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618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docx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一(1—3章)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梅奥在1927年---1932年主持了著名的______霍桑___实验,提出了____人际关系_管理理论。

2.1958年美国学者莱维特出版了《_现代管理心理学_》,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真正诞生。

3.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__ 和组织心理。

4.与“经济人假设”的人性观念,相对应的管理理论是____X____理论。

5.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学校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考察的方法称为_.观察___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注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专业化设计,强调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属于(  )。

A科学管理学派  

2.泰勒是下列哪一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  )

A科学管理学派  

3.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专著《心理学与工业效率》的作者是(  )。

B闵斯特伯格 

4.“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属于(  )。

C经济人假设  

5.学校中的组织结构、组织设计与组织有效性的心理规律属于(  )。

 

  D组织心理

三、判断并改错

1.“霍桑效应”即指工作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都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

(  x)

2.“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及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  v)

3.“复杂人假设”认为没有万能不变的管理模式,其代表人物是摩尔斯和洛斯奇。

( v )

4.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 x )

5.高信度的测量一定是高效度的。

( x )

四、论述题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构成及研究的对象。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学校个体心理(教师、学生)、学校群体心理、学校领导心理、学校组织心理四大部分。

就本课程所涉及的个体心理主要指教师,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学生,所以也介绍了学生心理与管理。

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组织系统中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年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具体地说,学校管理心理学要研究学校组织系统中的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心理行为规律和问题以及学校组织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学校人员心理行为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

抵制听课说明了什么?

  李校长上任一周后,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他说:

“要提高质量,摘掉落后学校的帽子,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检查。

”并提议,从明天起进行经常性的突击听课。

所有校长、主任的按自己所学专业份学科到班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予老师打招呼。

 

  请以人性假设理论分析这一案例,并为校长提出新的建议。

  

(1)李校长采取“抽查听课”来检查教学的做法受到教师的抵制,管理方法的行不通反映了管理措施所依据心理假设有误。

(2)“事先一律不打招呼的听课”反映了李校长对教师的基本估计是“经济人假设”即教师工作是被迫的,教师对学校的组织目标是不认同的,因此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一定会“偷懒”。

(3)这一假设,显然是不对的。

这种不尊重人的做法当然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和抵触。

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李校长还应从改变对教师的人性假设开始。

第二章

一、填空

1.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2.人的气质类型大致可分为多血质、粘液质、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3.活泼、好动、敏捷是人的___________特征;勤奋、认真、敬业是人的___________特征。

4.自我认知可以分为物质自我、_________ 自我和___________自我。

5.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___________效应起作用,在熟悉的人的知觉中,则___________效应起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1.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  )。

 

A性格  B气质  C兴趣  D能力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衡、灵活性高”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以理智、意志、情绪三种心理机能中哪一种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的方法被称为(  )。

A.内外倾向型  B.机能类型  C.独立型与顺从型  D.优越型与自卑型

4.“镜中我”的概念指的是下列哪一种自我认知的途径。

()

A.自己行为  B他人的反馈  C内省  D社会比较

5.“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A晕轮效应  B定型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三、判断并改错

1.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  )

2.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

()

3.勤奋、刻苦、入迷是人的能力特征。

(  )

4.自尊所反映出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满意程度。

()

5.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第一印象是肤浅和不可靠的。

()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人格----工作相适合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2.说明气质的特征,如何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实施有效管理?

3.对他人的主要知觉效应有哪些?

结合实际谈谈在管理中如何应用?

五、案例分析

对自我的认知

  一位女教师对孩子们说:

我感觉到我的思考能力和自我觉察的能力很好,因为:

  我能够觉察到我的长处和弱点;我能够为自己确定一个恰当的目标,既不过高,也不太低;我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并能够觉察自己的个人体验和梦想;我能够明确地把握和运用自己的能力;我能够知道并掌握自己的欲求;我能够不断探寻自我。

  她还说:

我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我喜欢写诗歌和日记,借此去品味自我和生活;喜欢音乐和绘画,并从中体验其美妙意境;我想我老了的时候,一定还要去写一本回忆录,把自己对生活的种种感受逐一表述出来……

