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7346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复习题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负载;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层流;紊流;雷诺数)

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无粘性;不可压缩)

5.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层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粘性;沿程压力;局部压力)

6.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通流面积)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小孔通流面积;压力差;温度)

7.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压力差;缝隙值;间隙)

8.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

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9.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

(小;大)

1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吸油;压油)

1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卸荷槽;压油;吸油)

1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18.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常(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

定值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进口;闭;出口;开;单独引回油箱)

19.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差压式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

(定差减压阀,串联;差压式溢流阀,并联)

20.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

(截止阀;单向阀)

22.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高速);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低速),而输出转矩(增加)。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相同)。

(高速低速增加相同)

24.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与液压缸所需流量(自动相适应),泵的工作压力(不变);而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泵输出流量与负载流量(相适应),泵的工作压力等于(负载压力)加节流阀前后压力差,故回路效率高。

(自动相适应,不变;相适应,负载压力

25.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压力)控制和(行程)控制。

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两大类。

(压力,行程;速度,位置)

7、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一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用调压偏差、或开启压力比、调压精度评价。

1.流量连续性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能量守恒定律(B)动量定理(C)质量守恒定律(D)其他(C;A)

2.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成正比。

(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A;B)

3.流经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缝隙值的()和缝隙前后压力差的()成正比。

(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D;A)

5.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A)O型(B)M型(C)Y型(D)H型(D;B)

6.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并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又为()。

(A)5MPa(B)10MPa(C)15MPa(D)20MPa(C;A)

10.双伸出杠液压缸,采用活塞杠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采用缸筒固定安置,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

(A)1倍(B)2倍(C)3倍(D)4倍(B;C)

11.对于速度大、换向频率高、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平面磨床,采用()液压操纵箱;对于速度低、换向次数不多、而定位精度高的外圆磨床,则采用()液压操纵箱。

(A)时间制动控制式(B)行程制动控制式

(C)时间、行程混合控制式(D)其他(A、C;B)

14.容积调速回路中,()的调速方式为恒转矩调节;()的调节为恒功率调节。

(A)变量泵—变量马达(B)变量泵—定量马达(C)定量泵—变量马达(B;C)

15.已知单活塞杠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

(A)1倍(B)2倍(C)3倍(D)4倍(D;C)

17.用同样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和液压缸组成下列几种节流调速回路,()能够承受负值负载,()的速度刚性最差,而回路效率最高。

(A)进油节流调速回(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B、C)

18.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串联组成调速阀,或将节流阀与()并联组成旁通型调速阀。

(A)减压阀(B)定差减压阀(C)溢流阀(D)差压式溢流阀(B;D)

20.差压式变量泵和()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与限压式变量泵和()组成的调速回路相比较,回路效率更高。

(A)节流阀(B)调速阀(C)旁通型调速阀(A;B)

25.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

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  (C;B)

二、判断题

1.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只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与压力无关。

(○)

2.液体流动时,其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

3.理想流体伯努力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在任一截面上的压力能、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换,但其总和不变。

(○)

4.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完全判据。

(×)

5.薄壁小孔因其通流量与油液的粘度无关,即对油温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常用作调节流量的节流器。

(○)

6.流经缝隙的流量随缝隙值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

7.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8.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9.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

11.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

12.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

13.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

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

14.齿轮泵多采用变位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

15.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16.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17.双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双作用液压缸,单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单作用液压缸。

(×)

18.滑阀为间隙密封,锥阀为线密封,后者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开启时无死区。

(○)

19.节流阀和调速阀都是用来调节流量及稳定流量的流量控制阀。

(×)

22.因电磁吸力有限,对液动力较大的大流量换向阀则应选用液动换向阀或电液换向阀。

(○)

23.串联了定值减压阀的支路,始终能获得低于系统压力调定值的稳定的工作压力。

(×)

30.因液控单向阀关闭时密封性能好,故常用在保压回路和锁紧回路中。

(○)

32.压力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中,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应为执行元件前一动作的最高压力。

(×)

34.当液流通过滑阀和锥阀时,液流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动力都是力图使阀口关闭的。

(×)

35.流体在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同一时间内流过管道每一截面的质量相等。

(○)

四、分析题

4-4,4-8,4-15

4-4图4-116所示系统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pA=3MPa,pB=1.4MPa,pC=2MPa。

试求当系统外负载为无穷大时,泵的出口压力为多少?

如将溢流阀B的遥控口堵住,泵的出口压力为多少?

答:

系统负载无穷大即系统超载,此时溢流阀对系统起保护作用。

A支路的调整压力为3MPa,当C控制B的遥控口时,BC支路的最大稳定压力为C的调整压力,即2MPa。

系统的稳定压力为较小值,即2MPa,所以此时泵的出口压力P=2MPa。

若溢流阀B的遥控口堵住,此时BC支路的调整压力为两者调整压力之和即3.4MPa。

A支路的调整压力为3MPa。

同样保持较小值,此时,由A起安全阀作用,使系统的出口压力维持在3Mpa,即泵的出口压力P=3Mpa。

4-8图4-120所示系统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5Mpa,减压阀的调定压力为2.5Mpa。

试分析下列各工况,并说明减压阀阀口处于什么状态?

