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7446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XX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课题:

数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

学生已经涉及了十进制计数法、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因数和倍数等主要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轴上表示几个数,因数、倍数,大数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培养数感:

沟通各数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2让学生自由地在数轴上表示几个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数的相关材料。

2.电脑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提问引入

  回顾知识

  出示P72情境图

  学生提取信息:

  总计人数10500名运动员

  花费4.96亿英镑

  约占总人数的3.77%

  金牌数约占总数302枚的八分之一

  第29届奥运会出现了25.5%的负增长

  提问:

这些都是什么数?

每个数有什么含义?

完成73页做一做:

  同学们课下都收集了一些数据,请你汇报生活中用这些数的例子,并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提问:

有什么感受?

  请你给这些数进行分类。

  好,我们来看这些数,如果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按照整、小、分、百、分类。

  ②这些数叫整数还可以叫什么?

  ③什么叫自然数?

  ④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

  ⑤小学阶段我们研究的自然数就是整数,但以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来看整数还不只这些,我们还研究了负整数。

  ⑥想一想,整数和自然数的范围哪个更大?

  过渡: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数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

  二、小组合作,整理概念

  小组合作,进行数的整理

  出示整理提示:

  根据数的特点找到数之间的联系,并用树形图的形式进行整理。

  先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工合作,汇报时要说清整理的理由。

  如果不能够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部分数进行整理。

  汇报整理:

  汇报,说说自己的理由。

2.边回顾整理过程,边完善知识整理的步骤。

  回忆知识点

  熟悉这些知识的概念

  抓住知识点间的关系。

  整理知识

  分块复习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应用

  刚才同学们通过找到知识间的包含关系,将知识整理成网络图,其实,这些知识之间还存在着共同之处。

  正数、0、负数、小数、分数都可以用数轴清楚地表示出来,出示例题:

  请在数轴上把蓝点的位置表示的数写出

  你在数轴上表示出、2.5、-、-2.5

  观察数轴你发现了什么?

  数轴上的点都以0为对称点是相互对应的

  没有最大的整数也没有最小的整数,也就是说整数个数是无限的

  正数和负数中都存在着整数、分数、小数

  小数和整数是十进制计数。

而分数是计数单位。

  数位顺序表

  从数为顺序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能将小数与整数联系在一起的是数位顺序表。

请你在表中写出30、3和3.3这两个数,根据数位顺序表说出“3”的不同含义。

  同样是“3”,为什么含义不同?

整数与小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教师说明:

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口答:

27038=2×+7×+0×+3×+8×

  提问:

分数单位指的是什么?

和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

  根据a÷b=c说明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分数和百分数

  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联系:

都能表示率,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是百分之几,是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

分数和百分数可以互相转化!

  区别:

①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②分数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量,但百分数只可以表示率;③分数可以约成最简分数,可是百分数不能进行约分。

④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而百分数的分子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三、作业:

P74-75练习十四2题、3题、4题

  课后检测题目:

  分数的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在直线下面的□里填整数或小数,上面的□里填分数。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复习

  课题: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并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

加强知识的灵活性、综合性的运用,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体会转化、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灵活运用。

通过对易混知识的系统整理,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

对数整除的相关概念的区分。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创设情境,系统整理形成认知结构。

  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明确研究范围。

  学生自主报出自己出生年月。

  问:

①你们刚才说的数都是什么数?

  ②研究数的整除时,是在什么数的范围内研究的?

  师:

“0”是自然数,因为它也表示物体的个数,0个,因此,它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但我们在研究数的整除时,一般不包括0。

  借助算式,整理因数、倍数的概念。

  出示算式:

  ①18÷2=9②2.4÷6=0.4③30÷8=

  ④30÷5=6⑤8÷16=0.5⑥12÷0.3=40

  提出要求:

把算式填在集合图中。

  提问:

结合算式说一说因数、倍数的概念

  小结:

  ①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②结合集合图,说一说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借助算式整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借助算式整理特征

  ①结合“30÷5=6”说一说能被2、3、5整除,能被2和5整除,能被2和3整除,能被3和5整除的特征。

  ②练习:

用0、1、8三个数组成数

  a.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

  b.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

  c.从这三个数中任选数组成新数,看看这个数还能同时被谁整除

  回忆奇数、偶数的概念。

  ①问:

能被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

  ②练习:

读出黑板上算式中的奇数、偶数。

  借助情境,整理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提出要求:

用黑板上算式中的数,按要求填图。

  只有两个约数有两个以上的约数

  提问:

两幅图中的数各有什么特点?

叫什么数?

  强化练习:

  ①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请起立;②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请起立;③问:

同学们都站起来了,说明什么?

④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⑤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⑥问:

你怎么还站着?

说明什么?

  利用选择整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①出示:

下面四个答案中,哪个是把30分解质因数?

  )30=2×3×5×12)30=6×53)2×3×5=304)30=2×3×5

  ②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③问:

其它为什么不是分解质因数?

  ④问:

2、3、5是30的什么数?

  利用填图整理公倍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互质。

  出示:

  ①1,2,4②4③24④24,48,72……

  按要求填

  问:

重叠部分应填什么数?

你选哪个?

问:

24是8和12的什么?

4呢?

第④组后面为什么有省略号?

第①组后面为什么没有?

问: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就叫做……?

举例:

什么是互质数?

  结合板书,整理概念,形成网络图。

  二、分层练习,巩固知识。

  .判断: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填空

  三个连续的奇数和是183,其中最小的一个奇数是

  两个质数的乘积是94,这两个质数的和是

  在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合数的个数最少有

  解决实际问题绿色

  洪山小学五年级有100人,今年4月30日体育节,要选部分学生参加队列表演,要求分4人一组,6人一组或者8人一组,都能恰好分完。

参加队列表演的学生最多能选多少人?