  这种具体的自我觉察品质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开始显现,并可以加以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幼儿园里有一面大镜子,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就会观察一下自己,对自己的形象乃至内心做一番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通过把自己与其他所看到的人做比较来实现的。

除了帮助儿童通过直接照镜子去触及自我之外,和成人或同伴进行真诚的谈心、对话等,也很容易让他们去触及到自我。

  这种对自我的感受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

给儿童适当安静和独处的机会,避免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方式剥夺儿童个人沉思的空间,允许儿童保留一些个人的小秘密,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适当地表述出自己与他人的异同。

尤其需要注意要适当给儿童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去想象并自由表达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情绪、情感。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论述自我认识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有哪些途径?

参考答案

第二章

一、填空

1.性格能力

2.胆汁质抑郁质

3.气质性格

4.精神社会

5.首印效应近因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

1.A2.B3.B4.C 5.D

三、判断并改错

1.√

2.√

3.X性格特征

4.√

5.X第一印象是非常鲜明和重要的。

四、论述题

1.提示

  

(1)说明人格——工作相适合理论的基本含义。

  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提出了人格——工作相适合理论。

他指出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的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

他还划分了六种基本的人格类型,即:

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和艺术型。

  

(2)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说明人的个性存在特质上的差异,只有当人的个性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才会产生高效管理和较高的个人满意度。

  (3)结合学校或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一理论的认识。

2.提示

  

(1)说明气质的特征:

气质无好坏之分,具有中性的特点;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成就大小;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气质是人最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虽然稳定,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和控制的。

每一点要有自己的简单理解。

  

(2)可侧重一种气质类型说明如何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实施有效管理。

3.提示

  

(1)说明七种知觉效应,即:

选择效应;对比效应;投射效应;首因、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定型效应。

  

(2)以一种为例谈谈在管理中的实际意义。

五、案例分析

提示

  

(1)所谓自我的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或价值所持有的知觉、态度和评价。

简单说就是自己对自己做出的判断个评价。

  

(2)自我认知的途径主要有:

通过自己的行为、通过内省、通过他人的反馈、通过社会比较。

  (3)儿童具有自我的觉察的意识,案例里的一些做法为我们培养和训练儿童的自我认知提供了参考。

  (4)充分认识孩子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比我们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马斯洛需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

 ______需要、______需要、______需要______需要______需要。

2.双因素理论中促的两个因素是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

3.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主要受______和______因素的影响。

4.归因理论将人们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四种因素:

 _______ 、 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 。

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又难以割舍的冲突心态,我们称作______式冲突。

二、单项选择题

1.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下列选项中哪种是激励因素?

(  )

A工资  B工作安全性  C工作成就感  D工作环境

2.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下列哪种选项是错误的?

(  ) 

AE高×V高=M高  BE中×V中=M中 

CE低×V低=M低  DE零×V高=M中

3.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下列哪个命题是错的?

(  ) 

A激励(+)导致满意 

B保健(+)导致不满意 

C激励(-)导致没有不满意

D保健

(一)不会降低努力程度

4.在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哪一类因素?

(  ) 

A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B内部、不稳定、可控 

C内部、稳定、不可控

D外部、稳定、可控

5.阿Q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这属于下列哪种防卫方式?

(  )

A反向行为

B压抑

C合理化

D升华

三、判断并改错

1.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  )

2.产生动机的两个条件是人的需要与理想信念。

(  )

3.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原因时可导致积极行为。

(  )

4.每个人对挫折的感觉是不同的。

(  )

5.迁怒是一种合理化的宣泄形式。

(  )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解。

2.说明韦纳提出的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的主要内容。

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归因模型的理解及在现实中的意义。

3.什么是心理挫折?