1)当泵口压力等于溢流阀调定压力时,夹紧缸使工件夹紧后,A,C点压力各为多少?

2)当泵出口压力由于工作缸快进,压力降低到1.5Mpa时(工件原处于夹紧状态),A.C点压力各为多少?

3)夹紧缸在夹紧工件前作空载运动时,A.B.C点压力各为多少?

答:

1)泵的出口压力等于溢流阀调定压力时,夹缸使工件夹紧,由于减压阀基本可维持出口压力恒定,

,等于减压阀调定压力,同样单向阀后的

=2.5Mpa,阀口处于关小状态。

2)当降到1.5Mpa时,即

,阀口处于开大状态,

由于原工件的夹紧状态未变,则

3)如夹紧缸在夹紧工件前作空载运动时C处压力为0,

,阀口不工作。

五、计算题

1-11,1-13,1-16,1-21

1-11泵从一个大的油池中抽吸油液,流量为q=150L/min,油液的运动粘度

=34×10-6m2/s,油液密度ρ=900kg/m3。

吸油管直径d=60厘米,并设泵的吸油管弯头处局部阻力系数ξ=0.2,吸油口粗滤网的压力损失Δp=0.0178MPa。

如希望泵入口处的真空度Pb不大于0.04MPa,求泵的吸油高度h(液面到滤网之间的管道沿程损失可忽略不计)

 

解:

以油池液面为基准,定为1-1截面,泵吸油处为2-2截面

泵吸油口液体流速:

V2=4q/лd2=4×150×10-3/(л×602×10-6)

=53.1m/min=0.89m/s

Re=V2d/

=0.89×60×10-3/(34×10-6)=1570.6<2320

故油在管中为层流流动。

λ=75/Rel=h

所以沿程压力损失为ΔPλ=λ×(l/d)×ρ×V22/2

=(75/1570.6)×(h/0.6)×(900×0.892/2)

=28.4h

局部压力损失为ΔPξ=ξ×ρ×V22/2=0.2×900×0.892/2=71.3Pa

所以所有压力损失为ΔP=ΔPλ+ΔPξ+ΔP口

所以Pb=Pa-P泵=ρgh+ρV22/2+ΔP

0.04MPa

带入数字解得H

2.36m

1-17试求如图所示两并联管的流量各为多少?

已知总流量q=25L/min,

假设沿程压力损失系数

则并联管路中的总压力损失等于多少?

解:

设两并联管中的流量是

,,则有

由于两管并联,即有两管管端的压力差相等,即两管的压力损失相等

则:

=19.6pa

2-4,3-7

2-4泵的额定流量为100L/min,额定压力为2.5MPa,当转速为1450r/min时,机械效率为ηm=0.9。

由实验测得,当泵出口压力为零时,流量为106L/min,压力为2.5MPa时,流量为100.7L/min,试求:

①泵的容积效率;

②如泵的转速下降到500r/min,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计算泵的流量为多少?

③上述两种转速下泵的驱动功率。

解:

①通常将零压力下泵的流量作为理想流量,则qt=106L/min

由实验测得的压力为2.5MPa时的流量100.7L/min为实际流量,则

ηv=100.7/106=0.95=95%

③当n=1450r/min时,

P=pq/(ηvηm)=25×105×100.7×10-3/(60×0.95×0.9)=4.91kw

当n=500r/min时,

P=pq/(ηvηm)=25×105×34.7×10-3/(60×0.95×0.9)=1.69kw

3-7图为定量泵和定量马达系统。

泵输出压力Pp=10Mpa,排量Vp=10mL/r,转速np=1450r/min,机械效率ηmp=0.9,容积效率ηvp=0.9,马达排量Vm=10mL/r,机械效率ηmm=0.9,容积效率ηvm=0.9,泵出口和马达进口间管道压力损失0.2MPa,其它损失不计,试求:

①泵的驱动功率;

②泵的输出功率;

③马达输出转速、转矩和功率。

解:

①P驱=ppvpnP/ηmp

=10×106×10×10-6×1450/(60×0.9)

=2.69Kw

②P出=pvnηvp=10×106×10×10-6×1450×0.9/60

=2.18Kw

③泵的输出等于马达的输入量

Vmnm/ηvm=vPnPηvp

所以nm=vPnPηvpηvm/Vm

=10×10-6×1450×0.9×0.9/(10×10-6)

=1174.5r/min

马达的输出功率

P=pvnηvm=(10-0.2)×106×10×10-6×(1174.5/60)×0.9=1.73KW

马达的转矩

T=p/2πn=1730/(2×3.14×(1174.5/60))=14.03N.m

4-16(C)

课本图6-9,6-19,6-25,6-27,6-41的元件名称及原理

综合题(主要掌握1工作原理2元器件名称)

1分析下述液压系统原理图,回答问题

2见课本图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