月,眼若春莲华,能令人心服,见者大欢喜。

  "也就是说:

信徒们有各种美好的愿望,都要多多参拜阿难陀了。

  周围便是我们熟悉的十八罗汉,是根据玄奘所译《法住记》中所说的,释迦牟尼令十六罗汉前往人间普济众生,加上降龙和伏虎罗汉,合称十八罗汉。

  瞭望亭:

这里地势高峻,三面旷远,下临绝壁,站此处,是否会产生一种"脚下起祥云,到此处应带几份仙气,眼前望而却步大地坐定后遂生一片激情"的感受呢?

的确我们极目远眺,方圆十平方公里的村镇、湖泊、溪流一览无余,天气晴朗的时刻,还隐约可见25公里外仙居县城的龙皇山顶电视塔及塔山的福应塔,真是:

极目神州若大乾坤撑半壁,荡胸填海无风月边倚一亭。

  鸟瞰山脚那个下塘村,我们看到的是明清古民居,它由众多的四合院一座连着一座相互联结在一起,下雨天从一个门进去可以走遍所有的房子而不淋一滴雨,我们从上往下看,那多像一个迷宫,匠心独运,令人赞叹!

现在让我们极目遥望对面的山顶,像不像雕塑大师精心制作的艺术长廊,那千年神龟、飞马迎客、鸳鸯戏水、雄鹰展翅、状元书卷、笔架峰……精雅别致,惟妙惟肖,多像到了举世罕见的艺术宝库。

  其它景点:

永安溪漂流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竹筏作为工具。

  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永安溪漂流配置歌手导游,为全国漂流首创,被媒体誉为竹筏上的刘三姐。

  皤滩古镇:

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

  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

  皤滩文化底蕴深厚,还有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针刺无骨花灯。

  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

  仙居原始森林:

即仙居淡竹俞坑自然保护区。

  俞坑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4.5%,区内共有维管植物160科、649属、1440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树种有7种,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衫,二级保护的有长叶榧、香果树、毛红椿等;珍稀植物有入角莲、短萼黄莲、厚朴、刺叶栎、青钱柳、浙江楠等。

  3、仙居蜜梨:

仙绿牌仙居蜜梨产于风光秀丽、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浙江省仙居县。

  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的最佳区域之一。

  仙居蜜梨是从台湾引种的日本梨良种,果实外形美观、风味独特、肉质细嫩、汁多味甜、品质极佳,经国家果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领先水平,1998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银奖,1999年在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

  4、仙居板栗:

仙居板栗种植面积5余万亩,年产量500余吨,是当地山区农民的一大主要产业。

  仙居板栗以魁栗、毛板红及部分地方良种为主体,仙绿牌魁栗,1998年度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

  5、仙居猕猴桃:

仙居为全省12个猕猴桃基地县之一。

  野生果品资源分布广泛,人工栽植始于1985年,主要品种有海沃特、阿里林和中华猕猴桃等。

  6、仙居黄花菜:

产于浙江省仙居县。

  地处浙南丘陵山区,土壤以沙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其种植黄花菜已达300余年,传统优良品种为仙居花,适应性广,抗逆力强,根系发达,耐旱、耐瘠,适宜山地种植,具有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等特点。

  其植株粗甜而香,条形粗壮,质量上乘。

  销于国内一些省市。

  仙居八大碗:

仙居有着非常淳朴、地道的农家土菜系列比如:

仙居大脸豆腐、蜜汁红薯、永安溪溪鱼等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尤其是那久负盛名的仙居八大碗让人叹为食之。

  八大碗选料讲究,做工精细,搭配科学,口味纯正,是仙居百姓喜事、请客必用的传统大餐。

  传说古时八仙过海大战龙王之后,在回神仙居的路上,只见邻村皤滩鼓乐喧天、张灯结彩,遂降祥云去凑热闹,原来是村中首富吴员外嫁女,八仙当时兴起,一人做了一道好菜(即采荷莲子、湘子海参、钟离翻碗肉、国舅泡鲞、洞宾大鱼、铁拐敲肉、仙姑肉皮泡、国老豆腐)以示庆贺。

  不久,仙居百姓都把吃饭用的四方桌改称为八仙桌,婚宴上都用上八仙的八样拿手菜,并尊称为八大碗。

  仙居传统八大碗历来是仙居民间招待宾朋的正统菜谱,它选料地道,制作讲究,排列严谨,适用广泛,文化渊源深远,是仙居地方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典。

  八大碗分上四碗和下四碗,上四碗分别为:

莲子(或白扁豆)、海参(或肉参)、鱼胶即鱼瓢(或敲肉)、翻碗肉;下四碗分别为:

笋(或茭白、笋干)、炒肉(即豆腐条炒肉丝或香菇)、羊肉(或墨鱼丝)、大杂烩(也称肠什即猪肚、猪肠等加豆腐:

切成不规则形状)。

  具有仙居特色的泡鲞和肉皮泡在八大碗之外,菜肴上齐后用青菜洗口。

  八大碗的上菜很有讲究,因为是喜庆专用,首先上来的是莲子和海参,象征着连子边孙。

  其次刚是大鱼与翻碗肉,说的是大鱼大肉,联上前面两碗,则为年年有余。

  接下去四碗分别为泡鲞、敲敲肉、在脸豆腐和肉皮泡,分别有自己的象征意义。

  称仙居传统菜谱为八大碗,寓意吉祥,八在中国文化中为吉祥之数。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以阴阳、五行、八卦为纲,从而在后天八卦中延生出第八卦为坤(≡≡),坤为地、为母、为牛、为众多,又加上八是偶数中的最大数,所以寓意出众多的吉祥之说。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塑造出具有多方代表的八仙,吃饭的桌称为八仙桌,正方形,边长三尺六(鲁班尺)即1公尺,坐的四条凳长四尺(鲁班尺)称四尺凳,每方坐二人,共座八人,上一席菜八大碗,上十六至二十四个菜,民间统称八大八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