说明挫折后自我调节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

教学档案

  新校长说:

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

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

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

  试用任何一个“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论述以上管理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生理安全社会交往自尊自我实现

2.激励保健

3.效价期望值

4.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5.双趋

二、单项选择题

1.C2.D 3.B4.B5.C

三、判断并改错

1.X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2.X产生动机的两个条件是人的需要与目标。

3.√

4.√

5.X转向攻击

四、论述题

1.提示

  

(1)说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和基本含义。

  

(2)结合学校或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2.提示

  

(1)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了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

将人们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四种因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这四种因素又可以内因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上进行划分。

(2)结合学校或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可依据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3.提示

  

(1)挫折是人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不能克服的障碍时,所产生的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懑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2)挫折后自我调节具体方法主要有:

宣泄情绪;精神转移;原谅自己,恢复自尊;

  把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每一点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解释。

五、案例分析

提示

  

(1)建立业务档案,说明校长重视教师的工作成就,以教师的工作实效对教师进行评价。

(2)建立业务档案,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工作本身,增加责任感。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注意提供自我实现的途径。

(2)双因素理论中更多地着眼于满足激励因素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包括工作本身、工作成就。

(3)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对人的成就需要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

 

学校管理心理综合练习二(4—6章)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教师的角色主要有:

家长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做人的楷模、 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心理咨询者。

2.根据职业教师生命周期的理论,教师成长的心理机制是反思--更新--成长。

3.态度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4.教师最重要的三种工作态度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

5.海德在  平衡理论理论中提出了以P-O-X模型来解释人际关系中态度的改变;费斯廷格提出的另一种改变态度的理论是 认知不协调   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  )提出的。

B费斯汀格 

2.通过群体规定是从改变个体的(  )入手。

A认知和情感

3.当说服信息引起说服对象的(  )恐惧时,效果最好。

B中度  

4.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  )。

A情绪衰竭 

5.一般教师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  )的水平。

C专业教师  

三、判断并改错

1.社会角色是极其个性化的。

( X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反映了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2.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认知将决定人的行为。

( X )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情感将决定人的行为。

3.教师不满意的表现都是消极的。

( X )教师不满意的表现有时是积极的。

4.一位学生由于不喜欢某位教师而不喜欢他(她)上的课,这时这位学生的心理是平衡的。

(V)

5.教师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没有直接的关系。

( X )

四、论述题

1.说明教师的六种角色,并结合实际谈谈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可侧重某一方面)。

2.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教师态度的特点和在改变教师态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3.什么是职业倦怠?

作为教师个体应怎样积极预防?

五、案例分析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是教育系毕业的,先教心理学,又教中学的历史,教语文是“非科班出身”。

但她在头三年中“三管齐下:

一是自学高中语文涉及的各类知识;二是花大工夫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花10个小时、20个小时甚至30个小时备一堂课;三是关注语文教学改革的动态,从中学习反思,形成自己的想法。

她的成功经验有人把它概括为“实践+反思=成功”的公式。

  在20世纪80年代,于漪老师开始“不停地追问、学习、反思”。

其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阐述就有三次大的进展。

20世纪70年代末,她进一步确认“语言/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观点,同时强调不能把语文课简单地归结为工具课,而应该注意这门课的思想性”;20世纪80年代,她“强调语言/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认识、思维的工具,全面思考语文和思维的关系,提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所谓训练为核心,同时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她“开始思考语言/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了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关系”。

正是在反思中,她构建了具有自己个人特色和创见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实践体系。

  结合以上案例,你如何理解“反思”在教师成长中作用?

参考答案

5.二、选择

1.B  2.A  3.B  4.A  5.C

三、判断

1.X2.X3.X4.√

5.X自我效能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四、论述题

1.提示

(1)说明教师的六种角色。

即:

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做人的楷模;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咨询者。

(2)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可侧重某一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2.提示

  说明教师态度的三个特点。

(1)教师态度的稳定性。

教师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他们信科学,多思考,少盲从。

因此,教师的态度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难于改变。

(2)教师态度改变的主动性。

教师较少有保守思想,勇于抛弃旧的观点和思想,善于学习新的观点和思想。

因此,在变化的环境下,他们能主动地转变态度。

(3)教师态度的内控性。

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通过自我克制保证其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改变教师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教师参与学校重大的决策和管理。

(2)说服要摆事实,讲道理。

(3)调动教师爱学生的情感,促进态度的改变。

(4)对教师批评要讲究方法。

分析论述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提示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由于外界的压力而出现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