  三、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练习引入

  在、3.3、33.3%、0.四个数中,最大的是;0.、0.5、5.4%、、0.5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提问:

如何进行大小比较?

  学生汇报方法,并引入:

分数、小数、百分数间可以进行互相转化。

转化方法是什么?

  总结:

板书

  四、知识应用

  把35%的“%”去掉,原数就。

  在五折,0.56,0.55,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如果>>,那么在内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小数2.995精确到0.01,正确的答案是。

  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8.30,这个三位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三、小结提高

  本节课是对数的认识部分知识的应用,通过系统地整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触类旁通。

  课后检测题目:

  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的尾数约是6万,估计这个多位数在省略前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一堆糖果,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剩3块;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还缺1块;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还缺1块,这堆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

  课题:

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四则运算意义的深入理解,归纳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过程与方法:

培养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提问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每一种运算都有其自己的含义,也有其自己的计算法则。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整理这一部分的知识。

  回顾复习方法:

  请你按照复习方法试着整理这一部分知识,计算法则要根据具体实例说清楚。

  二、整理复习

  学生汇报,适时补充

  教师需要知道的相关知识: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数的混小数倍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和乘假分数或带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假分数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提问:

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

哪些意义有扩展?

  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人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①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

  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

计算的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

  ③三条法则的要求有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

  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同点:

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想加减。

  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对照下面的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个因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得的积相加。

  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商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②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

1.42×2.3,4.182÷1.23,让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③通过上面的计算,发现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相同点:

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出示:

×=

  ÷=×=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分数乘法法则:

  分数乘分数,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分数的除法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乘乙数的倒数。

  ②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

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不同点:

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整理0和1在运算中的特性。

  完成80页的填空。

把计算分类

  预设:

  种:

根据运算结果分

  第二种:

根据a和0的运算,a和1的运算和a与a的运算。

  .验算

  根据这些关系,说一说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加法可用减法或加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口算

  2+1.68= 2.8×0.4=

  -7.4=

  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20=

  =

  ===

  .完成76页做一做。

  四、作业P79页第2、4、5题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课题:

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提前做好的表格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情境导入

  出示各类计算题:

  87+2.99

  5.2-19.810.47-5.68-1.32

  37++0.63+

  25×72×[÷]38×56+44×3894×101

  ×1.3×0.45400-2940÷28×27325÷125÷8

  观察题目中数与运算符号的特点,把上面的题分类。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应该怎么分类;议一议:

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小组汇报,展示

  预设:

  按一步运算、两步运算、三步运算分类

  按式题能否简算分类。

  二、知识梳理与复习

  不能简算的式题:

5400-2940÷28×27×[÷]

  说出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谁能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来?

  能简算的式题。

  把能简算的式题再进行分类。

请根据所分的题进行运算定律的总结。

板书

  总结:

看来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不仅可以利用枝形图的形式,还可以利用表格进行梳理。

  .小组分工合作,从上面题中每人各先一道自己易出错的题做一做。

  .集体订正:

说说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简便。

  .练习

  ×+4×

  5-÷1.3

  ×××

  总结:

在动笔计算之前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计算更加简便。

  三、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运算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解题步骤

  出示例题:

  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助思考。

  教师:

通过线段图可以列出算式

  ×

  =32+8

  =40

  总结:

说一说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的步骤。

  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已知条件:

可以画图分析,也可以借助数量关系式解题。

  选择解题方法。

  解答。

  解决问题类型

  简单应用题的类型

  简单应用题:

指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的类型:

板书

  复合应用题:

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

  “归一”问题:

  此类应用题中暗含着单一量不变,文字叙述中多带有类似“照这样计算”的字样,其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例如:

一台拖拉机2.5小时耕地2公顷,照这样,这台拖拉机耕完4.8公顷的地需多少小时?

  “归总”问题:

  此类题中暗含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

其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数,再根据总数算出所求量。

  例如:

一批货物,每箱装36件,需要40只箱子。

如果每箱多装9件,可以节省几只箱子?

  行程问题:

  根据速度、时间和路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相背或同向运动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

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为: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①相遇问题,即同时相向而行并相遇:

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②追及问题,即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

速度×追及时间=路程差

  例如:

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5小时后相遇。

客车每小时行5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工程问题:

  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时间的“几分之一”表示。

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其中两种量求出第三种量。

  数量关系式为: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例如:

一个工程计划生产570个零件,已经做了10天,平均每天生产21个,剩下的要在1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个?

  分数应用题:

  关键是找准标准量,即单位“1”。

若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若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

  求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的解题规律:

甲乙差÷乙

  已知甲比乙多几分之几,求甲的解题规律:

乙×

  已知甲比乙多几分之几,求乙的解题规律:

甲÷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例如:

仓库里有一批化肥,次取出总数的,第二次取出的比总数的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下24袋。

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三、作业:

P80第10、11、12、14题

  课后检测题目:

  非节假日7时至21时市话费为:

前3分0.2元,以后每分0.1元。

某人在非节假日的上午8时打了15分电话,需付电话费多少元?

在这天上午如果一次预付0.4元钱的电话费,最多可打几分?

  三新小学计划组织145名师生去郊游。

已知45座位的客车租金是720元,30座的客车租金是580元。

请你为校长策划一下,怎样租车最划算?

  课题:

式与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

  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

  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

  【如】①a乘4.5应该写作4.5a;②s乘h应该写作sh;③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

  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如: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交换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结合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分配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

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面积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方体体积公式:

_________________

  正方体体积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的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的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柱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