  情绪衰竭是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和热情耗尽,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去个性化是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等;低成就感是指教师个体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怀疑自己,时常感到无法胜任工作,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增多。

  作为教师个体预防职业倦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正视职业倦怠。

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体验的正常的心理现象。

  

(2)积极主动适应环境。

采取主动积极适应环境的态度,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乐于放弃不适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学习和形成适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3)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曾强自我效能感是减轻压力的最根本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

提示

  不断地反思—更新,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的心理机制,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优秀品质。

正是在“不停地追问、学习、反思”中,于漪老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阐述有三次大的进展,对中学语文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构建了具有自己个人特色和创见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学校管理者经常面对的三个群体是        、      和领导班子。

2.群体规范代表的是群体中___________人的意见,反映出来的是群体成员的_________水平。

3.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做         。

4.服从可分为两种,即对        服从和对       的服从。

5.当非正式规范和正式规范不一致时,个人往往按照        规范行动。

6.“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是群体中的       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非官方规定的,自然形成的群体是(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大群体  D.小群体

2.个体在群体情境下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  )。

A.去个性化  B.极端化  C.社会助长作用  D.社会阻抑作用

3.“随大流”说的是(  )现象。

A.服从  B.从众  C.责任分散    D.去个性化

4.法治社会强调对(  )的服从。

A.权威个人B.单位领导C.小群体规范  D.社会规范

5.以项目管理的形式组成的群体是(  )。

A.工作团队  B.工作群体  C.群体  D.小组

三、非判并改错

1.群体凝聚力越强,工作效率越高。

(  )

2.从众就是服从。

(  )

3.在任何社会中服从都是不可缺少的。

(  )

4.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很大,应予以取缔。

(  )

5.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

(  )

四、论述题

1.说明工作团队的特点,分析工作团队与工作群体的不同之处。

2.什么是非正式群体?

分析它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分析从众的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

五、案例分析

  高三年级的备考工作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了。

文科班“一模”后的分析会正在进行。

全体任课教师到会,主管副校长主持:

“从各科的成绩看,语文、英语都是比较高的,……最差的是历史,比全区的平均分低12分。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下一步怎么办?

”发言很热烈。

老师们都表示不管自己这一科考得好不好都要继续努力,以最大的力量做最后冲刺。

有的老师主张,把课程调整一下,历史课要加强,多给点时间,但也有老师反对:

“谁家的孩子,谁自己抱。

凭什么占别人的课时?

”经过一番争论,最后达成了共识:

高考录取是以学生的总分计算的,现在已经临近考试,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有最大提高成绩空间的科目上下工夫。

……历史成绩最差,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有最大的提高的空间,所以从学生考个更理想的大学出发,现在各科要统筹安排,为的是使最后的一点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力。

于是,一致同意,各科,尤其是成绩较高的语文、英语让出一些课时给历史。

  这一年的文科高考结果空前的好,老师和学生皆大欢喜。

  这个文科教学组可以称得上一个工作团队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教师学生

2.多数、中等

3.从众

4.群体规范权威人物

5.非正式

6.责任分散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A

三、判断并改错

1.X群体凝聚高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降低工作效率。

2.X从众是自愿地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服从含有被迫的意思。

3.√

4.X非正式群体在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时,也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

5.√

四、论述题

1.提示

  工作团队是指由一小群技能互补的成员组成的人群结构。

其特点主要有,

(1)目标明确。

任何团队的组建都以具体、确的目标为前提条件。

(2)沟通便捷。

在一个团队中应该信息自由、快捷、高效的流动。

(3)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

(4)成员在个性、技能、背景、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5)规模适度。

研究还表明,5-11人组成的中等规模的群体最为有效,能得到较正确的决策意见。

  而工作群体,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

工作群体中的成员不一定要参与到需要共同努力的集体工作中。

工作群体的绩效,仅仅是每个成员个人贡献的总和。

工作团队则是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2.提示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和喜爱为基础而结成的朋友、同伴等带有鲜明情绪色彩的关系。

非正式群体是不定型的、多变的和多样的。

非正式群体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因为它影响正式群体的有效性,同时它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